首页 > 保健养生

肺源性心脏病严重吗

网友投稿 保健养生 2022-11-05

肺源性心脏病简称为肺心病,临床上比较严重,其中包括急性肺源性心脏病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比较多见,因为慢性支气管、肺、胸廓以及肺血管的病变,导致肺循环阻力升高,出现肺动脉高压使右心的负荷增重,表现为右心肥大、扩张而出现右心功能衰竭,肺心病的患者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咳痰、水肿等。在治疗时要针对肺脏和心脏同时治疗,要抗炎、解痉、平喘、通畅气道、改善呼吸功能,可以使用利尿剂、血管扩张剂、正性肌力的药物来改善心脏的功能。

肺心病根本原因在于呼吸系统,所以治疗时要两者兼顾。

得了肺源性心脏病,日常监护少不了!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1天前再发气促,活动后症状更加明显,伴有咳嗽、恶心、乏力,于是自己在家进行氧疗,但是所出现的症状没有得到明显缓解,王先生及其家属为求进一步治疗,于是来我院我科就诊,遂门诊初步以“肺源性心脏病”收入我科。综合相关检查结果并且对症支持治疗后,气促症状减轻,遂同意办理出院。

【基本信息】男性,35岁

【疾病类型】肺源性心脏病

【就诊医院】阳江市人民医院

【就诊时间】2021年8月

【治疗方案】给予平喘解痉、利尿抗心衰、降低肺动脉压、化痰对症支持治疗

【治疗周期】住院6天,长期服药

【治疗效果】气促好转,无咳嗽咳痰,无胸痛,体征恢复正常。

一、初次面诊

王先生也算是我们医院呼吸内科的“常客”了,王先生在平时他的身体状况就不是很好,差不多在10年前的时候就出现反复咳嗽、咳出黄色脓痰,且量多,伴有气促的现象。

随着病情的演变,王先生气促的症状日益加重,近年来轻微活动就容易喘不上气,但是并没有发生咯血、胸闷和胸痛症状。王先生在几年前做过“右肺大疱结扎术”,当时的病理诊断为:右上肺、右胸腔病灶考虑炎症性病变、双肺肺囊肿并感染;当时医生给的治疗意见是进行肺移植,但是王先生及其家属暂时拒绝了此方案。

王先生每次都因为气促反复发作来我院住院治疗,每次住院后只能持续吸氧,同时用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于是我查看了王先生以往的就诊记录以及治疗方案,并了解王先生此次住院是因为1天前再发气促,活动后症状更加明显,伴有咳嗽、恶心、乏力,于是自己在家进行氧疗,但是所出现的症状没有得到明显缓解,王先生及其家属为求进一步治疗,于是来我院我科就诊,遂门诊初步以“肺源性心脏病”收入我科。

二、治疗经过

待王先生住院后,我十分担心他的病情发展,于是我先对王先生进行了体格检查,结果显示:心浊音界异常,三尖瓣区闻及4/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初步听诊后,我开始担心起患者的心脏状况,于是我立刻让患者去做心脏超声检查和心电图检查,心脏超声结果显示:右房、右室增大;三尖瓣重度返流;重度肺动脉高压;左心收缩功能正常。心电图显示:1. 窦性节律2. 电轴轻度右偏3.顺钟向转位。

同时为了全面检查王先生的身体状况,我又安排王先生检查了双肺的情况,胸片显示: 1. 双肺弥漫性网格状纤维索条影、散在斑片状模糊影、囊状改变,结合病史,考虑肺囊肿并感染。2. 肺气肿征。3. 双下胸膜增厚、粘连。4.心影稍大。

结合上述检查结果,我证实了我的诊断,王先生确实符合肺源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重度的征象。在明确诊断后,那治疗思路就很清晰了,于是我在治疗上给予沙美特罗以平喘解痉,呋塞米以利尿抗心衰,硝苯地平以降低肺动脉压等对症支持治疗。

三、治疗效果

王先生住院期间未出现其他不适症状,经对症治疗后,气促好转,无心悸,偶咳嗽、咳痰,无咯血,无胸闷、胸痛,双下肢无浮肿。在王先生住院第6天的时候,我又为他进行了血气分析:二氧化碳分压(pC02)47. lmHg↑,氧分压(p02)102.0mHg↑,钾3. 10mol/1↓. N端B型钠尿肽原(T-proENP): 550. 8pg/ml↑。

检查结果提示气促症状减轻,王先生及其家属要求出院,于是经过科室对王先生的病情讨论后同意其办理出院。

四、注意事项

1、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运动、劳逸结合。

2、监测血压、血糖、心率,定期复查心电图、心彩超、肝肾功能。

3、回家继续遵照医嘱口服药物治疗,如有不适立即就诊。

4、保持心情舒畅,注意劳逸结合,避免情绪激动。

5、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要多吃富含丰富蛋白质且容易消化的食物。

五、个人感悟

肺源性心脏病是由肺动脉高压而引起的一种心脏疾病,常常表现为咳嗽、气促、胸闷等。肺源性心脏病一旦发病就意味着会有一个漫长的患病过程。

当肺源性心脏病房的病情发展像“主人公”王先生这样漫长的话,久而久之就会出现呼吸衰竭的情况,这中情况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有着极大威胁。因此在患有肺源性心脏病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出现气短、气促时,就要及时就诊,避免出现更加严重的情况。


被肺源性心脏病“偏爱”?积极治疗不用怕!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者、女、27岁,10天前突然感觉胸闷症状加重,伴气促,自己服用药物后,上述症状并未见好转,于是今天来希望能够进一步治疗,于是我在门诊暂时以“心力衰竭”收入我科住院。通过相关检查结果分析,对症治疗后病情好转,同时复查结果显示也较之前有所改善。

【基本信息】女,27岁

【疾病类型】肺源性心脏病

【就诊医院】阳江市人民医院

【就诊时间】2021年5月

【治疗方案】给予平喘解痉、利尿抗心衰、降低肺动脉压、化痰对症支持治疗

【治疗周期】住院10天,长期服药

【治疗效果】气促好转,无咳嗽咳痰,无胸痛,体征恢复正常。

一、初识患者

肺源性心脏病主要是由于肺动脉高压而引起的一类心脏病。我前段时间就在上门诊的时候接诊过这样一位患者。患者小李,今年27岁,这个年龄正是花季年华的时候,但是非常不幸的是病魔“缠”上了她!

小李在6个月前无缘无故就出现了胸闷的现象,并且呈持续性闷痛,除了胸闷的症状以外同时还有头晕、气急气促,并且在活动后症状明显加剧。当时小李出现上述症状后就在我科住院治疗。

于是我查阅了小李的上次就诊历史,发现上次小李的住院诊断为“1.肺栓塞;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3.二尖瓣后叶脱垂并中度返流;4. 高血压2级[很高危];5. 轻度肺动脉高压;6. 右肺下叶外基底多发小结节;7. 颈动脉硬化;8. 锁骨下动脉粥样硬化”,但是上次经过在我科的住院治疗后,症状明显好转。但是小李告诉我,她出院后未规律服药。

这次小李前来就诊是因为,10天前,她突然感觉胸闷症状加重,伴气促,自己服用药物后,上述症状并未见好转,于是今天来希望能够进一步治疗,于是我在门诊暂时以“心力衰竭”收入我科住院。

二、治疗经过

待小李办理住院的第1天,我为她检查了心脏超声,结果显示:右房、右室增大;三尖瓣中度返流;重度肺动脉高压;心包少量积液;左室舒张功能减弱。于是根据检查结果在治疗上我采取对症治疗,具体方案如下:冠心病二级预防,给与疏血通以改善微循环、环磷腺苷葡胺以营养心肌、呋塞米以利尿减轻心脏负荷,控制血压。

但是经过上述治疗之后,小李症状恢复欠佳,仍然有胸闷、气促症状,甚至出现反复血压低,最低达70/54mmHg,外周血氧饱和度波动在90-94%,遂给予高流量给氧,多巴胺升压等处理,但是考虑到小李的病情严重,于是决定暂时转CCU监护。

在CUU监护的第二天进行肺动脉CTA检查,报告显示:1.右肺动脉-右肺上、中、下动脉及左肺下叶基底段动脉多发栓塞。于是将小李目前的病情诊断为急性肺栓塞,属高危组。

基于小李目前的病情,我向其家属详细交代了后续的治疗以及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其他并发症,在家属了解后并且同意相关治疗方案后,于是选择使用尿激酶80万单位静脉溶栓,溶栓后继续予抗凝对症治疗并且继续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通过治疗后小李病情好转,于是又转入我科继续对症治疗。

三、治疗效果

在小李住院第10天的时候,我对小李进行了全面的专科检查,结果显示:胸闷气促的症状较住院前有明显改善,活动后头晕加重的现象,也有所缓解,测血压132/90mmHg。

在检查胸部超声之后,结果显示:左室收缩功能正常,舒张功能减弱,鉴于小李目前恢复良好,并且其家属也要求出院,于是同意办理出院。

四、注意事项

1.谨遵医嘱按时服药,避免私自增加或者是减少药物的剂量。

2、注意饮食结构的均衡搭配,以清淡饮食为主,忌食辛辣刺激类食物,多吃易消化类食物。

3、避免外伤,避免剧烈运动及劳累,并且密切监测血压、心率等,定期复查电解质、肝肾功能,必要时复查胸片、心彩超等。

4、注意休息,放松心情,避免过劳过激行为。

五、个人感悟

肺源性心脏病常常会表现为咳嗽、呼吸急促、胸闷气短等症状,它的猝死率非常的高,因此在生活中要及时的检测,并且要改变一些诱发的不良习惯。

此次病例所讲的小李,就是一位长期被肺源性心脏病困扰的患者,她的病情反复发作,严重影响她的日常生活,但是小李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身体出现不适之后都会及时的就诊,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习惯,肺源性心脏病虽然病情发展漫长,但是其发病很迅速,往往在被我们忽视的时候就会突然发病,为我们的健康带来非常重的影响。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肺源性心脏病的检测也同样重要,做好检测工作也相当于是在治疗,因此日常检测工作也不可能忽视!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怎么确诊

确诊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要结合患者的症状完善体格检查,并且进一步查相关的辅助检查来明确。

如果患者有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病史,表现为反复咳嗽、咳痰或者伴有喘息,出现水肿、心慌等相应的右心功能衰竭的症状,在做心脏的体格检查时,可以闻及心率增快,肺动脉瓣第二心音亢进,也可以闻及第三心音,或者第四心音奔马律。肺部可以闻及干湿性啰音,进一步去查心电图,表现为肺性P波、右心室肥厚;做心脏彩超显示肺动脉压力增高并且右心室肥厚;做胸部X线检查可以提示肺动脉高压,经过上述检查可以明确诊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引起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可见于支气管、肺组织的病变,以及胸廓和脊柱的病变或者原发于肺动脉的疾病,包括原发性的肺动脉高压或者慢性肺动脉栓塞等。随着肺动脉压力的增高,可以使右心的后负荷加重,从而发生右心肥大、扩张,出现右心功能衰竭。

肺源性心脏病诊断标准

  我们体内的心脏是维持生命的首要任务。心脏的任何问题都可能导致死亡。我们必须注意各种各样的心脏病。那么肺源性心脏病诊断标准?

  肺源性心脏病诊断标准

  肺源性心脏病诊断标准主要通过胸部运动障碍和肺血管疾病进行诊断。一般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代偿期和失代偿期,并通过X线检查、超声心动图、血气分析和血液检查作出明确诊断。同时,肺心病的诊断应与冠心病和原发性心肌病相鉴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肺心病最常见的病因,主要是胸部运动障碍。由于肺血管疾病较为常见,主要引起肺血管痉挛和循环阻力增加,形成肺动脉高压,最终发展为肺心病。

  代偿期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哮喘、反复呼气困难,尤其是肺气肿,会导致患者呼吸困难。肺动脉高压的体征应在早期通过肺动脉高压进行测量,肺动脉瓣区的第二心音将出现甲状腺机能亢进。右心室肥大也是常见的症状,剑突下的心跳或心尖区的心音小于或等于剑突下的心音,三尖瓣区的收缩期会出现杂音。

  建议患者进行血液检查时,取决于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白细胞计数是否增加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希望这篇回答能帮助到您,祝您身体健康,生活愉快。

推荐阅读:

  1. 得了肺源性心脏病,日常监护少不了!
  2. 被肺源性心脏病“偏爱”?积极治疗不用怕!
  3.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怎么确诊
  4. 肺源性心脏病诊断标准
本文链接: https://jk.yanglaozn.com/baojian/467813.html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