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保健养生

老年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网友投稿 保健养生 2022-11-10

老年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和正常成年人的高血压诊断标准是一样的。无论是高压还是低压达到或超过140/90毫米汞柱,就可以诊断为高血压。

只是对于老年人高血压的特点表现为高压高,而低压正常或者是偏低,使血压差值增大。对于差值增大的原因,是因为老年人动脉硬化比较严重,在心脏的舒张期血管内存储的血液少,而表现为低压低时,血压之间的差值增大。对于老年人的高血压可以首选钙离子拮抗剂,其中包括氨氯地平、非洛地平等来控制血压,也可以适当的使用小剂量的利尿剂来协助控制血压。总体来说,要把血压控制到140/90毫米汞柱以下,但是要结合老年患者的年龄以及合并疾病的情况,要适当的对于老年高血压的患者,在血压的控制水平上要放宽。但是在控制血压的时候,不能因为降低高压而使低压降低的更加明显,而影响冠状动脉的血液供应,甚至会诱发或者加重心绞痛。对于正常人的血压,高压是在90-140毫米汞柱之间,低压在60-90毫米汞柱之间,所以老年人高血压的诊断和正常成人是一样,只是在控制血压水平时要给予个体化的治疗。

老年高血脂有什么并发症

老年高血脂可能会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周围血管病,甚至心肌梗死、猝死。 高血脂症通过脂毒性会导致糖耐量受损及糖尿病等。高血脂症同时合并多种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肥胖、高血压等),甚至会引起急性胰腺炎等并发症。

因此,对于高脂血症一定要引起重视,平时要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上要低盐、低脂、清淡饮食,若是有糖尿病,也应该限制糖分的摄入。平时应该适当饮水,增加体育锻炼,帮助脂质进行代谢,控制好体重等。

老年高血压的特点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对患者影响很大,容易出现一些并发症,非常危险。因此,我们需要积极控制疾病的发展。我们应该知道高血压很容易发病,所以我们必须注意对该病的控制。那么老年高血压的特点?

  老年高血压的特点

  高血压患者会和老年人一起发病,有些患者症状不明显,有些患者甚至没有症状,但在体检时测量血压,或因其他疾病就诊时会发现。如果患者高血压病史较长,此时血压控制不好,许多老年人会损害心、脑、肾等靶器官,此时会出现一些相应的症状。对于高血压患者,有时症状不明显,但这些患者需要积极治疗。无症状高血压并不意味着没有问题,也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高血压的症状与病因的紧迫性和疾病的进展有很大关系,临床上,高血压可分为轻度和急性,生活中常见轻度高血压。对于轻度高血压患者,大多数患者在早期没有症状。会发现血压在体检过程中偶尔升高,或者在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或疲劳后出现症状。常见症状有头晕、头痛、头晕和许多其他政治问题,这些问题也可能是由高级精神障碍引起的。

  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按时作息,保持营养平衡,平时饮食中要注意适当增加盐的摄入。希望这篇回答能帮助到您,祝您身体健康,生活愉快。

老年高血压患者预防跌倒的措施有哪些

高血压是动脉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可以引起心脑血管动脉硬化进一步加重、导致心脑血管动脉硬化的发病率明显升高,像冠心病、脑血栓、脑出血等等。高血压患者出现了跌倒一般就是说明出现了脑部的器质性病变,常见的是脑血栓发作。再就是脑出血。所以预防跌倒的措施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平时饮食方面要低盐。低脂肪饮食、不要吸烟饮酒。这样可以减轻心脑血管的动脉硬化预防,脑血栓或脑出血的发生。第二要控制好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除了血压外,还需要化验血脂、血糖。对这些危险因素积极治疗。第三使用药物预防,如果通过检查发现有动脉硬化存在,需要长期使用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药物治疗,减轻动脉硬化的进一步发展,对预防脑血栓是有非常明确的作用的。

老年高血压的并发症有哪些

老年性高血压是指年龄大于65岁的高血压患者。老年人各器官都呈退行性变化,尤其是心血管系统,动脉硬化明显,几乎成了无弹性的管道。经常合并有冠心病、糖尿病、高尿酸血症、高脂血症、肥胖症等,患高血压后更容易引起各种合并症。

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脑中风(包括脑出血、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第二、心力衰竭。长期高血压导致心脏肥大,如果代偿功能下降,就会引发高血压性心力衰竭。

第三、肾功能不全。高血压会引起肾内的小动脉硬化,并发高血压性肾硬化。随着病情的严重,引发肾功能异常。

第四、周围动脉疾病。血压升高会导致患者四肢动脉硬化加速,下肢动脉出现斑块或狭窄出现缺血以及营养不良状况,一旦出现坏死还可能需要截肢。

除了以上高血压患者都有的并发症外,老年高血压患者还有自己独特的并发症:

1、血压波动大显现出收缩压随年龄增长逐渐升高,而舒张压多于50~60岁之后开始下降,脉压逐渐增大。血压不稳定、波动大。如果发现患者有不适感,应随时监测血压。

2、体位性低血压,测量患者平卧10min血压和站立3min后血压,站立后血压值降低,收缩压相差>20mmHg(1mmHg=0.133kPa)和(或)舒张压相差>10mmHg,诊断为体位性低血压。老年人由于体位变动的时候神经和各种系统对血压调节的能力下降,更容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老年人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较高,1/3老年高血压患者可能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表现为头晕目眩,站立不稳,视力模糊,软弱无力等,严重时会发生大小便失禁、出汗甚至晕厥。

推荐阅读:

  1. 老年高血脂有什么并发症
  2. 老年高血压的特点
  3. 老年高血压患者预防跌倒的措施有哪些
  4. 老年高血压的并发症有哪些
本文链接: https://jk.yanglaozn.com/baojian/477340.html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