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保健养生

小儿麻痹是传染病吗?

网友投稿 保健养生 2022-11-11

小儿麻痹症是传染病,是属于乙类传染病。小儿麻痹症又称为脊髓灰质炎,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传染性很强的疾病,粪口感染是小儿麻痹症的主要传播方式。

急性期患儿和健康带病毒者的粪便是最重要的病毒来源,其中隐性感染者和轻症没有麻痹患儿是最危险的传染源。在感染的初期,患儿的鼻咽分泌物也可排出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但为时比较短暂。

病程潜伏期和瘫痪前期传染性最大,热退后传染性减少。患儿粪便中脊髓灰质炎病毒存在时间可长达2个月,但以发病2周内排出量的最多,一般以40天作为小儿麻痹症隔离期。

小儿麻痹症是什么病?

小儿麻痹症又称为脊髓灰质炎,是非常严重的传染性疾病。

初期会有发热等感冒的症状,随着疾病的进展可以出现瘫痪的表现,出现明显的不对称的单侧下肢弛缓性瘫痪,近端肌群瘫痪程度重于远端,可以累及颈背部、膈肌、肋间肌等,有可能会影响抬头、坐立、呼吸等,也会影响膀胱功能,导致尿潴留或者尿失禁的情况。小儿麻痹症没有特效药物,主要是对症治疗以及支持治疗,可配合服用具有营养神经、促进神经修复、促进神经传导、保护神经功效的药物。对于患儿出现的肢体运动障碍需要通过理疗、康复训练进行改善。

小儿麻痹症后遗症的危害

小儿麻痹症后遗症的危害有:肢体瘫痪、骨关节畸形、姿势异常。

第一、肢体瘫痪是一个迟缓性瘫痪,双侧不对称,不按照周围神经干支配区的分布,不伴感觉的障碍,一般是双下肢多见。第二、骨关节的畸形,孩子容易出现肌肉萎缩,肢体逐渐发生畸形,出现骨骼异常体位的发育,造成生长迟缓,关节挛缩,逐渐导致关节变形。第三、姿势的异常,肌肉瘫痪之后造成的肌肉的力量不均衡,容易出现足内翻或者是足外翻,影响孩子的站立行走。小儿麻痹症的小孩子要予以积极的康复训练,尽量避免后遗症的加深。

小儿麻痹症有哪些食疗方?推荐小儿麻痹症10大食疗方

如果家里有小儿麻痹症患者,请仔细阅读本文。本文介绍了小儿麻痹症的饮食治疗方法,即小儿麻痹症患者可以用食物治疗小儿麻痹症饭时可以治疗多好。下面详细介绍一下小儿麻痹症和食疗方法。

1.瓜粉15克,粳米50克,共煮粥。适合肺热津伤者。

2.鲜百合和粳米各50克,白糖适量。米粥煮至半熟,加入百合同煮至熟,加入白糖。适用于肺热伤津者。

3.山药、薏苡米各60克,柿霜饼24克,山药、薏米煮熬至熟,再将柿霜饼顾碎入粥中,熬至熟烂即成。适于肺热伤津者。

4.红豆50克,粳米200克煮成粥,加入适量盐和少许味精。适合湿热浸淫者。

5.冬瓜200克,去皮煮汤。适合湿热浸淫者。

6.薏米500克,煮粥加适量白糖。适合湿热浸淫者。

7.白粳米150克,武火煮沸,文火炖熟,用于日常用餐。适用于脾胃虚热者。

8.山药200克,陈皮3克,红枣500克,鲜扁豆50克。红枣肉和鲜扁豆切碎,山药切片,陈皮切丝,一起制成蛋糕,上笼,用武火蒸20分钟。适用于脾胃虚热者。

9.红枣10个,粳米100克共煮粥,煮熟后加入少许冰糖汁。适用于脾胃虚热者。

10.桑椹蛋糕:桑椹30克,女贞子20克,旱莲草30克,共煎汁。将汁液与500克鸡蛋、300克糖、200克面粉和面团一起加入面团。面条启动后,加入碱,尝试pH值,在笼子里蒸。适用于肝肾不足者。

以上详细介绍了小儿麻痹症的饮食方法。我相信,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如果加上饮食疗法,小儿麻痹症患者会尽快康复。小儿麻痹症的饮食疗法很简单。只要你注意饮食的一些细节,小儿麻痹症的饮食疗法简单方便,特别有效。

小儿麻痹症会不会遗传?小儿麻痹症是怎么引起的?

小儿麻痹症会遗传吗?

小儿麻痹症,即使是脊髓灰质炎,也是一种急性传染病。因为病毒侵入人体血液循环系统,有些病毒侵入神经系统。之所以叫小儿麻痹症,是因为患者一般都是1-6岁的孩子。主要症状有发烧、全身不适、四肢疼痛甚至瘫痪。

疾病的主要原因是环境的影响。小儿麻痹症病毒通过口腔、喉咙、肠道等侵入人体,免疫力低下的人容易感染。所以我们平时一定要注意卫生。

但小儿麻痹症不会遗传。因为小儿麻痹症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疾病,这种病毒只有在患者后天感染后才会生病,不会遗传。相反,如果父母患有小儿麻痹症,这对孩子来说可能是件好事。因为父母患有小儿麻痹症,孩子可能有小儿麻痹症的抗体,但不那么容易生病。

推荐阅读:

  1. 小儿麻痹症是什么病?
  2. 小儿麻痹症后遗症的危害
  3. 小儿麻痹症有哪些食疗方?推荐小儿麻痹症10大食疗方
  4. 小儿麻痹症会不会遗传?小儿麻痹症是怎么引起的?
本文链接: https://jk.yanglaozn.com/baojian/479561.html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