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保健养生

乙肝病毒怎么减少

网友投稿 保健养生 2022-11-13

要降低患者体内乙肝病毒数量,一般建议选择抗乙肝病毒药物治疗。抗乙肝病毒药物主要有长效干扰素和核苷类似物两种:

第一、核苷类似物口服疗法,抗病毒药物有恩替卡韦、替比夫定、替诺福韦、丙酚替诺福韦,各大指南推荐一线口服抗病毒药物是耐药发生率低,副作用相对较少的恩替卡韦、替诺福韦、丙酚替诺福韦三种抗病毒药物;

第二、干扰素皮下注射疗法,主要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抗病毒治疗,聚乙二醇干扰素也称长效干扰素,每周皮下治疗一次,疗程一般48到72周。

乙肝病毒检测结果怎么看

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伤为主的一种传染性疾病,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乏力、恶心、食欲减退、上腹部不适、肝区疼痛等。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母婴传播、性接触传播、血液和体液传播,那么乙肝病毒检测结果怎么看?

乙肝病毒检测结果怎么看

乙型肝炎病毒检测是指乙型肝炎病毒的DNA,大于100IU/ml即阳性,携带乙型肝炎病毒。低于100IU/ml时,可能是乙肝携带者服药治疗,或无乙肝病毒。乙肝减半是明确乙肝感染存在与否的标准,乙肝携带者可发现乙肝表面抗原阳性。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是指感染了乙肝病毒。这类患者建议定期做肝病体检。体检大概为血常规、肝功能、乙肝、乙肝病毒DNA、甲胎蛋白、肝超声及肝弹性检查,是否有无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发生。

需要综合评估病情轻重,应评估是否需要治疗,再制定下一步治疗方案。平时要注意休息,不饮酒、不疲劳,重要的是定期复查。希望这篇回答能帮助到您,祝您身体健康,生活愉快!


吃饭会传染乙肝吗?乙肝病毒携带者没有症状吗

10年前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之后的多次体检显示乙型肝炎抗体,去年的体检结果显示我的抗体只有弱阳性,朋友说我应该3年接种一次,建议再次注射乙型肝炎疫苗加强。正好身边也有几个同事是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经常和他们一起吃饭会感染乙型肝炎吗?我这种情况需要重新注射吗?

专家回答:

注射3针后1个月内97%的人可以测量表面抗体,第2年仍保持在这个水平的第3年下降到74%左右,抗体滴度也下降了。是否需要再次接种疫苗,主要是测定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滴度后,决定何时接种乙型肝炎疫苗。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滴度在10毫升以下的,应在半年内接种。抗体滴度在10毫升以上,6年内可复种。疫苗接种成功后,表面抗体(抗-HBs)呈阳性,人体对乙型肝炎病毒有免疫力,抗体滴度越高,免疫力越强。表现抗体(抗-HBs)阳性持续时间长短,一般在5年以上,有的甚至更长。关于多长时间和不需要再次接种疫苗在我国还有争议,建议学者在免疫后3年内加强1次。

和乙型肝炎患者一起吃饭是否感染,没有必要担心。如果你的几个同事是小三阳的话,病毒的复印不活跃,或者几乎不复印,结合乙型肝炎病毒的DNA检查是阴性的话,其传染性就会变小,几乎没有传染性。此外,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可以通过血液传播、母婴垂直传播、医疗来源传播、生活密切接触和性传播等。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大部分病毒复制不活跃,传染性弱,只有少部分病毒复制活跃,具有传染性。因此,一般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和饮食、握手等日常生活不会感染,不必太紧张。

乙肝病毒携带者可以办健康证吗

乙肝是比较常见的传染性的疾病,乙肝病毒携带者指的是感染了乙肝病毒以后,病毒处于复制活跃状态,病毒量比较高,传染性比较强,但是感染者身体内没有发生免疫识别和免疫清除,也就是肝脏没有炎症损伤,肝功能是正常的,对于这部分患者统称为乙肝病毒携带者。那么,乙肝病毒携带者可以办健康证吗?接下来为大家解答一下。

乙肝病毒携带者可以办健康证吗

乙肝病毒携带者如果没有临床症状、肝功能没有异常、乙肝病毒DNA定量阴性,这种情况是可以办理健康证的。如果有肝炎的临床症状、转氨酶升高、乙肝病毒DNA定量阳性,提示复制活跃,具有明显的传染性,就不能够办理健康证。现在,乙肝的传播途径主要是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和医源性传播等,所以乙肝病毒的携带者可以正常生活。但是在一些特殊的行业当中,比如幼教、食品加工、医务工作等,可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知识拓展: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注意事项

1、合理营养,劳逸结合

乙肝病毒携带者必须戒酒禁烟,避免剧烈运动、熬夜等伤害肝脏的行为。若经常熬夜,睡眠不足,这样会引起肝脏血流相对不足,影响肝脏细胞的营养滋润,导致抵抗力下降。

2、个人卫生、家庭卫生

勤洗手、勤洗澡、勤换衣,家庭成员中有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毛巾、脸盆、茶杯等生活用具最好分开单独使用。在孕育下一代时,如果男方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女方应注射乙肝疫苗全程免疫,可以有效预防女方感染以及母婴的垂直传播;如果女方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可对新生儿提供主被动联合免疫,保护率可达90%以上。

以上就是关于乙肝病毒携带者可以办健康证吗的介绍。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帮助,祝您身体健康,生活愉快。

乙肝病毒可能引起哪些疾病

乙型肝炎病毒是引起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的病原体,属嗜肝DNA病毒科,该科病毒包含正嗜肝DNA病毒属和禽嗜肝DNA病毒属两个属,引起人体感染的是正嗜肝DNA病毒属。那么,乙肝病毒可能引起哪些疾病呢?接下来就为大家解答这个问题。

乙肝病毒可能引起哪些疾病

1、血液系统病变

主要是再生障碍性贫血与溶血性贫血,初时血小板、白细胞和淋巴细胞均减少,之后相继出现淋巴细胞及巨幼红细胞相对增多,并伴红细胞寿命缩短等现象。

2、心血管病变

如心肌炎、心包炎、结节性动脉周围炎等。

3、肾脏病变

这是比较常见的乙肝并发症,早期出现无症状蛋白尿、血尿、甚至颗粒管型,病情多变且迁延难愈,逐渐发展为肾功能不全,也有自愈病例。

4、皮肤病

以荨麻疹最多见,其次是斑丘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偶见红斑性结节及猩红热样疹。

5、关节炎

受累关节常为单个,也可为多个,早呈对称性,以肘、腕、膝关节为多见,疼痛并不剧烈,颇类似游走性风湿性关节炎。

以上就是关于乙肝病毒可能引起哪些疾病的介绍。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帮助,祝您身体健康,生活愉快。

推荐阅读:

  1. 乙肝病毒检测结果怎么看
  2. 吃饭会传染乙肝吗?乙肝病毒携带者没有症状吗
  3. 乙肝病毒携带者可以办健康证吗
  4. 乙肝病毒可能引起哪些疾病
本文链接: https://jk.yanglaozn.com/baojian/481974.html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