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保健养生

乙肝病毒量低会得肝癌吗

网友投稿 保健养生 2022-11-15

乙肝病毒量低也有可能得肝癌。

乙肝病毒量低的患者没有病毒性肝炎的复制和活跃期,在临床检查上,患者肝功能正常,但是并不代表患者处于乙肝的治愈状态,患者可能长期携带有乙肝病毒,而在携带了乙肝病毒的情况下,会对患者肝脏造成影响,造成慢性的炎症性的肝损伤,长期以来会造成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并且在此基础上发生肝癌。

临床上要求每半年查1次乙肝DNA、甲胎蛋白,有条件时最好行肝脏弹性测定,这些措施可有效预防肝癌的发生,或者早期检测出肝癌的可能性。

乙肝病毒传染方式有哪些

乙肝病毒的传染方式主要有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夫妻中有一人患有乙肝病毒感染,另外一个人就应该做好乙肝疫苗的注射,否则有可能会因为性生活的过程中,接触到患者的阴道分泌物或者是精液,而导致乙肝病毒的传播;乙肝患者的血液中含有一定量的乙肝病毒,健康的人在输入患者的血液之后,就有可能会导致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因此患有乙型肝炎病毒的患者是不可以献血的;如果孕妇是乙肝病毒的感染者,在其怀孕期间可以通过胎盘、羊水,以及是在生产分娩过程中和产后的母乳喂养中,而引起婴儿的感染,不过目前可以通过在妊娠的后期口服抗病毒的药物,以及在婴儿出生后,注射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的方法,可以大大的减少母婴传播的发生。

乙肝病毒携带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乙肝病毒携带者通常是因自身免疫力下降、母婴传染或者感染时期为婴幼儿时期所引起。

1、大部分乙肝病毒感染者是通过母婴传染,如果孕妇处于乙肝病毒复制的活跃期,且没有进行相关的预防措施,怀孕期间就有可能出现母婴的垂直传染。

2、其次是围生期,特别在婴儿出生后,如家庭其他成员处于病毒活跃期,平常日常生活中没有保持良好接触习惯,由于婴幼儿免疫力较低,容易出现乙肝病毒感染后发展成慢性携带者。

3、患者免疫力较低,在与乙肝病人接触过程中,不小心被患者的血液所污染,有可能会感染而造成发病。

乙肝病毒携带要吃药吗

乙肝病毒携带者不需要吃药治疗。

因为乙肝病毒携带者没有乙肝的症状与体征,其肝功能主要指标和乙肝病毒DNA载量虽然高,但是还是处于正常范围内,此时体内的病毒和免疫系统是和平共处的,所以临床上建议暂时不需要服用抗病毒药物治疗。

但是乙肝病毒携带者的病情不是稳定不变的,它会随着乙肝病毒的复制、体质等多种环境因素导致发病,所以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定期复查肝功能和乙肝病毒DNA载量,以及肝脏的影像学检查,如果检查发现1项或2项结果异常,此时需要考虑有无进行抗乙肝病毒治疗的适应症,如果有,就应该及时进行抗乙肝病毒治疗。

乙肝病毒传播途径

乙肝病毒,是一种DNA病毒,属于嗜肝DNA病毒科。常表现为乏力、畏食、恶心、腹胀、肝区疼痛等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逐渐的进展导致肝硬化、肝癌的出现。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乙肝的预防。那么,乙肝病毒传播途径有哪些呢?接下来就给大家解答这个问题。

乙肝病毒传播途径

1、性传播

乙肝可通过性接触传染。因为乙肝患者或携带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都可能含有乙肝病毒,且具有传染性,并可污染器具、物品。如果是接触了乙肝患者的体液,如使用乙肝患者使用过的刮胡刀、指甲刀,或是与乙肝患者进行未采取防护措施的性交等,都可能被感染。

2、母婴传播

乙肝可通过母婴垂直传染。这是乙肝常见的传播途径,因为乙肝病毒可通过胎盘传播,或在孕妇分娩时从产道传播。且我国乙肝高发的主要原因是家族性传播,其中以母婴垂直传播为主。此外,通过与乙型肝炎患者共用针头的感染率为30%。因此,需多加注意。

3、血液传播

乙肝可通过血液和血液制品传染。血液传播包括输血、血制品输注、共用注射针头或共用剃刀,以及肾衰患者的血液透析、手术、针刺。而如果接受被乙肝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或被乙肝病毒污染而未经消毒或处理不当的医疗器械可造成传播。

以上就是关于乙肝病毒传播途径的介绍。此外,一般的握手、拥抱、接吻、共同进餐等均不会传染。如果平时生活中,经常与乙肝患者接触的话,最好接种乙肝疫苗,且一定要定期进行检查。目前在国内较为常用的治疗方式,主要是核苷酸类似物及干扰素。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帮助,祝您身体健康,生活愉快。

推荐阅读:

  1. 乙肝病毒传染方式有哪些
  2. 乙肝病毒携带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3. 乙肝病毒携带要吃药吗
  4. 乙肝病毒传播途径
本文链接: https://jk.yanglaozn.com/baojian/488405.html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