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生常识

简易经络养生按摩法 调节五脏六腑效果佳

网友投稿 养生常识 2023-06-21

中医理论认为经络是连接五脏六腑和四肢百骸的网线和桥梁,也是我们通过体表来医治内脏的"长臂触手"。经络由经和络组成,经就是干线,络就是旁支。人体有12条主干线,也叫做"十二正经",还有无数条络脉,经和络纵横交错,在人体里构成了一张大网。经络内联脏腑,外接四肢百骸,可以说身体的各个部位,脏腑器官、骨骼肌肉、皮肤毛发,无不包括在这张大网之中。通过正确运用经络穴位自疗方法,我们可以达到养生防病的目的,但是穴位众多,如何选取?穴有五行,如何搭配?穴有补泻,如何操作?

1、腰部保健按摩

双手握拳,用拇指指掌关节在腰部作旋转用力按揉,再以手掌部用力上下擦动,至腰部发热为止。并可做些弯腰、旋转腰部的动作,以锻炼腰部肌肉。腰部不怕发胖,每天腰部减肥按摩方法,变身小腰精。

2、眼面部按摩

对于长时间做近距离工作的人,可以消除或减轻眼部疲劳,并可预防眼睛视力的减退及眼袋的产生。

眼眶部按摩:双手食指或中指分推眉毛,由眉头部的攒竹穴推至眉尾部的丝竹空穴。再由双手拇指及食指、中指按揉眼眶内的睛明穴后,循着上、下眼眶推至尾部的瞳子骨穴,上下重覆进行数次,至整个眼眶都有酸胀感止。

按揉太阳穴及鼻旁的迎香穴,再将双手掌心搓热后,掌心贴着前额,用点力向下擦到下颏处,若有鼻病、感冒、流鼻涕或鼻塞者,可顺便以中指由迎香穴向上擦至鼻根处,反覆连续约10次,舌头顶住上颚部,下牙往上作叩齿动作连续20次。

3、腹部按摩加强肠胃功能

摩腹:将双手掌心搓热后,一手掌心贴在肚脐上,以肚脐为圆心,以顺时针方向作柔和的摩腹动作,持续约2-5分钟。

擦腹:双手从肋骨下缘擦至小腹部,以腹部发热为宜。

4、头部按摩

具有醒脑开窍的功能,可治疗头痛,预防老人痴呆症及增加脑细胞的活动。以双手拇指及其他四指的指腹,从前发际处以按压方式推至枕部的风池穴,平时也可以用梳子做同方向的梳头数次。

按揉枕部穴位:双手拇指按揉两侧风池、风府穴,至有酸胀感为宜。

拿捏颈项部:以食指、中指、无名指配合手掌对颈部作拿捏的动作,并向下拿捏至肩部。

5、耳部按摩

耳朵的穴道跟我们人体的五脏六腑有密切的关系,按摩耳朵除了可加强脏腑的功能外,还可预防听力的减退及耳鸣。搓揉耳朵,双手拇指及食指弯屈后,作上下搓耳动作,至耳朵红热为宜。

6、四肢保健按摩

加强手脚的新陈代谢,治疗酸痛,并可预防手肘、膝盖的退化。从肩部向手臂拿捏,按揉手三里、曲池、曲泽等穴。

互捻双手食指,搓热手掌、手背至热为宜。按揉大腿、膝关节、拿小腿的腓肠肌。点按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等穴,至酸胀感为宜。一手抓脚踝部,一手抓脚趾头,做旋转踝关节的动作,20-30次。

十招简易经络养生法

根据中医经络理论,按照中医经络和腧穴的功效主治,采取针、灸、推拿、按摩、运动等方式,达到疏通经络、调和阴阳的养生目的。下面给大家介绍十招简易养生法,常用、易操作的保健方法,具体内容如下,一起来看看。

●叩齿法

每天清晨睡醒之时,把牙齿上下叩合30次。有助于牙齿坚固。

●闭口调息法

经常闭口调整呼吸,保持呼吸的均匀、和缓。

●咽津法

每日清晨,用舌头抵住上颚,或用舌尖舔动上颚,等唾液满口时,分数次咽下,有助于消化。

●搓面法

每天清晨,搓热双手,以中指沿鼻部两侧自下而上,到额部两手向两侧分开,经颊而下,可反复10余次,至面部轻微发热为度。可以使面色红润光泽,消除疲劳。

●梳发

用双手十指插入发间,用手指梳头,从前到后按搓头部,每次梳头50-100次。有助于疏通气血,清醒头脑。

●运目法

将眼球自左至右转动10余次,再自右至左转动10余次,然后闭目休息片刻,每日可做4-5次。可以清肝明目。

●凝耳法

两手掩耳,低头、仰头5-7次。可使头脑清净,驱除杂念。

●提气法

在吸气时,稍用力提肛门连同会阴上升,稍后,在缓缓呼气放下,每日可做5-7次。有利于气的运行。

●摩腹法

每次饭后,用掌心在以肚脐为中心的腹部顺时针方向按摩30次左右。可帮助消化,消除腹胀。

●足心按摩法

每日临睡前,以拇指按摩足心,顺时针方向按摩100次。有强腰固肾的作用。

简易经络养生按摩法

中医理论认为经络是连接五脏六腑和四肢百骸的网线和桥梁,也是我们通过体表来医治内脏的“长臂触手”。经络由经和络组成,经就是干线,络就是旁支。人体有12条主干线,也叫做“十二正经”,还有无数条络脉,经和络纵横交错,在人体里构成了一张大网。经络内联脏腑,外接四肢百骸,可以说身体的各个部位,脏腑器官、骨骼肌肉、皮肤毛发,无不包括在这张大网之中。通过正确运用经络穴位自疗方法,我们可以达到养生防病的目的,但是穴位众多,如何选取?穴有五行,如何搭配?穴有补泻,如何操作?我们一起来看看专家指点迷津。

1、腰部保健按摩

双手握拳,用拇指指掌关节在腰部作旋转用力按揉,再以手掌部用力上下擦动,至腰部发热为止。并可做些弯腰、旋转腰部的动作,以锻炼腰部肌肉。腰部不怕发胖,每天腰部减肥按摩方法,变身小腰精。

2、眼面部按摩

对于长时间做近距离工作的人,可以消除或减轻眼部疲劳,并可预防眼睛视力的减退及眼袋的产生。

眼眶部按摩:双手食指或中指分推眉毛,由眉头部的攒竹穴推至眉尾部的丝竹空穴。再由双手拇指及食指、中指按揉眼眶内的睛明穴后,循着上、下眼眶推至尾部的瞳子骨穴,上下重覆进行数次,至整个眼眶都有酸胀感止。

按揉太阳穴及鼻旁的迎香穴,再将双手掌心搓热后,掌心贴着前额,用点力向下擦到下颏处,若有鼻病、感冒、流鼻涕或鼻塞者,可顺便以中指由迎香穴向上擦至鼻根处,反覆连续约10次,舌头顶住上颚部,下牙往上作叩齿动作连续20次。

3、腹部按摩 加强肠胃功能

摩腹:将双手掌心搓热后,一手掌心贴在肚脐上,以肚脐为圆心,以顺时针方向作柔和的摩腹动作,持续约2-5分钟。

擦腹:双手从肋骨下缘擦至小腹部,以腹部发热为宜。

4、头部按摩

具有醒脑开窍的功能,可治疗头痛,预防老人痴呆症及增加脑细胞的活动。以双手拇指及其他四指的指腹,从前发际处以按压方式推至枕部的风池穴,平时也可以用梳子做同方向的梳头数次。

按揉枕部穴位:双手拇指按揉两侧风池、风府穴,至有酸胀感为宜。

拿捏颈项部:以食指、中指、无名指配合手掌对颈部作拿捏的动作,并向下拿捏至肩部。

5、耳部按摩

耳朵的穴道跟我们人体的五脏六腑有密切的关系,按摩耳朵除了可加强脏腑的功能外,还可预防听力的减退及耳鸣。

搓揉耳朵,双手拇指及食指弯屈后,作上下搓耳动作,至耳朵红热为宜。

6、四肢保健按摩

加强手脚的新陈代谢,治疗酸痛,并可预防手肘、膝盖的退化。

从肩部向手臂拿捏,按揉手三里、曲池、曲泽等穴。

互捻双手食指,搓热手掌、手背至热为宜。按揉大腿、膝关节、拿小腿的腓肠肌。

点按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等穴,至酸胀感为宜。一手抓脚踝部,一手抓脚趾头,做旋转踝关节的动作,20-30次。

推涌泉:快速用力擦热脚底,可加强肾功能,防止脚底冰冷。

简易经络养生按摩法

中医认为,经络是连接五脏六腑和四肢百骸的网线和桥梁,也是我们通过体表来医治内脏的“长臂触手”。经络内联脏腑,外接四肢百骸,可以说身体的各个部位,脏腑器官、骨骼肌肉、皮肤毛发,无不包括在这张大网之中。通过正确运用经络穴位自疗方法,我们可以达到养生防病的目的,但是穴位众多,如何选取?穴有五行,如何搭配?穴有补泻,如何操作?我们一起来看看专家指点迷津。

1、腰部保健按摩

双手握拳,用拇指指掌关节在腰部作旋转用力按揉,再以手掌部用力上下擦动,至腰部发热为止。并可做些弯腰、旋转腰部的动作,以锻炼腰部肌肉。腰部不怕发胖,每天腰部减肥按摩方法,变身小腰精。

2、腹部按摩 加强肠胃功能

摩腹:将双手掌心搓热后,一手掌心贴在肚脐上,以肚脐为圆心,以顺时针方向作柔和的摩腹动作,持续约2-5分钟。

擦腹:双手从肋骨下缘擦至小腹部,以腹部发热为宜。

3、耳部按摩

耳朵的穴道跟我们人体的五脏六腑有密切的关系,按摩耳朵除了可加强脏腑的功能外,还可预防听力的减退及耳鸣。

搓揉耳朵,双手拇指及食指弯屈后,作上下搓耳动作,至耳朵红热为宜。

4、眼面部按摩

对于长时间做近距离工作的人,可以消除或减轻眼部疲劳,并可预防眼睛视力的减退及眼袋的产生。

眼眶部按摩:双手食指或中指分推眉毛,由眉头部的攒竹穴推至眉尾部的丝竹空穴。再由双手拇指及食指、中指按揉眼眶内的睛明穴后,循着上、下眼眶推至尾部的瞳子骨穴,上下重覆进行数次,至整个眼眶都有酸胀感止。

按揉太阳穴及鼻旁的迎香穴,再将双手掌心搓热后,掌心贴着前额,用点力向下擦到下颏处,若有鼻病、感冒、流鼻涕或鼻塞者,可顺便以中指由迎香穴向上擦至鼻根处,反覆连续约10次,舌头顶住上颚部,下牙往上作叩齿动作连续20次。

5、头部按摩

具有醒脑开窍的功能,可治疗头痛,预防老人痴呆症及增加脑细胞的活动。以双手拇指及其他四指的指腹,从前发际处以按压方式推至枕部的风池穴,平时也可以用梳子做同方向的梳头数次。

按揉枕部穴位:双手拇指按揉两侧风池、风府穴,至有酸胀感为宜。

拿捏颈项部:以食指、中指、无名指配合手掌对颈部作拿捏的动作,并向下拿捏至肩部。

6、四肢保健按摩

加强手脚的新陈代谢,治疗酸痛,并可预防手肘、膝盖的退化。

从肩部向手臂拿捏,按揉手三里、曲池、曲泽等穴。

互捻双手食指,搓热手掌、手背至热为宜。按揉大腿、膝关节、拿小腿的腓肠肌。

点按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等穴,至酸胀感为宜。一手抓脚踝部,一手抓脚趾头,做旋转踝关节的动作,20-30次。

推涌泉:快速用力擦热脚底,可加强肾功能,防止脚底冰冷。

推荐阅读:

  1. 十招简易经络养生法
  2. 简易经络养生按摩法
  3. 简易经络养生按摩法
本文链接: https://jk.yanglaozn.com/changshi/1006352.html
本文标签:经络 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