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生常识

脾虚胃热的症状有哪些

网友投稿 养生常识 2022-08-09

  在生活中,有些人有脾虚的问题。即使在炎热的夏天,如果不注意饮食,他们也会出现脾虚的症状。脾虚的女性相对较弱,一旦发现,应及时治疗,以避免病情恶化。那么脾虚胃热的症状有哪些?

  脾虚胃热的症状有哪些

  脾虚胃热通常是由于饮食失调、过度劳累或久病体虚,导致运化水清能力下降,胃火过盛所致。患者可出现腹胀、厌食、嗜睡、四肢倦怠、体热、口苦、口渴、食欲不振、小便黄赤、大便黏稠或稀便等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面部皮肤发黄、舌苔油腻、脉滑、牙龈肿痛、口臭等症状。此外,如果患者湿气较重,可能会出现痤疮、湿疹等症状。

  脾虚胃热患者可以在专业中医的指导下服用藿香卫青胶囊、清热祛湿颗粒等药物。日常也要注意清热利湿,健脾和胃,忌食生冷、辛辣和过于油腻的食物。如冷饮、辣椒、肥肉等。患者也可以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如太极拳和游泳,以帮助调节脾虚胃热引起的不适。

  建议患者平时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饮食清淡,多吃蔬菜水果,尽量少吃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希望这篇回答能帮助到您,祝您身体健康,生活愉快。

胃热吃什么药

胃热可用牛黄清胃丸,有泻火清胃、通便润燥之功效,对因胃火导致的口舌生疮和牙龈肿痛,也能起到很好的调节治疗效果,另外还可增加肠胃蠕动,同时可降低胃酸分泌,有一定程度的保护胃黏膜的效果。另外黄连上清丸也有清热解毒去火的作用,它能够润肠通便,缓解患者因胃火较大而引起的牙疼症状。除了用药以外,胃火大一定要调整饮食,热性的食物要少吃。

吃麦冬伤脾胃吗 滋养胃阴,生津止咳兼清胃热

麦冬,适于内热扰心之证,温病邪热入营,身热夜甚,烦躁不安等症。还适合热伤气阴,心烦口渴,汗出体倦者。心阴不足,心烦不眠,舌红少苔者。用于善治胃阴不足,舌干口渴,纳呆不饥等证。此外,还可用治阴虚肠燥,大便秘结者。那吃麦冬伤脾胃吗?相关知识介绍如下!

吃麦冬伤脾胃吗?

麦冬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的功效,北品味甘柔润性偏苦寒,长于滋养胃阴,生津止咳兼清胃热,主要用于胃阴虚,有热之舌干口渴,胃脘疼痛大便干结等症,所以,麦冬一般是不会伤胃的,中医讲究的是辨证论治,整体观念用药时一定要在中医师的指导下合理性的用药。

麦冬可以降血压吗?

目前麦冬一味药没有明显降压作用,麦冬主要是起到养阴,益胃生津,清心除烦,有提高免疫力的功效。目前这种情况如果发生高血压,建议还是用药物治疗,按照医嘱规律治疗,平时建议低盐低脂饮食,多活动,多运动。如果想用中成药辅助调理,建议按照中医师指导下应用比较好,不建议自己应用。

吃麦冬会上火吗?

吃麦冬是不会导致上火的,因为麦冬属于一种药性比较寒凉的中药材,具有一定的降火功效,特别是阴虚火旺的人群,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这种中药材,可以有效的缓解口渴咽干、大便干燥等相关症状。但是患者需要注意所使用的剂量,不要过量使用,也不要长期使用,否则会使患者出现腹泻不止、胃寒胃痛的现象,进而对脾胃造成一定的影响。

麦冬有哪些功效?

1、滋阴养肺:秋天多吃麦冬能够很好的滋养肺部,同时还能够起到养胃的作用,尤其是肠胃功能不好的人平时更加注意多吃些麦冬。

2、美容养颜:爱美的mm想要在秋冬季节里面做好肌肤的保养工作,吃麦冬也能帮助你哦,因为多吃麦冬能保养皮肤,给肌肤一个很好的滋补作用。常时间吃麦冬能够使面部红润有光泽,而且使头发乌黑亮泽。

3、治疗便秘:便秘的折磨真的是没办法用言语表达,特别是到了秋冬季节,如此干燥的天气,更加容易便秘。在这个时候需要治疗肠燥便秘,我们可以用麦冬、生地、玄参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有润肠通便的作用,主要是用于大便干燥。

4、清心助眠:对于那些长期处于失眠状态的人来说,麦冬无疑就是一个很不错的助眠食物,它对心烦者也有明显清心效果,对烦心失眠也有一定的作用。

麦冬怎么吃有效?

日常用法:6~12g,用水煎服。

1、麦冬可泡水,亦可入补药酒浸泡,也可与糯米一同蒸食。

2、冲泡

用丹参、麦冬各10g,用开水冲泡后,代茶饮用,可活血滋阴。

3、牛奶冲泡

麦门冬25g,梨、藕各100g,鲜芦根50g,洗净绞碎取汁,与牛奶100g拌匀,饮服,可养心补肺。

4、代茶饮

杏仁6克与适量麦门冬煎汁代茶饮用,可宣肺止咳、养阴生津。

5、代茶饮

麦门冬15g,五味子、枸杞子各10g。全部洗净放杯中,用沸水冲,闷约30分钟,代茶饮用,可提神醒脑。

6、水煎服

麦门冬15g,生地15g,水煎服,每天1剂,可治疗鼻出血。

7、煮粥

麦冬、党参、五味子各10g,大米50g,冰糖适量。将诸药水煎取汁,与大米加清水适量煮粥,待熟时调入冰糖,再烧开即可。能补气养阴。

总结:患者在使用这种中药材时,一定要注意用量,不要过量使用,也不要长期使用,尽可能的避免给人体带来的副作用。

肠胃热怎么治疗

  肠胃热一般是指中医上的肠胃湿热证,常用的治疗方法有一般治疗、药物疗法、物理疗法等。

  1、一般治疗

  肠胃湿热证患者平时需要注意加强锻炼,避免久坐不动。清淡饮食,多吃富含水分的食物,并且多喝水,有助于改善肠胃湿热证。

  2、药物疗法

  肠胃湿热证多是由于脾胃功能失调、化湿生热或者湿热病邪蕴结于肠胃而导致,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茵陈蒿汤、葛根芩连汤、三仁汤等方剂治疗,也可以服用参苓白术散、牛黄清胃丸等中成药治疗。

  3、物理疗法

  肠胃湿热证患者在用药干预的同时,也可配合针刺、按摩等方法治疗。针刺时常选择中脘穴、天枢穴、足三里穴、丰隆穴等部位,可以起到清热健脾益胃的作用;按摩常选取内关穴、公孙穴等位置。针刺和按摩都需要寻求专业医生进行操作,避免自行操作。

胃热胃胀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怎么治

  胃热胃胀可能与不良的饮食习惯、功能性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以及慢性胃炎等因素有关,应根据病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具体如下:

  1、不良的饮食习惯

  如果长期进食辛温、燥热类的食物,例如嗜酒、辣椒、花椒、羊肉等,就会引发胃火旺盛,进而导致脾胃消化功能减弱,患者就容易出现胃热、胃胀的症状。

  要通过调整饮食习惯改善不适的胃部症状,尽量吃些新鲜的蔬菜水果,例如西兰花、苦瓜、芦笋、冬瓜、苹果、雪梨等,同时还可以服用复胃散胶囊、消食养胃片等中成药调理。

  2、功能性消化不良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会出现上腹饱胀感以及上腹部胀气的症状,同时还会因为胃酸分泌过多而出现中上腹烧灼感以及胃热的症状。

  这类患者可以给予提高胃动力的药物治疗,例如多潘立酮片、枸橼酸莫沙必利片等。如果胃酸分泌过多,需服用抑酸剂,例如盐酸雷尼替丁胶囊、法莫替丁片等,能够减少胃酸的分泌,缓解胃热、胃胀等症状。

  3、胃食管反流

  胃食管反流是指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其典型症状就是烧心与反流,如果反流酸性物,属于反酸,患者会出现上腹部灼伤痛的症状,可表现为胃热,同时还有可能伴有胃胀、嗳气、上腹痛等不典型的症状。

  胃食管反流可以进行药物治疗与手术治疗,对于大部分患者,通过服药以及改变生活方式就能控制病情,可以服用质子泵抑制剂,例如兰索拉唑肠溶片、雷贝拉唑钠肠溶片等,减少胃酸的分泌,并配合服用胃黏膜保护剂,常见枸橼酸铋钾颗粒、铝碳酸镁咀嚼片等药物,治疗期间还要戒烟戒酒,规律饮食。

  若保守治疗无效或患者不想长期服药,也可以选择手术治疗,例如腹腔镜下胃底折叠术、内镜下抗反流术等,避免出现胃内容物反流的情况,能有效缓解胃热、胃胀等症状。

  4、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是指胃黏膜上存在慢性炎症,大部分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症状,例如餐后饱胀、食欲下降等,同时还会伴有反酸、上腹灼伤痛的症状,因此胃热、胃胀症状也有可能是慢性胃炎引起的。

  临床上慢性胃炎常见的诱发因素是Hp感染,对于这一类患者,要进行抗Hp治疗,首先要联合服用两种抗生素,例如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片等,还要配合服用抑酸剂,减少胃酸的分泌,例如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兰索拉唑肠溶片等,并且还需口服硫糖铝咀嚼片、铝碳酸镁咀嚼片等胃黏膜保护剂,缓解慢性胃炎引起的胃热、胃胀等症状。

推荐阅读:

  1. 胃热吃什么药
  2. 吃麦冬伤脾胃吗 滋养胃阴,生津止咳兼清胃热
  3. 肠胃热怎么治疗
  4. 胃热胃胀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怎么治
  5. 胃热胃酸怎么回事
本文链接: https://jk.yanglaozn.com/changshi/174406.html
本文标签:胃热 脾虚胃热 脾虚胃热的症状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