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生常识

本草纲目麝香祛痛搽剂 说明书

网友投稿 养生常识 2023-06-05

磕磕碰碰在日常生活中是难以避免的,跌打损伤要选好适当的药品。治疗跌打损伤,麝香祛痛搽剂是一种常用的药物。那么,本草纲目麝香祛痛搽剂的说明书是什么?

下面是本草纲目麝香祛痛搽剂的说明书:

【功能主治】活血祛瘀,疏通经络,消肿止痛。麝香祛痛搽剂用于各种跌打损伤,瘀血肿痛,风湿瘀阻,关节疼痛。

【主要成分】麝香、红花、樟脑、独活、冰片、龙血竭、薄荷脑、地黄、三七、辅料乙醇。

【规格型号】100毫升×1瓶。

【用法用量】外用,涂搽患处,按摩5~10分钟至患处发热,一日2~3次;软组织扭伤严重或有出血者,将药液浸湿的棉垫。

【注意事项】

1.麝香祛痛搽剂为外用药禁止内服。用毕洗手切勿接触眼睛口腔等黏膜处。忌生冷油腻食物。

2.切勿置麝香祛痛搽剂于近火及高温处并严禁剧烈碰撞使用时勿近明火。

3.孕妇慎用乙醇过敏者慎用儿童经期及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4.软组织扭伤严重或有出血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5.麝香祛痛搽剂不宜长期或大面积使用用药后皮肤过敏者应停止使用症状严重者应去医院就诊。

6.用药天症状无缓解或出现局部红肿疼痛活动受限等不适症状时应去医院就诊。

7.对麝香祛痛搽剂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8.麝香祛痛搽剂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9.请将麝香祛痛搽剂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0.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麝香祛痛搽剂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以上便是本草纲目麝香祛痛搽剂的说明书。

玄参图片大全高清图片,为常用中药且本草纲目就有记载(可清热解毒)

玄参是一种常用中药,在本草纲目中,就有关于玄参的记载,但是大家可能会对其不是很了解,在临床上它是常用药物之一,而且它是可以用于清热凉血以及解毒等的,大家如果还不认识它的话,就不妨看看玄参图片大全高清图片,看看这常用中药是长什么样子。

玄参图片大全高清图片

上图就是野生状态下的玄参图片,它是比较高大的,长度是可以有1米的长度的,而且它也是有很多的支根,粗的话是可以有3厘米以上的,这玄参不仅是可以开花的,而且也是可以结果的,花期在6到10月,而果期是在9到11月。

玄参就叫做元参、黑参、重台、鬼藏、鹿肠等名字,这玄参可是中国的特产,在我国的很多地方其实也是有分布的,就比如可产自湖北、浙江、湖南等地。

这玄参的干燥根是常用的一味中药,是可以帮助泻火解毒的,清热解毒,也可以凉血滋阴,在本草纲目中就有关于这味中药的记载的,在10到11月份的时候可以进行采收,不仅是可以内服的,也是可以将其外用的,可以用于津伤便秘,也可缓解肺热引起的咳嗽发热等,但是大家是不要自己随意使用。

在玄参图片大全高清图片,大家是可以好好看看它长什么样子,上面说到,这中药玄参的功效与作用就包括清热解毒的,它的好处是有很多的,大家也是可以往下更为详细的了解。

药物学专著之《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的编写所参考书籍甚多。据有人统计他所引据的典籍758种,精读的“子史经传声韵农圃,医卜星相,乐府诸家”近800多种,时珍先后读过《素问》、《灵枢》、《难经》、《甲乙经》、《东垣试效方》等古代医书277家;本草学名著84家,引据《说文解字》(许慎),《字说》(王安石),《名苑》(司马光)等古今经史440家;转引《易经注疏》等共151家。正如《本草纲目》自序中所载:“渔猎群书,搜罗百氏”。

李时珍为明确药物产地、形态等,他不畏艰苦亲自到各地采访,搜集各种物标本。从公元1552年开始编写,时年35岁,并动员全家人,包括四个儿子,四个孙子,以及他的学生弟子,都参与编写与校订。经过27年的努力,于1578年完成这一部190多万字的巨著初稿,后又经过十年做了三次修改和重编,前后总计40多年,于公元1596年(明万历二十四年)时珍过世后三年出版。

《本草纲目》是以唐慎微的《证类本草》为蓝本,并吸收了《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唐本草》等有关著作的成就,结合自己的经验进行加工、整理而成的一部药物学巨著。书中对每种药物的产地、性味、形态、采集方法、炮制过程、药理研究、方剂配合都详加叙述。特别是在药物分类方面,采用析族、区类、振纲、分目的方法,从无机到有机,从低等到高等,顺序是: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服器、虫、鳞、介、禽、兽、人部等16部,每部又分若干类,共62类。这种以纲挚目,纲举目张的分类方法,在当时世界上是进步的。书中的植物分类法,对植物学的研究工作有很大贡献,比西方植物分类学创造人瑞典的博物学家林奈的《自然系统》(1735)提出的植物分类法早157年。

《本草纲目》书中已有进化论思想,它关于动物的分类,是按照由低级到高级的进化顺序排列的。李时珍已认识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提出某些动物“毛协四时,色合五方”。同时,已知利用生物适应环境的特性,进行人工饲养和改良品种。李时珍又观察到动物的相关变异和突然变异现象,如乌骨鸡的骨、舌皆黑,饲养金鱼的颜色可以突然变化等。达尔文在其著作中曾引用《本草纲目》的资料。

《本草纲目》共52卷,载药1892种,其中374种为新增药物,有植物1094种,动物性药物443种,矿物性药物355种。附方11096首,插图1160幅。书中还十分重视药理的研究。对一些药物的确实疗效重新作出结论,如指出土茯芩治梅毒,延胡索可止痛,常山有截疟作用,使君子,鹤虱,雷丸有杀虫作用等。同时书中还批判了一些不合理的传说,如以往记载服食水银、雄黄可以成仙,服食“金丹”可以长生不老,李氏不仅从理论上加以否定,而且指出服食的危害性。又如对“草子变鱼”,“马精入地变为锁阳”等说法,经过实际观察,都加以改正,指出鱼是鱼子所化,锁阳是一种植物。

李时珍在书中纠正了前人本草书中的某些错误。如把一药误认二物的南星,虎掌作了更正;把误为兰草的,正为兰花;把误为百合的正为卷丹;天花粉、括萎本是一种植物的块根和果实,过去却绘成两种不同的植物,对此进行了纠正;把误列为草类的生姜、薯蓣,重新分入菜类。《本草纲目》还对无机药物的化学性质以及蒸馏、升发、沉淀、烧灼等技术作了阐述。

《本草纲目》书成后不久,于1590年由金陵胡承龙刻印,由王世贞作序,在1596年正式出版而刊行。这是本书的早刻本。现在上海图书馆藏有此书,其后此书屡行再版。如公元1603年《本草纲目》又在江西由夏良心、张鼎思重刻。1655年(清顺治十二年)钱塘的吴毓昌重新复印。《本草纲目》至今在国内有30多种刻本。

《本草纲目》不仅在国内有深远的影响,而且在国际上也有较大的影响。公元1606年时,《本草纲目》即由日本学者林道春首先传入日本,1637年日本的翻印本出版。1783年又有由日本小野兰山译为《本草纲目译说》附注解的日译本出版。1929年日本人白井光太朗按照金陵版,翻译为《国译本草纲目》十五册。本书的问世引起了日本医药界的震动,对于日本植物学和药物学的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日本有关研究'本草纲目'的书就有九种之多,并且编写了许多配图本和袖珍本。一直到今天在日本对于《本草纲目》仍视为珍宝。1647年波兰人卜弥格将《本草纲目》译为《中国植物志》于1657年以拉丁文出版。1735年在法国巴黎出版的《中国史地年事政治纪录》中有法文的《本草纲目》数卷,在英国也有两种《本草纲目》英语全译本流行。据不完全统计,《本草纲目》在世界上有拉丁文、法文、德文、英文、日文、俄文、西班牙文、朝鲜文等八种文字的译本流传。被誉之为'东方医学巨典'。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创始人达尔文在《人类的由来》一书中,还径直把它称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本草纲目》是一部划时代的科学巨著,是我国十六世纪以前本草学的全面总结,它集中反映了我国医药学家和劳动人民的卓越智慧,是我国科技史上极其辉煌的硕果,是医学宝库中一份极其珍贵的遗产。

李时珍的伟大著作《本草纲目》

作者简介

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州(今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蕲州镇)人,汉族,生于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卒于神宗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3年)。中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药物学家,李时珍曾参考历代有关医药及其学术书籍八百余种,结合自身经验和调查研究,历时二十七年编成《本草纲目》一书,是我国古代药物学的总结性巨著,在国内外均有很高的评价,已有几种文字的译本或节译本,另著有《濒湖脉学》。另有同名电影(赵丹主演)、电视连续剧、小说等。

《本草纲目》书籍简介

《本草纲目》是由明朝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1518-1593年)为修改古代医书中的错误而编,他以毕生精力,亲历实践,广收博采,对本草学进行了全面的整理总结,历时29年编成,30余年心血的结晶。共有52卷,载有药物1892种,其中载有新药374种,收集药方11096个,书中还绘制了1160幅精美的插图,约190万字,分为16部、60类。这种分类法,已经过渡到按自然演化的系统来进行了。

对植物的科学分类,要比瑞典的分类学家林奈早二百年。每种药物分列释名(确定名称)、集解(叙述产地)、正误(更正过去文献的错误)、修治(炮制方法)、气味、主治、发明(前三项指分析药物的功能)、附方(收集民间流传的药方)等项。全书收录植物药有881种,附录61种,共942种,再加上具名未用植物153种,共计1095种,占全部药物总数的58%。

李时珍把植物分为草部、谷部、菜部、果部、本部五部,又把草部分为山草、芳草、溼草、毒草、蔓草、水草、石草、苔草、杂草等九类,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是对16世纪以前中医药学的系统总结,在训诂、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植物、动物、矿物、冶金等方面也有突出成就。本书十七世纪末即传播,先后多种文字的译本,对世界自然科学也有举世公认的卓越贡献。其有关资料曾被达尔文所引。用它是几千年来祖国药物学的总结。这本药典,不论从它严密的科学分类,或是从它包含药物的数目之多和流畅生动的文笔来看,都远远超过古代任何一部本草著作。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对人类近代科学以及医学方面影响大。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它的成就,首先在药物分类上改变了原有上、中、下三品分类法,采取了“析族区类,振纲分目”的科学分类。它把药物分矿物药、植物药、动物药。又将矿物药分为金部、玉部、石部、卤部四部。植物药一类,根据植物的性能、形态、及其生长的环境,区别为草部、谷部、菜部、果部、木部等5部;草部又分为山草、芳草、醒草、毒草、水草、蔓草、石草等小类。动物一类,按低级向高级进化的顺序排列为虫部、鳞部、介部、禽部、兽部、人部等6部。

推荐阅读:

  1. 玄参图片大全高清图片,为常用中药且本草纲目就有记载(可清热解毒)
  2. 药物学专著之《本草纲目》
  3. 李时珍的伟大著作《本草纲目》
本文链接: https://jk.yanglaozn.com/changshi/971272.html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