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生常识

帕夫林胶囊好吗 有什么副作用

网友投稿 养生常识 2023-06-05

帕夫林的主要成分是白芍总苷。帕夫林为胶囊剂,内容物为淡黄棕色粉未。那么帕夫林胶囊好吗?有什么副作用?

帕夫林属国家二类西药新药,技术含量高,由中国药理学会副理事长、临床药理基地委员会主任委员徐叔云教授同安徽医科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的几十名科研人员,经过二十年潜心研制而成。

远期疗效好,经由卫生部指定的五个中心医院进行的II期临床研究显示,使用帕夫林治疗半年后,总有效果比率高达79.37%。同时,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精神面貌都有了显著的改观,40%的患者关节功能有了明显改善。免疫调节作用,帕夫林具免疫调节作用,根据机体免疫状况,能将过高或过低的免疫功能恢复到正常状态,从而从根本上改善类风关病程,是新型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

帕夫林的不良反应:偶有软便,不需处理,可以自行消失。

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胃肠道的不适,无其它方面副作用.主要表现为大便变软或稀,大便次数增多,多属轻度,无需处理.这主要是因为该药物加速了胃肠道的蠕动而导致的,对胃肠道本身并不会造成器质性损伤。

帕夫林胶囊主要成分是什么

帕夫林在治疗风湿疾病上的优势:由于帕夫林的安全性高同时具有保肝作用,联合用药可提高疗效,减少副作用,增加整个用药方案的安全性。那么帕夫林胶囊主要成分是什么?

帕夫林的主要成分是白芍总苷。白芍总苷系自白芍饮片提取的总苷。按干燥品计算,含芍药苷(C23H28O11)不得少于40.0%。采用生化提取,可从白芍干燥根中得到芍药苷、羟基芍药苷、芍药花苷、芍药内酯苷、苯甲酰芍药苷等具有生理功效成分的混合物,总称白芍总苷其中,芍药苷的含量占总甙的 90% 以上。

白芍总苷为淡黄棕色粉末;味苦、酸、涩;有引湿性。

白芍总苷是采用现代工艺技术,从中国传统中药白芍中提取出白芍总苷精制而成.现代研究表明,

白芍总苷可作用于免疫应答的最初环节,从源头控制病情发展,抑制Ras-MAPK信号转导,降低淋巴细胞过度增殖活化,起到调节人体免疫功能,改善紊乱状态的目的,达到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强直性脊柱炎,扁平苔藓,白塞氏,自身免疫性肝炎等各种风湿病的功效,是风湿病的基础用药。

帕夫林胶囊是中药还是西药 饭前吃还是饭后吃好

帕夫林药性温和,副作用轻微,还具有保肝作用.因为安全性高,在联合用药时,能加强其他药物的作用或减少其他药物的不良反应,是最适于早期用药以及长期维持治疗的抗风湿药.经临床证实,帕夫林的远期疗效尤为突出。帕夫林胶囊是中药还是西药?饭前吃还是饭后吃好?

白芍总苷是采用现代工艺技术,从中国传统中药白芍中提取出白芍总苷精制而成。

现代研究表明,白芍总苷可作用于免疫应答的最初环节,从源头控制病情发展,抑制Ras-MAPK信号转导,降低淋巴细胞过度增殖活化,起到调节人体免疫功能,改善紊乱状态的目的,达到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强直性脊柱炎,扁平苔藓,白塞氏,自身免疫性肝炎等各种风湿病的功效,是风湿病的基础用药。

帕夫林是西药。大家要有一个常识就是一般中药是饭前吃,西药是饭后吃的,但是也不一定所有的中药都是饭前吃西药饭后吃的,主要是看药品的成分,比如许多治疗胃病及降糖的西药都是饭前吃的,又有许多苦寒对胃有刺激的中药是需要饭后服用的。

一般饭前吃的药是为了保护胃黏膜的。但有些药在饭前吃是为了更好的在胃酸中崩解吸收,达到更高的血液峰值,发挥更好的治疗作用的。宜安排在饭前服用的药物一般对胃无多大刺激,饭前胃空,服药后能充分吸收,可使药物保持有效浓度,迅速发挥药效。帕夫林胶囊对于服用时间无太大要求,但建议饭后服用,可保护胃黏膜。

帕夫林胶囊有哪些适用人群

帕夫林属国家二类西药新药,技术含量高,由中国药理学会副理事长、临床药理基地委员会主任委员徐叔云教授同安徽医科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的几十名科研人员,经过二十年潜心研制而成。那么帕夫林胶囊有哪些适用人群?

帕夫林副作用少,对肝、肾无损害,可长期服用。帕夫林急毒、长毒研究显示,帕夫林口服给药非常安全,对心、肝、肾、脑等重要脏器均无明显毒性作用,亦无致畸,致突变和致癌作用。

临床研究显示,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仅为13.33%,远低于其他RA药物,主要是胃肠道反应,多呈轻度,患者可以耐受,无需特殊处理,可自行缓解,不影响治疗,故而患者可以长期服用。

帕夫林适用人群:

1、早期高度怀疑或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

2、 年轻女性患者;

3、 老年患者,尤其是免疫力低下的患者;

4、 有肝功能异常的患者。

推荐阅读:

  1. 帕夫林胶囊主要成分是什么
  2. 帕夫林胶囊是中药还是西药 饭前吃还是饭后吃好
  3. 帕夫林胶囊有哪些适用人群
本文链接: https://jk.yanglaozn.com/changshi/977234.html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