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生常识

退烧后35℃怎么才能使体温上升

网友投稿 养生常识 2023-06-10

  退烧是指退热,退热后35℃可通过多喝温水、增加衣物、适当运动等方式使体温上升。具体分析如下:

  1、多喝温水

  退热后35℃通常是由于退热过度引起的,可能使用药物剂量过大等因素有关。可适当喝些温开水,可帮助身体保持温暖,促进血液循环,可有助于体温上升。

  2、增加衣物

  退烧后若体温较低,可通过增加衣物、开空调、温水泡脚等方式,可使身体保持温暖,可有助于体温上升。

  3、适当运动

  退热后由于体温较低,若不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可进行适当的运动,可促进身体热量的产生,可有助于体温上升。但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引起疲劳和身体不适。

  除上述方式外,还可通过补充饮食的方式提升体温。若体温持续低于正常体温,应及时前往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并遵医嘱进行治疗,以免影响健康。


宝宝退烧后35度全身冰凉还出汗

  发烧一般是指发热,35度是指35℃。宝宝退热后35℃全身冰凉还出汗,通常是由于退热以后身体发汗导致身体皮肤温度下降所致,如果服用退热药物过量,导致体温快速下降,导致宝宝退热后体温35℃且出汗,则属于异常情况,应进行补液治疗。

  宝宝处于发热的状态时,身体各方面都比较虚弱,身体代谢也比较慢,会延长药物在体内作用的时间,造成宝宝退热后体温35℃还出汗的情况。家长多给宝宝喝水即可,加快体内代谢,情况会逐渐好转,期间注意监测体温。

  宝宝发热时,通常会使用药物治疗,辅以物理降温的方式给宝宝退热,如果物理降温使宝宝体温有所下降,家长未及时复测体温,而出现服药过量的情况,可能会导致宝宝出现退热后体温降至35℃,并且伴有出汗的症状。及时给宝宝补充淡盐水,防止由于出汗而导致电解质紊乱。如果长时间仍不见好转,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静脉补液治疗。

  宝宝出现发热症状,退热药物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服用。

退烧后35度多多久正常

临床上常以腋温作为体温的参考值,正常下人体的腋温是在36℃~37℃,退烧后35℃多属于体温偏低的情况,多久会正常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时间,需要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进行综合判断。

临床上常用的退烧方式包括物理降温及药物降温,高烧退烧后会出现35℃多的情况,多是因持续的冰毯物理降温、不当使用退热药等,患者出汗明显增多、药物作用太强(如糖皮质激素)而导致的,或本身患者体温并不高但采取了退烧措施而导致的。如患者没有嗜睡、心跳减慢、精神错乱等症状,通常1-2天内即可恢复,无需特殊处理,观察即可。但要给予适当的保暖,使体温恢复到正常范围内,从而防止因退烧治疗造成的不良反应,还要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神志等情况,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补液治疗。

若体温持续不升,则需考虑还有其它疾病导致体温下降,常见的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低血糖等,则恢复时间就较长,几天到几个月,甚至几年都不等,主要取决于原发疾病的控制情况。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因代谢率减低和交感神经兴奋性下降, 导致体温下降,治疗上以补充左甲状腺素(L-T4)为主,常需终身服药。低血糖患者发作时可出现心悸、大汗,人体热量可随汗液排出体外,导致体温下降,治疗上轻症患者可口服糖水或及时进食;而重症患者建议及时送医院就诊,通过输注葡萄糖水及使用胰高血糖素等治疗。

临床上出现发烧时,当腋温不超过38.5℃的时候,以物理降温为主,如酒精擦拭、冰毯、喝温开水等;当腋温超过38.5℃的时候,可以选择相应的药物治疗或者是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塞来昔布等,甚至糖皮质激素,每种药物的应用还需要根据病因进行调整,如果不是普通感冒导致的,是由于恶性肿瘤、风湿系统疾病、血液病或感染性疾病导致,建议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退热治疗,防止出现体温偏低的情况。

推荐阅读:

  1. 宝宝退烧后35度全身冰凉还出汗
  2. 退烧后35度多多久正常
本文链接: https://jk.yanglaozn.com/changshi/991302.html
本文标签:退烧后35度 怎么才能体温上去 退烧后35度怎么才能体温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