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生常识

缝针的地方脱皮咋回事

网友投稿 养生常识 2023-06-10

  缝针的地方脱皮可能是正常现象,也有可能是过敏性皮炎、感染引起的。具体分析如下:

  一、正常现象

  缝针后,局部组织肿胀,伤口周围的皮肤因肿胀而过度拉伸,伤口在生长的过程中,原始皮肤表面会出现代谢性脱皮,这属于正常现象,此时患者一般没有明显不适,不需要担心。

  二、疾病因素

  1、过敏性皮炎

  如果患者对缝线或者局部使用的药物过敏,缝针后局部会出现过敏反应,从而引起脱皮现象,并伴有局部皮疹、肿胀、发热、瘙痒等症状。此时应该遵医嘱服用氯雷他定片、盐酸左西替利嗪片等抗过敏药物来进行治疗。

  2、感染

  缝针后为了促进局部恢复,通常需要做好伤口部位的护理,如果护理不当,容易引起炎症感染,导致局部红肿、溢脓、渗出等症状,也会引起脱皮。此时应该遵医嘱局部使用莫匹罗星软膏、红霉素软膏等药物来改善症状。

  建议患者缝针后注意多休息,减少局部刺激和压迫,如果出现异常,应该及时就医检查,并及时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口腔内缝针的地方肉鼓起来了

口腔内缝针的地方肉鼓起来,可能是伤口开始愈合,肉芽组织增生,或者是伤口内出现感染。具体分析如下:

1、伤口开始愈合,肉芽组织增生:当患者拔牙后或者是不小心受伤后,导致口腔内软组织受到创伤,需要缝合,缝合后初期,由于创口较大,导致缝针表现略显塌陷,随着创口逐渐愈合,肉芽组织开始新生,从而出现缝针处肉逐渐鼓起来的症状,此为愈合期的正常现象,患者无需担心,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护理,8天左右按时拆线即可。

2、伤口出现感染:缝合后,由于患者不注意维护口腔卫生,经常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等,导致创口继发感染,创口内部出现化脓性炎症,创口周围的黏膜红肿,临床表现为缝针处肉鼓起来。出现这种情况时,患者需要立即就医,由专业医生进行检查,拆除缝线,将创口内的感染物质清除,然后放置碘仿纱布。可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甲硝唑、阿莫西林、阿奇霉素等,待感染消退后,重新进行缝合。

推荐阅读:

  1. 口腔内缝针的地方肉鼓起来了
本文链接: https://jk.yanglaozn.com/changshi/993227.html
本文标签:缝针 蜕皮 缝针的地方脱皮咋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