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功效作用

中药赤芍功效作用及应用

网友投稿 功效作用 2021-09-05

中药赤芍来源于植物赤芍或者芍药的干燥根,多在春天和秋天时采收,采收以后去掉根茎和须根以及表面的泥土,然后晒干即是中药赤芍。中药示芍在生活中比较常用,一会我会具体介绍一下它的功效作用及应用,平时喜欢中药的朋友可以认真的了解一下,方便以后让中药赤芍更好的为自己服务。

中药赤芍功效作用及应用

1、中药赤芍的功效

中药赤芍味苦性寒,可以入肝经,清热凉血和止痛化瘀是它的主要功效,平时多用于人类的吐血和肿痛以及疮疡和肝郁胁痛等疾病的治疗,治疗时多以煎制为主,用量多在六到十二克之间。

2、中药赤芍能止血

中药赤芍有良好的止血功效,对人类的吐血和衄血都有很出色的治疗功效,人们的吐血和衄血多是因体内血热引起,在使用中药示芍进行治疗时可以把它与生地黄和犀牛角等中药材搭配使用。

3、中药赤芍能治疗疮疡肿痛

中药赤芍对人们的疮疡肿痛也有很好的治疗,治疗时可以把中药示芍与金银花和黄莲等清热泻火的中药材一起搭配使用,会让人们的肿痛和出血症状很快消失。

4、中药赤芍能泻肝火

中药赤芍能泻肝火,对肝火过旺引起的目赤肿痛治疗效果明显,治疗时多与菊花和夏枯草等中药材一起使用,这样会让它清肝火的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

熬好的中药放冰箱能保存多久 熬好的中药怎么保存

熬好的中药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由机器煎煮而成的,以塑料袋密封,这种中药一般来保存的时间相对比较长,还有一种是自己熬制的中药,那么熬好的中药放冰箱能保存多久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熬好的中药放冰箱能保存多久

为了保证药品使用安全,密封真空包装的中药汤剂保存的最佳温度为0-5℃,保存时间最好不要超过7天。一方面是因为汤药煮好后,在拿回家冷藏前有半天到一天的室温保存,这会“加速”药液变质,另一方面,是因为煎煮的药汤里若含有全蝎,蜈蚣等动物类中药或熟地,黄芪等含糖成分较高的中药,也会影响保存时间,若发现药液袋鼓起或药液变味,有气味等异常现象,则属变质,不可服用。 如果是用自己提供的器皿来盛放中药汤剂,一般不建议隔夜服用,即使放置在冰箱冷藏中,也不应该超过3天,以免药液变质,影响健康。

熬好的中药怎么保存

1.放入器皿中保存

中药如果是放置在器皿中冷藏保存,在3天之内需服用,否则很容易就会变质。这不仅仅会影响药效,还可能会产生副作用伤害身体。采取这种方式保存的药物,最好能够当天熬制当天喝。

2.真空密封保存

这种保存方法是最常见的一种,一般都会在包装中注明保质期和保存的方法。但是目前国家并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统一规范,所以会出现不同医院或者是药店煎煮出来的相同药物保质期不一样。 如果是密封真空包装的,那么最好在冷藏室中保存,保存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一周,如果超过了一周的时间,那么最好检测一下是否变质,在食用之前最好用开水重新煮沸之后再服用。

上面就是为大家介绍的熬好的中药放冰箱能保存多久相关知识,此外还介绍了熬好的中药怎么保存,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帮助到大家,祝你生活愉快,身体健康。

中药望江南子的功效与作用

望江南子就是豆科植物望江南的种子,是一种功效出色的中药材,人们多会在它秋季成熟以后采收,然后晒干既可入药。望江南子外表为卵形,扁平,中间有轻度凹陷,它含有多种药用成分。只是望江南子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呢?你们要是不知道,就看看小编对此做的专业介绍吧。

望江南子的功效与作用

1、望江南子的功效

望江南子味苦,性质平和,和胃和清肝以及消肿解毒都是这种中药材的重要功效,在中医中它常常会用于人类哮喘和咳嗽以及便秘与头痛等高发疾病的治疗,治疗效果十分明显。

2、望江南子能消炎

消炎是望江南子的重要功效之一,它可以治疗多种匀得炎症状,像蜂窝炎以及乳腺炎等,都能在使用望江南子以后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治疗时可以把望江南子五十克加入清水煎制后服用,也可以把新鲜的望江南子捣碎直接外敷使用。

3、望江南子能治头痛

望江南子有良好的止痛作用,特别是对人类的顽固性头痛,治疗效果良好,在治疗时可以取望江南子五十克,和瘦肉两百五十克,再加入适量的盐和清水一起慢慢的炖制,炖好以后食肉喝汤,每天一次,就能让顽固性头痛很快好转,连续食用七到十天,有一半以上的患者会恢复健康。

中药青藤图片 青藤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青藤很多人听说过,但却没有见过它,不知道它的外观是什么样子,也不知道这种中药材有哪些具体的功效。其实中药青藤在中医临床上的应用很广,在生活中也比较常见,一会我就把它的图片整理出来分享给大家,同时也会让大家了解它有哪些具体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青藤图片

中药青藤也叫青风藤,它来源于防已科植物青藤,是这种植物的干燥藤茎,它多在秋天采收,采收晒干以后切段就是中药青藤,所以平时人们在市场上看到的中药青藤多是不规则的圆柱段状物,外表多为红褐色,断面有大量纹理存在。

青藤的功效与作用

1、药用功效

青藤是一种味甘而辛,性质平和的中药材,它带有一定的毒性能入肝经和脾经,祛风除湿和利尿消肿是它的主要功效,在临床上它是治疗人类风湿骨痛和心胃气痛以及水肿脚气的常用药,治疗功效特别明显。

2、对心脏的作用

中药青藤对人类的心脏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它含有的青藤碱能直接作用于人类的心脏,可以营养心肌提高心肌的收缩能力,并能稳定心率和血压,能防止心梗和心率失常以及心肌缺血等多种常见疾病发生。

3、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青藤对人类的神经系统也有很明显的作用,它含有的药用成分特别是青藤碱能直接作用于人类的中枢神经,它们不但能提高神经功能,也能镇静催眠,对人类高发的神经衰弱和失眠多梦有一定的预防与调理作用。除此以外青藤还有一定的止痛作用,人们出现风湿骨痛和关节疼痛时服用青藤,就能让症状尽快缓解。

煎中药注意事项 煎中药的碗底汤液不宜弃

煎中药注意事项

煎药煎药,煎药是门很深奥的学问。需要学习的内容多不胜数,更有许许多多的小细节,如果一旦将其忽略,就会导致这一锅药煎煮失败。甚至将有益疾病的成分转变成对身体不利的成分。

1、煎药前要浸泡

药物在煎煮前一定要浸泡,这是因为来源于植物类的中药多是干燥品,通过加水浸泡可使药材变软,组织细胞膨胀后恢复其天然状态,煎药时易于有效成分浸出。一般以花、叶、茎类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为1小时左右。以根、种子、根茎、果实类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为可达2~3小时。夏秋季节可根据情况适当减少浸泡时间。

2、煎煮要煎数次

一般而言,煎煮2~3次。煎煮次数太少,提取不完全,药材损失大,煎煮次数太多,不仅耗工和燃料,而且煎出液中杂质增多。一般而言,一副中药在煎煮两次后所含的有效成份已大为降低,故以煎煮两遍为佳。但对于药量较大的处方或滋补性药材,在两次煎煮后可能存留的有效成份较多,可再煎第三遍,改为一日3次服 用,以节约中药资源,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疗效。

3、煎药的温度要注意

煎药温度的高低,中医称之为“火候”,一般习惯上称为“文火”或“武火”。所谓文火,就是弱火,温度上升缓慢,水份蒸发较慢。所谓武火,就是强火,温度上升快,水份蒸发的也快。如煎药时火候过强,水份蒸发快,会影响有效成分的浸出,也容易糊锅。反之,火候弱,煎煮的药效果就差。一般是在未沸腾前用武火,至煮沸后再改用文火,保持在微沸状态,可减慢水份的蒸发,这样有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

4、煎煮的时间要注意

主要根据药物和疾病的性质,以及药物的情况而定。一般第一煎以沸腾开始计算需要20-30分钟,第二煎15分钟左右。治疗感冒类药物,第一煎10-15分钟,第二煎5-10分钟。滋补类药物,第一煎30-40分钟,第二煎20-30分钟。

5、留取药液量有讲究

一般指一剂药经两次煎煮合并后的药液量。成人取400-600毫升,每日分两次服用。儿童取200-300毫升,每日分两到三次服或少量频服。药煎好后应趁热及时滤出药液,以免因温度降低而影响煎液的滤出及有效成分的含量,滤药时应压榨药渣,使药液尽量滤出。

6、特殊药的煎煮

其中还有一些需要特殊煎煮的中药,例如先煎、后下、烊化、包煎等,就是特殊的煎煮方法。这里我们不一一过多的赘述。以后有机会,我们必然一个个为大家讲。

7、其它注意事项

煎煮过程中应认真执行,注意防火,防毒,防煤气中毒,防止活力过猛使药物溢出等,避免出现煎干或煎糊现象。对于不易溶解的药可不时顺时针搅动,若已经煎干则宜加新水重煎,若已煎糊则应另取饮片重新煎煮。经改进过的电砂锅方便了许多,不少患者仍嫌自身在家煎药麻烦,可适当选择药房或医院代煎。近年来中药经过现代工艺加工的颗粒剂也是不错的选择。

8、煎中药的碗底汤液不宜弃

正确的作法是再往泥糊状沉淀物中加点水,并搅混,将此混浊液再服完,是合适的。中医药学有很多同时含甘草和黄连的着名方剂,如《伤寒论》中黄连汤(方为黄连、干姜、 桂枝、半夏、党参、甘草、大枣),葛根黄芬黄连汤(方为葛根、黄芩、黄连、甘草),《保命集》中的芍药汤(方为芍药、黄芩、当归、槟榔、黄连、大黄、木 香、甘草、肉桂)等方,煎得的汤液,放置后碗底出现的泥糊状物,可以加水搅混再服,或者干脆将整碗汤液搅拌后再服,不弃为宜,其它含此二药共煎所得汤液,均按此法服为宜。

推荐阅读:

  1. 熬好的中药放冰箱能保存多久 熬好的中药怎么保存
  2. 中药望江南子的功效与作用
  3. 中药青藤图片 青藤的功效与作用
  4. 煎中药注意事项 煎中药的碗底汤液不宜弃
本文链接: https://jk.yanglaozn.com/gongxiao/276270.html
本文标签:中药 赤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