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库

血常规哪项看出白血病

网友投稿 疾病库 2024-01-01

血常规哪项看出白血病

  主要是看白细胞的检查值,通过对此判断是可以看出是否患有白血病。

  绝大多数急性白血病初诊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血红蛋白或红细胞数的减少,但也有少数患者发现较早而血红蛋白或红细胞仍在正常范围。发病早期血小板数可正常或稍低,但随着病情的发展,血小板均有明显减少。白细胞数量变异较大,可升高、正常或减少,但以升高者居多,外周血出现较多的各系列的白血病细胞(原始细胞和早幼粒细胞/幼稚单核细胞或幼稚淋巴细胞)是诊断急性白血病的重要线索之一,但在白细胞计数减低者,外周血分类中常不易见到白血病细胞。

  然而,外周血中白细胞总数增高和出现少数幼稚细胞不一定是白血病,因为有些疾病如感染等可以出现白细胞数增高或少量的幼稚细胞,称为类白血病反应,而且一般为较为成熟的幼稚细胞(如中幼粒细胞、晚幼粒细胞),且数量不甚多。如果出现大量早期的幼稚细胞(如原始细胞、早幼粒细胞、幼稚淋巴细胞或幼稚单核细胞的显著增多),要高度怀疑急性白血病;如果外周血白细胞数显著增高,通常白细胞超过30×10^9/L,最高可达1000×10^9/L,外周血白细胞分类中以中性分叶核、杆状核、晚幼粒和中幼粒细胞为主,早幼粒细胞较少见,原始粒细胞更少见,则诊断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可能性很大;如外周血中白细胞总数增高的同时,成熟淋巴细胞占绝对优势,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可能性很大。

巨幼贫血看血常规哪项

  巨幼细胞性贫血主要是从血细胞形态学特点结合临床表现进行诊断。

  巨幼细胞性贫血,规范名称为巨幼细胞贫血,是由于脱氧核糖核酸(DNA)合成障碍所引起的一种贫血,主要系体内缺乏维生素B12和/或叶酸所致,亦可因遗传性或药物等获得性DNA合成障碍引起。本症特点是呈大红细胞性贫血,骨髓内出现巨幼红细胞系列,并且细胞形态的巨型改变也见于粒细胞、巨核细胞系列,甚至某些增殖性体细胞。该巨幼红细胞易在骨髓内破坏,出现无效性红细胞生成。

  1.一般临床表现

  (1)贫血 贫血起病隐匿,特别是维生素B12缺乏者常需数月。而叶酸由于体内储存量少,可较快出现缺乏。某些接触氧化亚氮者、ICU病房或血液透析的患者,以及妊娠妇女可在短期内出现缺乏,临床上一般表现为中度至重度贫血,除贫血的症状如乏力、头晕、活动后气短心悸外,严重贫血者可有轻度黄疸,可同时有白细胞数和血小板减少,患者偶有感染及出血倾向。

  (2)胃肠道症状 胃肠道症状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舌炎,舌面光滑、乳突及味觉消失、食欲不振。腹胀、腹泻及便秘偶见。

  (3)神经系统症状 维生素B12缺乏特别是恶性贫血的患者常有神经系统症状,主要是由于脊髓后、侧索和周围神经受损所致。表现为乏力、手足对称性麻木、感觉障碍、下肢步态不稳、行走困难。小儿及老年人常表现脑神经受损的精神异常、无欲、抑郁、嗜睡或精神错乱。部分巨幼细胞贫血患者的神经系统症状可发生于贫血之前。

  上述三组症状在巨幼细胞贫血患者中可同时存在也可单独发生,同时存在时其严重程度也可不一致。

  2.特殊类型临床表现

  (1)麦胶肠病及乳糜泻(非热带性口炎性腹泻或特发性脂肪下痢) 麦胶肠病在儿童患者中称为乳糜泻,常见于温带地区,发病与进食某些谷类物质中的麦胶有关,患者同时对多种营养物质,如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以及矿物质的吸收均有障碍。临床表现为乏力、间断腹泻、体重减轻、消化不良、腹胀、舌炎和贫血。大便呈水样或糊状,量多、泡沫多、很臭、有多量脂肪。血象和骨髓象为典型的巨幼细胞贫血,血清和红细胞叶酸水平降低。治疗主要是对症及补充叶酸,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贫血纠正后宜用小剂量叶酸维持治疗,不进食含麦胶的食物亦很重要。

  (2)热带口炎性腹泻(热带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 本病病因不清楚。多见于印度、东南亚、中美洲以及中东等热带地区的居民和旅游者。临床症状与麦胶肠病相似。血清叶酸及红细胞叶酸水平降低、用叶酸治疗加广谱抗生素能使症状缓解及贫血纠正。缓解后应用小剂量叶酸维持治疗以防止复发。

  (3)乳清酸尿症 乳清酸尿症是一种遗传性嘧啶代谢异常的疾病。除有巨幼细胞贫血外,尚有精神发育迟缓及尿中出现乳清酸结晶。患者的血清叶酸或维生素B12的浓度并不低,用叶酸或维生素B12治疗无效,用尿嘧啶治疗可纠正贫血。

  (4)恶性贫血 恶性贫血是由于胃黏膜萎缩、胃液中缺乏内因子,因而不能吸收维生素B12而发生的巨幼细胞贫血。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似与种族和遗传有关。我国罕见。

血常规哪项代表免疫力

  血常规中白细胞数值低提示免疫力低,患者需要注意。

  白细胞减少症,是指周围白细胞计数持续下降所引起的一组症状。典型表现为头晕、乏力,肢体酸软,食欲减退,精神萎靡、低热,属祖国医学“虚劳”范畴。中医治疗白细胞减少症采用益气养血,补肾益精,健脾养胃诸法。

  白细胞减少症是由于原因不明和继发于其他疾病之后而引起的疾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者原因不明;继发性者认为其病因可由急性感染,物理、化学因素,血液系统疾病,伴脾肿大的疾病,结缔组织疾病,过敏性疾病,遗传性疾病等,获得性或原因不明性粒细胞减少等。

  中医治疗白细胞减少症有着不错的疗效。针灸疗法在益气养血,滋阴助阳原则指导下治疗该证,选取膈俞、膏肓俞、足三里、血海、三阴交、大椎、脾俞、肾俞、悬钟。

  药物治疗上应注意:

  1.促白细胞生成药物临床应用种类较多,但疗效均难以确定。如维生素B6、利血生可用于各种粒细胞减少症。维生素B4、鲨肝醇、肌苷、脱氧核苷酸等对抗癌药、放疗或氯霉素等因素所致的白细胞减少有较好疗效。在病因治疗同时,对上述药物可选择其中1-2种,服用4-6周,观察是否有使白细胞回升效果,切勿认为药物越多越好,而同时使用数种药物。

  2.肾上腺皮质激素可促进骨髓释放细胞进入外周血循环,当粒细胞减少是因为免疫因素引起,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所致时,有较好且持久的疗效。

艾滋病血常规哪项异常

  一般情况下,艾滋病血常规可能会出现白细胞减少、血小板降低、中性粒细胞减少、血红蛋白减少、淋巴细胞减少等异常情况。建议患者按照医嘱对症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白细胞减少

  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主要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可能会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导致免疫功能受损,容易引起感染。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盗汗、恶心、呕吐、腹泻、咽痛等症状。由于艾滋病患者的免疫力比较低,可能会导致白细胞降低,一般血常规会出现白细胞减少。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拉米夫定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2、血小板降低

  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功能受损,可能会出现血小板降低的情况,通常血常规会出现血小板减少的情况。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恩替卡韦片、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3、中性粒细胞减少

  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功能低下,可能会合并各种感染,如果感染了细菌、病毒等,可能会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胸腺肽肠溶片、转移因子口服溶液等药物,以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提高白细胞。

  4、血红蛋白减少

  艾滋病是人体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所导致的一种疾病,自身机体消耗过多,会导致患者出现长期发热、腹泻、体重减轻等症状,从而会导致患者身体里的血红蛋白流失过多,所以会导致患者出现血红蛋白偏低的情况。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多糖铁复合物胶囊、硫酸亚铁缓释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5、淋巴细胞减少

  艾滋病病毒其实主要是存在于CD4淋巴细胞中。在艾滋病病毒大量繁殖的时候,CD4淋巴细胞会出现一个急剧下降的情况。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胶囊、阿莫西林胶囊等抗生素药物治疗,有助于控制感染,缓解白细胞降低等症状。

  除此之外,还可能血沉增快、血小板体积增大等。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诊,以免耽误病情。

肺癌一般血常规哪项高

  在肺癌的早期,血常规的各项基本都是正常的,患者也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

  如果在肺癌的晚期,可以出现白细胞的升高以及淋巴细胞的升高,还有血沉、C反应蛋白的升高。这是由于肺癌的晚期肿瘤侵犯各个器官,造成各个器官的衰竭,包括造血系统。所以,一旦出现肺癌,一定要及时的前往医院进行治疗。

推荐阅读:

  1. 巨幼贫血看血常规哪项
  2. 血常规哪项代表免疫力
  3. 艾滋病血常规哪项异常
  4. 肺癌一般血常规哪项高
  5. 淋巴癌血常规哪项异常
本文链接:https://jk.yanglaozn.com/jibing/1230845.html
本文标签:血常规哪项看出白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