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库

肾静脉血栓如何治疗

网友投稿 疾病库 2019-07-30

肾静脉血栓如何治疗

肾静脉血栓的治疗包括抗血小板治疗、抗凝治疗、溶栓治疗以及外科手术及介入治疗。

肾病综合征患者均应接受抗血小板制剂的治疗,以预防肾静脉血栓的形成,常用双嘧达莫以及阿司匹林。合并溃疡时,阿司匹林要慎用以防诱发消化道出血,而抗凝治疗,当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清白蛋白低于20g/L时应给予预防性的抗凝治疗膜性肾病更应如此。

肾静脉血栓一旦形成,则抗凝治疗至少应持续半年。如果半年后肾病综合征不缓解,血清白蛋白仍旧低于20g/L抗凝治疗还需继续进行,抗凝治疗首先选用肝素或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待病情稳定后再改为口服抗凝药长期服用,口服抗凝药一般为华法林。

而溶栓治疗,一旦证实肾静脉血栓形成,应立即开始溶栓治疗。常用的溶栓药物为尿激酶或链激酶,以及第二代的溶栓药物,主要指基因重组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而外科手术和介入治疗,对于急性双侧肾静脉主干血栓且反复出现肺栓塞的患者可以行外科手术切除血栓,但是多数患者疗效不佳,现已少做。

介入治疗包括导管介入局部药物溶栓治疗及机械切除血栓治疗。血栓切除前、后都要辅以抗凝治疗,谨防血栓再形成。

肾静脉血栓有什么病因

肾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主要包括三种因素,分别为静脉壁的损伤、血流缓慢以及血液高凝状态。首先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内皮损伤,包括静脉造影引起的创伤、肾移植、肿瘤浸润、急性排斥反应以及血管炎对内皮的自发性微创伤。而血流淤滞原因大多数为容量丢失,如胃肠道液体的丢失、出血、脱水或肾移植后肾静脉的变形、扭曲。此外,原发性的后腹膜病变也可导致肾静脉的压迫,造成肾静脉的血栓形成。

而高凝状态主要见于肾病综合征的患者,主要见于膜性肾病、膜增生性肾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以及微小病变。而全身和局部的败血症也可导致高凝状态,引起肾静脉血栓的形成。此外,产褥期、播散性恶性肿瘤、口服避孕药以及内在的高凝血状态均会导致高凝血的存在,形成肾静脉的血栓。

新生儿肾静脉血栓的症状有哪些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新生儿肾静脉血栓的定义。新生儿肾静脉血栓(RVT)是指肾静脉主干和(或)分支血栓形成,而自肾静脉部分或全部阻塞引起了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临床表现,可发生于单侧或两侧肾脏。 新生儿RVT以肾肿大,血尿为主,也常有进行性血小板减少。首先肾肿大,约60%的新生儿RVT患儿可触及突然肿大的肾脏。其张力和硬度远远高于生理状态,双侧肾肿大者,两侧肾肿大的程度和硬度可有差异,常以右侧较重。

其次是血尿,约60%的患儿在发病24小时内可见到肉眼血尿,继之有持久性的镜下血尿及蛋白尿。少尿或无尿的者约占30%。其他方面,可有呼吸困难、腹胀、呕吐、发热、休克、面色灰白、代谢性酸中毒及黄疸,血压可正常或先下降后升高。严重者的高血压可持续数日、几个月或更长久。

新生儿肾静脉血栓的病因是什么

新生儿肾静脉血栓(RVT)是指肾静脉主干和(或)分支血栓形成而致肾静脉部分或全部阻塞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临床表现,可发生于单侧或两侧的肾脏。

肾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有主要有几个方面,任何原因导致新生儿血液出现高凝状态,肾血流障碍及血管壁操作时,均可诱发肾静脉血栓形成。 一、血液高凝 糖尿病母亲患儿及红细胞增多症时易发生新生儿RVT,多具有高凝倾向有关。二、是脱水, 新生儿RVT的主要原因为隐性脱水,包括早期新生儿的喂养不足,轻度呕吐和稀便、高危儿入量控制过严、利尿剂失控以及环境温度过高而相对温度过低。三、是血管损伤,如高危儿和危重儿的缺氧、感染、循环障碍、低体温、酸中毒等等均可导致血管壁损伤,从而诱发新生儿RVT发病,尤其早产儿更易发生。

新生儿RVT的发病过程与以下四个环节相关,1、是肾原发病变,2、是肾门血管壁受累,3、是肾血管量下降,4、是肾局部血液的高凝状态。

推荐阅读:

  1. 肾静脉血栓有什么病因
  2. 新生儿肾静脉血栓的症状有哪些
  3. 新生儿肾静脉血栓的病因是什么
本文链接:https://jk.yanglaozn.com/jibing/428338.html
本文标签:肾静脉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