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库

糖尿病患者,这些负面情绪都是正常的,别慌

网友投稿 疾病库 2022-03-18

糖尿病患者,这些负面情绪都是正常的,别慌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病程漫长,治疗要求高,不能根治,加之有明显的遗传因素,患者不仅要面对疾病,而且还要面对来自家庭、社会、自身习惯、生活条件等很多对控制血糖不利的因素,因此患者心理上常会有压力,则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误区,这对患者的糖尿病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均极为不利。

  那么想要调整好心态,我们就要明白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哪些,患者需要做些什么?怎样去做,才能够尽快恢复健康的心理状态。

  常见的心理问题:

  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从疾病诊断开始,会经历一个从否认到接受的过程,也就是从悲伤、应对压力与困难以及到适应的过程。由于糖尿病及其治疗会给患者的工作生活带来各种改变,患者则会表现出各种不适应的行为反应,比如对整体的自我价值感发生变化,出现恐惧、自卑、人际敏感、回避社交、自我评价低等行为反应。

  其次,糖尿病患者容易陷入焦虑与抑郁的情绪。焦虑与抑郁是集躯体、认知、情感等症状于一体,焦虑心理常见于疾病早期,随着病程的延长,患者的抑郁发生率则会增加,但常被忽略。《中国1型糖尿病指南》指出,糖尿病患者的抑郁、焦虑发生率是非糖尿病人群的2~3倍。有大样本研究结果显示,大约三分之一的1型糖尿病患者伴有焦虑,三分之一伴有抑郁。此外,抑郁与糖尿病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程有关。女性患者抑郁的发生率较男性患者更高,各个年龄阶段的患者均可伴有抑郁和焦虑,但儿童青少年时期是抑郁的高发年龄阶段。

  如何应对糖尿病患者的心理问题:

  (1)首先患者要有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决心。其次是要控制好自己的饮食和作息规律,第三不断地学习有关糖尿病的知识,提高自己对糖尿病的认识水平,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

  (2)糖尿病患者心理问题与家庭成员的心理状态密切相关,因此,糖尿病患者的家属需要端正心态,要意识到不良情绪会对血糖造成不良影响,不仅不要把自己的情绪带给患者,还要在患者面前树立积极乐观的形象,定期给患者做心理辅导功课,让患者意识到,只要能够积极控制血糖,就可以享受和大家一样的生活。所以,家属对患者的心理、血糖控制等多方面的正确引导相当重要。

  (3)患者及家属的依从性会直接影响血糖控制,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树立健康正面的心理形象,多与其他糖友沟通,向控糖积极的糖友学习,提高糖尿病治疗的依从性。

  鲁宾逊说过“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因此,面对糖尿病我们要正确看待,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才能有助于恢复我们健康的身体。

  【参考文献】

  [1]陈怡. 让糖尿病人不再“望米兴叹”[N]. 上海科技报,2021-07-09(001).DOI:10.28704/n.cnki.nshkj.2021.000803.

  [2]王芳. 要科学防治糖尿病[N]. 大同日报,2021-06-24(007).DOI:10.28204/n.cnki.ndtrb.2021.001538.

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的正常值

年轻的糖尿病患者,没有明显的并发症及合并症,通常建议要将空腹血糖控制在3.9到6.1mmol/L,这是空腹血糖的正常范围。如果是老年的糖尿病患者,已经存在一些合并症、并发症,而且老年患者存在低血糖的风险,则建议空腹血糖水平控制在7.0mmol/L左右即可。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建议应不超过5.3mmol/L。

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的正常范围,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体质、是否有合并症及并发症,以及是否有低血糖的风险和远期的寿命相关情况来共同制定。

糖尿病患者平时饮食禁忌

糖尿病患者平时饮食禁忌就是要禁忌过于油腻以及糖分含量过高的食物,还要限制淀粉、脂肪、蛋白质的过多摄入,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远离烟酒。

糖尿病患者在平时尽量保持低钠、高纤维素的饮食,这样可以帮助减少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波动。可以适当吃溶解纤维的食物,能够改善胆固醇、脂肪以及糖类的代谢,还可以帮助控制体重。要限制淀粉,也就是碳水化合物过多摄入,淀粉摄入过多以后会导致血糖迅速升高,加重血糖的波动。限制糖分的摄入,食用糖类尽量少添加。同时脂肪及蛋白质也不要过多摄入,尽量不吃脂肪及胆固醇含量过高的食物。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糖尿病患者在平时还要远离烟酒,烟草和酒类都会导致糖尿病患者病情的加重,会导致患者出现血糖骤降,诱发低血糖,影响到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控制。

糖尿病患者为什么每天都要打针?

糖尿病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打针即皮下注射胰岛素。胰岛素可通过促进葡萄糖在细胞内的氧化、吸收,抑制肝糖原分解、促进糖原合成,抑制肝葡萄糖输出来降低血糖,并有抑制酮体生成作用。1型糖尿病患者以及一部分口服降糖药及饮食控制无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需要每天都注射胰岛素,是因为1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β细胞被严重破坏,胰岛素绝对缺乏或显著减少,最终导致糖尿病的发生,胰岛β细胞的损伤是无法恢复的,患者体内胰岛素绝对缺乏,必须依靠外源性打针,即注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2型糖尿病患者伴有胰岛素抵抗,同时也存在胰岛素分泌不足,口服降糖药物及饮食控制无效的患者也需要外源性注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

每天身体会从饮食中获取葡萄糖,胰岛素的缺乏会使葡萄糖在细胞内的氧化、利用受阻,从而引起血糖升高,所以1型糖尿病患者及口服降糖药物无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必须每天都打针注射胰岛素,以防止血糖过高引起急性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性昏迷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糖尿病患者在打胰岛素期间要注意密切监测血糖变化,避免出现低血糖。

适合糖尿病患者的食物 糖尿病可以吃什么食物

蔬菜是饮食种必不可少的食物,蔬菜含有丰富的矿物质、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等,非常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那么适合糖尿病患者的食物有哪些呢?下面来看看。

1.大蒜

大蒜辛辣、性温、能解滞气、暖脾胃。大蒜中含蒜氨酸和蒜酶,二者接触后产生蒜素,具杀菌效力;大蒜中所含生物碱,具有降低血糖成分,增加胰岛素的功能,更重要的是它对正常血糖值无影响;此外大蒜还具有促进新陈代谢,缓解疲劳,刺激消化器官分泌消化酶,促进上皮增生,加速创伤愈合等功效。

2.洋葱

洋葱味淡性平,具有降低血糖作用,并且发现洋葱是含有前列腺素A的唯一蔬菜,多食有利于扩张血管,防止动脉硬化,对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有利。洋葱还能降低血脂、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经常食用可预防糖尿病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3.莴苣

莴苣含有较丰富的烟酸,烟酸是胰岛素激活剂,经常食用对防治糖尿病有所帮助。莴苣可刺激胃肠蠕动,对糖尿病引起的胃轻瘫以及便秘有辅助治疗作用。莴苣中所含的钾离子是钠离子的27倍,可促进排尿,降低血压。

4.苦瓜

苦瓜有“植物胰岛素”之称。药理试验发现,苦瓜中所含的苦瓜皂甙,不仅有类似胰岛素的作用,而且还可刺激胰岛素释放,有非常明显的降血糖作用。有人用苦瓜皂甙制剂口服治疗Ⅱ型糖尿病。因此糖尿病病人适当摄入苦瓜,有利于控制血糖。

5.南瓜

当南瓜与淀粉类食物同食时,会提高胃内容物的黏度,延缓胃的排空,果胶在肠道内充分吸水后形成一种凝胶状物质,可延缓肠道对糖的吸收,降低餐后血糖。此外,南瓜中微量元素钴含量丰富,钴是人体胰岛细胞合成胰岛素所必须的微量元素,能够促进体内胰岛素的分泌,可降低血糖。

6.黄瓜

黄瓜性味甘凉,甘甜爽脆,具有除热止渴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瓜含糖仅1.6%,是糖尿病患者常用的代食品,并可从中获得维生素C、胡萝卜素、纤维素和矿物质等。黄瓜中所含的丙醇二酸,能抑制人体内糖类物质转变为脂肪。肥胖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有高血压者,每天食黄瓜100克,大有稗益。

推荐阅读:

  1. 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的正常值
  2. 糖尿病患者平时饮食禁忌
  3. 糖尿病患者为什么每天都要打针?
  4. 适合糖尿病患者的食物 糖尿病可以吃什么食物
本文链接:https://jk.yanglaozn.com/jibing/499146.html
本文标签:糖尿病患者 这些负面情绪都是正常的 别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