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库

针灸的作用

网友投稿 疾病库 2023-01-13

针灸的作用

  在临床上,针灸的作用比较广泛,通过针灸对局部有效穴位的刺激,能够疏通局部经络、加强恢复局部的正常血液循环、可以刺激肌肉内新陈代谢、改善微循环。

  比如病人发生关节部位损伤,出现肌肉软组织有陈旧性损伤,有肌肉黏连影响病人正常活动,可以通过针灸进行辅助治疗。在针灸时,应该由专业的针灸科医生进行操作,能够有一个好的临床疗效。

针灸治疗失眠 针灸的作用有哪些

针灸是一种很传统的中医治疗手法,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人出现一些疾病,比如失眠。当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就会影响到身体健康。所以说,针灸治疗失眠。它可以有效地进行身体调节,那针灸的作用有哪些,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针灸治疗失眠

1、皮肤针

取 穴,常用穴:颈椎1~7两侧、胸椎5~12两侧。

备用穴:额部、头部、眉弓、神门、足三里、三阴交。

操 作:上述部位均取,重点用皮肤针叩刺常用穴之两侧,手法轻度或中度。先从颈椎开始,自上而下叩刺两遍。然后在胸椎5~12作横行刺,每横行部位三针。在穴位表面0.5~1.5厘米范围内按常规叩刺20~50下。额部横叩打三行,头部呈网状叩打。手法同前。以局部皮肤潮红或微出血为宜。每日或隔日1次,12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一周。

2、耳穴压丸

取 穴,常用穴:心、缘中、神门。

备用穴:肾、皮质下、肝、内分泌、脾。

操 作:一般仅取常用穴,效不显时加选备用穴1-2穴。贴压物可用王不留行子,绿豆或冰片(预先制备成米粒大之颗粒),贴压于一侧穴上。然后每穴按压1分钟,使耳廓充血发热。令患者每日自行按压耳穴3~5次,睡前必须按压1次,时间为每穴约1~2分钟。隔日换贴1次,二侧穴位交替应用。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4天。

3、刺血

取 穴,常用穴:阿是穴。

备用穴:内中魁。

操 作:先以耳穴探测仪或探测棒在耳根部仔细测出敏感点,做好标记。常规消毒后,用消毒弹簧刺针或三棱针迅速点刺,出血如绿豆大。每次只刺一侧,每日或隔日1次,两耳交替。疗效不显者可加刺另一侧之内中魁穴。5~7次为一疗程。

失眠的原因

1、身体原因:如疼痛、咳嗽、疗痒症、心原性或肺原性气喘、胃肠炎的呕吐腹泻等,常可导致失眠;

2、生理原因:由于工作和生活的变化,如乘车、夜班以及饮浓茶、咖啡等,也会产生失眠;

3、精神因素:兴奋和焦虑易造成失眠;

4、药物原因:许多药物如咖啡碱、麻黄素、异丙基肾上腺素等,均可导致失眠;

针灸治疗疾病的效果比较迅速和显著,特别是具有良好的兴奋身体机能,提高抗病能力和镇静、镇痛等作用。它没有副作用,基本安全可靠,又可以协同其他疗法进行综合治疗。这些也都是它始终受到人民群众欢迎的原因,所以大家可以试试针灸疗法。

腰椎间盘突出针灸的作用和功效

  腰椎间盘突出通过用针灸治疗,能够起到缓解症状的作用。腰椎间盘突出,典型的症状是腰部疼痛,并向下肢放射,会有麻木的感觉。主要是腰椎间盘突出,压迫到神经根导致的症状,通过针灸治疗能够缓解这些症状。

  但只是用针灸治疗,作用不是很好,需要配合其它的理疗方法,同时也要口服药物进行综合的治疗。必要时采取手术的方法治疗。

针灸的作用 针灸有什么好处

针灸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它是一种“从外治内”的治疗方法。是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手法,来治疗全身疾病的。那么针灸的作用有哪些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针灸的作用

1.美容养颜

针灸可以解决一部分的皮肤问题,比如常见的青春痘、皮肤暗沉、黑眼圈等等。针灸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少面部黑色素沉淀以及调节水油平衡。

2.疏通经络

通过针灸可以使淤阻的经络通畅,发挥其正常的生理作用,这是针灸的主要作用之一。经络不通,气血运行受阻,临床表现为疼痛、麻木、肿胀、瘀斑等症状,可以选择针灸相应的腧穴和针刺手法及三棱针点刺出血等使其经络通畅,气血正常运行。

3.调节身体平衡

中医认为人体讲究阴阳平衡,因为不良的饮食与生活习性,很多的的身体早已失去了平衡,所以身体才总是小病不断,容易出现问题,处在亚健康的状态之中,此时通过针灸,能有助于将身体拉回正轨,防止阴阳失衡,带来不利的影响。

4.扶正祛邪

针灸扶正祛邪的作用就是可以扶助机体正气及驱除病邪。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正邪相争的过程。针灸治病,就是在于能发挥其扶正祛邪的作用。

5.培补脾胃

脾胃是人体的“后天之本”。人体消化功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体的能量供给。脾脏喜燥恶湿,湿邪最容易困脾,影响我们的消化功能,夏季培补脾胃,可以健脾化湿,使我们远离腹胀、腹痛、腹泻的困扰。夏季阳浮于外,过食寒凉也会引起诸多消化系统问题,如胃痛、腹痛、腹泻等,所以夏季固护脾胃尤为重要。

相信大家看完上文的介绍后,对针灸的作用已经有了自己的了解了,希望今天分享的内容可以帮助到大家,祝你生活愉快,身体健康。

针灸可以治什么病 针灸的作用

针灸是很多人都喜欢的一种休闲养生方式以及治疗疾病的方式,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是东方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我国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它是一种“内病外治”的医术,通经脉,调气血,使阴阳归于相对平衡,使脏腑功能趋于调和,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接下来小编给大家总结针灸可以治哪些病。

针灸可以治疗哪些病

1、呼吸系统疾病:急慢性鼻窦炎、急慢性鼻炎、鼻出血、感冒、急性扁桃腺炎、急性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儿童和单纯性哮喘患者)、急慢性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

2、五官科疾病:急性结膜炎、麦粒肿、干眼症、弱视(12岁以内)、近视(青少年)、视疲劳、单纯性白内障、青光眼(降眼压)、牙痛、拔牙后疼痛、牙龈炎、急慢性咽炎、耳鸣耳聋(突发性、发病早期)、口腔溃疡。

3、消化系统疾病食道、贲门痉挛、噎嗝、胃下垂、急慢性胃炎、胃酸过多、慢性十二指肠溃疡(缓解疼痛)、单纯急性十二指肠溃疡、急慢性结肠炎、便秘、腹泻、肠麻痹。

4、神经系统疾头痛、偏头痛、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早期3-6个月之内者)、面肌痉挛、中风后遗症(恢复期)、周围性神经疾患、小儿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早期,六个月以内者)、美尼尔氏综合症、失眠(不伴抑郁者效果佳)、神经性膀胱功能失调、遗尿、肋间神经痛。

5、骨关节疾病:肩周炎、网球肘、颈椎病、腰椎病、落枕、腰痛、腱鞘炎、腱鞘囊肿、骨关节炎、坐骨神经痛。

6、妇科疾病:月经不调、白带异常、乳腺增生、痛经、崩漏、经间期综合症、更年期综合症。另可用于辅助治疗卵巢早衰、子宫肌瘤、不孕。

7、心血管疾病:冠心病、高血压、脑供血不足、老年性痴呆等,可以使用针灸作为辅助治疗。另外,针灸亦可以作为老年性痴呆的预防保健方法。

8、内分泌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肥胖症、慢性疲劳综合症、痤疮、黄褐斑等。其中,甲亢、甲低或甲状腺结节、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多使用针灸作为辅助治疗方法。

温馨提示:针灸时的体位对于疗效的发挥非常重要,有条件的话患者应尽量选择卧位,因为卧位比较舒适耐久,可以减少晕针的现象出现,同时,患者在针灸时应保持舒缓的心态。

推荐阅读:

  1. 针灸治疗失眠 针灸的作用有哪些
  2. 腰椎间盘突出针灸的作用和功效
  3. 针灸的作用 针灸有什么好处
  4. 针灸可以治什么病 针灸的作用
本文链接:https://jk.yanglaozn.com/jibing/730884.html
本文标签:针灸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