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库

新生儿败血病可怕吗?

网友投稿 疾病库 2023-05-17

新生儿败血病可怕吗?

  如果是发生新生儿败血病是非常严重的,有的时候甚至有可能会导致新生儿身体发生非常严重的危害,发生休克、昏迷、谵妄等等。

  新生儿败血病的发生,往往是由于感染所诱发,病人可以出现全身多处的炎症反应,可以出现突发的寒战、高热、恶心、呕吐,有的时候还有可能会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等。

新生儿败血症的并发症

  新生儿败血症的并发症包括胆红素脑病、化脓性脑膜炎、感染性休克、凝血功能障碍、全身多个脏器功能障碍。

  1、胆红素脑病

  新生儿败血症会导致红细胞溶血,造成病理性黄疸的发生,严重时可导致胆红素脑病的发生,会有嗜睡及肌张力减弱、吸吮力减弱等症状。

  2、化脓性脑膜炎

  细菌不断感染,得不到控制,会感染到中枢神经系统,导致化脓性脑膜炎的发生,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下降及腹胀、发热等症状。

  3、感染性休克

  新生儿血压会不断降低,皮肤褶皱多,严重时会造成甚至昏迷,甚至会导致感染性休克,威胁到新生儿的生命。

  4、凝血功能障碍

  败血症会引起新生儿凝血功能受到障碍,皮肤容易出血,受外力轻轻挤压,也会有淤青及血肿的症状,出血后止血比较困难,容易因失血过多造成贫血。

  5、全身多个脏器功能障碍

  细菌感染到全身,会出现全身症状,多处器官的功能受到障碍,比较常见的是累及呼吸系统,出现肺炎及肺脓肿等症状。

新生儿败血症是怎么造成的?宝宝败血症是怎么造成的

新生儿败血症的出现,让好多家长会特别担心,这也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我们在发现后,一定要及时送往医院治疗,同时也要注意生活当中的预防。

新生儿败血症感染途径

1、宫内感染:如果母亲在孕期感染了败血症的话,那么细菌会经过胎盘血行感染胎儿。

2、产时感染:在分娩过程中,如果生产时间较长,出现难产和胎膜早破等情况时,细菌可由产道上行进入羊膜腔,胎儿如果吸入了受污染的羊水,会患上肺炎、胃肠炎、中耳炎等炎症,这些会进一步发展成败血症。另外,在生产过程如果消毒措施没做好,或助产不当、复苏损伤等都可能让细菌有可乘之机,从皮肤、粘膜破损处进入血中,造成败血症。

3、产后感染:产后感染是指宝宝出生后,细菌可从宝宝的皮肤、粘膜、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等途径侵入血循环,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感染途径,一般宝宝的脐部是细菌最易侵入的门户。

新生儿败血症原因

1、病原菌: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年代,病原菌也是不同的。但在我国,最常见的当属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是大肠杆菌。而以表皮葡萄球菌、厌氧菌、耐药菌株等作为病原体被感染的,正呈上升趋势。造成这种上升趋势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呼吸机、广谱抗生素的过度使用;比如体重过低的新生儿成活几率增加等。

2、免疫功能:并不是病原体侵入血液后,就一定会形成败血症。它是由很多因素共同决定的,比如病原体毒素的强弱、病原体数量的多少、新生儿当时的免疫功能的好坏等等。

(1)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不完善

1)屏障功能较差。身体系统的保护功能不佳,不能有效阻止细菌的侵入,比如皮肤角质较薄、胃液的酸度较低、肠粘膜过于通透、血脑屏障功能不强等。

2)淋巴结发育不全。缺少吞噬细胞,无法达到过滤的目的,即无法阻止感染的蔓延等。

3)部分成分缺乏,即补体途径的C3、C5及调理素等含量过低,导致身体内的抗菌调理系统功能较差。

4)经检测发现,患儿的中性粒细胞趋化性和粘附性不足。此外,纤维素结合蛋白,备解素等也是数量不足,这就致使身体无法完全吞噬细菌、对抗细菌,降低了中性粒细胞吞噬和杀死细菌的作用。

5)部分细胞缺乏正常的隐私能力,比如单核细胞产出来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白细胞介素等。

(2)特异性免疫功能不完善

1)在所有新生儿当中,早产儿是最容易被感染的。那是因为新生儿待在母体内的时间越短,体内IgG的含量就会越低;

2)而IgM也是无法顺利通过胎盘到达新生儿体内的,这两者含量的多少,影响着新生儿被感染几率的高低。含量越低,被革兰阴性菌感染的几率就越大,呼吸道、消化道被感染的几率也会增加。

3)T细胞难以发挥作用,不能产生足量的细胞因子,这也是无法成功抵挡病原体入侵的原因之一。

4)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功能欠佳,活性较低。

新生儿败血症常见病因

1、胎膜早破:正常的子宫中是布满细菌的,胎儿是由胎膜的阻隔而受到保护,一旦胎膜破裂,细菌就可能逆行而上进入子宫中繁殖。破水时间越长,细菌繁殖越多。当胎儿有吞咽或是呼吸动作时,这些细菌就有机会进入胎儿体内继续繁殖。

2、脐炎:正常情况下,新生儿脐带在两周内脱落。脐窝创面没有皮肤覆盖,血管尚未闭合,有时还会有渗血,加之脐凹易积水,且不易干燥,是细菌繁殖的好地方,容易引起脐炎,若细菌由此入血,可发生败血症。

3、脓胞疮:新生宝宝皮肤薄嫩,易受细菌侵袭。如果受摩擦等刺激,可能出现脓胞疮,脓疱高出皮肤表面,周围微红,经常发于手臂、下肢或尿布区以及皮肤皱折部位。初期疱液清晰,后期迅速成为黄色混浊液。脓疱破裂而露出红而润湿的面。轻者疱疮局限于较小区域而不再陆续发生新疮,无全身症状;重者新的脓疱疮不断出现,可并发败血症。

新生儿败血症预防

1、防止胎膜早破:进入孕8月,是妊娠晚期的开始。这个阶段胎儿生长迅速,子宫增大很明显,对任何外来刺激都非常敏感。如果这时过性生活,动作较猛或者用力稍大,就可以导致"胎膜早破"。一旦发生胎膜破裂,羊水就会大量地流出,使胎儿的生活环境发生变化而活动受到限制,子宫壁紧裹于胎体。如果在胎膜破裂之后没有及时处理,常常可以引起宫腔内感染,使胎儿在未出生之前就饱受了各种细菌的袭击。即使胎儿出生后存活,也由于有严重的感染存在,轻者可以给婴儿后天的发育及智力带来不良影响,重者危及生命。因此在孕晚期,夫妻间应尽可能停止性生活,以免发生意外。在临产前1个月,绝对禁止性生活。如果发现破水,要及时请医生处理。

2、正确护理宝宝小肚脐:新生宝宝出生后要每天检查脐部,保持脐部清洁干燥,不要受尿便污染,可以用75%酒精棉棍擦脐根部。脐带脱落后,脐凹可稍有分泌物或表现湿润,此时,仍可用酒精消毒。切勿撒消毒粉、未经消毒的草药、痱子粉等,以防感染。脐部皮肤红肿或去除脐窝痂皮后有脓性分泌物,脐部分泌物有臭味,要及时带宝宝看医生,因为除局部消毒、清洗外还需用抗生素治疗。

3、细心护理宝宝皮肤:宝宝新陈代谢快,易出汗,又加上臀部皮肤易受尿便的污染,因此,妈妈要注意宝宝的皮肤护理。每天给宝宝洗澡;便后及时更换清洗小屁屁,更换尿裤;如果宝宝皮肤有红疹,要及时治疗,防止感染;给宝宝穿的小衣服要经常清洗晾晒。

4、做好围生期保健:对孕妇定期作产前检查,分娩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胎膜早破、宫内窒息或产程过长的新生儿应进行预防性治疗。对有感染与发热的母亲应用广谱、通过胎盘屏障的抗生素。对有窒息的新生儿的复苏尽量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

5、做好皮肤、黏膜护理:应特别注意保持口腔、皮肤、黏膜、脐部的清洁,避免感染或损伤。不要挑"马牙",割"口腔脂肪垫",不要用粗糙不洁的布巾擦洗新生儿口腔,以免损伤口腔黏膜。如有感染性病灶,应及时处理,并应用适量抗生素预防感染。对高危儿加强监测可能发生败血症的高危新生儿应严密监测。注意观察新生儿面色、吮奶、精神状况及体温变化。

新生儿败血症前期症状有哪些 宝宝败血症前期症状都有什么

新生宝宝的身体各方面发育还不成熟,很多新生儿都会患上败血症,所以在前期一定要留心观察新生宝宝的症状。

新生儿败血症前期都有哪些症状

无力

新生儿吃奶明显减少,似乎不知饥饿,吮乳时间短且无力,吃奶时易呛奶。败血症的宝宝常不哭闹,或只哭几声就不哭了,而且哭声低微。

手足发凉

新生儿患败血症时,不是体温高,而是体温低,测体温时在35.5℃以下,宝宝手足发冷。

全身软弱四肢少动

新生儿屈肌张力高,四肢屈曲,或不停地活动,小手会紧紧抓住你的手指;而败血症的宝宝四肢及全身软弱,你拉他的上肢,也无明显的屈曲反应,你松手,他的上肢会自然坠落下来,手也不会抓紧你的手指,而且四肢很少活动。

昏昏欲睡

正常新生儿在受到刺激时可做出适当反应,如惊醒、注视、微笑等;而败血症的宝宝则表现为反应能力低下,精神萎靡或昏昏欲睡。

黄疸不退或退而复现

正常生理性黄疸应该逐步消退,新生儿败血症时生理性黄疸持续不消退,反而加剧,或黄疸消退后又出现黄疸。

体重不增

正常新生儿出生后有生理性体重下降,但下降的时间在生后3~4天最明显,下降的幅度不超过出生体重的10%,以后逐渐恢复,在生后7~10天恢复到出生体重,以后宝宝每天体重增加约50克,满月时体重增长在750克以上。而败血症的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超过正常范围,在体重增长期体重不增加。

新生儿败血症如何防范

防止胎膜早破

进入孕8月,是妊娠晚期的开始。这个阶段胎儿生长迅速,子宫增大很明显,对任何外来刺激都非常敏感。如果这时过性生活,动作较猛或者用力稍大,就可以导致"胎膜早破"。

一旦发生胎膜破裂,羊水就会大量地流出,使胎儿的生活环境发生变化而活动受到限制,子宫壁紧裹于胎体。

如果在胎膜破裂之后没有及时处理,常常可以引起宫腔内感染,使胎儿在未出生之前就饱受了各种细菌的袭击。即使胎儿出生后存活,也由于有严重的感染存在,轻者可以给婴儿后天的发育及智力带来不良影响,重者危及生命。

因此在孕晚期,夫妻间应尽可能停止性生活,以免发生意外。在临产前1个月,绝对禁止性生活。如果发现破水,要及时请医生处理。

新生儿败血症需要病因去治疗 宝宝败血症需要病因去治疗

病因治疗及病灶清除: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选用有杀菌作用的抗生素。

(一)病因治疗及病灶清除:

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选用有杀菌作用的抗生素。如g+菌选用青霉素类,产酶菌株选用新青霉素类或第一代头孢菌素、林可霉素等;g―菌选用氨苄青霉素、核糖霉素或第2、3代头孢菌素。在病菌不明确时可选用抗菌谱较宽的药物。重症感染可联合用药,但应注意由此引起的菌群紊乱及二重感染。为尽快达到有效血药浓度应采用静脉途径给药。疗程视血培养结果、疗效、有无并症而异,一般7-14天,有并发症者应治疗3周以上。局部有脐炎、皮肤化脓灶、口腔粘膜溃烂等应作相应处理,切断感染源。

(二)免疫治疗:

可直接补充新生儿血中的各种免疫因子及抗体,增强免疫功能,促进疾病恢复。方法包括多次小量输入新鲜全血或血浆,换血疗法,粒细胞输注,以及免疫球蛋白、免疫核糖核酸治疗等。

(三)补充营养维持体液平衡:

应保证热卡供应,及时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代谢紊乱。

(四)对症治疗:

采用物理方法使患儿保持正常体温。发绀时可吸氧。有循环障碍者应补充血容量并用血管活性药物。烦躁、惊厥可用镇静止惊药。有脑水肿时应用脱水剂。

推荐阅读:

  1. 新生儿败血症的并发症
  2. 新生儿败血症是怎么造成的?宝宝败血症是怎么造成的
  3. 新生儿败血症前期症状有哪些 宝宝败血症前期症状都有什么
  4. 新生儿败血症需要病因去治疗 宝宝败血症需要病因去治疗
  5. 什么是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败血症该如何进行诊断?
本文链接:https://jk.yanglaozn.com/jibing/936056.html
本文标签:新生儿败血病可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