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库

肺癌的靶向药物治疗

网友投稿 疾病库 2023-06-03

肺癌的靶向药物治疗

  有基因突变的病人用靶向药物治疗,能明显地提高生存时间。有EGFR突变的病人平均的生存时间,已经由过去的8~10个月提高到三年半。

  还有ALK阳性的病人,一代的靶向药物有克唑替尼;二代的靶向药物有布加替尼、阿来替尼;三代的靶向药物有劳拉替尼。ALK阳性的病人服用靶向药后,平均生存时间能达到4.2年。

  所以靶向治疗能明显的提高肺癌晚期病人的生存时间以及生活质量。

肺癌的靶向治疗

  二代的药物有阿法替尼,三代的药物有奥希替尼。随着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药物可以逐步地更换,比如一代耐药,如果基因检测出现DNM突变,可以采用三代。非经典突变可以采用二代的药物。

  对于经典的突变可以采用一代的药物,对于ALK基因的重排与融合,可以采用克唑替尼、塞瑞替尼等多种方式。对于初发的患者,可以采用一代药物,一代药物耐药以后可以采用二代或者三代的药物去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治疗——厄洛替尼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本文患者因为右肺一占位性病变前来我院就诊,症见胸闷、咳嗽等,最终明确诊断为非小细胞肺癌,并且已经出现了转移灶。患者在我院接受了手术治疗联合靶向治疗,行扩大性肺癌切除术,术后予厄洛替尼治疗,经治疗,患者症状好转,肿瘤未复发。

【基本信息】男,49岁

【疾病类型】非小细胞肺癌

【就诊医院】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

【就诊时间】2022年2月

【治疗方案】行扩大性肺癌切除术,术后予厄洛替尼进行靶向治疗

【治疗周期】共治疗5个月

【治疗效果】患者目前生存状态良好,肿瘤未复发

一、初次面诊

在门诊出诊时,曾收治过一名以胸闷为主要表现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患者自诉既往有冠心病病史,一直间断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阿托伐他汀钙片等药物规律治疗,症状控制尚可。

近期患者自诉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的症状,到外院就诊,当时查CT(未见结果)发现右肺有一占位性病变,患者为明确肿块的性质及治疗方案,遂来我院门诊就诊。当时症见:间断胸闷、气短,偶有咳嗽、咳痰,痰中夹有血丝,纳可,寐差,二便正常。门诊以“肺占位”收入院治疗。

二、治疗经过

患者在外院就诊时发现肺占位性病变,入院后为明确病情,进一步完善肿瘤标记物、血尿常规、电解质、痰培养+药敏试验、肝肾功能、凝血四项、腹部彩超、PET-CT等相关化验检查,并且进行支气管镜检,取右肺部肿块部分组织病理送检,并进行灌洗,根据患者病理结果最终诊断为非小细胞肺癌,并且已经出现了转移。

图示:根据病理结果诊断为非小细胞肺癌

本病的治疗主要以外科手术联合放化疗、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方案为主。因此患者在明确诊断后行扩大性肺癌切除术,术后予厄洛替尼进行靶向治疗,共治疗5个月。

厄洛替尼属于第一代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治疗携带EGFR突变的NSCLC患者时,有更好的临床疗效,而且它可以特异性作用于肿瘤细胞而不影响正常细胞,使患者免受传统化疗对正常机体组织损伤。

三、治疗效果

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了胸闷、咳嗽、咳痰等症状,最终在我院明确诊断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入院后行扩大性肺癌切除术尽可能地彻底清除肿瘤组织,在常规肺癌手术的基础上,将肺以外受侵组织器官一并切除。

患者在手术治疗后,肿瘤细胞得以清除,手术过程顺利,治疗疗效较好,也没有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在身体恢复后,辅助进行了靶向治疗,降低复发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经治疗,患者症状好转,目前未复发。

四、注意事项

1、建议患者术后戒烟酒,不要接触粉尘、化学物质等不良因素,以免影响疾病恢复,加重肺组织和功能损伤;

2、患者术后要尽量清淡饮食,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适度加强锻炼,来提高自身免疫力;

3、该疾病预后不佳,容易复发,患者出院后要遵医嘱治疗,定期复查。

五、个人感悟

早期肺癌经过手术切除后,一般都会经历辅助化疗,虽可提高患者的5年生存率5%,但患者的远期生存获益有限,且存在复发率较高、依从性不佳以及脑转移等问题。

现如今,随着靶向治疗辅助用在肺癌手术后,这一情况正在得到改善。相比辅助化疗,EGFR突变阳性的早期肺癌患者可通过术后辅助靶向治疗实现显著的无病生存期获益,同时能降低远处复发率。因此,本次就诊患者术后采取了厄洛替尼靶向药物治疗,通过用药,患者病情得到控制。

推荐阅读:

  1. 肺癌的靶向治疗
  2. 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治疗——厄洛替尼
本文链接:https://jk.yanglaozn.com/jibing/957979.html
本文标签:肺癌的靶向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