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库

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怎么办

网友投稿 疾病库 2023-06-03

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怎么办

  新生儿黄疸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皮肤、眼白发黄。新生儿容易得黄疸主要由于其代谢胆红素的能力比较低,导致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达到一定程度就引起黄疸。而母乳性黄疸一般是新生儿黄疸退了之后又返上来的一种特殊黄疸。

  母乳性黄疸分为两种,第一种发生在新生儿出生1周以内,持续时间要延长到3周,是早发型母乳性黄疸。第二种是发生在新生儿出生1-2周以后,可能会持续4-6周,有的新生儿甚至会持续2-3个月,是晚发型母乳性黄疸,大部分新生儿患母乳性黄疸都是晚发型的。如果新生儿是早发型母乳性黄疸,那就需要母亲在喂奶时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必要时配合配方奶喂养,同时要监测新生儿的黄疸值。如果新生儿是晚发型母乳性黄疸,在黄疸值小于15时,可以继续母乳喂养,黄疸值大于15时,就要暂停母乳喂养,改人工喂养,当黄疸值大于20时,还需要进行光照治疗。

  母乳性黄疸与生理性黄疸类似,但是黄疸值会比生理性黄疸要高一点,而且在停止母乳喂养后,黄疸值会明显下降,因此这种黄疸是不需要太紧张的,进行科学喂养就可以了。

新生儿母乳喂养需要喂水吗 宝宝母乳喂养需要喂水吗

母乳喂养需要喂水吗?母乳喂养的新生儿,究竟需不需要喂水,关于这个问题是有很多不同看法的。那么,什么时候母乳喂养需要喂水,什么时候不需要喂水呢?下面小编就来告诉你答案吧。

母乳喂养需要喂水吗

许多产妇认为在给宝宝喂奶的两次之间加喂一次温开水能有效防止孩子脱水。

这种想法是有悖于当前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提出的"母乳喂养新观点"的。新观点认为,在通常的情况下,母乳喂养的婴儿,在4个月内不必增加任何食物和饮料,包括水。人类生长发育需要的营养有六大类,即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和水。前三种营养能产生热量,称为产能营养素;后三种不能产生热量,叫做非产能营养素。母乳内含有4-6个月内婴儿所需要的全部营养物质,它不但含有婴儿所需的蛋白质、脂肪、和乳糖,而且还含有足量的维生素、水分和铁、钙、磷、微量元素等物质。母乳中的主要成分是水,这些水分对婴儿来讲已经足够了。再说,6个月内的婴儿,在母乳量足够的情况下,热量和水分已能充分满足婴儿新陈代谢的需要,因此,一般母乳喂养的婴儿不需要再另外喂水。

但是,也有需要喂水的情况哦。

母乳喂养需要喂水的状况

出汗多不方便喂奶时。炎热的夏天,宝宝出汗比较多,而妈妈又不方便给宝宝喂奶时,适当地给宝宝喂一点白开水是十分必要的。

吐奶腹泻时。宝宝出现吐奶、腹泻等现象时,为避免发生脱水状况,需要给宝宝喂足量的水,同时应该根据医生建议合理补充含有电解质的口服补液盐。

母乳喂养需要喂水吗?新妈妈要根据不同情况而定哦。

新生儿母乳性黄疸可以继续吃母乳吗

很多新生儿出生后会患有母乳性黄疸,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但是有很多人不知道新生儿母乳性黄疸,能否继续吃母乳,新生儿母乳性黄疸可以继续吃母乳吗?

新生儿母乳性黄疸可以继续吃母乳吗

母乳性黄疸能否继续母乳喂养,取决于母乳性黄疸宝宝的黄疸程度。如果黄疸程度很轻,总胆红素值小于15mg/dL,即257umol/L,则可以继续母乳喂养,应密切监测黄疸程度。如果黄疸程度逐渐加重,总胆红素超过15mg/dL,即257umol/L,则需暂停母乳喂养3天,改为人工喂养。

如果黄疸程度进一步加重,达到20mg/dL,即总胆红素达到342umol/L时,此时应在停止母乳喂养的同时进行光疗。母乳性黄疸通常发生在纯母乳喂养或主要母乳喂养的新生儿身上。多在出生后一周出现,两周左右达到高峰,然后逐渐下降。有时继续母乳喂养,黄疸可能会持续四到十年。它在两周内消退。

如果停止母乳喂养,一般来说,在48-72小时内就会明显消退,新生儿会生长发育良好。新生儿母乳性黄疸必须在排除其他非生理性黄疸的基础上进行诊断。希望这篇回答对您有帮助,祝您身体健康,生活愉快。


新生儿母乳性黄疸多久能退完

日常生活中有少数新生儿在出生后出现母乳性黄疸,如果长期得不到治疗,可能会对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当疾病发生时一定要及时治疗,那么新生儿母乳性黄疸多久能退完?

新生儿母乳性黄疸多久能退完

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情况一般在停母乳后3~5天可以缓解,之后可以用人工喂养。孩子黄疸减轻后,可以继续吃母乳。如果黄疸不明显,可以继续停止母乳喂养。一般7天左右或者最多10天就可以完成。一般来说,很少需要特殊的干预或治疗。婴儿母乳性黄疸一般分为早期母乳性黄疸和晚期母乳性黄疸。母乳性黄疸晚期可能与母乳中葡萄糖醛酸酶活性升高有关,也可能是由于肠肝循环增加所致。大部分一个月后消退,部分可持续2-3个月,很少三个月后消退。

一般母乳性黄疸在宝宝出生后第三天开始,宝宝生长良好,没有任何的异常表现。只有黄疸持续时间长,持续三到十周。如果停止母乳喂养后48小时内血清胆红素明显下降,可以判断为母乳性黄疸。

对于母乳性黄疸的新生儿,如果胆红素没有超过干预标准,不要轻易停止母乳喂养,因为母乳喂养是婴儿最好的喂养方式,有利于婴儿的健康成长。希望这篇回答能够帮助到您,祝您身体健康,生活愉快。


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症状及表现

每一个新生儿都会出现黄疸的情况,但是有些可能比较严重是需要及时治疗,也有些人不太了解含胆的症状以及表现,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症状及表现?

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症状及表现

新生儿母乳性黄疸见于主要以母乳喂养或出生后母乳喂养的小婴儿。没有其他原因,但会发生高胆红素血症。主要的。新生儿一般情况好,喂养好,生长发育正常,没有其他原因引起的黄疸。在这种情况下,它被认为是母乳性黄疸。母乳性黄疸分为早发性母乳性黄疸和迟发性母乳性黄疸性黄疸,早发性母乳性黄疸与生理性黄疸相似。

考虑到母乳喂养不合适,可能是母乳喂养晚,母乳喂养不足造成的。迟发应考虑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及肝肠循环增加有关。迟发通常发生在出生后1-2周,有时甚至持续8-12周。母乳性黄疸如果程度不严重,不建议停止母乳喂养。您可以继续母乳喂养。同时,还可以给孩子口服妈咪爱,减少肠肝循环,促进胆红素的代谢。

平时多给宝宝晒太阳,能够减轻黄疸,多喝一些葡萄糖和温开水,也能够起到缓解病情,希望这篇回答能帮助到您,祝您身体健康,生活愉快。


推荐阅读:

  1. 新生儿母乳喂养需要喂水吗 宝宝母乳喂养需要喂水吗
  2. 新生儿母乳性黄疸可以继续吃母乳吗
  3. 新生儿母乳性黄疸多久能退完
  4. 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症状及表现
  5. 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怎么办
本文链接:https://jk.yanglaozn.com/jibing/958094.html
本文标签: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