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库

新生儿溶血性黄疸怎么治疗

网友投稿 疾病库 2023-06-03

新生儿溶血性黄疸怎么治疗

  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病症之一。新生儿容易得黄疸主要原因就是代谢胆红素的能力比较低,导致胆红素在体内积聚,就容易引起黄疸。一般情况下,黄疸在7-10天就会退干净。溶血性黄疸是一种比较特殊的黄疸。

  新生儿患溶血性黄疸的话,可以选择的治疗方法有三种,包括光照疗法、换血治疗、药物治疗。对于溶血性黄疸,最常用的就是光照疗法,使用蓝光对新生儿进行照射,使得新生儿体内的胆红素变得易溶于水,从而随小便排出体外。光照分为连续光照和间断光照,连续光照需要24-72小时,间断光照每次8-12小时,停12-16小时后再循环。如果新生儿溶血性黄疸非常严重的话,那就要进行换血治疗,用他人红细胞和血浆来替换掉新生儿自身的血液,这种适合已经出现水肿、肝大、心力衰竭的新生儿,以及已经出现急性胆红素脑病的情况。如果换血后血清胆红素不满足指标的话,可能要第二次换血。

  严重的溶血性黄疸治愈后可能导致婴儿有智力低下、听力损伤、运动障碍等神经系统的后遗症,这些后遗症一般是不可逆的,会影响婴儿的一生。

新生儿溶血性黄疸

  新生儿溶血性黄疸主要是指发生在新生儿溶血病以后所出现的高胆红素血症。也就是血型ABO不相容溶血以及RH血型不相容这两大类的溶血性疾病。

  由于大量的红细胞的破坏,出现了胆红素生成的增多,出现病理性的黄疸,黄疸高的时候可以容易引起胆红素脑病。所以当新生儿溶血病出现高胆红素的时候,要极高的警惕容易出现胆红素脑病,需要紧急进行治疗。

新生儿溶血性黄疸的症状

  新生儿溶血性黄疸,主要指的是新生儿的母婴血型不合的溶血性黄疸,它分为三型。

  第一型是轻型,轻型的ABO溶血里比较常见,患儿的表现也比较轻微,黄疸接近就在生理黄疸之间不需要治疗。第二型是中型,中型会表现为有中度的贫血,以及中到中高度的胆红素血症,所以说它的黄疸出现的比较早。在24小时之内出现上升的也比较快,而且伴随有贫血以及肝脾肿大的情况,需要积极的治疗。

  第三个是重型,重型主要见于RH溶血病,有的患儿可以胎死宫中,出生的时候就可以表现水肿,脸色苍白,皮肤瘀斑,伴随有胸腹水、心衰,肝脾肿大以及呼吸窘迫,抢救不及时的时候,容易出生后便死亡。所以新生儿溶血病里,最严重的应该是属RH溶血病。

新生儿溶血性黄疸怎么治疗

  虽然新生儿的到来让父母感觉十分的喜悦,但由于新生儿的身体很娇弱,很容易出现各种健康问题。新生儿溶血性黄疸是比较常见的疾病,会给新生儿带来许多不良的症状,患者会头痛、发热,严重时会直接导致肾功能衰竭,因此需及时治疗,才能减少对身体的损伤。

  新生儿出现溶血性黄疸时,家长一定要引起重视,应该及时的找出病因,针对性的消除病因,才能起到一定的效果。治疗之前,需要对新生儿血清当中的胆红素进行检查,一旦发现该项值超过正常范围,可采用换血或者是输血的方法,但是一定要对输血者进行血液检测,避免治疗过程中,新生儿出现不良的反应。或者是采用药物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但是不要自己盲目服药,避免造成不当的后果。

  溶血性黄疸最常用的治疗方式是光照法,让新生儿躺在光疗的箱子里,对着身体进行治疗,一直到胆红素降低到7毫克/分升以下时,便可以停止治疗。光照的方法比较简单,并且不会给身体带来不良的作用,因此可采用该方法进行治疗。溶血性黄疸对新生儿的身体危害很大,因此一旦发现,最好是及时治疗,积极的进行治疗,疾病会很快恢复。

新生儿溶血症治愈后会有后遗症吗?

新生儿溶血症如果及时发现,进行正确的治疗,没有出现严重的黄疸,治疗后基本没有太大的后遗症。但可能会发生贫血,可以进行后续纠正,一般没有太大的影响。但要防止严重贫血的发生,严重的贫血会导致各个脏器都造成相应的损伤,会有肝脾肿大。

如果新生儿溶血症没有及时的治疗,就会留下比较严重的后遗症,比如高胆红素,游离胆红素过高,会进入到血脑屏障中,对脑神经会进行破坏。严重的胆红素脑病会影响到听觉,造成听觉障碍,还会引起脑瘫、智力发育的异常。

推荐阅读:

  1. 新生儿溶血性黄疸
  2. 新生儿溶血性黄疸的症状
  3. 新生儿溶血性黄疸怎么治疗
  4. 新生儿溶血症治愈后会有后遗症吗?
  5. 新生儿溶血病的病因是什么
本文链接:https://jk.yanglaozn.com/jibing/958187.html
本文标签:新生儿溶血性黄疸怎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