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库

怎么判断宝宝是方颅

网友投稿 疾病库 2023-06-06

怎么判断宝宝是方颅

  临床上,方颅也叫做乒乓头,是指宝宝头颅额部前凸,尤其是颞部向两侧凸出,头顶部扁平呈方形的一种状态,方颅是中医病症名词,常发生于婴幼儿,那怎么判断宝宝是方颅?

  想要判断宝宝是不是方颅,可以从孩子的头型来判断,一般存在方颅的宝宝,头型都是以额头和颅骨顶部两侧为中心向外隆起的,就像来寿星一样,脑门特别大,并且突出,出现方颅的宝宝一般会有缺钙的表现,常见于小儿佝偻病以及先天性梅毒等患儿身上,若是家长自己不能够很好判断的话,建议可以带宝宝到医院进行专业的检查。

  方颅是宝宝缺钙尤其是体内缺乏维生素D造成的,以6-8月龄的宝宝为主,因为宝宝发育比较快,所以需要的营养就比较多,有些宝宝若是严重缺钙,那么就会造成方颅甚至出现佝偻病、软骨病等,会非常影响宝宝的体格发育。因此,在宝宝成长过程中,家长要及时给宝宝补充钙剂和维生素。

  在平时,家长要注意饮食营养均衡,要注意搭配食物,当小月龄宝宝能够进食辅食后,家长一定要及时给宝宝添加辅食,否则仅靠母乳或者奶粉不能满足宝宝生长需要。在平时晴天的时候,家长也要带宝宝去晒晒太阳,多晒太阳能促进钙吸收。

3个月的孩子积食有什么表现 怎么判断宝宝是否积食

宝宝积食可以从宝宝的舌苔、面色等异等常体征和宝宝哭闹不止、食欲减退、甚至不吃东西等异常行为帮助判断宝宝是不是积食。

1、异常体征

宝宝积食会有身体上的不适和舌苔增厚等异常体征。宝宝积食使宿食停滞于中焦,导致胃气不降,脾气不升,气机郁结在上腹导致上腹部的涨满或疼痛,严重者还可能导致胃气上逆,出现呕吐的症状。宝宝积食舌苔会变得白厚,如果时间久了生成内热舌苔则会表现为黄厚,内热上行还可能会引起宝宝出现发烧等热症。在下焦可能会引起或,并且气味异常酸臭。

2、异常行为

宝宝积食会有食欲减退、哭闹不止等异常行为。宝宝积食导致脾胃气机不畅,中医上有胃不和则卧不安的说法,宝宝积食就可能引起夜间不睡,哭闹,并且积食在胃脘,导致气机郁结,引起腹部胀痛、嗳气等症,不会说话的宝宝感到不舒服,就会通过哭闹来表达自己的不适,并且宿食停滞于中焦,水谷不能腐熟转化成人体的营养,宝宝就会吃饭没有胃口,没有精神。

怎么判断宝宝吞了异物?

  如果想要判断宝宝是否吞了异物,首先要看宝宝有没有明显的症状 。比如出现哭闹不安、呕吐、拒食。通过些检查手段确诊,比如通过拍胸片、急诊胃镜等这些检查,明确宝宝是否吞了异物。

  如果吞了异物卡在食道里,需要通过胃镜把异物取出来。如果宝宝吞的是比较小的异物,而且异物到胃里面,这时候可以观察通过肠道蠕动,自己能够排出来。

怎么判断宝宝有没有烧坏脑子

烧坏脑子可理解为对脑部有影响。一般来说,普通的发烧是不会影响脑部的,而颅内感染引起的发烧可能会影响脑部,合并有神经系统的一些症状及体征,如头痛、精神欠佳,病理征如巴氏征、布氏征为阳性。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就说明对脑部有影响,需及时治疗。

1、一般的非颅内感染引起的发烧

建议积极予以抗感染治疗,尤其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烧,可使用抗感染药物,比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呋辛、头孢他啶等。此外,积极退热处理也是比较重要的:若为中低热,腋温低于38.5℃,则可先进行物理降温,并适当多补液;若腋温超过38.5℃,同时精神食欲欠佳,则可适当口服退热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小儿柴桂退热口服液等;

2、颅内感染引起的发烧

建议完善脑脊液检查及头颅影像学检查,如头颅磁共振等进一步明确病因。若为病毒性脑膜炎,则可适当应用抗病毒药物,如更昔洛韦、阿昔洛韦、利巴韦林等;若为细菌性脑膜炎,则需要予以抗生素抗感染,尤其是易通过血脑屏障的药物,如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美罗培南、万古霉素等高级别抗生素;若为真菌感染,则需适当应用抗真菌的药物,如两性霉素B、卡泊芬净、伏立康唑等。此外都需积极退热处理,以免发生热性惊厥。

如何判断新生儿黄疸程度 怎么判断宝宝黄疸程度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是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所引起,是正常新生儿在生长过程中的一种生理现象。黄疸是由于体内胆红素的增高引起皮肤、黏膜或其他器官黄染的现象,成人血清胆红素>34µmol/L(2mg/dl)时,巩膜和皮肤可见黄染,新生儿由于毛细血管丰富,胆红素>85µmol/L(5mg/dl)时才出现皮肤黄染。

家长在家如何判断新生儿黄疸程度

我们可以在自然光线下,观察新生儿皮肤黄染的程度,如果仅仅是面部黄染为轻度黄染;躯干部用手指将皮肤按压后抬起,观察皮肤黄染的情况,躯干部皮肤黄染为中度黄染;用同样的方法观察四肢和手足心,如果也出现黄染,即为重度黄染,应该及时到医院检查和治疗。

新生儿的生理性黄疸是可以自行消退的,但是病理性黄疸是由许多原因组成的一组疾病,必须尽早发现,尽早治疗。常见的几种黄疸原因是:溶血性黄疸、感染性黄疸、阻塞性黄疸、母乳性黄疸等,有严重黄疸的新生儿应警惕核黄疸的发生,特别是未成熟儿,月龄越小发病率越高,一般可于重黄疸发生后12—48小时之内出现精神萎靡、嗜睡、吮奶无力、肌张力减低、呕吐、不吃奶等症状,此时如及时治疗,可以完全恢复。

病理性黄疸不论何种原因,严重时均可引起"核黄疸",其预后差,除可造成神经系统损害外,严重的可引起死亡。因此,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应重在预防,如孕期防止弓形体、风疹病毒的感染,尤其是在孕早期防止病毒感染;出生后防止败血症的发生;新生儿出生时接种乙肝疫苗等。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的黄疸变化,如发现有病理性黄疸的迹象,应及时送医院诊治。

尽早排出胎便能减轻黄疸病情

让孩子的黄疸病情减轻,我们要提醒家长的是:在早期时我们要尽早给新生儿喂养,让胎便尽早的排出,因为胎便里含有很多胆黄素,因为如果胎便不排出干净胆黄素就会经过新生儿的特殊的肝肠循环重新到吸收到血液里使黄疸增多。

新生儿黄疸的食疗方法

芦笋玉米须粥

取芦笋50克,玉米须200克,薏芯仁50克,粳米50克。先将鲜芦笋、玉米须洗净,与薏苡仁、粳米同放入沙锅,快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煨煮30分钟,粥黏稠即成。早晚两次分服,食粥,嚼服薏苡仁、芦笋。此粥具有清热利湿,健脾退黄的作用。

茵陈蛋汤

取茵陈100克,加适量水,浓煎取汁300毫升,打入鸡蛋两个,加醋20毫升搅匀,煮沸食用。每日一次,可清热利湿退黄。

牡蛎肉玉米须汤

取鲜牡蛎肉100克,玉米须150克。先将玉米须洗净,切成小段,放入纱布袋中,扎紧袋口,备用。再将鲜牡蛎肉洗净,用快刀斜剖成片,与玉米须药袋同放入沙锅,加清水适量,快火煮沸,然后改用小火煨煮。待牡蛎肉熟烂后,取出药袋,滤尽药,加葱花、姜末、精盐、味精各少许,拌匀,再煨煮至沸即成。此汤分两次服食,有清热退黄之功效。

蒲公英稠米汤

取鲜蒲公英500克,稠米汤200毫升。将鲜蒲公英捣烂后,用洁净纱布包裹,绞压取汁,对入米汤中,搅拌均匀。早晚两次分服,或当饮料,分数次饮用。可清热解毒,消退黄疸。

推荐阅读:

  1. 3个月的孩子积食有什么表现 怎么判断宝宝是否积食
  2. 怎么判断宝宝吞了异物?
  3. 怎么判断宝宝有没有烧坏脑子
  4. 如何判断新生儿黄疸程度 怎么判断宝宝黄疸程度
  5. 怎么判断宝宝呛水没事
本文链接:https://jk.yanglaozn.com/jibing/986423.html
本文标签:怎么判断宝宝是方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