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库

新生儿黄疸治疗方法

网友投稿 疾病库 2023-06-15

新生儿黄疸治疗方法

  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方法,不能一概而论。首先如果是生理性黄疸,我们大多数都不需要进行特殊处理,包括母乳性黄疸。

  除了皮肤黄疸之外,没有任何的其他的病理改变,持续的时间也比较长,长达1~3个月,我们建议暂停母乳三天,他的黄疸明显消退,就可以诊断为是母乳性黄疸也不需要进行特殊处理。

  而其他的病理性黄疸,我们主要是针对病因进行积极有效的去黄以及对症支持治疗。如果是单纯的高胆红素血症,我们可以给予蓝光治疗,同时口服苯巴比妥去黄、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减少肠肝循环,有感染的给予抗感染治疗。

  新生儿溶血引发的黄疸,我们可以给予换血疗法,或者使用免疫球蛋白中和游离抗体,有肝功能损害的,积极的给予护肝治疗。如果是由于先天性胆道闭锁的,我们甚至于需要外科手术治疗。

新生儿黄疸值多少达到住院标准?

  新生儿的黄疸正常值,一般来说,就是24小时内新生儿这个黄疸值不超过每分升6毫克;在48小时之内,不超过每分升9毫克;在72小时之内不超过每分升12毫克;在五到六天黄疸值最高的时候也不超过每分升15毫克,这是新生儿黄疸的正常数值。

  如果超过了这些数字,就需要带着孩子到正规的医院进行照蓝光治疗以及换血疗法,或者是药物治疗。

新生儿黄疸怎么处理比较快

  对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采取针对病因的治疗措施,往往能使黄疸消退更快。

  比如如果怀疑是新生儿溶血导致的黄疸,常常要进行蓝光照射治疗。病情重的需要用换血治疗,或静脉输入丙种球蛋白来进行治疗。

  如果是新生儿肝炎综合征导致的,可以选用保肝降酶的措施。

  如果是因为胆道闭锁引起的黄疸,那么需要外科手术来进行治疗。

  如果是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话,大多数采取多喂奶,多排便,可以辅助进行太阳照射治疗,往往黄疸消退较快。

新生儿黄疸高峰期是出生后第几天

新生儿黄疸,一般生理性黄疸它的高峰期是在七天左右,相对来说它的这种出现一般是在出生后三到四天,七天一般是他的高峰期,随着这种高峰之后会逐渐下降,一般在十四天左右基本消退。这是指的生理性的黄疸,病理性黄疸的高峰期那并没有固定的时间,像有些溶血性黄疸出现的比较少,甚至有可能在二十四小时就会表现出来,会逐渐升高。如果不进行干预,可能会造成严重的身体损伤,所以一般这种不会去等待他的这种高峰期,就应该及时的进行干预,避免这种黄疸持续存在,造成孩子机体出现严重的损伤。一般生理性黄疸是不需要进行干预的。一般在高峰期,它的数值一般也不超过十二毫克每分升。一般随着孩子的这种年龄,随着孩子的这种时间的长大,一般在十四天左右就会自行缓解。

新生儿黄疸怎么预防 宝宝黄疸怎么预防

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出生24小时后血清胆红素由出生时的17~51μmol/L(1~3mg/dl)逐步上升到86μmol/L(5mg/dl)或以上。那么新生儿黄疸的原因有哪些?新生儿黄疸怎么预防好呢

新生儿黄疸的原因

红细胞破坏太多太快。体内的胆红素约80%是由衰老的红细胞被破坏而形成的。如果红细胞破坏太多太快,胆红素激增,就会引起黄疸。母、子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性黄疸就属于这一类,新生儿生后24小时内就出现黄疸,而且进展很快,皮肤呈现金黄色。当血里的胆红素超过20毫克%时,胆红素就可能进入脑细胞,干扰脑细胞的正常活动和功能,引起核黄疸,威胁新生儿的生命。目前对严重黄疸虽已有了较好的治疗方法,但要取得理想的疗效,还必须在发生核黄疸前及时抢救。家长在观察黄疸程度时,应注意选择天然光线充足的地方,并反复多次察看有否加重。对黄疸进展迅速的新生儿要及时就医。

肝细胞摄取、结合和排泄胆红素发生障碍。由于肝细胞发炎或肝细胞内缺少一种酶,或这种酶活力低,就不能很好排泄胆红素,如患新生儿肝炎或败血症等。出生一周内的新生儿产生生理性黄疸,就是因肝脏酶活力低下这个原因。有的婴儿吃了母乳也会引起这种类型的黄疸,因为母乳内含有一种具脂肪成分的孕酮物质。婴儿哺乳后,这种脂肪成分很快被脂肪酶分解,释放出游离脂肪酸,它可以增加小肠对胆红素的吸收而导致黄疸,但婴儿是健康的。以上情况都称为肝细胞性黄疸。

由于胆管阻塞,胆红素不能排泄到小肠,使胆汁淤积在肝细胞或胆道内而引起黄疸。我们称它为阻塞性黄疸,如新生儿胆道闭锁、胆汁粘稠等。

4种病理性新生儿黄疸

溶血性黄疸:溶血性黄疸最常见原因是ABO溶血,它是因为母亲与胎儿的血型不合引起的,以母亲血型为0、胎儿血型为A或B最多见,且造成的黄疸较重;其他如母亲血型为A、胎儿血型为B或AB;母亲血型为B、胎儿血型为A或AB较少见,且造成的黄疸较轻。这样一来,一些父母会十分紧张,担心孩子会发生ABO溶血,其实要说明的一点是:不是所有ABO系统血型不合的新生儿都会发生溶血。据报道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的发病率为11.9%。新生儿溶血性黄疸的特点是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且逐渐加重。

感染性黄疸:感染性黄疸是由于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等原因主要使肝细胞功能受损害而发生的黄疸。病毒感染多为宫内感染,以巨细胞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最常见,其他感染有风疹病毒、EB病毒、弓形体等较为少见。细菌感染以败血症黄疸最多见。黄疸的特点是生理性黄疸后持续不退或生理性黄疸消退后又出现持续性黄疸。

阻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多由先天性胆道畸形引起的,以先天性胆道闭锁较为常见,其黄疸特点是生后1-2周或3-4周又出现黄疸,逐渐加深,同时大便颜色逐渐变为浅黄色,甚至呈白陶土色。

母乳性黄疸:这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病理性黄疸。少数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其黄疸程度超过正常生理性黄疸,原因还不十分明了。其黄疸特点是:在生理性黄疸高峰后黄疸继续加重,胆红素可达10-30mg/dl,如继续哺乳,黄疸在高水平状态下继续一段时间后才缓慢下降,如停止哺乳48小时,胆红素明显下降达50%,若再次哺乳,胆红素又上升。

新生儿黄疸怎么预防

1、看父母血型。母亲是O型血,父亲是是A型血或者AB型血,新生儿出现黄疸的几率偏高。这种新生儿黄疸就是溶血性黄疸。溶血性黄疸最常见原因是ABO溶血,它是因为母亲与胎儿的血型不合引起的,以母亲血型为0、胎儿血型为A或B最多见。因此,父母血型是影响新生儿黄疸的主要因素。当然,父母也无须太过紧张,不是所有ABO系统血型不合的新生儿都会发生溶血。据报道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的发病率为11.9%。

夫妻双方如血型不合(尤其母亲血型为O,父亲血型为A、B或AB),或者母亲RH血型呈阴性,需要定期做有关血清学和羊水检查,并在严密监护下分娩,以防止新生儿溶血症的发生。

2、注意饮食。怀孕期间,孕妇要注意饮食有节,忌生冷的食物,也不要吃太饱或者让自己太饿,并忌烟酒和辛热之品,以防损伤脾胃。

3、多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蔬果。比如苹果、猕猴桃、西红柿等食物。

推荐阅读:

  1. 新生儿黄疸值多少达到住院标准?
  2. 新生儿黄疸怎么处理比较快
  3. 新生儿黄疸高峰期是出生后第几天
  4. 新生儿黄疸怎么预防 宝宝黄疸怎么预防
  5. 新生儿黄疸15.6严重吗
本文链接:https://jk.yanglaozn.com/jibing/999060.html
本文标签:新生儿黄疸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