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群养生

冬季幼儿如何预防呼吸道疾病?

网友投稿 人群养生 2015-12-23

1、增强小儿的抵抗能力 平时营养要全面,不要偏食与挑食。要加强户外活动,不要怕孩子冻坏而常关在房间内。要接触大自然,接触阳光,接触新鲜空气,这样才能使体格长得健壮,对疾病有足够的抵抗力。

2、保暖 注意气候变化,及时添减衣服,不要和衣而睡。冬天室内外温差较大,进出需加减衣服;晚上防止踢被;平时穿衣不要捂得太热。因为小儿新陈代谢旺盛,运动量大,产热多,若衣服捂得过厚,热量不能散发,出汗多,使内衣又湿又冷,易诱发感冒与肺炎。

3、避免传染 秋冬季是呼吸道疾病的好发季节,少带儿童到公共场所去。家庭中如有人感冒咳嗽,应注意隔离。特别对喂奶的婴儿,家长患感冒应戴口罩接触婴儿。

4、保持居室环境空气新鲜 特别在冬天,每天上下午必须开窗通风半小时,许多病原体可在大自然的空气中得到净化。但是我们也知道,如今雾霾肆虐,有时一整天都是雾霾天气,因此这时开窗是不明智的,这时候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就需要空气负离子,尤其是小粒径负离子了,它可以对PM2.5及以下可入肺颗粒具有强效的吸附和降解的效果,实现防护到家的负离子浴森林环境,全天候为孩子保持居室空气新鲜。

15、进行耐寒锻炼 勤洗澡勤换内衣

5、进行耐寒锻炼 勤洗澡勤换内衣。用冷水洗脸热水洗脚。利用温差的剧烈变化,刺激机体,可促进小儿新陈代谢,提高呼吸道的抵抗力。

注意事项

另外,小儿不是成人的缩影,发生了呼吸道疾病应及早就医,不要盲目自行投药。

吃太多盐可能带来的危害 吃太多盐会导致的疾病

食盐是我们生活中不能缺少的调料,一道美味佳肴少不了食盐的调味,但是食盐不宜摄取过多,摄取过多当心诱发7大疾病,具体是哪七大疾病,就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吃太多盐可能带来的危害

1.胃癌

食盐中的高渗透液会破坏胃黏膜,一些腌菜、盐渍食品中所含亚硝酸盐在胃酸和细菌作用下会转变为亚硝胺,易致胃癌。

2.皮肤老化

体内钠离子增加会导致面部细胞失水,皱纹增多。

3.肥胖

英国通过对1600多名青少年进行研究发现,吃盐越多,甜饮料喝得越多,很容易带来肥胖问题。

4.高血压

体内每潴留1克食盐,就需111.1克水与之配成“生理盐水”储存在组织,血管中水分增加,血管壁受到的压力也随之增大。

5.肝肾疾病

摄入过多盐会超过肝肾代谢的承受力,加重心血管压力,血压越高,肝肾血流量越少,肝肾功能损害越大,易导致慢性疾病。

6.呼吸道炎症

高浓度食盐不仅抑制呼吸道细胞活性,降低其抗病能力,还会减少唾液,使口腔内溶菌酶减少,难以抵抗病毒感染。

7.骨质疏松

食盐主要成分是钠,人体每排泄1000毫克钠,大约会耗损26毫克钙。吃盐越多,钙越少。

温馨提示:炒菜本着“后放盐、少放盐、不放盐”的原则,尽量少在外边吃饭,减少盐的摄入。

饮食巧搭配赶走疾病

我们都知道食疗养生是不错的养生方法,但是要想获得健康,光知道吃什么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知道如何搭配。搭配对了,能产生一种神奇的“化学作用”,造就1+1>2的健康效果。帮你赶走疾病,活力充沛每一天!

保护心脏:绿茶+柠檬

绿茶富含一种对心脏有益的强氧化剂——茶多酚,但它难以吸收,80%都被人体排出了。美国普渡大学的研究表明,柠檬中的维生素C可将人体吸收茶多酚的能力提升13倍。所以,喝绿茶时滴几滴柠檬汁,能更好地保护心脏。

增强免疫力:牛肉+胡萝卜

胡萝卜富含预防感染的维生素A,但是如果没有牛肉里的锌元素,维生素A发挥作用所依赖的蛋白质就无法合成,也无法从肝脏转移到其他器官。

消除痤疮:类维生素A+过氧化苯酰

研究发现,单独使用类维生素A酸衍生物或过氧化苯酰外涂药物。12周后痤疮可减少15%。但是二者合用可将痤疮减少50%。

赶走疲劳:鸡蛋+橙汁

素食者吃肉太少。所以会因铁元素摄入不足导致四肢乏力。蛋类所含的铁元素有限,且不能全部被人体吸收。维生素C能将铁元素的溶解度提高6倍。保证素食者从食物中吸收充足的铁。

预防老年痴呆:咖喱+黑胡椒

咖喱中的姜黄素不但有很强的抗癌能力,同时能阻止B-淀粉样蛋白在大脑中沉积。预防老年痴呆。但是姜黄素不易被吸收,而黑胡椒可将其吸收能力提高20倍。

藏少脂肪吸收:汉堡包+酸奶

吃汉堡包等饱和脂肪含量较高的食物时,最好再吃些钙质丰富的餐后甜点。钙元素可以阻止脂肪酸的消化吸收。研究发现。每天从酸奶制品中摄入1735毫克钙。可以减少身体吸收85千卡的热量。

躲避皮肤癌:咖啡+有氧运动

美国罗格斯大学的研究发现。做有氧运动之前喝杯咖啡,可将免疫系统杀死皮肤癌细胞的能力提高4倍。

冬季易患五大疾病 破译病因可早预防

冬季,人体的新陈代谢作用变缓,以最大限度地保存能量,但同时也降低了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世界上大多数地区的死亡率都以冬季为最高,冬季也是心脑血管病、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时段。人们可通过天气预报,巧妙地“破译”疾病发生的预兆。


感冒

虽然一年四季都会发生感冒,但以秋冬季为高发期。导致感冒发病高峰的天气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冷空气的入侵,特别是秋冬交接后的第一次降温,如最低气温自零上降至零下,1—2天内就会有大批人感冒。若每日最低气温持续在零下,感冒病人就会逐渐减少;第二类是冷空气通过后出现冷高压天气,人们也容易发生感冒。当冷空气入侵时,日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大幅度下降,前后两天日平均气温甚至可以相差10摄氏度以上。这种突然降温,使人们的体温调节功能难以适应,人们没有注意保暖,就易受凉。

关节痛

秋冬过渡季节,气象要素变化剧烈,晚秋、初冬较强的冷空气能引发关节病痛的发作。一般地说,当日温度变化在3摄氏度以上,气压变化大于10百帕以上,相对湿度变化大于10%以上,关节痛病人就会多起来。而且疼痛发作也可能出现在天气变化的前一天,这就是“旧伤疼痛明日雨”的由来。因此,有关节炎和其他伤痛的患者,平时要加强锻炼,以改善和调节关节功能,减少关节病痛。在天气变化前采取保暖、驱湿措施。

气管炎

多在冬季复发,有明显的季节性。不仅慢性支气管炎患病率与气候有关,而且其病情加重或复发也与天气有关。在北方地区,当同日温差大、隔日温差大、相对湿度高、风速大时,慢性支气管炎病情加重者就会增加。由此可见,慢性支气管炎的复发与病情加重都与寒冷有关,通过耐寒锻炼和增强体质可以预防慢性支气管炎。

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的发病高峰期与冷空气活动密切相关。以往入秋后,第一次出现持续期较长的日最低气温低于0℃的过程中,都有一次明显的心肌梗死发病高峰。此时的天气特征为持续低温、阴雨和大风。由于大风和潮湿都能增加寒冷程度,因此,影响心肌梗死发病的气象条件大多为寒冷的作用。

冬季抑郁症

此外,由于天气急剧变化,气温骤降,使人体胃酸分泌和黏膜阻力有所改变,往往引起溃疡病的发作。冬季光照时间短,气候寒冷,也容易影响人的新陈代谢,使血流速度减慢,导致氧气供应不足,大脑细胞缺氧,于是就出现了精神倦怠、思睡等一系列冬季抑郁症症状等。

秋季干燥疾病来袭 防范病毒趁虚而入

秋来了,疾病也随之而来,天气干燥,疾病传播更加肆无忌惮;温差逐渐增大,许多人抵抗力较差,难适应季节的变化,各种各样的疾病便趁虚而入。我们更应该提前预防疾病,防患于未然。

一、防感冒传播。秋天气候变化异常,是伤风感冒的高发季节。特别是当工作环境通风不好时,感冒更容易在办公室之间迅速传播。另外,每年10月份前后,是流感疫苗的预防接种季节,体质较差或有基础疾病者应积极预防接种。秋天气候干燥要适当多饮水,增强机体代谢。在感冒流行时可用陈醋熏蒸居室,经常使用冷水洗脸洗鼻,也有助于感冒预防。

二、防哮喘发作。秋季空气干燥,过敏源较多,极易侵犯一些过敏体质的人,常引发哮喘。由于有哮喘病史的人对大气的温度、湿度等变化极为敏感,而且适应能力弱,极易因上呼吸道感染而诱发支气管哮喘。如果采取相应的进补,可预防或减轻支气管哮喘的发生或发展。

三、防慢性支气管炎复发。中医学认为“天人相应”,室内安静整洁,常开门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室内温度最好控制在18℃—20℃,相对湿度在40%—50%。慢性支气管炎其中70%是旧病复发者。此类病少则一周半月,多则半月不愈,有旧病者要注意锻炼身体,加强户外活动,增强机体抵抗力;要注意保暖防寒,少食辛辣食物,戒烟少酒。

四、防胃病出现。受到冷空气刺激后,胃酸分泌增加,胃肠发生痉挛性收缩,抵抗力和适应性随之降低。传统医学认为,胃肠道对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如果防护不当,不注意饮食和生活规律,就会引发胃肠道疾病而出现反酸、腹胀、腹泻、腹痛等症,或使原来的胃病加重。严重者还会引起胃出血、胃穿孔等并发症。

五、防心脑血管疾病。秋季天气变凉,由于皮肤和皮下组织血管收缩,周围血管阻力增大,导致血压升高。寒冷还会引起冠状动脉痉挛,直接影响心脏血液供应,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塞。因此,心血管病人要坚持服药,坚持进行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积极防治感冒等,以避免诱发加重心血管疾病。

六、防秋燥、肤损。秋季气候干燥,空气中缺乏水分的滋润,人易出现鼻咽干燥、声音嘶哑、干咳少痰、口渴便秘等一系列燥症,俗称“秋燥症”。秋燥不仅使人感觉不舒服,而且还会诱发许多感染性疾病,如感冒、疖肿、鼻炎等。

防干燥从细节做起,尽量保证早睡早起,多参加晨练,但也要注意加强保暖,呼吸新鲜空气,增强身体抵抗力。选择护理产品时,要根据季节的变化,明智地选择。在食谱中加入营养丰富的食物,保证食物补充完善,切不可挑食。

推荐阅读:

  1. 吃太多盐可能带来的危害 吃太多盐会导致的疾病
  2. 饮食巧搭配赶走疾病
  3. 冬季易患五大疾病 破译病因可早预防
  4. 秋季干燥疾病来袭 防范病毒趁虚而入
本文链接: https://jk.yanglaozn.com/renqunyangsheng/1302.html
本文标签: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