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群养生

手足口病需要住院吗?照顾手足口的大人需要隔离吗

网友投稿 人群养生 2022-03-25

手足口病是散播迅速的一种少年儿童传染疾病,多产生余5岁下列的少年儿童。手足口病能够根据气体飞沫传播,非常容易互相污染,因此 父母在小孩接纳医治的全过程时要特别是在的高度重视。

手足口病医治标准:

1、内服B族维生素,如维生素b21、维生素b22、维他命C。

2、反胃无法进餐者给与打点滴。当口腔内部因为有糜乱进食艰难时,能够给与易于消化的流质食物,刷牙漱口。

3、牙龈肿痛给与青梅果散、金霉素鱼油或口腔溃疡散外抹,痛疼强烈涂以利多卡因或苯佐卡因加硼沙凡士林,促进糜烂面早日痊愈。 并维持部分清理,防止病菌的继发感染。

4、皮肤疱疹有继发感染者涂以1%甲紫。

5、服食抗病毒药物,如病毒唑、病毒灵等。若伴随发烧时,可以用一些清热去火的中药材。

手足口病有什么治疗方法

一、轻疾者可给予抗病毒治疗、抗感染药、全身上下支持治疗;重症患者还应紧密检测病况转变,尤其是脑、肺、心等关键内脏器官作用;危重病人需注意检测血压值、动脉血气分析及肺部ct。

二、用药治疗。

常见的有阿昔洛韦、盐酸伐昔洛韦、泛昔洛韦、中药材等,他们做为高效率广谱性的抗病毒的药,具备显著减少发烫及鳞屑痊愈時间,缓解口腔疱疹痛疼功效。

三、抗感染药医治。

部分可以用漱口清洁药品含漱、擦抹。

四、锻练身体素质,提升人体的免疫能力,能够抵御病毒性感染和避免病毒性疾病的发作。

五、重症患者必须住院治疗开展医治。

六、中医药方

1、肺胃积热

症状表现:

全身发热、身冷,手、足、口位置发生泡疹,并且口角中泡疹呈鲜红色、伴随强烈痛疼,病人唾沫代谢太多、无法进餐、大便干硬、舌苔黄厚。

治疗方法:

以黄连3克,柴胡6克,黄芩3克,五倍子6克,香薄荷6克,与50mL清水煎成药汁,分为2次饮用。

2、寒湿交阻

症状表现:

全身发热、身冷,手、足、口位置发生泡疹,口角泡疹呈深色,痛感不强,伴随肚胀、纳呆、舌苔白腻或有轻度黄腻。

治疗方法:

用生甘草10克,白芷6克,柴胡6克,黄芩2克,炮姜3克,黄芩10克,霍香6克,添加50mg清水,煎成药汁,分为2次饮用。

3、神经中枢系统软件感柒

症状表现:

人体高烧、无汗水代谢、发生疹子、舌红、身体痿软或偏瘫、非常容易受凉、心态心烦、总想睡觉、舌苔白腻或有黄腻。

治疗方法:

运用黄连3克,生石膏20克,寒水石10克,长石10克(包煎),赤石脂10克,百石脂10克,紫石英10克,生牡蛎10克,生龙骨10克,炮姜3克,桂枝6克,夏枯草3克,添加50mL清水,煎成药汁,分2次饮用。

七、手足口病的饮食疗法:

1、荷叶粥:鲜荷叶2张,大米50克,将菏叶剁碎,熬粥服用。

2、竹子叶20片,灯蕊10根,荷兰豆15克,长石6克,加少量糖,煎饮用。

3、金银花蝉衣饮:金银花15克,蝉衣3克,淡茶少量,煎水饮。

如何应对手足口病?控制感染源头很重要

手足口病是儿童高发性疾病,传染性非常强,表现出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临床上,手足口病主要发生在5岁以下的儿童身上,尤其是3岁以下免疫力低下的儿童。

父母应如何应对手足口病?

1、控制感染的渠道和源头。通常该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染,如唾液、疱疹液、粪便等直接接触,污染的毛巾、杯子、玩具等间接接触传染。此外,手足口病也可以通过飞沫传播,传染率很高。

2.注意观察婴儿症状的发展。如果婴儿患有手足口病,父母不必太担心。一般来说,隔离只需要两三天,一周以上就可以痊愈。如果孩子的症状轻微,可以在家照顾,5~10天就会痊愈。但是,如果父母开始发现婴儿的病情没有恢复,更严重的话,必须马上去医院就诊,症状严重的话需要住院治疗。

3、注意为儿童提供营养食物。在饮食方面,如果婴儿的嘴有溃疡,父母应该做更多的半流质或流质料理,如肉粥、牛奶、面条等,饮食温度应该更低,过高会刺激溃疡引起婴儿的疼痛。饮食上还应避免辛辣及酸性食物,这些都可能会刺激到溃疡,等溃疡彻底好了再恢复正常饮食。

4、注意保持家庭卫生清洁。儿童使用的物品应在使用前清洗和消毒。要搞好家里的卫生,经常清洗家里的衣服,被子每天都要对孩子的玩具、餐具进行一次清洗消毒,饭前饭后一定要洗手。

值得注意的是,当孩子出现手足口病症状时,要立刻带去医院诊治。如果确定是手足口病,请不要让婴儿接触别人,消毒婴儿使用的东西。另外,尽量给孩子吃高温烹饪的食物,不要让婴儿睡得太晚。

手足口病如何传染

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是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患者一般在发病1-2周,可以从口咽部排出病毒,在3-5周从粪便中排出病毒。皮疹的疱疹当中含有大量的病毒,所以当疱疹破溃的时候,其他人接触疱疹当中的疱液,也可以传播病毒。

被手足口病患者的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玩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这些可以通过日常接触传播,也可以经口传播。另外,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也可以传播。

拓展

手足口疫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可引起手、足、口腔以及臀部等部位的疱疹,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手足口疫多数会在夏天及初秋出现。

急起性病、发热(体温38度至40度,热程在4至7天,7天以上少见)、手掌或脚掌部出现斑丘疹和疱疹,臀部或膝盖也可出现皮疹。皮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的疱疹,疼痛明显。部分患儿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手足口病的症状有哪些

春夏季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家长们要做好预防,那么手足口病的症状有哪些?只有了解手足口病的症状,才好防治,下面小编为您介绍手足口病的症状有哪些,你要留意了。

手足口病的症状有哪些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型)肠道病毒引起的,以婴幼儿发病为主的,以口、手、足、肛周发生疱疹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传染病。2008年5月,卫生部将其列入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丙类传染病。那么手足口病的症状有哪些?

1、手足口病的传染源主要为患者、隐性感染者和无症状带毒者。从感染到出现症状,即潜伏期通常是2~7天,最短只有12~24小时。

2、发病初期,主要症状是发热,体温一般在38℃~39℃之间,伴有嘴角痛、咽喉痛、流口水、不爱吃东西等症状,与上呼吸道感染很像。

3、发热是手足口病常见的首发症状。一般症状较轻,大多数患者发病时,往往先出现发烧症状,手掌心、脚掌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黏膜出现疱疹和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4、1~2天后,孩子的手上、脚上、臀部和口腔内颊部、舌、口唇内侧等处可出现红色斑点,斑点逐渐发展成为疱疹,疱疹破溃后形成溃疡,疼痛异常,因此,患手足口病的孩子常因嘴痛而影响吃奶、吃饭、哭闹不安。

5、绝大多数患儿的疱疹在3~4天后,可自行消退,不留痂,也不脱屑而痊愈,无并发症者一周左右即可治愈,预后良好。

6、极少数患儿出现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引起心肌炎、肺水肿、肺缓性麻痹、病毒性脑炎、病毒性脑脊髓膜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导致死亡。

手足口病的传染途径

1、直接接触传播:粪便、皮肤皮疹或水疱破损处以及口腔中的病毒可直接污染所接触到的人。

2、经消化道传播:粪便、皮肤皮疹或水疱破损处以及口腔中的病毒可污染环境中的物品,被肠道病毒污染过的毛巾、水杯、奶具、餐具、玩具、衣物、床品、食物、水源等,都可经手—口传播病毒。

3、经呼吸道传播:患者通过大声说话、咳嗽、喷嚏等方式将病毒通过飞沫传播在空气中,当空气中病毒达到较高浓度时,就会传播给同一环境中的健康易感者。

4、医院交叉感染:收治过手足口病患者的诊室或候诊区,若通风条件差,公共设施无法及时消毒,易造成患者之间交叉感染。因口腔器械消毒不合格引起感染手足口病的也有报道。

对于手足口病,在日常生活中做好预防是关键。注意卫生是预防中最重要的一步。下面小编教你手足口病的预防方法。

手足口病的预防方法

日常生活中,家长应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勤洗手是关键,饭前便后,尤其是在外玩耍后,应要求儿童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每天开窗通风,勤晒衣被;注意饮食卫生,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病从口入;此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的机会。另外,每天晨起检查孩子手心、脚心和口腔有没有异常,注意体温的变化。

托幼机构和学校应做好日常卫生工作并定时消毒,同时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等物品清洗消毒,避免因饮食造成聚集性疫情。执行晨午检和缺课登记报告制度,发现疑似病例,要采取隔离和卫生处置措施,并及时与家长沟通。

如果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轻症患儿可居家治疗,治疗过程中不要接触其他儿童,被污染的食物、玩具等物品要及时消毒处理。如果出现高烧、神经系统症状等重症表现,应尽快就医并采取救治措施。

该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脚气偏方

1电吹风治脚气

首先用肥皂洗净脚部,并用干毛巾抹干水分。将电吹风开到热风档,对着脚底、脚侧和脚趾缝等患处反复吹4~6分钟,由于趾缝间的湿气重,为炎症和溃烂常发处,故最好掰开脚趾对着趾缝吹。热风将湿气吹干后,霉菌即失去赖以生存的温床,同时因为热风温度在50℃以上,可杀伤大量霉菌。如此吹毕既止痒,又消除异味。12小时后,患处原有的白色鳞屑相继脱落,代之以新长的皮肤,趾缝间的溃烂明显好转。次日穿鞋袜前,再次使用电吹风吹几分钟。上述方法每天一次,坚持三天即可明显好转。较传统药物疗法,电吹风法操作简易,且省时省钱,无药物副作用。

2风油精治疗脚气

脚气是致病性皮肤丝状真菌引起的常见皮肤病。而风油精中含有的薄荷脑、樟脑、桉叶油、丁香酚、水杨酸甲酯等正好能够清凉、止痒、杀菌、抗菌,对脚气能起到针对性作用。桉叶油和丁香酚目前已经成为许多外用皮肤消毒剂的主要成分,杀菌作用尤其明显;薄荷脑、樟脑可加快皮肤药物穿透速度,而不会对皮肤造成严重刺激和损伤,非常有利于风油精在皮肤局部发挥疗效。因此,风油精还可广泛应用于因真菌感染而发生的其他皮肤病。

具体使用方法是每天睡前用温水洗脚后,用棉签蘸适量风油精涂于患处,一般连续使用5天,就能基本达到止痛、止痒的作用。如果伴有水疱,应先用针将水疱挑破,再用风油精。

3食疗偏方治疗脚气


黄豆米皮糠:取黄豆100克,米皮糠160克,将黄豆与米皮糠用水炖熟吃。


麦芽煎:取麦芽适量,用水煎服。


青鱼煮韭黄:取青鱼500克,韭黄250克,将青鱼洗净,加韭黄煮食。


冬瓜赤小豆:大冬瓜一个,赤小豆130克。将冬瓜切盖去内瓤,装入赤小豆,放糖水中煨熟淡食,或焙燥为丸食,或加水煮至烂熟,分二、三次食。


花生红枣凤瓜汤:取花生90克,红枣10粒,鸡脚10只,瘦肉120克,陈皮1/4个。红枣去核,与余料齐洗净。鸡脚连同瘦肉飞水冲净。陈皮水先煲沸,加入各材料煲2~3小时,调味即可。佐餐食。

脚气很容易复发的,所以在平时大家应经常保持脚的清洁和干爽,如穿着透气性好的全棉袜子,不穿未干透的鞋袜,洗脚后晾干脚部再穿鞋袜,注重对脚部的护理,以免脚气复发。

多见于成年人,男女皆可发病。往往夏季加重,冬季减轻,时轻时重,长期迁延。医学上通常将脚气分三型:糜烂型、水疱型、鳞屑角化型脚气。

脚气的症状


1糜烂型:好发于第三与第四,第四与第五趾间。初起趾间潮湿,浸渍发白,干涸脱屑后,剥去皮屑为湿润、潮红的糜烂面或伴有裂口,有奇痒,易继发感染。

2水疱型:好发于足缘、足底部。初起为壁厚饱满的小水疱,有的可融合成大疱,疱液透明,周围无红晕。自觉奇痒,搔抓后常因继发感染而引起丹毒、淋巴管炎等。

3鳞屑角化型:好发于足跟、足缘部。由于真菌感染引起皮肤干燥、角质粗厚、脱屑,易发生皲裂。本型无水疱及化脓,病程缓慢,多常年不愈,大多数患者由糜烂型、水疱型转化而成。

家庭用药

(1趾间有糜烂、渗液者,不可以外用刺激性强的药,最好先使创面收敛干燥再用药。可以用1∶8000高锰酸钾溶液(取其粉末用温水溶解至水呈浅粉红色,颜色不要太深,浓度太高反而会腐蚀皮肤)湿敷,然后外用油剂或粉剂,待皮肤干燥后改用盐酸特比萘芬霜剂或软膏。

(2如果皮肤角化增厚严重,抗真菌药物很难渗透吸收,可以先用10%水杨酸软膏、复方苯甲酸软膏等使角质软化,再用抗真菌药。皮肤干裂明显者,可以每次用温水以1:50比例稀释皮康圣液抗菌液浸泡15-20分钟,使角质软化。皮肤干裂明显者,可以每次温水浸泡后局部涂油膏,然后用塑料薄膜封包,外缠绷带,24~48小时后除去

(3足部起小水疱,未破溃者,可以先用3%硼酸溶液浸泡,然后选用霜剂。

(4足癣合并细菌感染,原则上应先局部抗细菌感染。可以用呋喃西林溶液或1∶2000黄连素溶液湿敷。另一种有效的方法是用中药煎剂浸泡。如用马齿苋30克,生地榆30克,明矾10克,水煎后浸泡或湿敷,每日20~30分钟,待感染控制后,再用抗真菌药物外涂。严重感染者,可以口服抗生素,如头孢氨苄胶囊、麦迪霉素、红霉素等。

手足口病的治疗

一、西医

1、治疗原则主要是对症处理

(1)口服B族维生素,如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

(2)呕吐难以进食者给予输液。当口腔因有糜烂吃东西困难时,可以给予易消化的流食,饭后漱口。

(3)口腔溃疡给予青梅散、金霉素鱼肝油或锡类散外涂,疼痛剧烈涂以利多卡因或苯佐卡因加硼砂甘油,促使糜烂面早日愈合。 并保持局部清洁,避免细菌的继发感染。

(4)皮肤疱疹有继发感染者涂以1%甲紫;

(5)服用抗病毒的药物,如病毒唑、病毒灵等。若伴有发热时,可以用一些清热解毒的中药。

2、手足口病可能结合心肌炎、脑炎、脑膜炎等病症,应及时进行治疗

(1)并发脑膜炎者按照脑膜炎治疗

(2)并发心肌炎者按照心肌炎治疗。

二、中医

(1)双花防毒饮。方剂:金银花10g,野菊花10g,蚤休15g,茯苓10g,甘草3g。制法:上药加水300ml,浸泡30分钟,以武火(大火)煎煮沸腾,改用文火(小火)煎煮15分钟,煎成药液150ml。每日1剂,药液分2~3次服,连续服用7~10天。3岁以下婴幼儿可减量服用。

(2)对急性期出现低热或无发热,流涕咳嗽,咽红疼痛,或纳差恶心,可用银翘散方剂;

(3)高热持续,口腔、手足、臀部、四肢疱疹分布稠密,可用清瘟败毒饮方剂;对出现高热不退,频咳气急等并发症,可用己椒苈黄丸合参附汤方剂。

(4)治疗口疼牙龈肿:可用板蓝根10克,黄芩、白藓皮各6克,双花3克,竹叶、薄荷各2克,煎水含漱。

推荐阅读:

  1. 如何应对手足口病?控制感染源头很重要
  2. 手足口病如何传染
  3. 手足口病的症状有哪些
  4. 该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本文链接: https://jk.yanglaozn.com/renqunyangsheng/238065.html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