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群养生

揭秘新生儿低温的原因有哪些?揭秘宝宝低温的原因是什么

网友投稿 人群养生 2022-06-24

当小生命初降人间,爸爸妈妈们肯定对这颗"掌上明珠"倾注了无尽的爱,一刻也不愿意与宝宝分开。但是在与宝宝亲密玩耍中,有的父母发现宝宝竟然"冷冰冰"的,很是担心。那么为什么宝宝会出现体温过低的情况呢?

引起新生儿低温的原因

1、身体原因:负责体温调控的神经中枢发育不成熟。

2、受寒冷刺激:新生儿体表面积相对较大,散热大于产热,环境温度低于中性温度以下时,未有效保暖,不能维持体温,常使皮温降到35℃以下,形成低体温。

3、进食不足:宝宝储存在肝脏的糖原能够分解供热,但是顶多只能支撑一天时间。因此当这部分糖原消耗完毕以后,宝宝还没有充分进食,就无法保证热量供给,容易引起低温。

4、缺氧和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新生儿产热的主要部位在棕色脂肪,棕色脂肪中脂肪酸的代谢分解,需要有完善的神经系统功能和充分的氧供应。新生儿在缺氧和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时,棕色脂肪不能利用,化学产热过程常不能进行,易出现体温不升。

5、疾病影响:如果宝宝患有败血症、化脑等极易感染的疾病的话,一般食欲会降低,所吃的东西无法确保充足热量供应;宝宝若是因为休克、酸中毒等使得棕色脂肪分解受到阻碍,这时会产热不足,也会诱发低温。

新生儿低温并发症

1、消化系统紊乱

体温较低不利于消化液的分泌和胃肠的蠕动,因此会出现消化不良甚至合并消化道出血的状况;同时低温会使宝宝的反应速度降低,表现在进食中就是吞咽迟钝,容易呕吐,甚至倒灌鼻腔发生危险。

2、肾功能减弱

低温使肾小管酶的活性降低,进而弱化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因为低温会导致低血压,所以血流量变慢,使肾小球毛细血管的血流量不足,达不到正常过滤的效果,因此宝宝会尿液很少,甚至没有。更为严重的低温还经常会出现氮质血症。

3、神经系统异常

当宝宝的体温在35℃以下时,就没有平时那样反应灵敏了,在33℃以下时,开始出现瞳孔散大的趋势,当体温持续下降至30℃以下时,宝宝对外界刺激就没有反应了,并且呼吸心跳持续减慢,四肢僵硬,体温达不到26℃就基本意味着死亡。

如何预防新生儿低温?如何预防宝宝低温

新生儿皮下脂肪少,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皮肤很薄,血管较多,易于散热,加上体温调节中枢发育未臻完善,以致调节功能不全。当环境温度降低,保暖措施不够或热量摄入不足时,很易发生低体温。如何防止新生儿低温?

容易与新生儿低温混淆的疾病

1、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

出生后1~3周出现低体温,代谢率低,可因产热少而发生体温过低。有特殊面容等临床表现特点,甲状腺功能测定异常,吸碘率较正常低10%以上,T4下降,TSH升高,若TSH低,可做TRH负荷试验,如果垂体内分泌素亦缺乏,则TSH不上升,否则上升。用甲状腺素治疗有效。X线检查股骨远端末出现成骨中心。

2、重感染

严重感染所致体温过低体检可发现感染病灶,有相应病灶症状和体征,一般病情重,低体温持续时间长,可发现感染病史。

如何预防新生儿低温

1、围生期注意预防

要加强围生期卫生保健,尤其是在医疗卫生条件比较差的地区。要重视产检,出现妊娠并发症要及时治疗,还要密切关注胎儿状况,有的早产儿和低体重胎儿容易出现低温状况。

2、积极治疗

有些疾病如畸形、窒息、感染、产伤等会引发硬肿症,一旦发现发病趋势,就要积极治疗。

3、其他方面

在喂养方面,母乳所含的热量比较充足且宝宝能够充分吸收,因此要重视母乳喂养。当宝宝变更房间或者出门时,一定要注意途中的保暖。

新生儿低温如何治疗

1、复温处理

低体温最主要是复温一般都主张逐渐复温,体温愈低,复温愈应谨慎复温过快对已受冷应激损害的新生儿有害,可造成休克抽搐或呼吸暂停,这些可能是由于末梢血管扩张、血流量不足缺氧和脑缺血所致慢复温即置患儿于一温暖的室内并以温毛毯或小被包裹,一般用于轻度的低体温并可望于12~24h内恢复到正常体温但对重度低温者,其棕色脂肪及糖原耗竭慢复温常无效多主张外加温进行主动复温以减少低温对机体的损害。

2、控制感染

感染几乎是每个低温宝宝都会遇到的,但是很容易忽视。为了避免让宝宝受到更大的健康威胁,建议适量使用抗生素。在抗生素的选择上要视情况而定,在具体的病原菌鉴定结果出来之前,可以服用氨苄青霉素150~200mg/(kg•d),以及庆大霉素4~6mg/(kg•d)或者丁胺卡那霉素10~15mg/(mg•d)。如果复温以后宝宝依旧少尿的话,氨基糖苷类的药物要少用,同时注意宝宝的血药浓度范围。

推荐阅读:

  1. 如何预防新生儿低温?如何预防宝宝低温
本文链接: https://jk.yanglaozn.com/renqunyangsheng/239110.html
本文标签:新生儿低温 新生儿低温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