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群养生

春节宝宝如何吃 宝宝饮食安全注意事项

网友投稿 人群养生 2016-02-03

春节期间宝宝如何吃

一、必备食材

1、大麦茶--健脾暖胃。寒冷的天气,从外面归来,一杯暖暖的大麦茶,可以驱散呼吸进入脏腑的寒气,又不会引起内热,是进出温差较大环境的必选;装在保温杯里,即使宝宝在不方便刷牙的时候也可以简单清理口腔食物残渣;同时富含多种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等,可以解腻、润滑肠道、健脾、助消化。大便正常或糖稀用大麦茶比较合适,如心火肝热或大便干燥、先干后湿请用双芽水(分男女)。已经流清鼻涕的可以选择生姜(1-2片)黑糖水。寒气祛除(清鼻涕止住)即可停止,不可用过量。

2、葡萄干水--心火肝热,肝木疏泄不及的宝宝,可以抓一把葡萄干开水闷泡10分钟后饮用,或煮粥煲汤均可,不建议直接食用,一方面小宝宝不会咀嚼,另一方面过甘伤脾。

3、杏仁露--咳嗽、需要润肺、嫩肤的宝宝可以作为饮料适量饮用,也可日常煮粥,注意选择甜杏仁,最好自己购买纯甜杏仁,不要加工过的,或加了添加剂和蔗糖的成品杏仁露,会压制本身的食性,降低效果。

4、枣仁茶--节日期间宝宝情绪过于兴奋,或放炮导致的惊吓等,都可以冲一包宝宝专用茯苓枣仁茶来安神宁心。

5、玉米须茶--大便先干后湿,尿液较少、身体湿困的宝宝必选。

6、陈皮甘草水,山楂条--解决宝宝吃肉多后积食。

可用山楂条,不会咀嚼的小宝宝用开水浸泡后碾碎做羹给宝宝。积食后咳嗽的宝宝推荐陈皮甘草水,8-36个月蜜灸甘草4-6个,陈皮条10条,煮水加金桂花一捏,调黄晶冰糖或黑糖适量后服用。胀气宝宝可单用陈皮茶,烹调菜肴的时候家长也可加入适量的陈皮以解腻理气,化瘀散结。

二、备选食材

1、抗氧化、抗雾霾、抗冷空气刺激:主要的营养素是维生素AE和花青素、类黄酮等,搭配原则是:坚果+绿叶菜、菌藻类等。例如松子核桃胡萝卜枸杞拌菠菜、西芹腰果等。推荐:蔓越莓、蓝莓、松子、核桃(尽量不要选择花生、致敏率太高)、胡萝卜、红洋葱、甜椒、芹菜、柑橘类水果、葡萄、豆类食品。

2、清热解毒:红豆沙或绿豆沙---红豆侧重祛湿解毒清热利尿,吃的肥厚甘腻、内热积毒的健康宝宝食疗作用较好,如果内热过大,耳后淋巴结肿大的宝宝,建议可以日常用绿豆沙用以清热解毒。可以做成包子、冲水或调粥、糕点等。木耳、各种绿叶菜、菌藻类食材(海带、海苔、蘑菇)十字花科的西兰花、菜花等也是不错的选择。

春节宝宝饮食安全注意事项

1、饮料宜少喝

小孩子都喜欢喝饮料,但营养专家指出,含气类的饮料中,如可乐、雪碧等都含有二氧化碳气体,饮用过多会使宝宝胃胀、胃痛,影响胃肠道的消化能力;果汁饮料虽有一定营养,但过多饮用也会影响宝宝的食欲。因此,最好让宝宝多喝白开水。

2、主食不能少

节日里,有些孩子菜吃得多,几乎不吃主食。这种做法很不科学。副食中多是动物性蛋白食物和蔬菜、水果,吃多了容易损伤宝宝的脾胃,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而且,蔬菜、水果所提供的营养主要是矿物质、维生素、膳食纤维等,糖类含量并不高,与主食有很大差别,互相不可代替。因此,要为宝宝合理安排主、副食。各餐荤素搭配,既要有充足的蛋白质,又要有绿叶菜,最好配上一两样开胃菜最佳。

3、春节的餐桌上不要素菜唱主角

一般节日餐桌上以荤菜为主。营养专家指出,过多地吃荤会增加宝宝的肠胃及肾脏的负担。因此,节日里应准备这几类蔬菜:绿叶蔬菜中的青菜、菠菜、芹菜、生菜等,都是去油腻的最佳菜肴;块茎瓜果中的西红柿、南瓜、黄瓜、红萝卜、土豆等,它们除了富含维生素、纤维素、矿物质外,还富含碳水化合物;此外,黄豆、蚕豆、豆芽、水豆腐等,富含植物蛋白和不饱和脂肪酸,对宝宝的大脑和体格的生长发育大有益处。饮料宜少喝蚕豆、豆芽、水豆腐等,富含植物蛋白和不饱和脂肪酸,对宝宝的大脑和体格的生长发育大有益处。

4、需注意饮食安全

节日里,孩子吃各种豆状零食的机会也增多了。儿科专家指出,有时大人一时疏忽,宝宝就可能出现危险,尤其是在跑动、跳跃、嬉笑时,很容易使豆状零食呛入气管里,出现呛咳、憋气、面色青紫等症状,威胁生命安全。因此,尽量不要给宝宝吃果冻、果仁、花生、糖豆等豆状零食,以防滑入气管中。进食时应保持安静,避免逗引正在进食的宝宝。

老人春节应该怎么吃? 遵守5大饮食原则

老人春节饮食5大注意事项

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了,届时家家户户都要准备一桌丰盛的年饭,以及亲朋好友轮番的聚餐应酬,难以避免会进食大量的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菜肴.再加上烟酒和熬夜,这会对身体健康构成一定影响,引发消化、心脑血管等系统的疾病,如消化不良、胃肠炎、急性胰腺炎、肝炎、冠心病、脑卒中等,为了过一个平安健康的春节,春节饮食要注意以下儿点:

1、饮食要节制

聚餐家宴常常是很丰盛的,丰盛的菜肴往往使人的食欲旺盛而“吃撑”了,造成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如消化不良,危及生命急性胰腺炎.预防方法就是自我节制。

2、饮食要清淡

过分“充足”的营养使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明显升高。节假日活动量比上班时要少,几天假期又长几斤体重是常见的问题。因此最好注意调整一下自己的饮食,应该比平时更清淡些,减少脂肪的堆积。

3、蔬菜要多吃

节日的餐桌菜肴丰盛,顿顿离不了鱼肉。然而,人们却常感觉疲劳倦怠、胃肠胀气。这时,要多吃点蔬菜,可解除身体危机,新鲜蔬菜是一种碱性食物,不仅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可解油腻,维持胃肠正常蠕动,预防便秘,而且能中和体内多余的酸性物质,维持人体新陈代谢的需要。

4、水果也要吃

节日饮食杂乱,更容易使人上火、便秘,多吃些水果,既可以起到很好的清热、解毒、润肠功效,还能调节改善人体的代谢机能,预防各种疾病,增进身体健康。但要注意的是,水果与蔬菜的消化时间和过程都不同,应分开食用,否则水果中的大量酵素,会使蔬菜的纤维素腐坏,无法被肠胃吸收。

5、主食要摄入

春节期间,人们大都习惯于多吃菜、少吃甚至不吃主食,这是不可取的。粮食是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它参与脂肪、蛋白质的代谢过程,使其完全氧化,减少有毒物的生成,还为人体提供膳食纤维。因此在品尝美味的同时,应避免无限量地吃菜,还要吃主食。

春节过后肠胃不适 3个秘诀快速调整

春节期间,亲朋好友聚会少不了大吃大喝,而大吃大喝则很容易引起肠胃出现不适。因此,节后首先一定要注重调理好肠胃。中国养生网小编介绍3个春节过后迅速调整的秘诀,希望能给你提供一些帮助。

春节过后迅速调整的3个秘诀

1、合理饮食养肠胃

我们每个人平均一年都要吃掉453公斤以上的食物,而有一大半的人可能会被消化系统的毛病缠上,如便秘、消化不良等。中医上认为,养胃应以“疏肝解郁、和胃降逆”为主,只要利用一段集中休息的时间对胃肠进行调理,应完全能够达到给身体“加油”的效果。

2、粥品养胃

节日期间,亲朋好友难得一聚,一起大快朵颐是常有的事。但平时饮食就无规律,给肠胃造成很大伤害,再暴饮暴食,可能引起许多问题。假日不可贪食美味, 大鱼大肉要少吃。食品应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忌食生冷及过硬过热食品,少吃油炸食品,最好不要吃辣椒,少喝浓茶、咖啡等。

首选“养胃”佳品是粥,既可调节胃口,增进食欲,又能补充身体需要的水分,而且味道鲜美、润喉易食,营养丰富又易于消化,实在是养生保健的佳品。“身 体比较瘦弱的胃病患者可以选取营养丰富的粥类,如在米粥中加入牛肉、鱼肉、鸡血等同煮,还可以在其中加入百合、燕窝等药材防秋燥。”此外,假日不可因贪睡 而省掉早餐,可吃些热稀饭、热燕麦片、热豆浆等配以蔬菜、面包、点心等。

对肠胃也会有影响?的确如此。医学界中有“肠胃是心理的镜子”的说法,很多病人常向医生诉说胃肠道出现不适,如打嗝、腹泻、消化不良、腹胀、便秘及反 酸、烧心、吐酸水,但各种检查却找不出脏器有病变。这种情况在临床上被称为功能性胃肠病。“比如胃溃疡,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或过分忧虑不利于溃疡的愈合, 甚至使症状加重。”上班族在工作压力大、精神受刺激、生活不开心时,常常会感到腹胀、没有胃口。在这种情况下,心理调节是最好的药物。假日是放松身心的好 时候,抛开工作及生活中的种种烦恼,保持轻松愉快的心境,彻底放松,对缓解上述症状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3、充足睡眠

睡眠充足,身体状况较好,抵御疾病的能力就会加强。相反,如果睡眠不足,肠道也会得不到充分的休息。此外,如果睡眠不好,作息不规律,植物神经调节功 能就会发生紊乱,而胃肠都是在神经调节下工作的,因此必然会影响胃肠消化吸收。对于平时睡眠不足、肠胃功能较差的人来说,用这七天假期来补充睡眠是一剂最 好的“补药”。假日不可纵欲过度,最好能按时休息,保证生活规律化。

心理生理学家谢切诺夫通过实验证明,变换人的活动内容是积极有效的休息方式。因此,五一小长假看电视、上网、睡觉并不是最理想的休闲方式。去旅游,去 认识新朋友,去做些有挑战性的新事物都是有效果的选择。但要注意,旅游不是换个地方打麻将,社交也不是跟老朋友海吃海喝。

专家提出了健康休息的“种子”(SEED)法则,即休息必须包括睡眠(Sleep)、情绪(Emotion)、锻炼(Exercise)和饮食(Diet)。即需要合理睡眠,早睡早起,午间小憩;调节情绪,心态稳定平和;合理锻炼,动静结合;饮食科学,营养均衡。

许多假日健身的人都会把日程排得很满,恨不得把几个月没做的运动全补回来。“天天都健身,实际上等于没有健身。”这是因为肌肉群在活动完之后也需要时 间休息,这个时间差不多需要48小时。如果肌肉得不到休息,其生长代谢和分解代谢都会保持一个较高的水平,健身效果很差。假日健身应隔日进行,此外,最好 在专职教练的指导下制定个性化健身计划。

温馨提示,假日不可贪食美味,大鱼大肉要少吃。

推荐阅读:

  1. 老人春节应该怎么吃? 遵守5大饮食原则
  2. 春节过后肠胃不适 3个秘诀快速调整
本文链接: https://jk.yanglaozn.com/renqunyangsheng/2900.html
本文标签: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