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保健养生

预防呼吸道疾病方法

网友投稿 保健养生 2014-01-26

冬季天气寒冷,呼吸道感染、慢支、哮喘等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节节攀升,而且其中重症病人和病情加重的比例上升很明显。所以在冬天对老人和孩子更要注意防止呼吸道疾病加重和复发。

适时开窗通风

天寒偏逢雾霾,以致很多人会紧闭门窗。完全不开窗通风是矫枉过正了。空气流通才能将致病菌、病毒带走,保持空气的清新,常年密闭则会使空气更为浑浊,患上呼吸道疾病的概率则会更高。当然,开窗通风也要讲究适时,雾霾较大时要尽量关窗。雾霾过了之后,最好还是通风,要注意人不能迎风受寒。上班前把窗户打开通风,下班回来后关窗。或者给房间轮流通风,给一间房通风的时候,人可以到另一间房休息,然后再交换。除了给自己的居室开窗通风之外,开车族也要给自己的爱车透透气。冬天人们开车不开窗,开空调,空调的过滤网上会积攒很多粉尘。这样一不开窗,二不清洗空调过滤网,小小的汽车空间里就会含有大量的致病菌,对呼吸道的健康肯定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开车的时候最好留一点缝隙,以及每天给汽车通风。

口罩经常更换

近日持续雾霾天气,口罩成为人们出门的必需品。戴口罩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方法之一,保暖和防尘是两大主要作用。他建议,口罩至少要一天一换,在外奔波时间久的人,口罩要换得更勤快一点,几个小时就该更换一次。实验表明,N95口罩的过滤效果值得肯定。然而,普通市民使用专业医用口罩不太实际,N95口罩质感较硬,透气性差,呼吸起来较不通畅,长时间佩戴容易出现缺氧症状。老年人和心血管疾病的人尤其要避免佩戴,以免呼吸困难导致头昏。

改良居家环境

少出门多在家里待着,是否能减少对呼吸道的不良刺激呢?也不尽然。如今的居家软装潢丰富多彩,厨卫用品含有的化工成分多种多样,其中隐藏着看不见的呼吸道不良刺激物,容易诱发咳嗽或哮喘。他建议,居家环境要简约,家具要简洁,不要过度装修,从而减少被污染的机会。在家做饭时多蒸煮,少煎炸烤炒。当食用油加热到250℃时,会出现大量油烟气,对呼吸道敏感者也会造成不良刺激。炒菜时尽可能控制油温不超过200℃,以油锅冒烟为限。

从温差、粉尘、气体这三类常见过敏原入手总结了冬季预防哮喘的主要方法。首先,针对于温差。寒冷的季节第一就是要做到保暖防寒,哮喘患者在出门的时候一定要把自己包裹厚实,戴上口罩、围巾、帽子,以免室内外温差给气道强烈的刺激。建议哮喘患者最好在室内运动,或者在运动的时候佩戴口罩。

其次,粉尘。哮喘患者的居室一定要保持整洁干净,被褥床垫经常清洗、更换、晾晒。空调一定要常常清洗。另外,哮喘患者不要养狗、养猫。不少患者即便是疾病复发,也一定要在家养这类长毛宠物,这是非常不利的,治疗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第三,气体。某些刺激性气味也会导致支气管痉挛,哮喘患者应该避免去新装修的房间、避免处于油烟味重的地方。

冬季还很漫长,照顾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从每个细节做起,从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开始。

警惕!老人出行需提防这4种疾病 备好急救药

旅游途中预防疾病:

急性肠胃炎

由于旅途中食物或饮水不洁,极易引起各种急性的肠道疾病。如出现吐、泻和剧烈腹痛等症状,同伴们应立即将病人送附近医院诊治,并将其吐、泻物按防疫要求进行消毒处理,以防止传播扩散。

昏厥

昏厥多由劳累引起,病人突然昏倒,不省人事,面色苍白,大汗淋漓。此时千万不可随意挪动病人,应首先观察患者心跳和呼吸是否异常。如发现心跳、呼吸正常,可轻拍患者并大声呼唤使其惊醒。如无反应则说明情况比较复杂,应立即送医院急救。

心源性哮喘

奔波劳累,常会诱发或是加重心源性哮喘的急性发作。临床表现为咳嗽、喘息、呼吸困难等。病人首先应采取半卧位,并用布带轮流扎紧患者四肢中的三肢,每隔5分钟一次,可减轻心脏的负担。

心绞痛

多由劳累、饱食、激动、受寒等引起,因此,有心绞痛病史的患者,秋游时应携带急救药品。如发生心绞痛后,首先应让其坐起,不可搬动,并迅速给予硝酸甘油含于舌下,同时服用麝香保心丸或苏冰滴丸等药物,以缓解病情。

推荐老年外出旅游必备的药品

针对自己的具体情况带药

患有冠心病、高血压者,可按自己的病情带扩张冠状动脉的药物,如消心痛片、硝酸甘油片、速效救心丸和降压药等;溃疡病患者可带胃必治等;哮喘患者可带喘息灵和氨荼碱等;糖尿病患者可带美比达或消渴丸等。便于服用,防止病情加重或旧病复发。

防晕船晕车药

平时易晕车船者,可带胃复安片、乘晕宁片,于上车船前半小时口服一次(每次一片)。如长途旅行者,可在上车船后3至4小时加服一次,效果更好。

解热镇痛药

由于旅游种种原因,常有伤风感冒,为此必带扑热息痛片、去痛片以及银翘解毒片,以便伤风感冒时服用。另外清凉油也必带的,当有头痛时涂于两侧太阳穴处,清凉油有清凉解毒、止痛、提神醒脑之功效。如被蚊虫叮咬,患处涂点清凉油,其效果也不错。

冬季适宜练四个瑜伽招式 锻炼身体预防疾病

地铁里那些不健康行为

对于地铁族来说,北京的地铁越来越方便让人欣喜,但地铁里不健康的行为也让人无可奈何。有读者打电话提出这样的问题:不遵守先下后上规则造成身体的拥挤摩擦;咳嗽、打喷嚏不掩口鼻造成细菌的传播;大声喧哗、个人卫生不佳等问题造成的干扰……在夏季拥挤的车厢里,不加掩饰的咳嗽、打喷嚏行为尤其可憎。健康专家提出,这种不健康行为损人不利己,每个旁观者都有义务提醒和制止。


1【行为隐患一】地铁里打喷嚏、咳嗽不掩口鼻

【乘客认同度】89%

★★★★★★★★★☆

有研究称,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上下班的人,有67%的人即使自己病了也要坐车或地铁去上班。对此,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感染内科主任何屏表示,即使排除这些人的传染性,空气、环境中存在的细菌、病毒也不少,尤其是地铁车厢这样较为封闭的空间中,感染几率可大大增加,当身体抵抗力降低的时候,尤其要注意自我防护。

在地铁里打喷嚏、咳嗽不掩口鼻,会给人们带来怎样的健康隐患呢?当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或隐性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时,那么其呼吸道内的病原体就会随空气飞沫传播扩散到周围空气中,最远距离可达4-5米。这些病原体非常小,可以在空气中长时间悬浮,甚至可达数小时。假如一位易感者进入该区域,就有机会吸入被病原体污染的空气,从而感染疾病。

【应对方法】

何屏提醒,乘地铁时如果碰到有人不掩口鼻打喷嚏、咳嗽,一般来说,一米之内遇到这种情况较为危险,应及时屏息转脸,有条件的走开一会儿,尽量不呼吸“喷射范围”内的空气。研究表明,两米以外感染风险就会大大降低。在传染性疾病高发的季节,乘地铁最好戴口罩,避免长时间在人群拥挤的地方逗留,如果自己已有感冒等患病倾向,也应戴口罩出行,以防传染给他人。

2【行为隐患二】地铁打盹儿、小睡、着装清凉

【乘客认同度】62%

★★★★★★☆☆☆☆

夏日,地铁车厢里与地面温差大,如果打盹儿小睡的话,很容易对颈椎造成伤害。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科主任郭振强介绍说,这样的病患并非特例,如果患者本身颈椎就有问题,又在有冷风吹的地方小睡——尤其颈肩穿得少、露得多,很容易造成颈肩疼痛,甚至使原有的颈椎病复发。

办公室人群长时间对着电脑,很容易造成肩颈疼痛甚至颈椎强直,而人在睡眠时,身体各器官及全身肌肉都处于放松状态,如果遇到紧急刹车或加速前进,与处于清醒状态时相比,人在此时身体保护机制较差,更难保持平衡,很容易导致颈椎受到伤害,比如颈椎错位等。

有些人习惯侧着脑袋打盹,其实这种睡姿隐患更大,一是身体平衡差,遇上紧急情况,颈椎需要更大的动作幅度来维持平衡,这在肌肉放松的情况下无疑容易发生问题;二是头偏向一侧时,另一侧颈部肌肉处于紧绷状态,容易产生疼痛感,长时间如此容易导致落枕。此外,车厢空调的凉风也容易使人在入睡后着凉感冒,严重的甚至可能导致面瘫。

【应对方法】

如果实在困得不行非打盹儿不可,郭振强指出,此时要背靠座椅,以支撑整个上半身,维持平衡。如果带着背包,可以双手抱包,保持低头、身体稍微前倾的姿势。如果日日都要在地铁上小睡的话,充气颈椎枕是保护颈椎最好的办法。当然,睡眠时一定要注意颈部保温。


3【行为隐患三】在地铁里吃东西、喝饮料

【乘客认同度】52%

★★★★★☆☆☆☆☆

很多贪睡的上班族总是顾不上吃早点就急忙飞奔出家门,再利用坐地铁的时间,把早餐高效率地搞定。人民医院消化科主任刘艳迪提醒,如果想利用地铁到站前的短时间内吃完一顿早餐,势必要精神高度紧张地加快进食速度,因为不能细嚼慢咽,长期如此会对食道黏膜产生刺激,对胃黏膜形成损伤,引起食道炎,出现“胸疼、胸骨后不适、胸骨后堵闷、咽部堵闷”等状况,严重的甚至可以引起食道癌。

此外,上下班高峰时段地铁运行中的人流密集,在这样一个相对封闭的车厢空间内吃早点或零食,还会使食物受到污染形成健康隐患,食物被污染后,严重的会引起胃肠炎。

【应对方法】

尽量别在人流密集的地铁里吃东西,也别在赶时间时吃东西。如果你是这类习惯于在乘坐地铁时吃吃喝喝的人群,出现了上述症状要及时就医,并注意就餐时尽量选择安静、舒缓的环境,让胃肠道得到充分的休息。

4【行为隐患四】乘地铁时玩手机等电子产品

【乘客认同度】45%

★★★★★☆☆☆☆☆

很多年轻地铁族都靠电子产品来打发无聊的上下班旅途,而这种习惯会使眼睛受累。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中心白内障科副主任医师孙靖介绍,地铁里阅读不当会使成年人出现视觉疲劳,使孩子的近视度数加深。

用手举着电子读物、手机等随时浏览,很难保证手眼间的距离不会变化,在震颤中眼睛就要随时调整与手上小屏幕的焦距,很容易引起视力疲劳,久而久之,就会导致视力下降或近视度数加深。尤其是一些30岁以上的中青年人群、老花眼人群、远视眼人群,视调节能力下降后,不停地聚焦,视疲劳症状会比较重,有的人可能会出现恶心、头晕等症状。当阅读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时,人们常把屏幕捧到眼前,而长期近距离看东西对于闭角型青光眼的人群、前房特别浅的人群而言,可能会使晶体前移,诱发青光眼。

【应对方法】

孙靖介绍,长期近距离看吸引人的内容时,盯着屏幕不眨眼,眨眼频率下降后,眼睛里的泪液蒸发过快,干眼症比较明显。眼睛干涩时,不可直接用手搓揉眼睛,否则有出现结膜炎的风险。如果非要在乘车期间玩儿手机,建议时间不要过长,3-5分钟即可,看一会儿要眨眼睛休息一下。


5【行为隐患五】乘地铁时听耳机

【乘客认同度】33%

★★★☆☆☆☆☆☆☆

很多人对“坐地铁听耳机”感到不以为然,但这个不被重视的小细节却存在着不可逆的健康隐患。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刘吉祥介绍,人流密集的地铁里,因为外界环境嘈杂,戴耳机的人会不自觉地调高耳机音量,短期内听力损伤不会很明显,但长期习惯性高分贝的刺激会对耳蜗功能造成损伤。听觉细胞受到影响后,会使听力提前老化或失聪,且毛细胞脱落后,会造成“一旦损害无法再生”的情况。虽然在年轻时感觉不是很明显,但步入中老年后,就有可能比别人早聋。建议常在地铁里听耳机的人群,如果发现耳朵有耳鸣,或者耳朵觉得不舒服,闷胀感等症状要及时就医进行检查。

【应对方法】

如果非要听耳机,就要注意对音量的控制,一般建议音量不超过耳机最大音量的60%,在地铁里连续听10-15分钟就拿下耳机,让耳朵放松一下。爱听耳机的人如果发现自己讲话嗓门越来越大,或电视放的声音也越来越大,就说明自己的听力已经出现问题,此时尽量不要再听耳机了。

乘坐地铁健康提示 远离四种不良习惯

1早餐挪到地铁吃

在多睡10分钟和平静地坐在餐桌前吃饭之间抉择的话,大概九成人会选前者。很多人选择在地铁上班途中吃早餐。医学专家称,地铁是个特殊的环境,在车上吃早餐注定不能细嚼慢咽,而进餐过快易损伤食管黏膜上皮,甚至诱发食管癌。

2阅读书籍忙学习

选择坐地铁的上班族,大多离单位较远,坐上半个小时、一个小时是常事。很多上班族都利用这个时间学习充电。眼科专家告诫广大读者:在地铁里长时间看书是一种非常不健康的用眼行为。

看书时,阅读时间较长,容易让人产生眼疲劳和头晕,对视力和精神造成不良影响。还有不少人为了缓解阅读后眼睛的疲劳感,直接用手搓揉眼睛,给眼睛的卫生带来极大隐患。


3地铁偷空勤补觉

晚睡早起是繁忙的上班族的生活常态。因此,在地铁上补觉,是很普遍的现象。坐着的人很容易就进入梦乡,更有人站着也能迷糊。但事实上,在地铁里补觉往往是得不偿失。由于地铁本身的噪音、灯光和晃动等干扰,人不但很难进入深度睡眠,真正缓解疲劳,还容易因为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不动,导致腰酸背痛,并影响颈椎健康。车上的空调和凉风也容易使人在入睡后着凉感冒,严重的甚至可能导致面瘫。

4听歌玩手机打发时间

为了不受地铁的噪音干扰,也为了打发途中的寂寞和无聊,不少上班族喜欢在地铁里戴上耳机听音乐。一些上班族还喜欢随身携带PSP打游戏,但是这些“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人,却在无形中为耳朵埋下了健康隐患。数据显示,想要在嘈杂的地铁站中听清音乐,耳机音量起码高于85分贝,这样极易对内耳听觉神经系统造成损伤,并引发烦躁不安、头晕、失眠、记忆力减退和思维反应迟钝等症状,对身体健康十分有害。

乘坐地铁健康经验分享

1备件外套乘地铁


带一件衣服,以防空调过冷;闭目养神两分钟,闭上眼睛可以养目,更可以静心,能有效地解除疲劳、恢复体力和提高精力;洗三次手,接触过地铁扶手、座位的人,要尽量减少或避免以手触摸自己或其他人的身体。要养成勤洗手的习惯,只要用肥皂反复洗3次,乙肝、甲肝等病毒就可基本去除;音乐音量尽量控制在40-60分贝,以感觉舒适悦耳为宜,每半小时就让耳朵休息一会儿;准备一瓶含糖饮料或带几块糖,可以减轻口干舌燥时人口中的苦涩味道,缓解焦躁情绪。

总结:很多上班族每天都要挤地铁上下班,可以说一天中有不少时间是在地铁中度过的,地铁人流拥挤,更容易滋生细菌,尤其要注意好卫生健康问题。

八穴位治急慢性疾病

人的体内有8个实用的养生穴位,可治8种常见急慢性疾病。掌握这八个实用穴位,当自己或他人病痛发作时,可通过按摩相应的养生穴位,及时有效的缓解症状,下面就一起来看看这八个穴位的养生功效及按摩方法。

1、止胃痛按揉足三里穴

胃痛时,可用双拇指按揉双腿足三里穴(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待有酸痛麻胀感后3—5分钟,胃痛可明显减轻。

足三里是一个能防治多种疾病、强壮身心的大穴。传统中医认为,按摩足三里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

2、止呕吐指压内关穴

呕吐时,可用中指压内关(在掌面腕横纹上二寸,两筋之间)止呕。压时有酸胀感说明按准穴位,2分钟后恶心呕吐可缓解。

内关穴有疏导水湿、宁心安神、理气镇痛之功效。主治心痛、心悸、胸闷气急、呃逆、胃痛、失眠、孕吐、晕车、手臂疼痛、头痛、眼睛充血、恶心想吐、胸肋痛、上腹痛、心绞痛、月经痛、腹泻、精神异常等。

3、治休克掐压人中穴

刺激人中穴有升高血压、兴奋呼吸中枢的作用。当中风、中暑、中毒、过敏时突然出现昏迷、呼吸停止、血压下降、休克等情况时,用拇指尖掐压患者人中穴可起到急救作用。

人中穴位于人体鼻唇沟的中点,是一个重要的急救穴位。主治癫狂痫,中风昏迷,小儿惊风,面肿,腰背强痛等症。

我们常说“掐人中”,这句话在人晕倒的时候用的最多。当然掐人中只是一种简便的应急急救措施,还应及时与医院联系,进一步抢救,以免延误病情。

4、止鼻血捏脚后跟

鼻子出血时,马上用拇指和食指捏脚后跟(踝关节及足跟骨之间的凹陷处),左鼻出血捏右脚跟,右鼻出血捏左脚跟,约3分钟可止鼻血。

5、止咳嗽指压少商穴

少商穴在大拇指外侧,距指甲角—分处。咳嗽不止时,可用拇指和食指紧压少商穴,至有酸痛感为度,可止咳嗽。

除了按摩,少商穴有一个刺激方法,就是刺血疗法。少商是井穴,在这里放血可以减轻咽喉的疼痛。这是因为肺怕热,喜清凉。少商放血就相当于将肺经过热的气血引出去,还肺一个清凉的天地。刺血的时候,先用酒精将针和皮肤都消毒,然后捏起一点点少商处的皮肤,用针快速在皮肤上刺两下,同时挤三到五滴血,然后迅速用棉棒轻轻按住,以便于止血。

少商穴最擅长治疗的一个病症是咳嗽。秋天时,很多人会时不时地咳嗽几声,严重的甚至咳出血来,咳得头痛。这时候大拇指上的少商穴是止咳嗽的特效穴。

6、治便秘点压天枢穴

便秘患者大便时以左手中指点压左侧天枢穴(位于肚脐左侧2寸),感觉有明显酸胀感即按住不动,坚持1分钟左右,有便感,然后屏气,以增加腹内压,稍后即可排便。

天枢穴以治疗肠胃疾病为主。主治疾病为:便秘、腹胀、腹泻、脐周围痛、腹水、肠麻痹、消化不良、恶心想吐等症。

天枢是大肠之募穴,是阳明脉气所发,主疏调肠腑、理气行滞、消食,是腹部要穴。大量实验和临床验证,针剌或艾灸天枢穴对于改善肠腑功能,消除或减轻肠道功能失常而导致的各种证候,具有显著的功效。

7、降血压按压劳宫穴

高血压患者生气、暴怒、激动或劳累时,血压可急剧上升,此时按压劳宫穴(屈指握拳,中指与无名指尖之间所对的掌心中),可使血压逐渐恢复正常。

劳宫穴五行属火,具有清心火,安心神的作用。

握拳,中指尖所指处即是劳宫穴。高血压患者因生气、暴怒或激动使血压急剧上升时,可按压劳宫穴,用大拇指从另一只手的劳宫穴开始按压,逐个按到每个指尖,左右手交替按压。按压时要保持心平气和、呼吸均匀。按压后突然升高的血压可得到缓解。

8、止头痛按压太阳穴

头痛发作时,患者自己可用双手食指分别按压头部双侧太阳穴(在眉梢与外眼角中间向后一寸凹陷处),按压至胀痛,并按顺时针方向旋转约1分钟,头痛可减轻。

太阳穴是人头部的重要穴位,当人们长时间连续用脑后,太阳穴往往会出现重压或胀痛的感觉,这就是大脑疲劳的信号。这时按摩太阳穴可以给大脑以良性刺激,能够解除疲劳、振奋精神、止痛醒脑,并且能继续保持注意力的集中。

太阳穴在中医经络学上被称为“经外奇穴”,也是最早被各家武术拳谱列为要害部位的“死穴”之一。现代医学证明,打击太阳穴,可使人致死或造成脑震荡使人意识丧失。太阳穴的主治病症为:头痛、偏头痛、眼睛疲劳、牙痛等疾病。

冬季远离疾病十要点

冬季天气寒冷,是最佳保健时节,但是也是病毒肆虐,是心脑血管、呼吸系统、免疫系统疾病的高发期。美国《预防》杂志2013年12月3日载文刊出10个领域的专家总结出的忠告,大家可要牢记,这样让你冬季远离疾病侵扰。

经常漱口。公共健康专家格雷格表示,流感病毒入侵时先突破喉咙里的黏液防线。如果及时漱口,喉咙里的黏液及困在其中的病菌将被冲洗掉。日 本研究也发现,每天漱口3次患感冒的几率降低35%。专家提醒,漱口时头部尽量后倾,然后全部吐出,漱口时间最好持续1分钟。

扎针预防。针灸疗法在西方已日趋流行。专家建议流感季节每6~8周进行一次针灸疗法,能增强抵抗力。

热洗衣物。研究发现,流感病毒可在棉衣上生存8~12小时。密歇根大学的艾莉森博士表示,可用热水洗衣服的办法减少病毒残留,晾干后用蒸汽熨一遍衣物,杀菌效果更佳。

小心孩子。内科专家戈瓦特尼表示,病毒在孩子身上寄存的时间更长。他们的症状不同于大人,隐蔽并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所以拥抱、亲吻孩子后要及时洗手,少带他们到人多嘈杂的地方。

弄湿袜子。加拿大自然医学学院的莱斯利表示,晚上睡觉时可先把袜子浸入冷水、拧干穿上,然后再套上一双干燥的羊毛袜。这样可刺激全身血液循环,从而增强机体免疫力。但此法不适合有三高等慢性病、体质差、足部溃烂等人群。

注重社交。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家庭医学副教授瑞克尔表示,研究发现老闷在家里不出门,很伤免疫力。要尽量丰富社会活动,拜访不常见的亲戚朋友、参加义工活动等都是不错的方法。

多吃大蒜。顺势疗法专家罗森博格表示,烹饪食物时加入大蒜是增强免疫力的便捷方法。每天吃一瓣即可,可以将大蒜碾碎洒在饭菜中。如果不想有难闻的口气,可以选择大蒜素保健品。

保持规律。美国研究人员最近发现,相对于每天至少睡8小时的人,睡眠不足7小时者感冒几率增加3倍。不过睡眠专家威特博士表示,不仅要睡足,而且要有规律,尽量按照固定时间作息。

补充黄芪。亚利桑那州综合医学中心主任麦兹表示,黄芪是增强机体防御能力的草药,中医常会建议用黄芪根熬汤饮用。如果预知自己要和很多人接触,可以提前几天喝点黄芪汤。

喝点啤酒。德国运动医学专家乔纳斯研究发现,如果跑步者经常喝不含酒精的啤酒,其患上呼吸道感染的几率减小,这要归功于其中具有抗感染功效的多酚。但如果喝含酒精的啤酒,每天摄入量一旦超过14克,就会适得其反。

推荐阅读:

  1. 警惕!老人出行需提防这4种疾病 备好急救药
  2. 冬季适宜练四个瑜伽招式 锻炼身体预防疾病
  3. 八穴位治急慢性疾病
  4. 冬季远离疾病十要点
本文链接: https://jk.yanglaozn.com/baojian/12448.html
本文标签: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