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保健养生

嗜酸性细胞百分比偏低的原因和处理

网友投稿 保健养生 2022-11-05

嗜酸性粒细胞是人体血液系统中白细胞的其中一大类,常常参与抑制部分感染和过敏反应。人体中嗜酸性粒细胞的正常所占比值为0.5%~5%,当嗜酸性粒细胞的百分比低于该范围时,一般与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有关,还与人体被大面积烧伤或者进行规模较大的手术后有关,还见于伤寒或副伤寒,但一般来说此值降低临床意义并不大,需要结合血常规的其它项目以及其它检查结果综合分析病情。

1、当人体由于需要长时间使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或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疾病时,过量的肾上腺皮质激素会影响嗜酸性粒细胞的分布,使其转移到脏器中,血液中的百分比就会降低。这种情况不会对人体造成额外的损伤,无需特殊处理。后期停用激素类药物后,嗜酸性粒细胞的百分比可以自行恢复正常。

2、当人体被大面积烧伤或者进行规模较大的手术后,身体组织的损伤会促使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受到激素的影响而导致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的百分比下降。等到人体状态在1-2天后恢复稳定,嗜酸性粒细胞的比值也会有所回升,此时做好烧伤创面和手术伤口的护理即可。

3、当人体发生伤寒或副伤寒后,白细胞总量通常会下降,嗜酸性粒细胞的百分比也会下降,这种情况在感染被控制之后就可以自行恢复。治疗伤寒或副伤寒的抗生素主要是喹诺酮类药物和三代头孢,比如环丙沙星或头孢曲松,患者在病情完全恢复之前,都要自行隔离,同时做好退热等对症措施。

嗜酸性细胞绝对值偏低怎么回事

嗜酸性细胞应该指嗜酸性粒细胞,是白细胞中的一种类型,形态学特征在于含有粗大的嗜酸性颗粒,可移行至发生感染或过敏反应的部位起到杀灭病原体或抑制过敏反应的作用。导致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偏低的因素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部分,需要采取的措施也各有差异。

一、生理性因素:当人体处于饥饿、寒冷、重体力劳动、精神刺激等情况下时,身体中的嗜酸性粒细胞会因为应激而出现一过性的下降。这种情况在去除诱发因素后就能够自行恢复,不会给人体留下后遗症,无需特殊处理。

二、病理性因素:伤寒或副伤寒、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又或者烧伤、手术后组织损伤等,也会引起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偏低的情况,一般在临床上嗜酸性粒细胞降低意义并不大。

1、伤寒、副伤寒:在伤寒沙门菌或副伤寒沙门菌感染早期,嗜酸性粒细胞的绝对值就会下降,甚至可能消失。但依靠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诊断伤寒或副伤寒的准确度并不高,还需要完善血培养或粪便培养助诊。药物治疗主要依赖于喹诺酮类抗生素如环丙沙星,同时要及时进行隔离。

2、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这两种类型的药物使用后,会使人体中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水平升高,导致嗜酸性粒细胞被收拢在脾、肺等脏器中,血液中的嗜酸性粒细胞就会下降。在需要长期用药的情况下这种状态难以避免,建议定期随访观察。

3、烧伤或手术后组织损伤:在烧伤后或进行大手术后,人体的部分组织会受到严重损伤,促使血液中的肾上腺皮质激素增多,从而导致嗜酸性粒细胞减少,通常发生在烧伤后或进行大手术后4小时左右。通常1-2天后嗜酸性粒细胞就会逐渐增加,期间密切观察人体情况即可。

推荐阅读:

  1. 嗜酸性细胞绝对值偏低怎么回事
本文链接: https://jk.yanglaozn.com/baojian/466563.html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