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保健养生

德尔塔病毒的毒性是怎样的

网友投稿 保健养生 2022-11-14

德尔塔病毒的病毒载量更高,相当于为原始毒株的1260倍,传播力相对更强,同时还可能存在着免疫逃逸现象,因此对人群的威胁性更大。被德尔塔毒株感染以后,早期症状可能仅表现为乏力、嗅觉障碍或者轻度的肌肉酸痛,症状非常不典型,随后可表现为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德尔塔新冠病毒感染者容易继发重症和危重症病例,且转为重型,危重型的时间提前。

所以平时要做好防护,戴口罩,勤洗手,做好消杀的工作,避免去人群聚集的地方,尽快接种新冠疫苗等。

怎么确诊德尔塔病毒感染患者

确诊德尔塔病毒感染的标准是核酸检测阳性,再通过病毒标本组测序确诊。

德尔塔变异毒株于2020年10月在印度被最早发现,相对既往毒株具有传播力更强,病毒载量高,可能存在免疫逃逸等特点。德尔塔毒株感染的早期,临床特征并不是很典型,有的表现为乏力、嗅觉障碍,或有轻度的肌肉酸痛,还有部分病人没有症状出现。如果个人有新冠肺炎病人流行病学史,或者可能是密接、次接人员的时候,一定要引起重视,尽快完善核酸检测,明确病情,平时积极做好个人防护措施,防范病毒感染。

新冠德尔塔病毒早期表现是什么

新冠Delta病毒感染早期临床症状非常不典型,仅表现为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甚至没有症状。

Delta病毒属于mRNA病毒,病毒存在选择性进化的功能,Delta变异毒株传播能力较强,病毒载量高,致病性也有所增加。

Delta病毒的疾病症状与一般病毒症状不同,普通新冠病毒症状为发热、喉咙疼痛、身体酸痛等。Delta病毒症状不一定发热,可能仅表现为流鼻涕、嗅觉失灵、身体酸痛等症状,或者有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由于早期表现不具有特异性常常被忽略诊断和治疗。

德尔塔病毒14天潜伏期过了就安全了吗

德尔塔病毒是指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德尔塔病毒14天潜伏期过了没有事并不能确定安全。

德尔塔病毒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或次密切接触者,需集中医学隔离观察14天,期间需反复做核酸检测,如果核酸检测结果显示阴性且无症状,可解除集中医学隔离观察。但是仍然需要继续在家中隔离1周,期间需做核酸检测,如果结果依旧为阴性,说明没有感染德尔塔病毒,多数情况下是安全的,可以回归到正常生活。因为该病毒隐蔽性强,有一部分人在居家隔离期间可能出现核酸检测阳性,所以在前14天没有任何症状或核酸阴性也不能确保安全,需按规定进行隔离观察。居家隔离期间避免外出,需严格遵守防疫规定。

德尔塔病毒平均潜伏期是4天左右,有一部分患者在感染后1-2天就会发病,相比较普通的新冠病毒,德尔塔病毒的潜伏期大幅缩短,而且该病毒的传播力更强、传播速度更快。德尔塔病毒感染者的临床症状与普通新冠病毒感染者的症状并没有太大差别,表现为发热、干咳、乏力等。虽然该病毒是变异毒株,但是新冠疫苗仍然对病毒具有防御作用,人群需按时接种新冠疫苗加强针。疫情期间需注意做好自我防护,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

德尔塔病毒死亡率高吗,德尔塔病毒到底有多恐怖(重症率高)

目前全球有一百多个国家出现大规模的德尔塔病毒感染,我国目前扩散的疫情也主要是德尔塔病毒。那德尔塔病毒死亡率高吗?有多恐怖?简单来说它可无接触14秒传播,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潜伏期短,病情发展快。一个德尔塔病毒感染者会传染给6-8个人......

德尔塔病毒死亡率高吗:发展为重症的比例更高

德尔塔是新冠病毒的变异毒株。最早在2020年10月印度发现的,传染力比最早在英国发现的Alpha毒株变异病毒高还要高60%。

它具有传播力强、潜伏期短、病毒载量高、病情发展快等特点,发病之后发展成重症的比例要更快更高,所以说死亡率也会更大,已经不是我们想象中的新冠病毒了。

德尔塔病毒到底有多恐怖呢?它的病毒载量是2020年初武汉病毒载量的1260倍,在0.6米的距离即可传染,传染时间仅仅为5秒钟,也就是说如果和感染者擦肩而过,那么就有被感染的可能

。它还会通过空气传播,飞沫传播等,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非常强。并且只要与确诊病例在同一空间、同一单位、同一建筑,发病前四天在一起等情况的人,都算是密切接触者。

有研究显示,如果一个人感染的其他类型的新冠毒株,那么平均只会感染2-3个人,但德尔塔的感染者,会传染给6-8个人,感染后潜伏期平均有4.4天。

此外,有研究证明,我们广泛接种的疫苗对变异毒株依然是有效的,感染德尔塔不会致死,发生重症的风险也大大减少,只是相对来说治疗的时间较长,我们接种的疫苗仍然有效,大家赶紧打疫苗。

推荐阅读:

  1. 怎么确诊德尔塔病毒感染患者
  2. 新冠德尔塔病毒早期表现是什么
  3. 德尔塔病毒14天潜伏期过了就安全了吗
  4. 德尔塔病毒死亡率高吗,德尔塔病毒到底有多恐怖(重症率高)
本文链接: https://jk.yanglaozn.com/baojian/482769.html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