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生常识

怎么肉眼看新生儿黄疸

网友投稿 养生常识 2022-03-09

新生儿有黄疸情况是很常见的,当发现新生儿有黄疸的时候,要根据黄疸的情况采取正确的措施,只有黄疸消失,才能够使新生儿更加健康的成长,那么怎样看出新生儿黄疸严不严重?

怎么肉眼看新生儿黄疸

肉眼看新生儿黄疸主要是通过观察新生儿的皮肤颜色,尤其是面部和眼睛是否发黄,同时还要观察新生儿的尿液是否深黄,大便的颜色是否变深,如果出现以上情况都需要考虑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又叫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主要是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的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可能会导致皮肤、黏膜及巩膜等出现黄染,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疾病,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生理性黄疸是指单纯因胆红素代谢特点引起的暂时性黄疸,一般在出生后2~3天出现,7~10天消退;若生后24小时即出现黄疸,且持续时间较长或消退后重复出现,则考虑为病理性黄疸。

肉眼看新生儿黄疸时需要在光线充足的地方,监测具体的黄疸数值要用医院的经皮黄疸检测仪。一般生理性黄疸可以通过多喂多排促进黄疸消退;而病理行黄疸则需要治疗,如口服茵栀黄颗粒或进行蓝光照射等。

除了观察以外,还可以用手指去触碰一下新生儿的额头,和笔尖这些地方。在按压以后这些部位没有变白,反而变黄的话,就是黄疸的征兆。当宝宝皮肤的颜色是比较透亮的黄色,说明胆红素消失是比较快,但是当皮肤的颜色呈灰暗色的,就需要检查一下黄疸的性质。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祝您生活愉快。

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肝功能异常是为什么

  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出现肝功能异常的原因,主要因为巨细胞病毒会对上皮细胞造成损伤,对肝脏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肝功能的异常、黄疸升高。出现这种情况时,建议做针对肝功能损害的治疗。

  还需要考虑是否要加针对抗巨细胞病毒药物的治疗,经过治疗之后,还要监控患儿肝功能的恢复情况以及巨细胞病毒的量的变化。

新生儿一次最久睡多少时间

  新生儿一次最久睡的时间与新生儿的体质以及胃内容积有一定的关系,所以个体差异较大,不能一概而论。

  新生儿出生以后大部分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保证充足的睡眠,对于大脑发育比较好。新生儿一般每天的睡眠时间保持在16个小时到20个小时左右,一次最久睡2到4个小时。如果新生儿身体比较健康,并且胃内容积较大,一次摄奶量较多,可能一次最久睡的时间是4个小时左右。但是,如果新生儿胃内容积较小,一次最久睡的时间可能会略短一些,大概2个小时左右就需要再次喂养。

  新生儿在睡眠时除了会因为饥饿、排便或者身体不适等清醒,基本上都处于睡眠状态,睡眠的时间大概在全天的90%。但并不是眠是越长越好,如果睡眠时间感觉与平时略长,或者超出生理范围,就需要排除是否发生疾病的可能。

新生儿束带综合症怎么治疗

  新生儿束带综合征一般需要通过手术治疗的方式来改善,在手术后要积极的进行功能锻炼、按摩热敷来促进身体的好转。

  1、手术治疗

  新生儿束带综合征是一种先天性的疾病,通常需要通过手术的方式来松解束带,改善局部的压迫,促使肢体正常发育。

  2、功能锻炼

  新生儿束带综合征,在手术治疗后应积极的配合医生做一些功能锻炼,宝妈可以协助新生儿做一些肢体的运动,促进肢体的循循环,有助于身体的恢复。

  3、按摩热敷

  新生儿束带综合征在手术治疗后,宝妈也可以对新生儿的肢体进行按摩或热敷,促进肢体的血液循环,帮助身体好转。

  新生儿术在综合中的患儿做手术治疗后,建议宝妈要在日常的生活中做好伤口部位的护理,保持局部的干净清洁,减少感染的几率,促进伤口愈合。

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怎么办 宝宝母乳性黄疸怎么解决

母乳性黄疸怎么办?新生儿黄疸是一种常见疾病,但是很多家长并不了解母乳性黄疸,今天小编就来详细介绍。

一、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一般可分为早发型及迟发型两种类型。早发型与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出现时间及达到高峰值的时间相似,即在出生后的2-3天出现,并于第4-6天最明显,然后在两周内消退。然而,从临床实践来看,母乳性黄疸的最高值要超过生理性黄疸。迟发型者出现的时间较晚,常紧接生理性黄疸之后发生,也可能在生理性黄疸减轻后加重,也就是说母乳性黄疸常在宝宝出生后7-14天出现。

黄疸一般在出生后4-5天出现,逐渐加重,升高的胆红素可持续10天左右,然后黄疸渐渐减轻,3~12周恢复正常水平。此间,哺乳、呼吸、发育等均正常,大便色可黄也可淡白。血清胆红素大于205.2微摩尔/升,有的可以高达513微摩尔/升。

那么,母乳性黄疸怎么办好呢?

二、母乳性黄疸怎么办

1、暂停母乳喂养3天改为人工喂养:奶量以150ml/kg。d计算。暂停母乳期间,应用吸奶器将母乳吸出,以保持乳汁充分分泌,提供黄疸消退后继续母乳喂养。

2、支持疗法:注意保暖,增加热量、营养,预防感染;鼓励乳母多次少量喂奶,增加患儿大便次数。严重者给以保肝、酶诱导剂等药物治疗。母乳性黄疸预后良好,停喂母乳后黄疸即消退。

至今尚未有因其导致胆红素脑病的报道。为了减少本病的发生,应鼓励乳母早开奶,多次少量喂奶,增加大便次数,减少肠道对胆红素的吸收,可降低黄疸发生率。另外,要给予患儿以保暖、增加热量、预防感染等支持疗法,防止加重黄疸。

母乳性黄疸怎么办?通过以上的介绍,父母对母乳性黄疸一定已有了初步的了解。

推荐阅读:

  1. 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肝功能异常是为什么
  2. 新生儿一次最久睡多少时间
  3. 新生儿束带综合症怎么治疗
  4. 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怎么办 宝宝母乳性黄疸怎么解决
  5. 新生儿鼻子不通气原因
本文链接: https://jk.yanglaozn.com/changshi/37993.html
本文标签:肉眼 黄疸 新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