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库

慢性鼻炎怎么治能除根?

网友投稿 疾病库 2023-11-30

慢性鼻炎怎么治能除根?

  慢性鼻炎在临床上主要是见于慢性肥厚性鼻炎,该病主要会导致患者长时间的持续性的鼻塞、流鼻涕、嗅觉减退等相应的症状出现,通常是由于长时间的环境因素刺激,或者患者鼻腔黏膜自身免疫下降,引起鼻腔黏膜的慢性炎症。

  慢性鼻炎时除根的治疗办法,主要是在鼻窦内窥镜下行下鼻甲的外移部分切除手术,术后患者的相应症状即可完全的消失。

慢性鼻炎怎样按摩穴位?按摩哪些穴位可治鼻炎?

穴位保健治疗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穴位按摩不仅可以改善慢性鼻炎的症状,还可以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对慢性鼻炎患者非常有益。那么,如何做慢性鼻炎的穴位按摩呢?

揉拨明堂基础上,单手拇、食指揉捏、鼻中隔与鼻交界处及其两侧左右摇晃。

按压余穴通窍法:用单指腹部,反复按压腭骨进入发际线和眉毛中线;双手拇指和食指分别按压双头维度和双风池。相对来说,双手食指腹部分别按压和揉捏两侧。

揉鼻根通风法:单手拇、食指或双手中指腹揉鼻根,食指按压巨缪、四白。

揉肺俞宣肺法:双拇指分别按压和揉搓两个,说明门的生活:侧掌和小鱼际搓以上两个穴位,以局部温暖为度;单拇指按月侧列缺失、鱼际、外关。

搓鼻旁温通法:用双手小鱼际肌搓鼻两侧上下。也可以多指。

搓大椎清热法:让患者坐好,家人或揉捏者用手掌侧面(即大鱼际)搓大椎穴2分钟;然后用拇指按压两侧的曲池和谷物。

Tips--取穴方法

大椎穴:坐低头,位于人体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即低头后最高凸起下凹陷处)。如果突出骨不明显,让患者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是第一胸椎,与肩膀平齐。

合谷穴:别名虎口,一手拇指骨关节横纹,另一手拇指与食指之间的指鳍边缘,当拇指尖下为穴位时。

曲池穴:取该穴道时患者应采用正坐,侧腕的取穴姿势,曲池穴位于肘部,寻找穴位时曲肘,横纹尽处,即肱骨外上髁内缘凹陷处。

慢性鼻炎怎么治好得快?

  慢性鼻炎临床上以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为主。

  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皮质类固醇药物,比如布地奈德、糠酸莫米松等,改善鼻腔发炎、水肿的症状,促进纤毛上皮修复。其次还需要使用血管收缩剂来滴鼻,改善患者鼻塞的症状。患者鼻腔内的分泌物较多时,可以用生理盐水来洗鼻,保持鼻腔通畅。

  如果确诊为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时,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的方法包括下鼻甲骨折外移术、下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术等。

  慢性鼻炎患者出现鼻塞时,避免用力擤鼻,以免出现鼻部毛细血管破裂的现象,会导致鼻出血。

慢性鼻炎怎么治疗

  慢性鼻炎可能反复发生,这将增加治疗的难度。平时,我们不仅要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还要注意保暖,这样慢性鼻炎才能慢慢得到控制,那么慢性鼻炎怎么治疗?

  慢性鼻炎怎么治疗

  慢性鼻炎主要用药物治疗,其中鼻腔糖皮质激素是最重要的。由于这些药物均为局部吸收,全身利用率不明显,可使用约3个月,同时可配合中药的药物治疗。如果治疗效果不好,有必要改进鼻部CT检查,以确定肥大是鼻甲黏膜还是鼻骨,然后根据检查结果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目前,所有手术均在鼻内窥镜下进行,主要是为了避免切除过多组织,导致空鼻综合征,导致鼻塞、干燥等症状。

  慢性鼻炎患者以鼻塞和白色鼻涕为主,可伴有嗅觉缺失、头晕等不适。检查时,鼻黏膜充血,下鼻甲肥大,鼻腔内有粘稠分泌物。此外,过敏性鼻炎患者在检查过程中会不同程度地打喷嚏,分泌物清澈如水,鼻黏膜水肿苍白。肥厚性鼻炎主要由双侧下鼻甲增大引起。下鼻甲黏膜表面呈桑椹样改变,继而出现萎缩性鼻炎。

  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尤其是维生素补充剂。希望这篇回答能帮助到您,祝您身体健康,生活愉快。

慢性鼻炎怎么治 小偏方治疗慢性鼻炎

鼻炎是现代生活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尤其是在秋季,很多的人都患有慢性鼻炎,慢性鼻炎怎么治呢?自古中医对于很多的疾病就有很好的疗效,中医调理对于慢性鼻炎又有哪些治疗方法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慢性鼻炎的治疗小偏方吧!

慢性鼻炎的9种治疗小偏方

有很多的人都认为偏方是不科学的,对于疾病的治疗始终没有西医来的好!其实中国的中医偏方是经过多年的沉淀和积累而来的哦,对于慢性鼻炎也是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1、苍耳子30-40个,轻轻捶破,放入小铝锅内,加入麻油50克,文火煎炸苍耳子,待苍耳子炸枯时,滤取药油装入清洁瓶内备用。用时以消毒小棉球沾药油少许涂于鼻腔内,每日2-3次,两周为一疗程。注:药油涂入鼻腔时,应尽量涂进鼻腔深部。使用本法应持之以恒,尽量不要间断,治愈为止。

2、上等龙井茶30克,川黄柏6克,共研细末,以少许药粉嗅入鼻内,每日多次。具有清热泻火、解毒排脓之功效。主治鼻窦炎、鼻塞伴脓性分泌物自觉鼻臭等症。

3、孩儿茶适量,研为细末,吹鼻,每日3次。具有清热化痰、消肿排脓之功效。主治鼻窦炎流脓者。

4、苦葫芦子30克,将上药捣碎并置于净瓶中,以150毫升好酒浸之,1周后开封,去渣备用。用时取少许滴入鼻中,每日4次。可通窍。主治鼻塞、眼目昏痛等。

5、老干丝瓜末方:老干丝瓜2条,烧灰研末保存。每次服15克,每日早晨用开水送服。可化淤、解毒。主治鼻窦炎、副鼻窦炎流臭鼻涕者。

6、蜂巢1片,经常嚼食之,10分钟左右吐渣,一日3次。主治过敏性鼻炎、鼻窦炎。

7、鲜大蓟根60克,鸡蛋3枚。加水同煮至蛋熟即可。每日1次,连服1周。具有润肺解毒,育阴止血之功效。主治由肺经伏火引起的鼻窦炎、鼻出血等。

8、米醋适量,鸡蛋1枚。将鸡蛋打碎,去黄留蛋清在蛋壳内,注入醋,放在一个预先备好的铁丝架上。置火上煮至微沸,取下放凉,再置火上煮微沸,如此3次,乘热服之。可散淤消肿、润燥生津。主治由肺经郁热所引起的咽痛、鼻疮、干呕、头痛。

9、取未成熟的小白萝卜,除去表皮,刮取辛辣的一层萝卜皮,用手挤成萝卜水,滴入鼻中,一次看量,知道鼻子感觉麻痹则停,注意尽量别让萝卜水流入喉咙,好是趟在床上,脖子用枕头垫起,这样萝卜水只会进入鼻腔不会进入喉咙。如此约2~4次(每晚一次)就能根治。

如何治疗慢性鼻炎?治疗慢性鼻炎的佳食疗方法

其实很多时候健康的饮食和我们息息相关,许多的疾病也可以通过健康的饮食来治疗!慢性鼻炎对于身体的伤害也是非常大的哦,有哪些食疗方法是可以治疗慢性鼻炎的呢?

中医学认为,慢性鼻炎多因素体肺脾气虚,卫外不固,加之填调摄不慎,反复感受风寒或风热之邪,内外相合而成。病久疾病深入于里,络脉不通,气滞血瘀,更鼻窍窒塞,顽固难愈。临床辨证主要分为风寒、风热和气滞血瘀三个证型。下面我们将慢性鼻炎的三种类型及相应的食疗方介绍如下,供朋友们参考。

秋季是慢性鼻炎的高发季节,生活中患有慢性鼻炎的患者有很多,鼻塞、鼻痒、头疼一直困扰着很多患者,慢性鼻炎好治疗吗,治疗方法有哪些呢?就让我们来看看小编的介绍吧。

一、风寒型:临床表现鼻流清涕,鼻塞时作时止,时轻时重,遇寒加重,头胀不适,面色无华,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缓弱。

1、辛夷蛋:辛夷30克,鸡蛋10个。鸡蛋加水适量,煮至蛋熟。将蛋去壳后再与辛夷一起煮即成。吃蛋饮汤,分5日食用完,连用2~3剂。有疏散风寒,扶助正气之功效。

2、辛夷苏叶茶:辛夷花6克,苏叶9克,姜、葱适量。上二味共制成粗末,用纱布包好,以沸水冲泡。每日1剂,代茶频饮。有疏散风寒,宣通鼻窍之功效。

二、风热型:临床表现鼻甲色红,鼻流黄涕,鼻内干燥、疼痛,咽痒时咳,舌红苔少或薄黄,脉细数。

1、大蒜荷竹饮:大蒜头2头,荷花30克,竹叶10克,甘草6克。以上四味共加水煎煮,去渣留汁。每日1剂,分2次饮服。此方有清热解毒,升清通窍之功效。

2、桑菊杏仁粥:桑叶9克,菊花6克;甜杏仁9克,粳米60克。前二味加水适量煎煮,去渣取汁,加甜杏仁、粳米煮粥。早晚食用。此方有疏散风热,宣肺通窍之功效。

三、气滞血瘀型:临床表现鼻甲肿胀,色呈暗红,鼻流浊涕,鼻塞持续,嗅觉迟钝,伴头胀刺痛,听力减退,舌质暗红,脉弦涩。

1、桃仁桂鱼:桃仁6克,泽泻10克,桂鱼100克。桂鱼去鳞、腮、内脏,与桃仁、泽泻一起,加入葱、姜等佐料,一同炖熟。食鱼喝汤。此方有活血化瘀,除湿通窍之功效。

2、刀豆壳散:老刀豆壳适量。将老刀豆壳焙干研末。每次10克,用黄酒调服,可连用5日。此方有和中下气,活血散瘀之功效。

慢性鼻炎是困扰现代人的难题,鼻炎不仅会影响我们的正常生活,还会对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所以大家平时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鼻子哦,希望上述介绍的这些治疗慢性鼻炎的偏方能够帮助大家远离鼻炎的烦恼,要记得分享给身边的鼻炎患者哦!

推荐阅读:

  1. 慢性鼻炎怎样按摩穴位?按摩哪些穴位可治鼻炎?
  2. 慢性鼻炎怎么治好得快?
  3. 慢性鼻炎怎么治疗
  4. 慢性鼻炎怎么治 小偏方治疗慢性鼻炎
  5. 慢性鼻炎怎么除根
本文链接:https://jk.yanglaozn.com/jibing/1192435.html
本文标签:慢性鼻炎怎么治能除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