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库

新生儿败血症检查项目有哪些

网友投稿 疾病库 2019-07-18

新生儿败血症检查项目有哪些

新生儿败血症临床上常做的检查项目,包括以下几种:

第一,外周血常规,白细胞的总数可以升高或者是降低,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血小板系数增加。

第二,细菌培养的检查,其中包括,血培养,脑脊液培养,尿培养以及其他分泌物的培养,因为新生儿抵抗力比较低下以及培养技术等原因,培养结果显示阴性的,也不能完全排除败血症。

第三,c反应蛋白的测定,当体内有细菌感染之后,c反应蛋白一般在6到8小时就可以上升,在感染被控制以后,短期内就可以下降,因此也有助于观察孩子的疗效以及判断预后。

月嫂没有经验致宝宝患新生儿败血症?月嫂没有经验致宝宝患宝宝败血症

新生儿败血症是指新生儿期致病菌经各种途径侵入新生儿血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造成全身性的感染。近日,一则新闻导致准妈妈心惊,月嫂"邋遢",导致宝宝患败血症,这究竟怎么回事?小编告诉你。

月嫂"邋遢",宝宝患败血症

"现在的物质条件好了,新生代父母又多是独生子女,很多家庭为了迎接新生命,早早就请好了保姆。一些依赖性比较强的新手妈妈,甚至还没出院就把月嫂带到医院。"

心痛教训:

小宝宝出生的第六天,不吃不喝、肚子发胀,脐部有脓性的渗出液,体温下降到35摄氏度,送院后发现已经严重感染,导致败血症,最后送到儿科重症监护室,住院一个月才康复。

原来,请来的保姆未受过正规训练,没有注意手部卫生清洁,导致小宝宝的脐部受感染。妈妈为此难过、自责不已,一度出现产后抑郁。

四点护理宝宝的注意事项:

1、察言观色:

怀孕期间血供、激素分泌改变,女性的记忆力、反应能力可能会有所下降。曾有妈妈在病房给孩子喂奶时走神,孩子呛奶、嘴唇紫绀都没有意识到,护士查房时发现,吓了一大跳。宝宝的吃喝拉撒、呼吸、脸色、皮肤、体重、体温,妈妈都应该多加观察。

2、脐部护理:

新生儿出院后的脐部护理很重要,不能像上述例子中一样,让脏东西接触到,同时因为脐带窝藏了很多细菌,接触前后都要洗手。洗澡、新生儿游泳前要用防水脐贴保护好脐部,洗澡后一手揭着脐贴一手按着皮肤轻轻撕下,用75°的酒精给脐部清洁。清洁时注意手法,一定要把肚脐撑开,用棉签从中间到周围5厘米范围清洗,不要不敢清洗里面,因为脐带里没有神经,宝宝不会感到疼。清洁后贴上无菌护脐包。万一脐部沾水了,要用碘伏消毒。有的脐带逐渐会变成黑色,有的则变白、变薄,一般7~14天就自动脱落。

3、皮肤护理:

宝宝那么小那么弱,有的家长不敢给宝宝洗澡,甚至到宝宝满头头垢、满脸皮疹的地步。实际上头发上的头垢多数是皮脂快,宝宝的腋下、腹股沟,女宝宝小阴唇都容易积聚,一般清水洗不掉。这时候可以用BB油先软化皮脂块,用温水轻轻擦就能擦掉,对头垢可以软化后用小梳子轻轻地清洗掉,尤其是头发多的新生儿。千万不要抠破皮。假如不彻底清洁,皮脂垢会越积越厚,造成过敏、瘙痒。建议每天给宝宝洗澡,水温在38℃~40℃之间即可,冬天可以在旁放一个暖炉。

4、接种疫苗:

由于宝宝没有抵抗力,怕出院后感染,出院后,要按照计划免疫的时间到到社区卫生中心接种疫苗。打完疫苗要多补充水分,洗澡时要注意保持接种处清洁。

新生儿败血症的预防护理:

1、做好围生期保健对孕妇定期作产前检查,分娩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胎膜早破、宫内窒息或产程过长的新生儿应进行预防性治疗。对有感染与发热的母亲应用广谱、通过胎盘屏障的抗生素。对有窒息的新生儿的复苏尽量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

2、对高危儿加强监测可能发生败血症的高危新生儿应严密监测。注意观察新生儿面色、吮奶、精神状况及体温变化。

3、做好皮肤、黏膜护理应特别注意保持口腔、皮肤、黏膜、脐部的清洁,避免感染或损伤。不要挑"马牙",割"口腔脂肪垫",不要用粗糙不洁的布巾擦洗新生儿口腔,以免损伤口腔黏膜。如有感染性病灶,应及时处理,并应用适量抗生素预防感染。

新生儿败血症治疗措施有什么呢 宝宝败血症治疗措施都有什么

随着近些年来新生儿败血症疾病发病率逐渐的提高,家长们也都在关注着这样的疾病,每个做家长的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被这样的疾病困扰下去,那么在患病的时候就应该积极采取治疗措施,一起来了解新生儿败血症疾病有着怎样的治疗方法?

(1)大肠杆菌败血症

一般认为脂膜早破,产程延长,产时感染以及生后3D内发病的以大肠杆菌感染为主,可选用氨苄青霉素加用庆大霉素或丁胺卡那霉素。氨苄青霉素为新生儿期细菌感染的常用药物,不仅对球菌具有强大的抗菌作用,对新生儿感染常见病原菌如大肠杆菌、流感杆菌等革兰阴性杆菌具有较高的抗菌活性。

对上述抗生素耐药或临床疗效不佳,可改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第三代头孢菌素治疗各种革兰阴性和阳性需氧菌所致的败血症疗效满意。尤其是对革兰阴性细菌,疗效更为突出,有效率达84%~97%。如头孢氨噻肟和头孢三嗪除有明显的杀菌作用外,还能透过有炎症的血脑屏障。

(2)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

新生儿皮肤、粘膜有化脓性感染,以及医院出生且住院较长者常常以金葡菌感染为主。治疗可选用青霉素,但金黄色葡萄球菌大多数对青霉素耐药,故常用耐酸青霉素,如苯唑青霉素、邻氯青霉素、双氯青霉素,或用万古霉素加上述耐酶青霉素。

(3)链球菌败血症

B组链球菌败血症早期的临床表现和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相类似,不易区别,治疗上用大剂量青霉素20万~40万U/(KG·D)分2~3次静脉给药。

(4)厌氧菌败血症

近年来出现新生儿厌氧菌感染在逐渐增多,常见于胎膜早破,手术后并发症。治疗上以甲硝唑(灭滴灵)为首选药物。

(5)际内感染所致败血症

住院后有入侵式治疗(脐静脉插管、气管插管等)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病房拥挤等都易发生院内感染。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引起的院内感染败血症应选用万古霉素,剂量同上所述,疗程为7~10D。

革兰阳性细菌引起的院内感染败血症选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剂量同上。但庆大霉素的耐药性很普遍,而丁胺卡那霉素的耐药性较低,常被选用。

关于新生儿败血症疾病的治疗方法就为大家总结到这里,生活当中我们了解了这些相关治疗方法,才能够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避免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机,避免这样的疾病给我们的患者带去太多的影响,当然能够做好对于新生儿败血症疾病的预防也很关键。

如何判断新生儿败血症?如何判断宝宝败血症

新生儿败血症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在日常的生活当中,也会时有发生,导致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我们要及时的判断,并且也要尽早接受检查和治疗。

新生儿败血症症状

1、吃奶减少吸吮无力:新生宝宝吃奶量明显减少,吮乳时间短而且无力,吃奶时容易呛奶,好像不懂得饥饿。

2、哭声低微如"猫叫":败血症的宝宝常不哭闹,或只哭几声就不哭了,而且哭声低微。

3、体温不升,手足发凉:新生儿患败血症时,体温很低,测体温时在35.5℃以下,宝宝手足会发冷。

4、全身软弱四肢少动:败血症的宝宝四肢及全身软弱,拉伸上肢,也没有明显的屈曲反应,一松开宝宝的手,他的上肢会自然坠落下来,也不会抓紧妈妈的手指,而且四肢很少活动。

5、反应低下、昏昏欲睡:败血症的宝宝在受到刺激时,反应能力低下,不会做出适当反应,例如惊醒、注视、微笑等,会表现得精神萎靡或昏昏欲睡。

6、黄疸不退或退而复现:正常生理性黄疸应该逐步消退,新生儿败血症时生理性黄疸持续不消退,反而加剧,或黄疸消退后又出现黄疸。

7、体重不增:败血症的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会超过正常范围,在体重增长期体重也不增加。

8、休克:面色苍灰,皮肤花纹,血压下降,尿少或无尿。

新生儿败血症检查诊断

1、病史:凡有以下危险因素均要考虑细菌感染的可能:①羊膜早破大于12~24h;②母孕后期有发热和绒毛膜炎病史;③出生时Apgar评分低并有抢救史;④早产、双胎。院内感染易发生于下列情况:①新生儿监护病区(NICU)治疗的患儿;②有入侵式治疗的患儿如气管插管、脐静脉插管等;③住院天数长;④接受手术治疗的患儿;⑤病房拥挤;⑥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治疗等。

2、临床表现:新生儿常表现为非特异性的症状。

(1)呼吸窘迫为最常见,在败血症婴儿中占90%,严重程度可有不同:如轻微的呼吸急促,鼻掮呼吸三凹征、对氧的需要增加,呼吸暂停、呼吸困难、甚至出现呼吸衰竭需要人工通气。

(2)心率增快和周围循环灌注差,青紫。

(3)低血压。

(4)酸中毒(代谢性),低血糖或高血糖。

(5)体温不稳定:10%-30%的新生儿可有发热和体温不升。

(6)胃肠道症状:包括呕吐、腹泻、腹胀、纳差。

(7)活动减弱或嗜睡、烦躁不安、呻吟。

(8)抽痉。

(9)瘀斑或瘀点。

(10)其他如黄疸、肝脾肿大等。

3、实验室检查:

(1)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血白细胞计数<5109=""l="">0.2提示有细菌感染。

(2)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计数<100×109/L提示新生儿败血症的可能。

(3)急相蛋白:①C-反应蛋白>15μg/ml提示有细菌感染,②ESR>15mm/h。

(4)血培养检查:血培养阳性可确立病因诊断,疑有感染的患儿均需在入院后用抗菌素前取周围血做培养,并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污染。如患儿用过作用于细胞壁的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菌素,可用高渗培养基作L型细菌培养,怀疑有厌氧菌感染时,可作厌氧菌培养。

(5)其他部位培养:脐部、尿液、大便或其他局部感染灶的培养。

(6)放射学的检查:胸部X线检查在有呼吸系统症状的患儿均应进行。

(7)病原菌抗原检测:如对流免疫电泳、乳胶凝集试验,血凝抑制试验等方法。

新生儿败血症会有后遗症吗?宝宝败血症会有后遗症吗

新生儿败血症的出现,我们要重视,它也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在患儿得病后,我们要认识到它的危害性,而且也要进行合理的治疗。

新生儿败血症会有后遗症吗

新生儿败血症多见与小儿机体免疫功能有关,因为:①年龄愈小,机体免疫功能愈差,局部感染后局限能力愈弱,极易导致感染扩散;②由于小儿时期皮肤粘膜柔嫩、易受损伤,血液中单核吞噬细胞和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差,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水平亦低,为败血症的发生创造了条件;③营养不良、先天性免疫缺陷病、肾病综合征患儿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时、白血病和肿瘤患儿用化疗或放疗时等均可因机体免疫功能低下而引发败血症。

新生儿败血症由于误诊等,治疗往往不太得力,因此易造成很严重的后果。其最重要的并发症是化脓性脑膜炎、肺炎、肺脓肿、骨髓炎、肾盂肾炎及蜂窝组织炎等。这些并发症都是重症,其一是病死率高,其二是后遗症多。化脓性脑膜炎的后遗症自不必说,骨髓炎造成肢残,肾盂肾炎亦可成为终生疾患。患新生儿败血症后,可能变成了一个残疾儿,所以必须重视新生儿感染问题。

新生儿败血症对小儿智力有影响

新生儿败血症可表现为患儿吃奶减少、少哭闹、面色差、发热或体温不升(35℃以下)、腹胀、腹泻,半数小儿出现黄疸。大多数小儿可有皮肤脓疱疹,口腔有白膜,脐部发炎,臀部有皮疹、破溃等感染病灶。如果细菌侵入脑部可引起化脓性脑膜炎,有尖声哭叫、哭闹不安、嗜睡、抽筋等表现。

新生儿败血症如果不能及时、彻底地治疗,可能导致高胆红素血症,甚至核黄疸及化脓性脑膜炎发生,均可影响小儿智力发育。因此,当小儿有皮肤脓疱疹、脐部发红化脓或臀部皮疹、破溃应到医院诊治。如果小儿吃奶减少、嗜睡、哭闹不安、黄疸加重,出现腹胀、腹泻等应住院彻底地抗感染治疗,有效制止病情发展。

新生儿败血症并发症

1、化脓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是由化脓性细菌所引起的脑膜炎。由于此类感染主要波及蛛网膜下腔,所以脑、脊髓、脑神经以及脊神经均可受累,而且还常常伴有脑室壁及脉络丛的炎症。

2、肺炎:小儿肺炎是临床常见病,四季均易发生,以冬春季为多。如治疗不彻底,易反复发作,影响孩子发育。小儿肺炎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也有不发热而咳喘重者。其病因主要是小儿素喜吃过甜、过咸、油炸等食物,致宿食积滞而生内热,痰热壅盛,偶遇风寒使肺气不宣,二者互为因果而发生肺炎。

3、肺脓肿:肺脓肿是由多种病因所引起的肺组织化脓性病变。早期为化脓性炎症,继而坏死形成脓肿。根据发病原因有经气管感染型、血源性感染型和多发脓肿及肺癌等堵塞所致的感染型3种。肺脓肿也可以根据相关的病原进行归类,如葡萄球菌性、厌氧菌性或曲霉菌性肺脓肿。不过自抗生素广泛应用以来,肺脓肿的发生率已大为减少。

新生儿败血症治疗

1、抗生素治疗:新生儿败血症在未获得血培养结果之前即要选用抗生素治疗,以后根据血培养结果及细菌药敏试验选用抗生素。通常联合应用一种青霉素类和一种氨基糖甙类抗生素作为初选药物。因为这二种抗生素的配伍具有较广泛的抗菌谱并能产生协同作用。在严重感染的病例可选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和青霉素类联合应用。

2、一般治疗:注意保暖,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补充热卡,及时纠正酸中毒及缺氧,局部感染灶如脐部及皮肤的处理等。

3、对症治疗:有抽痉时用镇静止痉药,有黄疸给于照蓝光治疗,有脑水肿及时给于降颅压处理。

4、支持治疗:少量多次输血或输血浆以增加机体的抵抗力。

5、免疫疗法:新生儿出生时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特别是低出生体重儿更明显,生后对各种抗原的刺激反应不敏感,感染后更削弱了自身免疫力。因此免疫治疗可提高新生儿的免疫力,增强抗感染能力。

推荐阅读:

  1. 月嫂没有经验致宝宝患新生儿败血症?月嫂没有经验致宝宝患宝宝败血症
  2. 新生儿败血症治疗措施有什么呢 宝宝败血症治疗措施都有什么
  3. 如何判断新生儿败血症?如何判断宝宝败血症
  4. 新生儿败血症会有后遗症吗?宝宝败血症会有后遗症吗
本文链接:https://jk.yanglaozn.com/jibing/415073.html
本文标签:新生儿败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