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库

新生儿乙肝疫苗第二针可以推迟多久

网友投稿 疾病库 2021-06-16

新生儿乙肝疫苗第二针可以推迟多久

  新生儿乙肝疫苗的接种第二针可以推迟几天,但是最好不要超过一周。正常宝宝在出生时接种,满月时接种,第六个月接种。第一针接种之后会产生抗体,但是抗体效果不是很稳定,需要满月时接种第二针,在第二针接种之后会产生抗体并且抗体滴度会高,第六个月时接种第三针,在第三针接种以后会产生抗体抗体的滴度很高,并且效果很明显,同时免疫功能很强。

新生儿乙肝疫苗的九个注意事项?宝宝乙肝疫苗的九个注意事项

我们都了解刚出生的宝宝要接种不少疫苗,这时接种疫苗的注意事项就不能忽略了,这里我们就来说一下接种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要注意的事项。

乙肝疫苗多久打一次

接种程序:共3针,按照0、1、6个月程序,即接种第1针疫苗后,间隔1及6个月注射第2及第3针疫苗。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越早越好,要求在出生后24h内接种。接种部位新生儿为大腿前部外侧肌肉内,儿童和成人为上臂三角肌中部肌肉内注射。

新生儿乙肝疫苗注意事项

1、接种的对象国家计划免疫对象是所有新生儿,享受免费注射。其他人和可能与乙型肝炎患者接触的人均可接种。

2、接种时间一般按0、1、6个月接种三次为全程注射。有抗体但水平不高,可加强注射1~2次。HBsAG(+)母亲的新生儿最好在出生后接种乙肝疫苗的同时注射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

3、接种剂量

一般应采用10-10-10微克的剂量。接种后不产生抗体的人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增加剂量再次注射,使其产生抗体。

4、接种部位

选择上臂外侧三角肌皮下注射,或肌肉注射。

5、家长应该带儿童到当地正规的预防接种单位接种疫苗;

6、家长要提供儿童身体健康状况,包括患病史、过敏史以及是否发热、腹泻等详细情况;

7、接种后儿童应该在接种现场休息30分钟;

8、接种当日家长不要给孩子洗澡,要保持接种部位皮肤干净,不能用手抓挠;避免吃辛辣、油腻等食物,应该多吃一些清淡容易消化的食品。

9、很多家长认为接种疫苗后就万事大吉了,孩子就一定不会感染疫苗所预防的疾病了,其实不然。专家表示说,各种疫苗均具有一定的保护率,由于受种者个体的差异,少数人接种后不产生保护作用,仍有可能会发病。

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时间

防乙型肝炎的疫苗。接种乙肝疫苗后,能刺激免疫系统以及产生保护性抗体。这种抗体存在于人的体液之中,一旦出现乙肝病毒,抗体会立即起作用,将其清除,组织感染不会伤及肝脏,从而使人体具有预防乙肝的免疫力。那么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时间?

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时间

正常新生儿出生后打乙肝疫苗时间可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疫苗,也就是第一剂乙肝疫苗。第一次接种后,满1个月时接种第二次乙肝疫苗。第一次接种后至出生后第六个月接种第三次乙肝疫苗,是正常出生体重的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的时间。

如果是极早出生早产儿,或者母亲有乙肝,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按时接种母亲有乙。肝时,除接种乙肝疫苗外,及时用乙肝免疫球蛋白保护新生儿。

刚出生的新生儿需要接种规范的乙肝疫苗。乙肝疫苗按规范流程接种,大多数人都能产生足够水平的乙肝表面抗体。携带乙肝表面抗体后,以后不会感染乙肝病毒。不要忘了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而不是自己用药。希望这篇回答能帮助到您,祝您身体健康,生活愉快!


什么是新生儿乙肝

  新生儿乙肝是指新生儿期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主要是由于患有乙型肝炎的母亲经过母婴传播或者围产期传播所致。传播途径包括宫内感染、分娩时感染以及出生后感染三种。

  新生儿乙肝在临床上并不多见,一旦新生儿受感染后,可有数周至六个月的潜伏期,大部分受感染的婴儿表现为亚临床过程,并且起病缓慢,一般在1-6个月发现转氨酶持续轻度升高。

  婴儿出生六个月以后可检出乙肝抗体,只有少部分患儿可出现临床症状,如发热、黄疸、纳差、肝大以及粪便颜色变浅等;极少数病例呈暴发型,出现黄疸后病情可迅速加重,并发展为肝性脑病或者出血性肝功能衰竭。

新生儿乙肝疫苗什么时候打

  新生儿出生24小时以内就要注射乙肝疫苗,生后一个月和出生半年时分别再接种一针,一共接种三针。如果妈妈患有乙肝,宝宝出生当天就要注射乙肝疫苗以及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乙肝感染,生后一个月及六个月后再注射乙肝疫苗。部分宝宝注射乙肝疫苗后不产生抗体,可以加大单次注射乙肝疫苗的剂量,促进保护性抗体的产生。

推荐阅读:

  1. 新生儿乙肝疫苗的九个注意事项?宝宝乙肝疫苗的九个注意事项
  2. 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时间
  3. 什么是新生儿乙肝
  4. 新生儿乙肝疫苗什么时候打
本文链接:https://jk.yanglaozn.com/jibing/591916.html
本文标签:新生儿乙肝疫苗第二针可以推迟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