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科普 > 中医科

艾灸足三里的神奇功效

网友投稿 中医科 2023-01-27

艾灸足三里通常可以起到解除疲劳和预防衰老以及增加体力的功效,同时可以起到强壮精气神和保健的作用。艾灸足三里有利于促进体内新陈代谢加快和血液循环,同时可以促进体内的毒素垃圾排出,缓解身体出现的肤色异常和身体乏力症状,同时还可以加快体内的脂质代谢,改善身体出现的精神倦怠等多种症状。平时要加强自身的保暖措施,吃含蛋白质和维生素较高的食物,增加自身的营养,降低疾病感染风险。

如何艾灸足三里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距离胫骨前缘大约一横指。艾灸此部位具有温经散寒、和胃止痛的功效,方法分为瘢痕灸和无瘢痕灸,具体如下:

  1、瘢痕灸:又称为化脓灸。在操作过程中,患者需要保持身体平直,暴露出足三里穴。把艾炷置于选定的穴位,直接将其点燃后灸灼足三里穴即可。后期局部会逐渐化脓,最终形成瘢痕。

  2、无瘢痕灸:又称为非化脓灸。操作方法和瘢痕灸大体一致,但是艾灸程度有所不同,以局部皮肤出现红晕而不起泡为宜。后期不会破溃化脓,也不留下瘢痕。

  虽然艾灸操作起来相对比较简单,但是也有很多注意事项,所以尽量避免自己艾灸,应该交给专业医生处理。

艾灸足三里的功效和作用

  足三里是常用的保健穴位,通过艾灸足三里能起到防病保健的功效,也能够治疗多种疾病,主要是由于艾灸刺激足三里能够激发人体正气的作用,能够使人的精力充沛,并且能够增强免疫能力。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主治恶心、呕吐、腹泻、胃痛等胃肠疾病,还能够治疗下肢疾病,能够治疗虚劳诸证,如果病情严重,还需要添加其他的穴位,同时要配合口服药的治疗。

艾灸足三里的功效

  足三里是人体保健的穴位之一,位于外膝眼下三寸。长期艾灸足三里能提高机体免疫力,缓解疲劳,对耳鸣、尿频、遗尿、阳痿、早泄、遗精等疗效较好。

  还可以用来治疗胃痉挛、急慢性胃肠炎、消化不良、便秘、腹泻等症状和疾病。每次艾灸的时间要控制在15至20分钟以内,艾灸时要注意保暖,防止着凉。

艾灸足三里6大治病养生功效

年过三十,应常艾灸足三里穴,能促长寿。那么,足三里穴位于身体哪个部位呢?足三里在小腿外侧之前上部,胫腓两骨间。

艾灸足三里取穴方法

1.正坐在椅子上,屈膝,足掌放平,自然平铺地面,用本人之手虎口围住膝盖,食指放于膝下胫骨前缘,四指并拢,当中指尖着处是穴位。在外膝眼之下方三寸,胫骨外缘,胫骨前肌与伸趾长肌之间。

2.伸足取之,在膝下胫骨粗隆最高点下一寸,外开一寸处。它和阳陵泉的关系是斜上下各差一寸。即足三里比阳陵泉低一寸,再外开一寸处。阳陵泉在胫骨粗隆与腓骨小头之间,向下呈三角形,下角即是穴位,此穴压之酸困,可用之证实足三里的位置。

艾灸足三里的6大治病功效

1.常灸足三里可以养生保健:能增强体力,解除疲劳,强壮神经,预防衰老,对结核病、伤风感冒、高血压、低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心绞痛、风心病、肺心病、脑溢血及其它病症都有防治作用。三里之灸能祛病延年,所以古来把三里灸叫做长寿灸。

2.有补益肾气的作用:对耳鸣、眩晕、腰痛、尿频、遗尿、小便不通、遗精、阳痿、早泄、哮喘等有效。

3.灸足三里有健步作用:能加强下肢体力,防治四肢肿满、倦怠、股膝酸痛,软弱无力诸症。对胫腓骨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小儿麻痹、脚气、末稍神经炎等均有防治作用。

4.防治肠胃病:足三里是胃经的穴位,主消化系统。有“肚腹收于三里”之说。对于腹部疾病,如胃肠虚弱、功能低下、食欲不振、赢瘦、腹膜炎、肠雷鸣、腹泄、便秘、消化吸收不良、肝脏疾患、胃痉挛、急慢性胃炎、口腔及消化道溃疡、急慢性肠炎、胰腺炎、腹水膨胀、肠梗阻、痢疾、胃下垂等灸足三里穴相当有效。但胃酸过多空腹时烧心者,不宜灸足三里,灸其邻近处阳陵泉有良效。

5.一些疑难杂症:头痛、失眠、贫血、神经衰弱、乳痛、气臌、半身不遂等均可灸足三里。

6.其它各种慢性病:如眼疾、视力减退,鼻病、耳病、过敏性疾病都可艾灸足三里穴。

推荐阅读:

  1. 如何艾灸足三里
  2. 艾灸足三里的功效和作用
  3. 艾灸足三里的功效
  4. 艾灸足三里6大治病养生功效
本文链接: https://jk.yanglaozn.com/kepu/zyk/773419.html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