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季养生

哪些病适合冬病夏治,冬病夏治要注意什么

网友投稿 四季养生 2014-06-26

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穴位帖敷、针刺、药物内服等,通过在夏季自然界阳气最旺盛的时间对人体进行药物或非药物疗法,益气温阳、散寒通络,从而达到防治冬季易发疾病的目的。哪些病适合冬病夏治?冬病夏治要注意什么?下面就跟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啊。

冬病夏治主要选择在三伏天施治,中医认为天人是合一的,在传统农历上“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炎热,而且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药物最容易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能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处,此时通过穴位敷贴治疗时机最佳,所以在夏季治疗冬病,往往可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冬病夏治能治哪些疾病

人体生存在自然界环境之中,自然界的季节变换、气候变化均对人体的内环境有影响,三伏天是天气最炎热、人体阳气相应旺盛的时期,人体皮肤的腠理疏松,阳盛于外而虚于内,此时使用扶阳散寒治疗方法,结合自然界的阳气,可以共同发挥作用,来纠正人体阳气虚弱状态,进而使病人冬天少发病或不发病。

近些年,认可冬病夏治的群众越来越多,采用此法治疗的疾病种类也日渐广泛,从当初单一的呼吸系统疾病,扩展到现在的腹泻、痹证以及免疫力低下等等。长期的临床观察发现,冬病夏治不仅疗效明显,而且还具有无毒副作用、价格便宜、治疗简便、不易复发等优点。

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体虚感冒等,消化系统疾病腹痛、胃痛、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等,骨伤科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痛、肩周炎、腰肌劳损等以及冻疮等都可以“冬病夏治”。不过,不是所有有以上病症的患者都适合“冬病夏治”,孕妇、有严重心肺功能疾患者、对药物过敏者、皮肤长有疱、疖以及皮肤有破损者、疾病发作期(如发烧、正在咳喘等)的患者就不适合啦。此外,2岁以下的孩子也不宜进行敷贴治疗,因2岁以下孩子的皮肤比较娇嫩,敷贴容易引起感染。

冬病夏治的方法

冬病夏治的方法很多,如根据穴位的主治病证,在人体的特定穴位上进行药物贴敷、药物注射、艾灸、埋线、刮痧、拔罐,或内服药物等,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治疗措施为三伏天的药物穴位贴敷(即天灸疗法,常采用具有温通功效的中药组方制成贴敷药物),因其疗效明显、操作简便、费用低廉、无明显副作用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经历代中医学家的反复实践发现,在夏季的三伏天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冬天容易发作或加重的疾病疗效显著,三伏是指初伏、中伏、末伏的合称,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庚日为末伏。

根据具体的病证选用不同的穴位,分别于三伏天各敷一次。病史较长或病情较为顽固者可适当增加贴敷次数,贴敷时间以机体自我感觉可以耐受为度,但一般不超过24小时。不同的体质和不同的病证选用不同的穴位,同时可配合辨证施治的中药内服等治疗措施,冬病夏治的疗程最好连续应用3~5年。

冬病夏治注意事项

1、药物穴位帖敷后如有局部皮肤出现瘙痒时,不要用手搔抓以防感染。敷贴4~24小时后,局部若有发痒发热,皮肤发红为正常;若皮肤出现水疱,涂烫伤膏或紫药水,敷贴24小时内患者禁用冷水洗澡,不曝晒。

2、慎食寒凉肥甘滋腻之品。夏季炎热,往往易贪凉饮冷,若大量进食寒凉之品,则易致中阳受损,脾胃虚弱,甚至损及一身之阳气,影响治疗效果。若服用大量肥甘之品,易伤脾胃,影响消化,易导致阳气不运,变生它病。

3、冬病夏治包含了中医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建议在正规医院医生的指导下,根据个体的体质和病证的具体表现辨证施用。

有需要的患者,一定要到正规医院进行治疗。

冬季养胃十个小贴士

冬季寒冷干燥,胃酸分泌过多,容易出现各种胃部疾病,如胃痛、胃溃疡、慢性胃炎、急性胃炎等。冬季吃什么养胃?冬季养胃注意什么?下面小编告诉你冬季养胃10贴士,护胃冬季健康。

1、餐前喝杯温水。

最佳饮水时间是早晨起床空腹时及每次进餐前一小时,餐后立即饮水会稀释胃液,汤泡饭也会影响消化。

2、多吃温性食物。

冬季人体为了保持一定的热量,必须增加体内糖、脂肪和蛋白质等物质的分解,产生更多的能量,以适应机体的需要。

膳食中应多补充产热营养素,如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以提高肌体对低温的耐受力。此外,胃的脾性是喜燥恶寒,应多吃些温阳暖胃的食物,如牛羊肉、韭菜等。

3、三餐定时定量。

冬天昼短夜长,很多人会改一日三餐为两餐,并提高两餐的餐量,这种做法不值得推荐。容易引起胃酸分泌紊乱而使胃黏膜受损。每日三餐应定时定量。

三餐能量分布应为30%、40%、30%,早餐在6:30~8:30,午餐在11:30~13:30,晚餐在18∶00~20∶00。

4、多吃炖菜少吃凉拌。

冬季天冷,很多人喜欢吃烫嘴的食物。但人的食道壁由黏膜组成,非常娇嫩,只能耐受50~60℃的食物,超过这个温度,食道的黏膜就会被烫伤。

过冷的食物进入胃部会刺激胃黏膜引起胃病,也不利于人体保暖。因此,冬季的食物要以温热为主,多吃炖菜、炒菜,少吃凉拌菜,喝汤不要喝刚煲好的滚汤。

5、饭后室内散步。

冬季的饭后散步可改为室内,并且不要饭后立刻走,而应在饭后20~30分钟以后。“饭后百步走”只适合平时活动较少,形体较胖或胃酸过多的人。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不宜饭后立即“百步走”。

6、细嚼慢咽。

有人下班从寒冷的户外回到家,看到热乎乎的饭菜立刻端起来就狼吞虎咽地吃。但在短时间内大量、快速进食,咀嚼不充分的食物到胃里不能充分与胃肠液相混合,直接影响其消化吸收,还容易吃得过饱而超出胃容量。

细嚼慢咽则有利于食物与胃液的均匀混合,促进消化吸收,食物中某些营养成分的吸收率还可以提高10%左右。建议每口食物咀嚼30次,每餐不低于20分钟。

7、穿个棉背心。

冬季寒冷会使胃的活动减缓或出现胃痉挛,还容易导致”肠易激综合征”,导致腹泻、疲劳和浑身无力等情况。冬季一定要注意胃部的保暖,可以贴身穿一个保暖背心,给胃一个温暖的环境。

8、保持心情舒畅。

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我一生气就胃痛”。郁怒伤肝,肝气犯胃,即可引起胃脘痛、呕吐、泄泻等胃肠道疾病。因此,要保持情绪稳定和心情愉快。冬季日照缩短,容易情绪低落,建议坚持运动,尽可能多到户外晒太阳。

9、服药更慎重。

首先,不少药物对胃黏膜有刺激,可损伤胃黏膜,甚至引起溃疡,要慎服。对暂时性胃肠功能紊乱,也不宜随意乱吃抗生素、解痉类和止泻类药物。

第二,用药时间一定要选对,保护胃黏膜和胃动力药适合饭前半小时服用,西咪替丁等抑酸药最好跟着饭点服用,饭后1小时可服用中和胃酸药,包括碳酸氢钠、氢氧化铝等。

10、注意口腔卫生。

幽门螺杆菌是导致胃病的元凶,主要来自于不洁的口腔,大量存储于牙菌斑上。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幽门螺杆菌易导致胃病的发生或复发。因此,要经常更换牙刷,并坚持每餐饭后正确漱口。

冬季保暖驱寒小贴士

寒冷的冬季寒风凛冽,呼啦啦的吹拂我们的脸庞手脚,使得我们在室外束手束脚的。一些免疫力低的人们抵御不了寒意就会招惹疾病的麻烦。那么在严冬我们该如何进行保暖呢?还在忍受寒冬的寒意吗?今天小编就为你介绍12贴士帮助你温暖过寒冬,通赶紧行动起来吧,保护我们的身体手脚让它不受严寒的侵袭,小编希望大家能够健康温暖的度过这一冬季。

1.起床前活动脚趾

英国理疗师萨米·马戈建议,起床前脚趾上下活动20次,然后用脚画圆圈活动脚踝,正反方向各10次,再将大腿收紧放松10次。这样可让身体活动开,下床不会感觉太冷。

2.使用保湿霜

英国皮肤科专家安肖·萨霍塔博士建议,湿疹或皮炎患者在冷天更要注意保湿。因为皮炎部位炎症会加速表皮血流量,导致身体热量丧失更多。

3.暖气温度别太高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附属医院血管外科专家约翰·斯科尔表示,空调、暖气温度过高,室内外温差过大,出门时小血管容易突然收缩,让人感觉更寒冷。因此,室内温度最好设为18℃~20℃。

4.少摄入咖啡因

英国刘易舍姆总医院血管外科专家艾迪·查罗纳表示,咖啡因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使血管在寒冷的情况下也不易自然收缩,导致身体热量损耗,让人感觉更冷。姜茶等脱咖啡因热饮保暖效果更好,更适合冬天。

5.手别放进口袋里

英国脊椎按摩协会专家蒂姆·哈切夫表示,冬季走路不要将双手插进口袋里,而应该戴上手套,甩动双臂,这样可活动臂膀肌肉,改善双臂及双手血流,使得身体生热,更利保暖。

6.多喝豆奶

英国饮食协会营养学家萨拉·辛克博士表示,与摄入碳水化合物或脂肪相比,摄入蛋白质可显著升高体温。建议早餐喝杯豆奶,同时可适当吃些坚果和酸奶。

7.帽子要盖上耳朵

英国南曼彻斯特大学医院耳鼻喉外科专家安德鲁·卡米勒里博士表示,头部散热占身体散热的30%。最好选择可覆盖耳朵的帽子,因为耳朵虽薄,但表面积大,更易散热。

8.鞋子放在暖气旁

冷天时,血液多数被输送到重要器官,手脚处的比较少。英国足病专家迈克·奥尼尔表示,双脚犹如保温瓶,只要一开始冷,就会一直冷。因此,穿鞋前最好将鞋子放在暖气旁热一热。

9.穿个小背心

查罗纳表示,穿件保暖背心或戴个腹带有助于保持身体核心区域体温,减少身体散热,更有益身体保暖。

10.坐摇椅

久坐不动会导致体温下降。建议坐着时不妨选择摇椅,有助于活动手臂、大腿肌肉群,促进血液循环,产生更多热量。

11.不要一直窝在家里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一项研究发现,喜欢社交的人更不怕冷。与其在家“冬眠”,不如外出与朋友交流,可增添温暖感,提升积极情绪,赶走寒冷。

12.回忆快乐往事

英国南安普顿大学一项研究发现,回忆快乐往事可重现昔日身体舒适感,让人感觉更温暖,身体更抗寒。

冬至饮食起居小贴士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自这天我国开始进入数九寒天,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今年“进九”的时间为12月22日进入“一九”,明年3月4日进入“九九”,之后便是春暖花开时节。养生专家提醒称,冬至是养生的大好时节,主要是因为“气始于冬至”,此时生命活动开始由盛转衰、由动转静。因此,冬至之时更应科学地运用养生之道,调理得当。那么冬至时节如何养生呢?冬至时节养生注意事项有哪些呢?下面就跟小编一起去看看。

饮食:多用温补少食寒凉

冬至是“冬令进补”的最佳时节,民谚素有“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今年冬令补,明年可打虎”之说。”冬至以后“阴极阳生”,此时人体内阳气蓬勃生发,最易吸收外来的营养而发挥其滋补功效,充分说明在这一天前后进补最为适宜。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冬至之后,多吃温性食物,少食甚至远离寒凉食物,对于平衡人体阴阳、增强抵抗力是非常重要的。

在饮食调养方面,营养专家建议,公众尤其要注意“三多三少”,即多吃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含量高的食物,少吃糖类、脂肪、盐分含量高的食物。冬至时节的饮食还宜多样化,谷、果、肉、蔬菜要合理搭配,适当地选用高钙食品。宜食一些清淡的食物,不宜吃浓浊、肥腻和过咸的食物,还不可过食太过辛辣刺激的食品。冬天阳气日衰,脾喜温恶冷,因此最好吃一些温热食品来保护脾肾,吃饭也最好是少量多餐。

冬至是一年之中天气最为寒冷的时节,羊肉、牛肉、狗肉有燥热温补的效果,能预防“三九寒冷”,但量不宜太多,过食羊肉等肥甘厚味,易导致饮食不化,聚湿生痰。冬至时还可以多吃些诸如花生、核桃、栗子、榛子和杏仁之类的坚果,因为坚果性味偏温热,在其它季节吃容易上火,而冬天天气较冷,吃坚果有御寒的作用,可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当然吃坚果也要适量,且因人而异。

在补充热性食物的同时,也得吃一些补充津液的食物,如荸荠、藕、梨、萝卜、白菜等。其它很多蔬菜也要多加摄入,比如土豆、番茄、菌类、韭菜、南瓜、芹菜、菠菜、山药等。除此之外,还要适量多吃水果,冬天寒冷干燥,使人觉得鼻、咽部干燥和皮肤缺水、容易上火,因此每天能吃点水果不仅能滋阴养肺、润喉去燥,还能摄取充足的营养物质,会使人顿觉清爽舒适。猕猴桃、甘蔗、柚子、大枣、桔子、龙眼、苹果、桂圆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起居:防寒保暖动中求静

有了食物温补方法,大家也不要忽略日常起居需要注意的细节。在养生学上冬至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主要是因为“冬至一阳生”,从中医阴阳理论说,冬至是阴气盛极而转衰,阳气开始萌芽的时候,阴阳转化,在运动中构成了自然界与人体的平衡与和谐,养生也要顺应此规律。此时科学养生有助于保证旺盛的精力而防早衰,人们应当加强对身体的保健,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大自然的规律。我国中医学认为“天人相应”,冬至到小寒、大寒的这段时间,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在此期间应注意养生“冬藏”。在冬至养生中我们首先要注意的就是避寒邪,此时阴寒之气隆盛,专家提醒公众要多着衣、注意防寒保暖,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户外活动。如果外出,应特别注意头部和足部的保暖,以防发生冻疮。天气寒冷时,最好还要戴上暖帽、口罩、手套避免寒气的侵入。

冬季运动,首先要避免寒邪的侵袭,其次运动量不宜过大,要在动中求静,以臻安身静体、气定神闲的境界。八段锦、太极拳等平和的运动都是很好的选择。此外,在精神调养方面,要尽量保持精神畅达乐观,不为琐事劳神,不要强求名利、患得患失。合理用脑,有意识地发展心智,培养良好的性格,时刻保持心态平和,在日常发现生活当中的乐趣。避免劳累过度、早睡晚起、积劳成疾,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公众在日常起居上应有所讲究、合理调节。冬至时节要勤晒被褥,养生保健专家表示,勤晒被褥可避免潮湿;阳光中的紫外线有强烈的杀菌消毒作用,可杀死各种细菌和微生物;经日光曝晒后的被褥也会更加蓬松、柔软。穿衣要注意防寒保暖,及时增添衣物,在冬装的选择上既要保暖性能好,又要柔软宽松、穿脱方便,不宜穿得过紧,以利血液流畅。平时坚持用冷水洗脸等,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性和耐寒能力。

夏天不想做黑妹 记住6个防晒小贴士

过了这么多个夏季,相信每个爱美的女生都有自己一套防晒经,但是,往往夏季过后,皮肤还是晒黑了,这个时候你会有疑问,该做的我都做了呀,到底哪里出问题了呢?其实防晒的知识你到底知多少呢?你的那些理论是否能真正的对抗紫外线呢?跟小编一起来更新你的防晒知识,让肌肤拥有健康肌础,这个夏天不用和阳光躲猫猫了!

Q1:防晒霜到底要用多少量才有效?

A:你是否也有把握不好防晒霜用量的烦恼呢?用少了怕效果不好,用多了怕对皮肤有损失,到底用多少量才是最有效的呢?英国皮肤科研究家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全身涂抹防晒霜的用量需达到两盎司,即46g-50g,而面部的用量要达到3g-4g,大约是在食指和中指上各挤出两道手指长的用量。常见的防晒霜容量是30ml。如此计算一瓶防晒霜的用量基本只能用10次。但只有这样,防晒才算真正有效哦。

Q2:紫外线会加速人体中矿物质的生成及维生素D的产生,那么防晒产品会阻隔这些有力的因素吗?

A:目前世界上在这方面有很多研究,但是到目前为止这些研究结果都表明防晒产品不会对维生素D及矿物质的生成产生影响。可能未来也会出现一些新的研究成果,但目前来说是没有影响的。

Q3:到底什么质地的防晒产品效果更好呢?

A:你是否有选择综合症呢?同样SPF/PA数值的防晒产品,总是纠结着不知道哪一种更好!其实无论是哪种质地对抗紫外线的效果都是一样的。很多专家认为因为粉质产品不易流失,所以相比乳状和喷雾状产品,其防晒更持久。但达到理想防晒值的产品用量要求各有不同,如果按照生活中得正常用量,哪种质地的更适合作用日常防护呢,按照试验结果来看,乳状>粉饼>喷雾>蜜粉。当然也可按个人喜好来进行选择。

Q4:出门前15分钟涂抹科学吗?

A:无论是达人还是专家,都建议出门前15分钟涂抹防晒品,这才能保证跟肌肤更贴合。但是查遍各英文和中文网站,都没有发现任何科学依据支撑这一观点!一般来说,防晒乳中除了防晒成分,其余的就是与一般乳液雷同的成分,所以出门前提早擦(避免一外出就大量流汗),让非防晒成分的乳液基质蒸散掉一些,可以确保防晒品附着在肌肤上。而提早擦的必要性,以强调“具有防水,抗汗,抗皮脂”等能力的产品最为必需,最好时间比15分钟再长些,这才能避免因流汗还没来得及贡献防晒能力就自流失的防晒品。

Q5:一瓶防晒可以解决全身各部位的问题吗?

A:很多爱美的女生都习惯用一瓶防晒霜涂抹全身及脸部进行防晒,其实紫外线对各个部位的皮肤都具有同样的伤害,但各部位皮肤的护理需求是不同的,例如面部的皮脂分泌量较高,颈部汗腺较多,因此用于身体和面部的防晒护肤品在质地方面也有不同,故而专业防晒护肤品分别为面部和身体专门设计。比较讲究一点要根据部位的不同选择不一样的防晒产品,也可简单分为脸部和身体两种。

Q6:晒黑了要多久才能恢复?

A:首先要了解,黑色素是为了防止紫外线更深入地伤害肌肤而生成的。就像是拉上了“黑色素窗帘”来阻隔紫外线,这是启动了肌肤的自动防御系统。一旦停止照射紫外线,黑色素就会随着表皮的新陈代谢一同代谢掉,因此一般而言,即使晒黑了,在大约一个月后还是会恢复原来的肤色。但这只是理论上的时间,实际上随着新陈代谢速度的降低,黑色素无法完全代谢而“囤积”起来。如此下去,很有可能某天就会“存满”,这也就是为什么过了35以后,很多人感觉“斑点一下子增多了”的原因。

推荐阅读:

  1. 冬季养胃十个小贴士
  2. 冬季保暖驱寒小贴士
  3. 冬至饮食起居小贴士
  4. 夏天不想做黑妹 记住6个防晒小贴士
本文链接: https://jk.yanglaozn.com/siji/12305.html
本文标签:小贴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