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养生

拔火罐须知五项注意

网友投稿 中医养生 2013-07-04

“拔火罐”是中国民间流传很久的一种治病方法。落枕、脖子疼、消化不良……拔拔罐都能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虽然拔过罐的人很多,但老百姓对其了解却不深,甚至还存在一些误区。为此,湖北省中医院推拿康复科主任赵焰、天津市第一医院康复科副主任医师齐红梅,为大家做具体指导。

拔罐能治很多病

“拔罐疗法与针灸一样,是传统中医常用的一种物理疗法。”赵焰说,拔罐疗法可以逐寒祛湿、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具有调整人体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所以,许多常见疾病都可以用拔罐方法进行治疗。如急慢性支气管炎、颈椎关节痛、消化不良、神经性疼痛、高血压、发烧感冒等。

齐红梅指出,拔罐时用的“罐”有许多种,常见的是玻璃罐、陶瓷罐、竹罐、橡胶罐、抽气罐等。其中玻璃罐是临床上最常用的,因其光滑透明,可以观察到罐内皮肤充血、淤血、起泡及出血情况。家庭中常用的橡胶罐、抽气罐使用方便,但不能用火,因此效果较小。根据大小,罐还分为许多型号,不同部位和穴位用的型号不同,背腿多用大号的,额头、脖子用小号的。

行医资质有点乱

正因为拔罐疗法适用度广、需求大,因此市场上提供拔罐治疗的地方越来越多。除了医院,许多按摩馆、美容院、足疗店也都有拔罐服务。6月23日下午,记者在北京市朝阳区国贸附近几家美容店了解到,这里一直提供拔罐治疗,但其服务人员都只是经过简单培训的美容师。

对此,赵焰表示,拔罐是一项专业的中医理疗方法,既要熟知穴位,又要掌握手法,最好由具备中医行医执照的医生进行。如果没有经过系统学习和训练,随意进行拔罐治疗,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一些伤害,如烫伤、损伤皮肤、引起疼痛甚至加重病情。据了解,很多医院都曾接诊过不少类似病例,轻者烫出水疱,严重的甚至造成大面积烧伤。近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改司则表示,今年年底将推出中医保健技术标准,对拔罐、刮痧等中医保健服务进行规范,禁止没有资质的人进行拔罐服务。

拔罐治疗五项注意

近些年,家庭用的抽气式罐很常见,但也存在用法不当的问题。专家指出,拔罐治疗需要注意以下一些事项。

第一,分清体质。体质过于虚弱者不宜拔罐,会使虚者更虚。

第二,有心脏病、血液病、患皮肤病以及孕妇、妇女经期、过饱、过饥、醉酒时都不适宜拔罐。

第三,肚脐、心前区,皮肤细嫩处、破损处、瘢痕处,乳头、骨突出处均不宜拔。拔罐旧痕未消退前,最好也别拔。

第四,拔罐后不可立即洗澡,拔罐后,皮肤处于一种被“伤害”的状态,敏感脆弱,此时洗澡非常容易导致皮肤破损、发炎等,建议等上两三个小时。拔罐时应避免有风直吹,防止受凉。

第五,拔罐后正确处理。拔罐后不慎起泡,每个罐内多于3个泡,就应及时涂烫伤膏,或去医院处理。

拔罐应注意事项禁忌

拔罐是一种以杯罐作工具,借热力排去其中的空气产生负压,使吸着于皮肤,造成郁血现象的一种疗法。但是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拔罐。

孕妇、月经期、肌肉枯瘦之人、6岁以下儿童、70岁以上老人、精神病、水肿病、心力衰竭、活动性肺结核、急性传染病、有出血倾向的疾病以及眼、耳、乳头、前后阴、心脏搏动处、大血管通过的部位、骨骼凸凹不平的部位、毛发过多的部位等,均不宜用拔罐疗法。

(1)体位须适当,局部皮肉如有皱纹、松弛、疤痕凹凸不平及体位移动等,火罐易脱落。

(2)根据不同部位,选用大小合适的罐。应用投火法拔罐时,火焰须旺,动作要快,使罐口向上倾斜,避免火源掉下烫伤皮肤。应用闪火法时,棉花棒蘸酒精不要太多,以防酒精滴下烧、伤皮肤。用贴棉法时,须防止燃着棉花脱下。用架火法时,扣罩要准确,不要把燃着的火架撞翻。用煮水罐时,应甩去罐中的热水,以免烫伤病人的皮肤。

(3)在应用针罐时,须防止肌肉收缩,发生弯针,并避免将针撞压入深处,赞成损伤。胸背部腧穴均宜慎用。

(4)在应用刺血拔罐时,针刺皮肤出血的面积,要等于或略大于火罐口径。出血量须适当,每次总量成人以不超过10ml为宜。

(5)在使用多罐时,火罐排列的距离一般不宜太近,否则因皮肤被火罐牵拉会产生疼痛,同时因罐子互相排挤,也不宜拔牢。

(6)在应用走罐时,不能在骨突出处推拉,以免损伤皮肤,或火罐漏气脱落。

(7)起罐时手法要轻缓,以一手抵住罐边皮肤,按压一下,使气漏人,罐子即能脱下,不可硬拉或旋动。

(8)拔罐后针孔如有出血,可用干棉球拭去。一般局部呈现红晕或紫绀色(淤血),为正常现象,会自行消退。如局部瘀血严重者,不宜在原位再拔。如留罐时间过长,皮肤会起水泡,小的不需处理,防止擦破引起感染;大的可以用针刺破,流出泡内液体,涂以龙胆紫药水,覆盖消毒敷料,防止感染。

拔罐减肥穴位及方法

传统的中医古代文献中,虽然没有标明拔罐减肥这一作用,但是却有关脾胃运化理论,气血理论。从生理病理两个方面,对肥胖的原理有着辩症的论述。“过食肥甘厚味,由脾胃运化,变为脂膏,积蓄体内,或变为痰湿阻塞气机”这句话,说明了肥胖与脾胃的关系。而现代关于肥胖的认识也认为,如果饮食过意油腻,就很容易让身体囤积大量的脂肪。但是传统的拔火罐支队单纯性肥胖有效,对遗传性肥胖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拨火罐减肥学习要点一:背部穴位减肥

以下穴位,用闪火法在穴位上拔罐,留罐10~15分钟,每周2~3次。

脾俞穴(图示中最上面的一个)功效:发散脾胃之热。

三焦俞穴(图示中下面的一个)功效:将全身水湿气通调至膀胱经,再排出体外。

拨火罐减肥学习要点二:腹部穴位减肥

以下穴位,用闪火法,在穴位留罐20分钟,每周2~3次。

中脘穴(位于肚脐上方)功效:聚集及传导水液和脂肪。大横穴(位于肚脐右侧)功效:通腹去脂,调理脾胃。关元穴(肚脐下面)功效:募集小肠经气血、传导任脉水湿的效用。

拨火罐减肥学习要点三:下肢穴位减肥

以下穴位选择适宜体位,用闪火法将罐吸拔在穴位上留罐l5分钟。每周2~3次。

血海穴(图示中上面的那个)功效:减肥,清血利湿。

足三里穴(图示中下面的那个)功效:通经活络、补中益气。

推荐阅读:

  1. 拔罐应注意事项禁忌
  2. 拔罐减肥穴位及方法
本文链接: https://jk.yanglaozn.com/zhongyiyangsheng/1255.html
本文标签:拔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