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养生

治疗皮肤瘙痒七药膳

网友投稿 中医养生 2013-12-20

寒冷的冬季,皮肤很容易干燥、瘙痒,皮肤瘙痒是比较常见的皮肤病,不能轻易忽视,许多人都使用药物来治疗皮肤瘙痒,可是药物总归对皮肤是有伤害的,给许多药物都是治标不治本,在这里建议大家用中医的方法试试。中医治疗皮肤瘙痒症,是通过滋阴养血,使化生有源,精微充足,肌肤得养,营卫调和,卫外坚固,营卫得调,风痒自除。因此,通过食疗的方法以养血滋阴,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下面中医推荐7款药膳,还你健康皮肤,一起来看看吧。

一、黄芪首乌牛肉汤

黄芪、何首乌各30克,牛肉250克,调味品适量。将诸药洗净,放入药罐中,加入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牛肉煮熟后调味服食,每日一剂,连服7~10剂。

二、黄芪大枣汤

黄芪、大枣各30克,桂枝、白芍、防风、白术、茯苓、女贞子、旱连草、丹参、当归、白蒺藜各15克。将诸药洗净,放入药罐中,加入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饮服,每日一剂,连服7~10剂。

三、泥鳅煲红枣

泥鳅30~50克,红枣20克,食盐少许。加水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煮25分钟,加入食盐即成。每天一剂,连服10剂。泥鳅性味甘平,入脾、肝、肾三经,具有补中益气,强精补血功效,与红枣共奏养血润燥之效。

四、八宝肉皮粥

胡萝卜100克,白芨10克,枸杞子20克,海参20克,猪肉皮100克,粳米100克,加水适量煮粥。每日早晚各一次。

五、熟地当归粥

熟地30克,当归20克,粳米40克,陈皮末少许,加水适量煮粥服食。早晚各一次。

六、黄芪血藤瘦肉汤

黄芪30克,鸡血藤15克,猪瘦肉150克,调味品适量。将诸药洗净,放入药罐中,加入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猪肉煮熟后调味服食,每日一剂,连服7~10剂。

七、芪归羊肉汤

黄芪30克,当归10克,羊肉100克,调味品适量。将诸药洗净,布包。羊肉洗净,切块,与药包、调味品同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文火炖熟服食,每日一剂,连服7~10剂。

艾滋皮肤初期症状图片 艾滋病初期皮肤有什么反应

艾滋病的初期会有很多的症状,这些症状是我们平时都会遇到的,如果我们不重视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的,那么艾滋病初期皮肤有什么反应呢?接下来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艾滋病初期皮肤有什么反应

1.感染性皮损

患有艾滋病后,包括口腔毛状黏膜白斑及伴发带状疱疹、尖锐湿疣、巨细胞病毒感染、口腔念珠菌病等。艾滋病感染者病后,20%的人伴发口腔毛状黏膜白斑,表现为稍隆起的白膜、表面毛状。这是特异性相当高的早期体征。

2.皮疹

皮疹是出现在皮肤表面的一些细小的斑块,散在略微隆起于皮肤表面,通常出现在头面部,颈部,前胸以及后背,有时也可见于四肢。皮疹一般无瘙痒,有时会有轻微的压痛,但不明显。皮肤苍白的人,皮疹的颜色是红色或者为红褐色,皮肤颜色较深的人,皮疹颜色可呈紫色或者是黑色。

3.皮损预兆

如传染性软疣,短期内大量泛发全身,治疗顽固。患有艾滋病后,迅速发展的脂溢性皮炎,预示艾滋病会急剧加重,甚至很快死亡。头、颈、口腔、咽喉部出现卡波西肉瘤、单纯疱疹,或迅速增大的淋巴结、肿块,要警惕患艾滋病的可能。

4.荨麻疹

荨麻疹(风团),是暂时性水肿皮肤隆起,顶面齐同,常伴有瘙痒和灼热感。通常突然发生,经过数10分钟或数小时后即迅速消失,可见于荨麻疹、急性血吸虫病及其他过敏反应。

5.水疱

是高于皮肤,内有空隙,具有界限性的隆起,内含清晰或混浊的浆液,见于水痘、冻伤、烧伤或某些皮肤病。水疱,是含有脓液的水疱,多由水疱并发感染所致。

经过上文的介绍后,相信大家对艾滋病初期皮肤有什么反应已经有了更多的了解了,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帮助到大家,祝你生活愉快,身体健康。

穿凉拖要警惕皮肤癌

英国医生提醒那些喜欢在夏季穿凉拖的女士,警惕这种鞋给皮肤带来的健康隐患。因为凉拖通常使大面积足部皮肤暴露在阳光下,易增加皮肤发生癌变的风险。

伦敦足病科医生安东尼·康托斯说,伦敦一家医院在最近3个月内就接收了至少两名曝晒引发足部皮肤癌的病患。其中一名患者足部出现恶性皮肤瘤已两年,但一直误以为是挫伤,未加重视。

康托斯说:“我们的双脚一年中大部分时间被包裹在鞋里,如果在高温天气里突然换上凉鞋,脚特别容易被晒伤。”凉拖时下相当流行,但这种鞋使得足部大面积皮肤直接接受阳光曝晒,而一般人通常不会记得给脚抹防晒霜或作定期检查,因此易在不知不觉中增加罹患皮肤癌的风险。


影响足部的癌症表现为足部肿瘤,通常形成于脚底、脚趾间或脚趾甲下。由于这类肿瘤不会产生痛感或不适,因此难以被患者察觉。

现在很多人都懂得多套防晒方案了,这则消息更是提醒大家,你的防晒方案存在盲区,从今往后可要注意了,晒伤脚的后果可是很严重的。你的宝贝防晒霜千万别吝啬涂在脚上。

小知识:白色皮肤不经晒

说白色皮肤不经晒,可不光指容易被晒黑,而是,皮肤和眼睛的颜色越浅,就越容易晒伤,罹患皮肤癌的可能也越大。因此,皮肤癌在西方患病情况比较多,因为西方人肤色较浅。长期曝晒,固然会增加患皮肤癌的可能,但短期曝晒,比方说在海滩上作日光浴,晒得皮肤起泡,也会增加患皮肤癌的可能。曝晒对皮肤细胞的损害是长期累积起来的,所以中年人和老年人患皮肤癌的可能较大。

春季肌肤干燥 保湿修复皮肤细胞

干燥的皮肤无论用何种保湿护肤品,其效果总是短暂有限的,不如从提高皮肤本身的保护及保湿功能来达到更理想的效果。

油脂保湿

油脂保湿也是历史最悠久的保湿方法。这类保湿剂效果最好的是凡士林,许多医疗用药膏及极干皮肤用的保湿滋润霜都含有这一成分。凡士林不会被皮肤吸收,它在皮肤上形成一道保湿屏障,使皮肤的水分不易蒸发、散失,保护皮肤不受外物侵入。

除了凡士林外,油脂保湿成分还有高黏度白蜡油、各种三酸甘油脂、各种酯类油脂。含有抗蒸发保湿剂的护肤品,基本都含有这些成分,适合极干性的皮肤在晚间使用。

吸湿保湿

吸湿保湿是最常见的保湿方法。这类保湿剂最典型的就是多元醇类,使用历史最悠久的是甘油、山梨糖、丙二醇、聚乙二醇等。这类物质具有从周围环境吸取水分的功能,在相对湿度高的条件下对皮肤的保湿效果很好。但是在相对湿度很低、寒冷干燥和多风的气候里,不但对皮肤没有好处,反而会从皮肤内层吸取水分,而使皮肤更干燥,影响皮肤的正常功能。很多护肤保养品如化妆水、乳液、面霜等都或多或少含有这类成分。

水合保湿

水合保湿是功能最广泛的保湿方法。这类保湿品属于亲水性的,是与水相溶的物质。它会形成一个网,将自由自在的游离水结合在它的网内,使自由水变成结合水而不易蒸发散失,从而达到保湿效果。

修复保湿

修复保湿是适合成熟肌肤的保湿品。近年来,护肤保养品常常被添加各种维生素,以帮助修复皮肤细胞的各种功能,增强自身的抵抗力和保护力,如维生素A、维生素B5、维生素C、维生素E以及果酸产品都是不错的保湿修复成分。

含有维生素E的保湿品可聚集在皮肤的角质层,帮助皮肤角质层的修复,阻止皮肤内及角质层水分蒸发。维生素A是调节皮肤细胞成长及活动的重要成分,它可以使皮肤增加弹性并帮助表皮和真皮增加厚度。维生素原B5也就是泛醇,可促进纤维母细胞的再生,帮助组织的修复。维生素C可促进胶原质的合成,使皮肤更饱满,防止皱纹的形成。

冬季皮肤病外用药注意事项

三九之后,寒气逼人,皮肤都会变得更为干燥,一些冬季常见皮肤病也开始在部分人群中肆虐起来,手足皴裂、皮肤瘙痒、红斑、脱屑等等较为频繁出现,让人防不胜防,精明的家庭主妇会配备一箱子各类软膏、药水等自行给病患涂抹……这样做貌似经济又便利,可是效果好么?会不会有什么副作用?正确的使用皮肤防治保健类药物的方法应该是怎样的呢?

皮肤外用药使用不当问题多多

激素类药物上瘾

之所以在对药品的选择和使用上很随便,部分病友是凭经验或是信广告。在他们看来,既然是外用药,肯定没有什么副作用。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很多皮肤病外用药中的激素成分往往会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其中,最常见的是: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紫癜、真菌感染、痤疮样皮炎等。严重者甚至会发展为激素依赖性皮炎,也就是所说的“上瘾”症状。

因激素具有抗过敏、止痒、抑制炎症等作用,用药后病情会迅速好转,但是持续外用几个月后,一旦停药,用药部位(特别是面部)很容易再次出现红肿、触痛、脱屑等症状,而重复用药后,上述病情会再度好转或消失,就这样,只要一停药,皮炎就会再发,甚至比以前更严重,患者为了避免停药后的痛苦,也就完全依赖于涂用激素药膏了。

贻误病情

除了“上瘾”外,更可怕的是盲目用药还会贻误病情。专家表示,在接诊的患者中就有不少接触性皮炎患者,因连续多年轮换使用多种激素药膏外擦,不但患处皮肤出现不良反应,还导致了药源性柯兴综合征等其他副作用,出现了诸如肥胖、多毛、痤疮、血糖升高、高血压、钠潴留、水肿、血钾降低、月经紊乱、骨质疏松、无菌性骨质坏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病症。可见,即使小面积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也不宜时间过长,更不宜短期内大剂量使用。

冬季常见皮肤病的药物使用

手足皲裂发病初期要外搽油脂以滋润皮肤,一旦发生皲裂则用热水浸泡10分钟,削薄皲裂处厚硬的表皮角质层。拭干后再外搽15%的尿素维E软膏或10%的硫磺水杨酸软膏等。更加严重者可以适当的使用激素软膏,比如益康倍松霜或醋酸氟轻松软膏等。但是这类药物长期使用会引起局部皮肤色素沉着或轻度萎缩,因此尽量避免较长时间或短期大剂量使用。

皮肤瘙痒症出现瘙痒症状,可在皮肤局部涂抹维生素E软膏、凡士林软膏来软化角质层,从而起到滋润和保护的作用。稍重者,可给予樟脑乳膏、太平无极膏、皮质激素软膏等。更加严重者,可给予口服抗组胺药物和止痒的中成药。表皮角化异常疾病寒冷干燥的气候,机体免疫力下降。表皮角化异常的疾病表现严重,如银屑病、鱼鳞病等。这类疾病一旦严重,要及时看医生,不可盲目用药。

外用药特别注意事项

1、一般宜从低浓度、小面积开始试用,渐渐扩大面积,增加浓度,尽可能避免刺激,用药过程中如发现有反应,应立刻停药或更换其它药物。

2、注意外用药的使用方法。可根据皮损的性质和治疗需要,采取不同的用药方法。如皮损浅在或药物的透入性强使,则可局部涂搽;如果苔藓样变明显,须促进药物深达时,外用软膏后可加塑料薄膜封包。

3、对皮肤敏感性强的患者,要选择温和无刺激性的药物,或先用低浓度,在逐步提高浓度。采用新药或易致敏药物时,可先试用于较小面积,如无不良反应再大面积使用。

4、嘱咐患者与医生密切配合。要详细说明使用药物的方法,如用药次数、部位、用量和方法等,如有反应须停药来诊。

5、注意禁忌证。刺激性强的药物勿用皮肤薄嫩处,高浓度水杨酸及芥子气软膏等不可应用乳房下部,外阴及面部等处,幼儿也不可应用。

皮肤病是常见病,也是多发病,特别是干燥天气下,皮肤过敏的人就会多起来。皮肤病虽“小”,但是用药也应“有章法”,否则也会“上瘾”,贻误病情。使用含有激素的药物一定要慎重,不要较长时间或短时间大剂量使用,以免造成以上不良后果。如果病情急需,一定要在专科医生的正确指导下合理应用。另外,专家也指出,应尽量避免使用激素药,多选择非激素非甾体类抗炎皮肤外用药的,譬如以氟芬那酸丁酯为主要成分的软膏,一般来说,这类药安全、长效、防复发,而且与激素类药膏相比,又没有那些副作用,可长期使用。

推荐阅读:

  1. 艾滋皮肤初期症状图片 艾滋病初期皮肤有什么反应
  2. 穿凉拖要警惕皮肤癌
  3. 春季肌肤干燥 保湿修复皮肤细胞
  4. 冬季皮肤病外用药注意事项
本文链接: https://jk.yanglaozn.com/zhongyiyangsheng/2638.html
本文标签: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