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养生

牛筋草的功效与作用 牛筋草的副作用

网友投稿 中医养生 2020-09-01

牛筋草又名蟋蟀草,分布于中国南北各省区及全世界温带和热带地区。多生于荒芜之地及道路旁。全世界温带和热带地区也有分布。那么牛筋草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牛筋草的功效与作用

1.消肿止痛活血化瘀

平时人们出现跌打损伤引发淤血肿痛时可以直接外用牛筋草,它能让伤处出现的肿痛很快减轻。牛筋草入药后还能止血,而且止血效果特别好,把它外敷在外伤的出血部位,能快速止血。

2.抗病毒

牛筋草是一种药用价值极高的中药材,它对人体内的多种病毒都有明显抑制和消灭作用,特别是在乙型脑炎和脊髓炎高发的季节中,人们多服用一些牛筋草,就能防止这些疾病的病毒在身体内滋生,能让它们的发病率明显下降。

3.利湿退黄

牛筋草入药后具有特别强的利湿作用,能加快人体内湿毒代谢,并能防止湿毒在身体内堆积,它对人类经常出现的湿热黄疸有明显治疗作用,能让黄疸尽快消退,也能让人体尽快恢复健康,除此以外人们出现湿热脚气或者身体水肿时,及时服用牛筋草也能起到明显治疗作用。

4.清热解暑

牛筋草作为中药性凉能清热,并能清热解暑。且味甘,甘寒益阴,对于热病,如伤暑发热十分适合。

牛筋草的副作用

牛筋草药用功效极为出色而且它并无毒性,不过它具有超强的利尿功效,生活中那些本身就患有慢性肾病或者肾功能不全的人,在服用它后会出现明显副作用,容易危害肾脏健康,会让肾脏负担加重,也会出现身体水肿和腹部疼痛等多种不良反应。

相信大家看完上文的介绍后,对牛筋草的功效与作用已经有所了解了,此外还为大家介绍了牛筋草的副作用,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牛筋草可以治类风湿吗

  牛筋草一般可以治疗类风湿。

  类风湿通常是遗传因素、免疫紊乱、微生物感染、生活习惯等因素所致。类风湿是一种由免疫系统紊乱导致,以关节炎为主要特征的自身免疫疾病,临床可表现为关节晨僵、肿胀、疼痛及功能障碍等。

  牛筋草属于中药,具有一定祛风湿、清热解毒、散瘀止血功效,对于治疗风湿具有一定作用。可将牛筋草晒干代茶饮,也可以用牛筋草煎汤来清洗疼痛的关节,但牛筋草单味药的作用相对比较微弱,通常治疗风湿需使用多种药物相配合组成复方,才可达到较好治疗效果。

  因为类风湿病情比较复杂,而且较难治疗,建议患有风湿患者尽早到医院就诊,由医生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同时需要避免盲目用药,以免延误病情。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饮食营养搭配均衡,避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牛筋草的功效与作用

  牛筋草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一种中草药,它的药用价值也非常的高,它的功效主要是散瘀止血、利湿退黄、活血益气、补虚发汗。

  临床上主要适用于小儿的高热,疗效非常的好,也可以用于小儿的发育不良、小儿惊厥、小儿热结疾病;可以治疗痢疾、黄疸、淋病、尿道炎、尿血症状,对于关节炎以及流行性脑炎、乙型脑炎也有一定的疗效。

牛筋草

对于牛筋草的知识大家了解多少呢?还不清楚的朋友请看下面的介绍吧。

牛筋草

【异名】千金草(《纲目拾遗》),千千踏、忝仔草、千人拔(《福建民间草药》),穆子草(《广西中兽医药植》),牛顿草、鸭脚草(《闽南民间草药》),粟仔越、野鸡爪、粟牛茄草(《闽东本草》),扁草、水枯草(《江西民间草药验方》),油葫芦草,蟋蟀草、千斤草(《上海常用中草药》),稷子草(《福建中草药》)。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牛筋草的带根全草。

【植物形态】牛筋草

一年生草本,高15~90厘米。须根细而密。秆丛生,直立或基部膝曲。叶片扁平或卷折,长达15厘米,宽3~5毫米,无毛或表面具疣状柔毛;叶鞘压扁,具脊,无毛或疏生疣毛,口部有时具柔毛;叶舌长约1毫米。穗状花序,长3~10厘米,宽3~5毫米,常为数个呈指状排列(罕为2个)于茎顶端;小穗有花3~6朵,长4~7毫米,宽2~3毫米;颖披针形,第1颖长1.5~2毫米,第2颖长2~3毫米;第1外稃长3~3.5毫米,脊上具狭翼;种子矩圆形,近三角形,长约1.5毫米,有明显的波状皱纹。花果期6~10月。

习见于旷野荒芜的地方。分布全国各地。

【采集】八、九月采收,洗净,晒干,切断。

【性味】①《福建民间草药》:"甘,平,无毒。"

②《闽东本草》:"味甘淡,性凉。"

【归经】①《百草镜》:"入肝经。"

②《闽东本草》:"入肺、胃二经。"

牛筋草的知识介绍

【功用主治】清热,利湿。治伤暑发热,小儿急惊,黄疸,痢疾,淋病,小便不利;并能防治乙脑。

①《百草镜》:"行血,长力。"

②《福建民间草药》:"利尿,清热,消疝气。"

③《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强筋骨,治遗精。"

④《闽东本草》:"治小儿急惊,石淋,腰部挫伤,肠风下血,反胃,喘咳。"

⑤《上海常用中草药》:"活血补气。治脱力劳伤,肺结核。"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者1~3两);或捣汁。

【选方】①治高热,抽筋神昏:鲜牛筋草四两,水三碗,炖一碗,食盐少许,十二小时内服尽。(《闽东本草》)

②治脱力黄,劳力伤,治瘵:牛筋草连根洗去泥,乌骨雌鸡腹内蒸热,去草食鸡。(《纲目拾遗》)

③治湿热黄疸:鲜牛筋草二两,山芝麻一两,水煎服。(江西《草药手册》)

④治下痢:牛筋草一至二两,煎汤调乌糖服,日二次。(《闽东本草》)

⑤治小儿热结,小腹胀满,小便不利:鲜牛筋草根二两,酌加水煎成一碗,分三次,饭前服。(《福建民间草药》)

⑥治伤暑发热:鲜牛筋草二两,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⑦治淋浊:鲜牛筋草二两。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⑧治腰部挫闪疼痛:牛筋草、丝瓜络各一两,炖酒服。(《闽东本草》)

⑨治疝气鲜牛筋草根四两,荔枝干十四个,酌加黄酒和水各半,炖一小时,饭前服,日两次。(《福建民间草药》)

⑩治乳痈初起,红肿热痛:牛筋草头一两,蒲公英头一两,煮鸡蛋一个服。并将草渣轻揉患处。(《闽南民间草药》)

⑾预防乙型脑炎:鲜牛筋草二至四两,水煎代茶。(《福建中草药》)

【临床应用】防治流行性乙型脑炎

预防用鲜草每日1两,1次煎服,连服3天;间隔10天,再服3天;或每天2~4两,1次煎服,连服3~5天,在184130人次预防服药中,发病仅2例,发病率为0.91/100000,与以往6年的发病率相比,是最低的1年。治疗每日用干草1~3两,洗净加水浓煎成50~100毫升,3次分服,7~10天为一疗程。以此为主药,治疗27例,除2例死亡外,其余均获痊愈。体温降至正常所需日数短者1天,长者12天,重症病例平均退热时间为3.2天。少数服药后有轻微短暂的腰痛、腹泻、头痛、恶心、呕吐等反应,对于血液及肾脏未见不良影响。(临床所用的牛筋草,有时与同科植物的鼠尾粟混用。)

马唐草图片与牛筋草区别图,马唐草叶片更薄(都是杂草)

大家可能会见过马唐草吧,它的根茎是比较细长的,就连叶片也是很薄的,它不是什么难以见到的植物,它就是我们容易看到的野草,它对于农民来说是个烦恼,牛筋草也是农民需要除掉的杂草,那它们有什么区别呢,先来了解下马唐草图片吧。

马唐草图片

上图就是马唐草的图片,我们可以仔细看看马唐草的图片,观察下它是什么样子的,它的草是很细的,而且又长,而且叶片还是比较薄的,据说最长可以有80cm高。

它在我国的西藏、四川、河北等地都是有所分布的,如果要问,我们可以在哪里发现它的话,在田里、路边上都是可以发现它的,我们经常见到的野草里可能就有它呢。

马唐草是可以给牛和马吃的,但是对于种植蔬菜和果树的农民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情。它的侵略性很快,可以混在各种草里面,而且生长的很快,这对于农田来说,并不是很好,农民们往往会把它清除。

马唐草是容易和牛筋草弄混的,我们再来看看马唐草图片与牛筋草区别图吧,让你对它们认识得更加深刻,上图就是它们的区别图片,我们可以发现一些不同,马唐草的叶子是要细和长一些,而牛筋草是比较宽一点的,而且厚度也会是要比马唐草厚。

除此之外,马唐草也是有些对人体来说,不错的功效,它可以帮助明目,还能够滋养肺部,它在临床医学中是比较常用的。

大家在了解完马唐草之后,应该对马唐草图片与牛筋草区别有了了解吧,希望大家在生活中的时候不用再认错啦。

推荐阅读:

  1. 牛筋草可以治类风湿吗
  2. 牛筋草的功效与作用
  3. 牛筋草
  4. 马唐草图片与牛筋草区别图,马唐草叶片更薄(都是杂草)
  5. 牛筋草的功效与作用
本文链接: https://jk.yanglaozn.com/zhongyiyangsheng/30361.html
本文标签:牛筋草的功效与作用 牛筋草的副作用 牛筋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