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养生

养生注意事项 养生要戒掉这些坏习惯

网友投稿 中医养生 2021-04-07

健康的身体是每个人都希望的,但是生活中很多人在注重养生的同时忽略了一些养生的禁忌。小编给大家讲讲养生注意事项都有哪些、春季养生吃什么以及健康养生的误区是什么。感兴趣的朋友一起了解一下吧。

养生注意事项

戒懒

希望你能够勤活动, 现在的青年都开始有富态的肚子,对身体不好。所谓的不要懒惰不是说你要勤于工作,而是你一定要持之以恒地适度运动。

戒过劳

每天工作十七八个小时,超过身体所能负荷,这是违背大自然的规律的。半夜不睡觉,免疫功能会很低下,中医讲这是卫气营血紊乱,阴阳不和,难免会生病。

戒烟

这不用多讲,香烟里面的尼古丁会对血管的内壁造成损害,不说得不得癌,对脑血管、心血管系统都不好。

戒怒

因为工作辛苦,心情有时候不太好,一发怒体内所有的内分泌都紊乱,肾上腺素分泌,交感神经兴奋,血压就会上升,血管就会痉挛。发怒,中医来讲肝气上逆,人也容易生病。年轻人不要肝火太旺,遇到棘手的事情要冷一下再处理。

戒欲

这也有几方面,不要太贪婪,比如说我要买房、买车,我要干什么,欲望太多失望也会很多,不平衡给身体带来伤害。还包括中青年的性欲,也不要太多,要适度。

戒多食

年轻人胃气大,能吃,喜欢美食,长此以往肯定把胃气伤了。此外,容易引起高血脂、高血压、痛风。青壮年现在这样的问题很多。

戒酒

就是不要嗜酒无度。少量红酒我们认为是活血化淤的,对女性来说还有美容的作用。

戒不体检

有的年轻人单位组织体检都不去,对自己卡上有多少钱很了解,但是对你身体里的状况却不了解,这是不好的。你的爱车经常去保养,人怎么不去保养呢?

戒有病不治

查了,高血脂、脂肪肝,认为没事,就不治。有的人说,我离死还很远呢。这可不行,小病不治成大病,既花钱又浪费时间,所以一定要记住小病都要上医院,这样才能为自己的事业去奋斗。

养生的注意事项是非常多的,若是想要一个健康的身体的话,一定要注意小编文中所说的这些。养生也是需要分季节的,春季养生吃些时令蔬菜是非常有利健康的,日常饮食中,应以蔬菜等素食为主,适量的摄入肉类。

大雪节气 大雪节气养生注意这四点

今(7)日是是大雪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第21个节气,相对于小雪,此时的天气更为寒冷,标志着仲冬时节的正式开始。而大雪是进补的好时节,大雪吃什么对身体健康有好处呢,冬令进补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那么,大雪养生怎么做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大雪节气养生注意这四点

1、早睡早起

冬季日短夜长,要注意早卧迟起,不要熬夜,不要过早起床晨练,要“必待日光”。日出前,空气中的氧气较少、二氧化碳较多,不适宜晨练,一定要等待日出后才出来锻炼身体。

2、多吃水果蔬菜

大雪节气,室内气候干燥,新鲜蔬菜减少,会造成维生素B缺乏而诱发口角炎。因此,冬季应多喝水,多吃水果和蔬菜。大雪御寒,可以适当多吃大蒜、韭菜、辣椒、生姜、香菜、洋葱、山药、桂圆、栗子及杏脯等性属温热的食物,少吃肉食、生冷以及辛辣刺激的食物。

另外要多喝水,及时补充水分,一般每日补水不应少于2000~3000毫升,以保证器官正常的新陈代谢。

3、护好头部和脚部

大雪节气,我们应注意风邪和寒邪的侵入,尤其是头部和脚部,因为中医认为,人体的头、胸、脚是容易受寒邪侵袭的三个部位。头部不注意保暖,寒气会使血管收缩,人会出现头痛头晕的症状,还可能诱发脑血管病。胸部和腹部受寒之后,易折伤体内阳气,可能引发心脏病与胃肠病的发作。俗话说“寒从脚起”,大雪节气也要注意足部的保暖。

4、稳定情绪

情绪不稳和起居无规律容易引发青光眼,这是一种致盲眼病,多发作在冬季寒冷的月份。所以,在冬季,一定要保持稳定的情绪,避免精神紧张和过度兴奋;起居也要有规律,早睡晚起,适度参加户外活动、锻炼身体。

太过寒冷时尽量避免外出,以减少对眼睛的伤害,防止患上“雪盲症”,即“雪光性眼炎”。若长时间在户外活动,好戴上具有防紫外线功能的墨镜。

5、室内通风

此外,冬季室内空气污染程度比室外严重数十倍,应注意常开门窗通风换气,以清洁空气,健脑提神。

小贴士:推荐三款适宜大雪节气的茶

1、糯米红茶

糯米50克,红茶5克。将糯米洗净,加入适量清水煮熟,然后加入红茶略煮即可。

功效:此茶益气养血暖身,可改善身体虚弱症状。

不同的节气需要根据季节的不同特点选择合适的养生方法,希望上述介绍的这些大雪节气养生的常识和方法,能够帮助大家更好的守护身体健康!平时多了解这些养生知识,对身体健康是很有好处的哦!

老人霜降吃什么好 这些养生注意事项不能忘

不少的老年人都非常注意节气养生这件事,相比较年轻人来说,老年人普通身体素质稍微差一点,所以食疗养生就显得非常重要。那么老人在霜降时节吃一些什么食物比较好呢?哪些食物能够滋补老人的身体,并且没有副作用呢?

老人霜降吃什么好

雪梨

梨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粗纤维,钙、霜降吃啥:磷、霜降吃啥:铁等矿物质,多种维生素等,具有降低血压、霜降吃啥:养阴清热的功效,梨在润燥水果中可是排前位的,生吃熟吃都可以,润燥清热,含有丰富的营养。

黑芝麻

黑芝麻具有滋补肝肾、霜降吃啥:填精益髓、霜降吃啥:乌发养颜的作用,是秋季的理想食材。芝麻中的芝麻素能够清除胆固醇、霜降吃啥:保护肝脏、霜降吃啥:稳定血压。而且黑芝麻含有头发生长所需的脂肪酸、霜降吃啥:含硫氨基酸和多种微量矿物质,能有效地防止头发脱落,使头发乌黑亮丽。

羊肉

羊肉味甘不腻,性温不燥,能暖中补虚,益肾壮阳,开胃健力,利肺助气,豁痰止喘,养胆明目,尤其适合气喘、肺病及虚寒的老年人。

羊肉在做的时候也是有一些技巧的,如果你不喜欢羊肉特殊的膻味,那么你可以事先把羊肉和生姜或者大蒜,一起在锅里先过一遍水,这样可以去除一些羊肉的味道哦。在吃完羊肉之后,常常会有全身发热的感觉,这个时候不宜脱衣,防止感冒。

柿子

在我国的一些地方,霜降时节要吃红柿子。在当地人看来,这样不但可以御寒保暖,同时还能补筋骨,是非常不错的霜降食品。柿子一般是在霜降前后完全成熟,这时候的柿子皮薄肉鲜味美,营养价值高。

除了直接吃柿子之外,还有不少人会把柿子做成柿饼来吃,柿饼也是非常美味的一种零食,不过在购买的时候大家要注意问一下,柿饼当中的如果添加了大量的糖分那么就不适合血糖高的老人来吃了。

银耳

银耳也是一味滋补良药,特点是滋润而不腻滞,具有补脾开胃、霜降吃啥:益气清肠、霜降吃啥:安眠健胃、霜降吃啥:补脑、霜降吃啥:养阴清热、霜降吃啥:润燥之功,对阴虚火旺不受参茸等温热滋补的病人是一种良好的补品。

蜂蜜

蜂蜜所含的营养成分丰富,主要成分是葡萄糖和果糖,含量达70%。果糖、霜降吃啥:葡萄糖不经过消化作用直接被人体所吸收利用,是理想的滋补佳品。秋季人很容易上火,这时如果喝点蜂蜜,便可缓解干燥上火症状。

当然了,吃蜂蜜也是有讲究的,一般来说推荐大家在早上起床的时候喝一杯蜂蜜水,或者直接把一勺蜂蜜吃下去。但是肠胃不好,特别是容易拉肚子的老人就不合适吃蜂蜜了,这样可能会加重腹泻的问题。

霜降时节养生食谱

白果萝卜粥

材料:白果6粒,白萝卜100克,糯米100克,白糖50克。

做法:萝卜洗净切丝,放入热水焯熟备用。先将白果洗净与糯米同煮,待米开花时倒入白糖文火再煮10分钟,拌入萝卜丝即可出锅食之。

百合薏米腰豆粥

材料:薏米50克、大米50克、百合15克、红腰豆50克、清水2000克、蜂蜜4茶匙。

做法:煲滚清水,放入红腰豆,煲滚后改慢火煲约半小时;红腰豆酥烂后,加入冲洗干净的百合、薏米、大米,煮至薏米热烂;煲好后开盖梢放一会,加入蜂蜜调匀,出锅即成。

老人霜降养生注意事项

保持良好的心态

霜降过后,小草开始慢慢枯黄,树叶也开始渐渐飘落,触景生情,人们会变得忧思起来。心理专家介绍说,秋天是各种情绪病高发时节。如果调理不当,极易诱发抑郁症等其他心理疾病。

老年人应保持乐观情绪和良好的精神状态,凡事要看开、想开;晴朗的日子里,应多外出活动,如假日郊游、登高观景等,既可使人心旷神怡,还可接受阳光的沐浴,对神经系统起到调节安抚作用,多参与一些有利于愉悦身心的娱乐活动,如打牌、下棋、养鸟等。

注意霜降保暖

天气逐渐变冷,对于老人而言,霜降节气,容易患上“老寒腿”的毛病。霜降过后,气温开始降低,大家在外出登山、欣赏美景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保暖,尤其要保护膝关节,切不可运动过量。

预防慢性疾病复发或加重

值得一提的是,在霜降节气人容易患呼吸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和腹泻等消化道疾病,同时也是慢性胃炎和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复发的高峰期。另外,霜降是秋冬交际时节,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高峰期,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如过敏性哮喘、慢性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等,在这个季节容易复发或加重。

总结:老人在霜降时节的养生主要是通过食疗的方法,可以吃一些柿子、蜂蜜、银耳、黑芝麻等等,这些食物都能很好的滋养老人的身体。不过食疗也只是一个部分,老人还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外出的时候一定要多加衣服,这样才能得到更好的养生效果。

大暑养生注意7个事项 晨练不宜过早

时至大暑,大暑是一年中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当然它也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那么,在大暑节气里,都有哪些特点呢?我们在大暑节气里该怎样注意养生呢?下面小编和大家一起分享。

大暑节气

大暑节气,是一年中天气气温最热的时节。其气候特征有句古语介绍主要是:“斗指丙为大暑,斯时天气甚烈於小暑,故名曰大暑。”

大暑正值中伏前后,在我国很多地区,经常会出现摄氏40度的高温天气,在这酷热难耐的季节,防暑降温工作不容忽视。

大暑时节即是喜温作物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也是乡村田野蟋蟀最多的季节,我国有些地区的人们茶余饭后有以斗蟋蟀为乐的风俗。大暑也是雷阵雨最多的季节,有谚语说:“东闪无半滴,西闪走不及”意谓在夏天午后,闪电如果出现在东方,雨不会下到这里,若闪电在西方,则雨势很快就会到来,要想躲避都来不及。

在大暑里,人们常把午后的雷阵雨称为“西北雨”,并形容“夏雨隔田埂”及“夏雨隔牛背”等,这些形象的语句,充分说明了雷阵雨常常是这边下雨那边晴。

夏季气候炎热,酷暑多雨,暑湿之气容易乘虚而入且暑气逼人,心气易于亏耗,尤其老人、儿童、体虚气弱者往往难以将养,而导致疰夏、中暑等病。如果当你出现全身明显乏力、头昏、心悸、胸闷、注意力不集中、大量出汗、四肢麻木、口渴、恶心等症状时,多为中暑先兆。

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将患者移至通风处休息,给病人喝些淡盐开水或绿豆汤、西瓜汁、酸梅汤等。夏季预防中暑的方法:合理安排工作,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在烈日下暴晒;注意室内降温;睡眠要充足;讲究饮食卫生。有条件的人,进入夏季后,宜常服用一些芳香化浊,清解湿热之方,如鲜藿香叶、佩兰叶各10克,飞滑石、炒麦芽各30克,甘草3克,水煎代茶饮。也可在暑热之季服用一些仁丹、十滴水等。

大暑是全年温度最高,阳气最盛的时节,在养生保健中常有“冬病夏治”的说法,故对于那些每逢冬季发作的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腹泻、风湿痹证等阳虚证,是最佳的治疗时机。有上述慢性病的朋友,在夏季养生中尤其应该细心调养,重点防治。

大暑养生

大暑天运动养生要注意的七大事项。

1.穿着棉质服装

大暑里穿浅颜色的衣服,可以减少衣服队热量的吸收,这样穿起来比较凉快;而深颜色的衣服则会吸收更多的热量,这样子会使人闷热。

棉织品透热、吸汗优于化纤制品。所以,大暑天运动着装以浅颜色棉织品为最好,款式越宽松,散热性能就越好,颜色越浅越不容易吸热。

2.晨练不宜过早

大暑天时天亮比较早,很多有晨练习惯的人都是天一亮就出门运动。但晨练不宜太早,以免影响正常睡眠。

3.避免阳光直射

大暑天每天上午11时到下午4时是紫外线、红外线最强的时候。过强的紫外线可造成皮肤和眼睛的损伤,并可致皮肤癌。而长时间照射红外线,可使颅内温度上升,脑膜出现炎症,发生日射病。因此应尽量避免在阳光最强的时候在室外运动,更不可光着上身运动。

4.控制运动强度

大暑天人体能量消耗很大,运动时更要控制好强度。一旦出现中暑症状,应立即到阴凉通风处坐下,喝些凉盐开水,呼吸新鲜空气,在头额部或腋下等处进行冷敷。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可服用人丹、十滴水等祛暑药物。如经过处理仍不见好转,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5.及时适量补水

大暑天运动出汗多,盐分丧失量大,容易使细胞渗透压降低,导致钠代谢失调,发生抽筋等现象。所以,大暑天运动及时补充水分非常重要。补水方法最好是少量多次,运动中每10到15分钟饮水150到200毫升。但不要喝过甜的饮料,以避免增加胃的负担。运动后也应及时补充水分,但不要一次喝得太多,狂饮会增加心脏的负担。

6.别用冷饮降温

有的人运动后习惯吃冷饮。事实上,在身体温度很高的情况下吃冷饮会伤害肠胃。这是因为运动时大量血液涌向肌肉和体表,而消化系统则处于相对贫血状态,这时进食大量冷饮不仅会降低胃的温度,还会冲淡胃液,使胃的生理机能受损,轻者会引起消化不良、呕吐、腹泻、腹痛等急性胃肠炎,重者还可能为以后患慢性胃炎、胃溃疡等埋下祸根。运动后温稀盐水是最好的饮料。

7.不要立即冲凉

人体充分运动后会大汗淋漓,全身的毛孔都打开了。如果这时突然用冷水浇身,会引起感冒、发烧。且冲凉并不能帮助肌肉放松,反而会使肌肉更加紧张。正确的方法是等身上的汗都干了,再用温水冲澡,水温应高于体温1~2℃。

大寒养生注意三要点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天气寒冷到极点,大寒是表示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有“大寒,大寒,抱成一团”的谚语,足见大寒节气的寒冷。这个时候要注意保健养生,那么大寒节气如何养生呢?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

1、睡前泡泡脚

大寒养生建议睡前养成热水洗脚或泡脚的习惯。“寒从脚起,冷从腿来”,人的腿脚一冷,全身皆冷。在冬夜入睡前,可用热水或药汤先泡泡脚,以达到畅通血脉、改善睡眠质量的功效,尤其是对那些经常在夜间看书、写作、久坐到深夜的人,临睡前更应热水泡脚。

2、早睡晚起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的最后一个,此时正值生机潜伏、万物蛰藏的冬季,人体的阴阳消长代谢也处于相当缓慢的时候。大寒养生要顺应冬季“藏”的原则,最简单的方法是早睡晚起,每天多睡1小时。早睡可以养人体的阳气,晚起可以养阴气,使精气内聚以润五脏,从而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对于上班族特别提倡早睡1小时。老年人尤其要注意不宜过早起床,晨练要推迟一些,最好待日出后再出门。早晨寒气生发,有时还有雾气,极易寒邪侵入。

3、运动锻炼

大寒养生运动,在冬季,运动锻炼是养生的精髓所在。因为这也是有老话的。俗话说,“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

在“大寒”节气里,气候一冷一热很容易感冒。所以如果要运动的话,最好等到太阳出来以后再进行户外锻炼。由于户外气温比室内低,人的韧带弹性和关节柔韧性都没有之前的灵活,为避免造成运动损伤。专家建议冬天在运动前先要做一些运动前的热身准备。

冬季可循序渐进地进行一些有氧运动,比如快走、慢跑、跳绳、踢毽子、打太极拳、打篮球等,既运动了肢体,也加强了气血循环运行,使气血旺盛,气机通畅,血脉顺和,全身四肢百骸才能温暖。中、老年人可在居室中坚持脸部、手部、足部的冷水浴法,来增强机体的抗寒能力。大寒时节的运动应注意适宜、适度,同时室外活动不可太早,待日出后再进行为好。

推荐阅读:

  1. 大雪节气 大雪节气养生注意这四点
  2. 老人霜降吃什么好 这些养生注意事项不能忘
  3. 大暑养生注意7个事项 晨练不宜过早
  4. 大寒养生注意三要点
本文链接: https://jk.yanglaozn.com/zhongyiyangsheng/334432.html
本文标签:养生注意 健康养生的误区 养生注意事项 春季养生吃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