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养生

夏季炎热易病 老中医教你如何健康降温

网友投稿 中医养生 2021-05-23

天气炎热让人觉得每一天都十分难熬,很多朋友在这炎热的天气中,甚至有着阵阵眩晕的感觉,因此人们在生活中总是寻找夏季防暑降温的方法,其实在生活总防暑降温十分简单,老中医告诉我们,到了炎热的夏季很多常见的食物或者方法,都可以避免暑热带来的危害。

中医防暑降温的方式

一、凉茶

各种各样的凉茶无疑是很好的降温方法,在生活中老中医通过各种常见的食材可以调制出帮助人们防暑的茶饮。

如苦瓜,在夏季多吃苦味食物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事情,但是用苦瓜泡茶却是很多人没有想到的,苦瓜有着清心去火的功效,并且还有很好的利尿作用,因此在夏季点多吃苦瓜能够轻松防暑降温。

而通过苦瓜泡茶喝,同样有着很好的功效,尤其是苦瓜加上甘草强强联手,可以让人更觉不到暑热。因此在生活中防暑降温不妨多喝一点苦瓜甘草茶。

此外,诸如苦丁茶等苦味茶饮同样有着良好的祛暑效果,在生活中可以试一试哦,当时有一定需要注意的是脾胃虚寒、体质寒凉、儿童、老人不适宜喝凉茶,这些人群如果经常饮用很容易患上肠胃疾病。

二、足浴

在夜晚很多朋友因为高温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但是又不想开空调,此时不妨试一试足浴,通过足浴的方式可以达到很好的降温效果,因为足浴能够刺激流汗,从而将身体内部的热气排出体外。

要知道体内堆积大量的暑气很容易让人出现心烦意乱的感觉,甚至暑气还会导致人肝火旺盛,使得肝脏更容易患上疾病,因此在夜晚想要更好的入眠,可以试一试足浴将体内的暑气顺着汗液排出体外。

同样的经期女士以及高血压人群是不适宜足浴的,因为足浴会让血液流动速度加快,使得血压升高,经期女士足浴很容易出现经血增加的情况,而高血压患者足浴往往会导致血压升高甚至有可能会出现晕厥的情况,所以在生活中这两种人群一定不要足浴哦。

此外,足浴中药配伍好能够听取专业足浴师或者医师的建议,一定不要自己乱配足浴药物防止身体健康受损哦。

夏季炎热的气温很容易导致疾病出现在身体上,因此在生活中防暑降温是一定要做的事情,但是在生活中错误的降温方式很容易导致疾病出现,因此在生活中如果拿不定降温方法,不妨试一试上述这些中医降温方式吧。

夏季防暑降温小常识

夏季如何降温防暑?夏季的高温让人变得心浮气躁,吃不下饭、睡不着觉,长期如此身体自然就会变虚弱,因此,在夏季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注意养生,正确的调理身体,注意清热消暑,安全度夏。那么夏季如何消暑降温呢?防暑降温可以从我们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入手,下面我们来看看夏季防暑降温的小常识。

穿上要尽量穿得少一些,由其是尽量减少深色素的衣服,要选择透气性好的衣服,如果你是长期需要在太阳底下走的人的话,那么建议你不要穿黑色素的衣服了,因为黑色的衣服是最吸热的。尽量穿淡色系的衣服。

饮食上要尽量多吃清淡的食物,避免吃刺激性的食物,多吃一些具有消水肿,利尿功效的食物,多吃应季的蔬菜水果,多喝汤,多吃一些如绿豆粥,荷叶粥,这类的养生粥,如果胃口实在不好的话,则可多喝些汤汤水水的,可多吃些水果,如杨梅,西瓜,这类水果对降温都有帮助的,当然了如果肠胃功能够好的话,可适当的吃些冰镇类的食物。

但是这里的补充水份,并不是说让你去喝饮料,像一些碳酸饮料,冰镇的啤酒,这些虽然能让人第一时间有降温的功效,但是过后会引起更多的水份流失,更不利于人的降温。

可以消暑的食物:

绿豆——绿豆甘寒,有清心利尿、消暑止渴、清热解毒之效。绿豆汤是民间最常用的消暑与解毒良药,夏季常吃绿豆粥消暑养胃最佳。绿豆常用于治疗暑热烦渴,心、胃热盛及痈肿、丹毒等证,对砒石、巴豆、附子等一切草木金石及酒食中毒,大量饮服绿豆,均有解救作用。

荷叶——荷叶味苦性平,其气清香,新鲜者善清夏日暑邪以化秽浊,清热解暑方中最多配用。夏日如以鲜荷叶包《六一散》煎服,鲜荷叶包粳米蒸饭,或以鲜荷叶泡茶,均有清暑利湿之良效。

西瓜——西瓜味甘性寒,有消暑除烦、止渴利尿之效,是夏令解暑佳品,有“天然白虎汤”之称。凡暑热烦渴、口渴心烦、小便不利、暑热伤津及伤酒等证,均适合食用。但暑证内有寒湿者不宜进食。

苦瓜——苦瓜性寒味苦,有清热解毒、清心消暑、明目降压之功,对中暑、痢疾、恶疮等有防治作用。苦瓜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苦瓜还含有一种叫“多肽-P”类似胰岛素的物质,有降糖功效,是防治糖尿病的佳品。苦瓜如烹调得法,淡淡苦味中带有清香,别有一番风味,是夏季大众喜欢的蔬菜。

鸭肉——鸭为水禽,其性寒凉。根据中医“热者寒之”的治疗原则,炎热的夏季,若体内有热,容易上火,表现为低热、虚弱、食少或水肿者,吃鸭肉不但能补充优质蛋白质,还有“清”与“补”的功效。

姜、醋——俗话说,“夏天一日三片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姜、醋不但能够调味,还有杀菌功效。此外,姜还有温胃散寒、降逆止呕等作用。醋能帮助消化吸收,提高食欲。夏季吃凉菜时,适当加姜、醋、蒜,不但清淡可口,还能预防痢疾、肠炎等疾病的发生。

热茶——茶(绿茶或花茶最适合夏季饮用)能清心利尿、解热除烦、止渴消暑。实践证明,热茶的消暑降温功效明显超过各种冷饮。

如果有条件的话,当然是可以利用空调来调节室内的温度了,当然了温度最好也不要以室外的相差太多,以25度为宜,当然了长期在空调房里一定要多补充水份,避免水份流失过多。或者风扇也是不错的选择,如果实在不行的话,可多用水拖地,也可暂时使室内的温度降下来的,可选择凉席,现在市面上就有卖一种类似于里面有水的枕头,降温的效果还是相当不错的。

日常最好避免太阳大的时候外出,由其是早上9点开始到下午的4点的太阳都是很大的,这个时间就不要出门了,如果一定要出门的话,最好做好防晒工具,遮阳伞,防紫外线眼镜,防晒霜一样都不可少,同时避免在太阳底下暴晒。

如果可以的话,尽量选择清凉的路线,或者周边有树木的,或者有大型的遮阳设施的场所也都是不错的选择。如果是乘座自己的爱车出门的话,可打开空调,同时平常的时候,要尽量把车放在阴凉的地方,车内可多放一些水,一来可以解渴,二来打开的水,还可增加空气中的湿度、动:夏日运动不停。俗话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我们万不能因为高温就长时间在空调屋坐着,床上躺着,别忘了,夏季是游泳的季节。注意,运动不可过量,要量力而行。年老体弱和平时缺少运动者,万万不可剧烈运动,否则有害无益。世界共识,最好的运动是步行。

中午小息便好,可不要贪多哟:调查显示,午睡一小时最合适。夏季人们睡觉时间短,睡眠质量差,短短的午觉有利于调节人体的机能。但午睡时间过长,中枢神经会加深抑制,脑内血流相对减少会减慢代谢过程,导致醒来后周身不舒服而更加困倦。

有句话说的是心静自然凉,其实这话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夏季温高,而人体内的湿气也也更重,此时多注意心理的保健也是很重要的,心理郁结也会引起“火气”大,平时要学会静心,要多调节不良的气候,对人身心的影响。“工作狂”们要注意多休息,尽量减少夜生活,这样才能更好的做到消暑降温的保健养生功效。

身边记得常备解暑药品哟!防护措施做好了,但是也要预防万一;这时解暑药的作用就出来了;夏日高温下,我们常会食无味、睡不香,容易出现头晕、头痛、乏力,甚至恶心、呕吐等症状,为了安全度夏,家庭应准备一些防暑药物,如:藿香正气水、清凉油、十滴水等清暑药物。

温馨提示:消暑降温很重要,但也切忌在过量劳动或运动后采取紧急降温的方法,这样非常的危险,很多人因为酷热难耐,急不可耐的像降温,结果要么一口气喝一瓶冰镇啤酒或冰镇饮料,还有一些人用冰冷的水来洗脸洗头,这些都很容易造成意外,降温是最好有一个缓慢的过程。

上面从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说明了夏季消暑降温的方法,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大汗淋漓时不要马上洗冷水澡、喝冷饮。

夏季炎热出汗 出汗多寡对身体的影响

出汗多寡对身体的影响

夏季不出汗有危害

中医自古就有“出汗养生治病”之说,主张:出汗可以通经活络,疏通血脉。但现代人夏季出的汗是越来越少了,不少商场和办公楼里早早就开了空调,家里、车上也都有空调,整天清清爽爽的,一滴汗都不用出。人们享受到空调的清凉,但却失去了天人相应、顺应自然的养生机会。

中医认为,如夏天很少出汗,气血没有“长开”,人体对风寒的抵抗力就会减弱,夏季出汗其实是人体在给自身降温,如果总是待在有空调的环境里很少出汗,到了秋冬季更易受到邪气侵袭,容易感冒、咳嗽不止。

按照“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人体要顺应自然规律,保持夏季的正常出汗,使气机打开,以养护体内阳气。

所谓正常出汗,就是不要把空调温度开得过低,天生怕冷不怕热的人甚至不用开空调,给自己制造一些出汗的机会。当然,夏季出汗绝非越多越好。中医认为“阳加于阴谓之汗”,出汗需要阳气和阴精的共同参与,出汗过多则会使人体的阳和阴都有一定损伤。

另外,“汗为心之液”,过度排汗还会造成心气不足,出现心慌、乏力等症状。因此,有汗出就要注意及时补水,既可以饮用温开水、热茶水,也可以吃应季的水果,西瓜甘寒清热,解暑效果非常好。如果夏季汗出过多,就需要滋阴益气,可用党参10克、麦冬15克、五味子6克,开水冲泡代茶饮,可以治疗暑伤元气,如气短倦怠、口渴多汗等。

出汗多或为湿热气虚问题

相对于出汗少的人,还有另外一种人,那就是,动一动则大汗淋漓。莫笛谈到,这主要是因为湿热体质和气虚体质所致。

湿热体质的人面部和鼻尖总是油光发亮,易生粉刺、疮疖,常感到口苦、口臭或嘴里有异味,大便经常不舒服,小便甚至有发热感,尿色发黄,女性常带下色黄,男性阴囊总是潮湿多汗。平时有喝酒、抽烟和熬夜不良生活方式的市民,很容易出现湿热体质,这类人夏季特别容易出汗,而且脾气会比较暴躁,多见于青壮年。

气虚出汗的患者多见于中老年。在白天不活动或轻微活动的情况下,常汗出不止则是气虚的表现。此类人常有身体虚弱、说话语声较低、食欲差、易感冒等特点。这类人饮食上可在中医师的指导下,选择山药、豆浆、牛羊肉等,也可用党参或黄芪炖鸡,以补益机体,缓解气虚症状。

要调理气虚引起的多汗应以益气补气为主。可选服补中益气丸、生脉饮以培土生金、益气敛汗,或嚼服西洋参、人参等。平时建议尝试多喝党参乌鸡汤进行调理。

“动汗”最为可贵

中医认为:动汗可贵,因为此为深层出汗。因外界高温而造成的皮肤大量出汗(如蒸桑拿或夏天高温)则为浅表出汗。

不一定运动到大汗淋漓,运动到微微出汗、微微气喘、尚能轻松交谈的程度,对大多数人来说就很合适了。即便在炎热的夏天,也可以在早上10点前和下午5点后在户外活动一下,让身体感受一下大自然的温度,微微出汗,对健康其实是有益的。

不要总是待在空调房里,多出来走动一下吧。

夏季防暑降温13个方法 天热宜洗个温水澡

夏季如何降温?夏季天气炎热,气温不断攀升,高温天气的持续给人们带来了很多麻烦。这时要注意预防中暑,那么天热怎么降温呢?衣、食、住、行等方面都要做出调整,下面小编推荐13种防暑降温的方法,快来过个清凉一夏吧!

1、瓜果类摆上餐桌

酷暑难耐,人们往往把果汁、冰糕等冷饮、冷食作为解暑降温的宝贝。沸腾后自然冷却的新鲜凉开水是防暑降温的宝贝。出汗过多,体内盐分减少,体内的渗透压会失去平稳,市民应多喝些盐开水或盐茶水,补充体内失掉的盐分,从而达到防暑的功效。此外,市民可在家自制一些降温饮品,如山楂汤、酸梅汤、绿豆汤、银耳羹、金银花茶、绿茶等。果汁、碳酸饮料等含有较多的糖精和电解质,喝多了会对胃肠产生不良刺激,影响消化和食欲。

膳食方面,可多食用防暑降温药粥,如荷叶粥,莲子粥、苦瓜粥、菊花粥、麦冬粥、冬瓜赤豆粥、麦仁大米粥、红枣绿豆粥等。多食用甘甜爽口的新鲜水果和蔬菜,如黄瓜、苦瓜、丝瓜、甘蓝菜、花椰菜、西瓜、苹果、葡萄等。

2、清除杂物不烦闷

营造夏天的家居环境需要用到的是空间减法。屋里凌乱的布局会让人心生反感,所以不必要的小物品,就赶紧让它们暂时躲到储藏室吧。干净的线条,简单的布置,会令人倍觉心神宁静,清凉由内而外,自然而发。增加空间面积,让家里变大,可以让夏日家居倍感清凉。减少家具和装饰物,尽量留出宽敞的空间有助于给夏天的空间带来清凉的感觉。

3、及时补充白开水

纯净的白开水最容易解渴,它进入体内后可以立即进行新陈代谢、调节体温、输送养分及清洁身体内部的功能,尤其是夏天,多喝白开水不仅可以解暑降温,还能补充丢失的水分,是最安全的补水选择。

当人自觉口渴时,身体已经是缺水状态了,所以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一定要定时补充水分,每天在清晨起床后、上午10点左右、下午3—4点、晚上就寝前这四个“最佳饮水时间”饮用1—2杯白开水。

4、风扇前置一盆凉水

在卧室里放一盆水或者冰块,有时用湿拖把擦地后开启吊扇,通过地面水分蒸发散热。如果天气很热,就直接在风扇前置一盆凉水,开启风扇使水分蒸发出凉风,这样也可起到降低室温的作用。

中医认为,中暑是因为人体体温调节中枢失常,不能及时适应环境的温度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在室内放置水、冰块,利用风扇和水蒸发来降温,可以让人体温度与外界温度互相适应,从而起到降温防暑的作用。

5、穿衣要宽松

经常呆在室内的人,应尽量选择领口较大、宽松的衣服,最好是纯棉制品,这样可以增加皮肤和空气的接触面积,也有利于吸汗。穿衣要想凉快,材质的选择也很重要。一般而言,丝、棉、麻等天然纤维是最好的夏季衣料。

要想穿着凉爽,必须考虑到衣服内的“吸风”和“鼓风”作用。例如,裙子分“吸风”和“鼓风”两类。上窄下宽或者类似蒙古包的设计能让裙子在摆动的时候产生“鼓风”作用,比较凉爽。

6、色彩带来视觉降温

在夏天,家居的正确搭配,会直接影响到视觉上的清爽感。借用材料天然“冰冷”的色彩,可以非常有效地让居室达到防暑降温的效果。家中各种元素虽然色调不同,但都要有均匀的饱和度。比如墙壁刷了冷色,那么家具和装饰品就选择暖色,否则就会有过冷的感觉。

总的来说就是装修时,颜色不要繁重,清新亮眼是最佳,在视觉上先来一根冰激凌,入室既有清凉之感,例如以浅色为主的白色、碧绿、天蓝。

7、中午是吃冰最佳时机

真的要吃冰,就选阳气最盛的时刻!中午时段不仅是一天中阳气最盛,也是人体阳气最旺、比较容易中暑的时间,因此正午到下午3点是吃冰最适当的时机。如同吃饭要细嚼慢咽,才能帮助消化,吃冰当然也不能狼吞虎咽。冰品入口后,可以先含在嘴巴前端,等冰溶化、接近体温再慢慢吞下,以免太刺激咽喉、唿吸道。

由于冰本身属于寒性,以天然、温热性食材制成的冰品是比较健康的选择,可以中和冰的寒气。吃冰消暑的同时,也必须注意吃的份量,才不会因为吃太多冰,让身体也跟着胖了一圈。

8、合理启闭门窗

白天室外气温高,门窗大开,阳光和热辐射伴着阵阵热空气向室内袭来,会使室内外变得一般热。如果在早晚凉爽之时开启门窗通风,让空气流通,而在白天尤其中午将门窗关闭,以隔绝室外热空气的侵袭,并拉上窗帘,就能使居室变得较为凉快。

适当开窗通风是很有必要的,开窗最佳时间是上午9点到10点。下午2点到3点,要把窗户关上,拉上窗帘,将阳光和热空气挡在外面。

9、天热宜洗个温水澡

夏天用冷水冲凉存在一定的风险。据了解,天热人体毛细血管扩张,冷水突然冲到发烫的皮肤上,使全身毛孔迅速闭合,热量反而滞留体内,引起高热。此外,冷水会刺激血管收缩,加重心脑血管负担,引起心慌、气短、头晕、头痛甚至休克。如果血管本身就有问题,还可能造成心源性猝死。洗热水澡虽会多出汗,但能使毛细血管扩张,有利于机体排热。夏天该出汗时出汗,这才符合自然规律和人体节律。

专家建议,在室外久待或者剧烈运动之后,一定要等热量散得差不多的时候再洗澡,水温以35℃-37℃为宜。

10、水润万物清凉生

摆几盆水养植物,配以青花瓷的底盆,自然的气息加上中国文化的底蕴,更让人心如止水。在客厅,选择一个透明的玻璃茶几,再摆上一个玻璃鱼缸,放几尾小金鱼,种几株水草,看鱼儿在碧水中自在游动,在水草间穿梭来去,像轻音乐流淌进心间,哼吟着自然的歌声,陶醉在自己亲手营造的清凉水世界之中。

如果家庭有足够的空间,还可在阳台上布置活动的水幕墙,在大厅里因地制宜地摆放一个水景小盆景,让人在家中也能享受潺潺流水之乐,假山假水,胜似庐山飞瀑。泡一壶清茶,任凭水流的声音肆意冲刷耳膜,闭眼呼吸茶香满屋,清爽在心间,妙不可言。

11、开空调也要通风

居室环境要保证清爽,也可以使用空调,温度保持在25—30摄氏度为佳。在空调运行前必须对空调过滤网进行彻底清洗,运行中也要根据情况进行清洗。

开空调时还要经常通风换气,每两小时开窗一次,每次通风半小时。不管是开空调还是开窗通风,不要让风直吹孩子,避免孩子着凉感冒。另外,使用空调时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温差大了,出入房间冷热骤变,易患感冒。

12、更换夏凉竹木家具

布艺沙发和棉垫子夏季会让人觉得闷热,夏天如果身体直接靠在这些软制品上,会更容易出汗。要想让家里更凉快,不妨多摆放造型简洁、色调偏冷的藤、竹制、木制和玻璃等家具家饰,像藤制品、竹制品,本身就可以吸热,不仅在视觉、触觉上让人感到凉爽,还可以吸收室内部分热量,辅助降温。

13、外出装备大检查

高温天气应躲避烈日,尤其应避免上午10点到下午16点这段时间在烈日下行走。如果必须出行,可以打遮阳伞、戴遮阳帽、太阳镜,涂抹防嗮霜。准备充足的饮料,充分饮用凉开水、饮料,并加少量盐。随身准备仁丹、藿香正气水、清凉油等。同时,外出时的衣服尽量选用棉、麻、丝类等天然元素的织物,少穿化纤类的衣服,以免大量出汗时不能及时散热。

夏季防暑降温小常识

现在气温越来越高了,天气晴朗酷热,太阳辐射和紫外线强度均达到最高等级。这个时候稍不注意很容易引发中暑,所以防暑降温是很多人都要做的事情,那么夏季如何防暑降温呢?以下为一些生活小常识,供大家参考,请大家一定要做好防暑降温措施,注意身体健康。

一、及时补充水分但应少喝饮料。果汁、可乐、雪碧、汽水等饮料中,含有较多的糖精和电解质,喝多了会对胃肠产生不良刺激,影响消化和食欲。因此,夏季应多喝白开水或淡盐(糖)开水。

二、口渴后不宜狂饮。劳动和运动大量出汗后,不宜大量饮用白水,应适当补充些淡盐(糖)水,因为大量出汗后使人体内盐分丢失过多,如不及时补充盐分,则使体内水、盐比例严重失调,导致代谢紊乱。

三、太阳短波辐射最强烈的时间是10时—15时左右,应尽量避开这段时间外出,非出去不可,应在皮肤上涂些防晒护肤品,夏季衣着以浅色为好。

四、不宜过量饮酒。人体在夏季受气温影响易积蕴湿热,而湿热过盛又是诱发皮肤发生疮痈肿毒的病因,若大量饮酒,更会助热生湿,无异于火上浇油。致醒来后周身不舒服而更加困倦。

五、饮食不宜过于清淡。夏天人的活动时间长出汗多,消耗大,应适当吃鸡、鸭、瘦肉、鱼类类等营养食品,以满足人体的代谢需要。

六、午睡时间不宜长。午睡时间过长,中枢神经会加深抑制,脑内血流相对减少会减慢代谢过程,导致醒来后周身不舒服而更加困倦。

七、忌受热后“快速冷却”。炎夏,人们外出或劳动归来,喜欢不是开足电扇,就是立即去洗冷水澡,这样会使全身毛孔快速闭合,体内热量反而难以散发,还会因脑部血管迅速收缩而引起大脑供血不足,使人头晕目眩。

八、空调室内外温差不宜太大。使用空调室内外温差不超过5度为宜,既使天气再热,空调室内温度也不宜到24度以下。

九、不宜佩戴金属首饰。金属装饰品中的某些金属沾上汗水,佩戴时,所接触到的皮肤可能会出现微红或瘙痒等症状,容易引发接触性皮炎。

推荐阅读:

  1. 夏季防暑降温小常识
  2. 夏季炎热出汗 出汗多寡对身体的影响
  3. 夏季防暑降温13个方法 天热宜洗个温水澡
  4. 夏季防暑降温小常识
本文链接: https://jk.yanglaozn.com/zhongyiyangsheng/336453.html
本文标签:夏季炎热 中医防暑降温 夏季防暑降温 防暑降温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