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养生

中医无法被代替的四种诊断方法

网友投稿 中医养生 2021-12-17

所谓中医就是指中国劳动人民在漫长的时间里逐渐形成的一种以传统医学为基础的学科,它承载着古代人民与各种疾病勇敢斗争的经验和知识。中医的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时就已经诞生,至春秋战国时期已基本形成。在往后的日子里对周围的国家和地区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日本的汉方医学、朝鲜的高丽医学、越南的东医学等都是以中医为基础发展而成的。

尽管中医中有许多普通人看起来十分玄乎的内容,但是它以其博大精深的内涵获得了绵长的生命力,直到现在仍然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相关的大学一直开设有中医方面的专业。经过了数千年的发展,中医也总结出了属于它自己的一套诊断方法,那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望闻问切”。如果说中医是中国古典医学的皇冠,那么“望闻问切”就是这顶皇冠上镶嵌着的璀璨的明珠。

一、四诊介绍

所谓四诊就是望、闻、问、切四种诊断方法的合称,据传是由战国时期的医学家扁鹊提出的。扁鹊在诊断疾病的过程中,全面应用了中医诊断的各种方法,这就是的望、闻、问、切四种疗法。在当时扁鹊将它们称为望色、听声、写影、切脉,是我国历史上早应用脉诊的医生,被后人尊称为“医祖”。

二、望

望诊是中医诊断方法的一种,它主要是通过人体表现出来的一些特征来观察体内发生的变化,以辨识病情的严重与否,所谓的外部特征就是指人们的形、色、神三个部分。

人的姿态能够反映人体内部的变化,如果病人的四肢颤动就表明他元气已虚。若脸部发黑没有光泽可能是是痛症、寒症、淤血的表现;如果有些发红,一般是患有肺病;如果发白,多是因为气血不足、阳气虚衰。

望神就是观察一个人的神态与神情,目光呆滞、神志不清是肝肾精气衰竭导致;动作迟缓、精神不振是肾气不足、心脾两亏所致。

三、闻

所谓闻诊就是运用听觉和嗅觉,通过病人发出的声音来诊断疾病的一种方法。由于人体内的肺腑活动会产生各种声音和气味,因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体的生理和病理变化。比如说常见的呼吸、咳嗽、呕吐、嗳气、肠鸣等各种声响,根据这些声音的大小、高低、清浊来区别寒热虚实。一般来说,语言错乱大多是属于心脏方面的问题,呼吸、咳嗽、喷嚏多与肺病有所联系。

中医运用自己的听觉和嗅觉,对病人发出的各种声响进行诊断,从而推断出疾病。在临床上,只有闻诊和望诊相结合才能全面系统地了解病情,从而作出正确的判断。

四、问

问诊就是中医运用对话的方式,向病人以及其知道病情的人询问疾病发生之前的症状,包括病后的发展情况和治疗经过,其内容早见于《素问》一书中。

问诊主要是在疾病体征不明显时,发现可以供医生诊断的病情资料,或者可以帮助医生进一步判断病情的方法。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掌握与病人相关的其它情况,主要是病人的日常生活、工作环境、饮食嗜好、婚姻状况等。通过问诊还可以有目的的加以查询,以了解疾病发展的动态变化,从而为医生正确分析病情、进行合理医疗等提供可靠的证据。

五、切

切诊包括脉诊和按诊断,顾名思义脉诊就医生用手判断病人脉象的变化而得知病情的好坏,而按诊就是对病人体表的某些部位采用按压触摸的检查方法,如手足的温凉、疼痛的部位、皮肤的肿胀等,通过这些方法诊断后就可以和其它三诊相互参照,从而作出诊断。

脉诊在医生诊治病情的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因为脉为血府,全身的气血都要通过血脉来流向身体的各个部位,当机体受到内外因素的刺激时,就必然会影响到气血的运行,随之脉搏发生变化,医生就可以通过这些身体的变化了解到脉位的深浅、搏动的快慢、强弱等情况。

脉诊是中医辩证的一个重要的依据,智慧的前人在漫长的实践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作为中医独特的疗法之一,单独使用脉诊是无法正确全面的诊断出病情的,必须通过四种诊断方式的共同判断,才能够了解疾病的全貌。

以上就是在线问医生给大家带来的关于传统中医诊断方式“望闻问切”的简单介绍,作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即使在医疗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中医仍然没有失去其应有的光彩,反而和西方医学相互映照,焕发出了更加强大的生命力。

中医的治疗方法

目前有一些人的工作和生活压力比较大,有很多一部分可能会出现身体疾病,导致腰酸脖子痛的情况,想通过中医的方法来改善,中医的治疗方法?

中医的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方法主要分为内治和外治两个方面。内治法主要包括结合中药制成煎剂、散剂、丸剂、软膏等,按一定的服用方法内服,以达到治病保健的效果;外治法内容丰富,主要有中医手术、针灸、艾灸、拔罐、刮痧、中药外敷、中药栓剂、中药滴剂、埋线、穴位注射、推拿、热敷、药物、熏蒸等治疗方法。还有穴位疗法、推拿疗法、骨疗法,这三种疗法经常使用。

结合现代医学,还有肌肉注射和静脉输液。拔罐疗法又分为拔罐、气罐、药罐、拔罐,各有特点。外用药物包括传统的黑膏药、汤剂和外洗剂、丸剂、散剂、软膏剂、丸剂和外用酊剂,以及阴道肛门栓剂。在严重的情况下,还需要及时治疗,在严重的情况下,还需要及时治疗。

在生活当中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多休息,不要长时间的熬夜,同时还要参加一些户外的体育锻炼,能够加强身体的抵抗力,希望这篇回答能帮助到您,祝您身体健康,生活愉快


糖尿病肾病中医的治疗方法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的一种代谢性疾病;容易引起心脑、肾、眼底等相应的并发症。肾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以肾小球基膜通透性增加;常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度水肿、高脂血症的一组临床症候群。那么,糖尿病肾病中医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呢?接下来就为大家解答这个问题。

糖尿病肾病中医的治疗方法

1、辨证治疗

糖尿病肾病中医的治疗方法,一般也是通过辨证治疗;因为很多病人有水肿的表现,通过辨证,有的人是脾肾阳虚或者水湿内停,或者肝肾阴虚;则通过辨证来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如果是脾肾阳虚,可以给予健脾补肾;如果是水湿内停,可以利水消肿。

2、外治疗法

还有一部分,是瘀血阻络的可以活血利水消肿;建议患者还要去医院,让医生根据不同的辩证,选择不同的方药来治疗。此外,对于外治法有药浴、足浴,如果下肢麻木、水肿,通过药浴有很好的效果;也可以通过离子导入法进行治疗。且还应定期检查血糖,配合中医辩证治疗。

知识拓展:血糖高症状

1、善饥多食

因为血糖高的患者葡萄糖利用率降低,会导致患者进食后糖分未能充分使用。此外,血糖高会影响胰岛素排泄,从而会影响组织摄取利用葡萄糖,进而会导致患者胃口异常亢进以及容易出现饥饿感的症状。

2、经常口渴

因为血糖高会使血浆渗透压明显增高,加上血糖高会使患者出现尿量增加的情况。当水分丢失过多,则会发生细胞内脱水,而血糖浓度升高,使血浆渗透压升高,进而刺激口渴中枢,出现经常口渴的症状。

3、尿量增多

因为血糖高会导致尿渗透压升高,而肾小管回吸收水削减,尿量常增多,进而出现多尿的现象。此外,由于血糖高,并且失水较多,会刺激口渴中枢,导致饮水量增加,会进一步加重多尿的症状。

以上就是关于糖尿病肾病中医的治疗方法的介绍。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帮助,祝您身体健康,生活愉快。

推荐阅读:

  1. 中医的治疗方法
  2. 糖尿病肾病中医的治疗方法
本文链接: https://jk.yanglaozn.com/zhongyiyangsheng/336713.html
本文标签:中医无法 中医的治疗方法 望闻问切四诊法 病情自我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