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保健养生

糖尿病患者眼肿怎么回事

网友投稿 保健养生 2023-01-06

糖尿病患者出现眼肿的情况,一般是由于糖尿病肾病造成的。因为糖尿病是属于慢性代谢性的疾病,长期的高血糖状态会导致微血管损害,引起肾小球病变,就会造成糖尿病肾病,而糖尿病肾病的症状主要就是蛋白尿、高血压以及水肿,从而出现眼部的肿胀的状态。

所以在这个时候可以使用双胍类的药物进行降糖,比如二甲双胍等,也可以用格列奈类的药物,比如瑞格列奈等,这些药物需要根据肾功能的情况进行治疗,如果肾功能较差的时候是不能应用的。在日常饮食上,除了要控制糖的摄入,也要严格控制盐分的摄入,每日摄入的盐分不可以超过5克。

糖尿病患者怎样预防高血压

糖尿病患者预防高血压的措施主要包括低盐、低脂、低糖饮食及控制体重、血糖:

第一、低盐、低脂、低糖饮食,盐的摄入量与血压相关,高盐饮食会导致血压增高,低盐饮食能够降低高血压的发生概率,建议患者每天盐的摄入量小于6g以下,同时要低糖、低脂饮食。

第二、控制体重,糖尿病患者,尤其是二型糖尿病患者,常常伴有腹型肥胖,肥胖会导致血压升高,建议糖尿病患者控制体重。

第三、良好的血糖控制,降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患者一旦出现糖尿病肾病,导致肾功能受损,常常会引起肾性高血压的发生。

糖尿病可以吃什么?控血糖糖尿病患者春节聚餐如何吃

春节将至,外出聚餐的机会便会大为增加。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此时如何保证血糖不受影响?

无论是1型糖尿病患者还是2型糖尿病患者,无论是否用药治疗,控制饮食都是治疗糖尿病不可或缺的基本能力。春节将至,对糖尿病病友而言,过节要面临相等大的磨练。要求控制饮食,什么都不能吃,节日有什么意思?

饮食控制不是饿人,也不是和苦行僧一样。这里所说的是“控制饮食”,而不是“限制饮食”,是在控制总热量的前提下,搭配种种食物,并且尽大概地使食物种类多样化。粗略地说等于,糖尿病病人什么都可以吃,只是必须精细美丽如何吃、吃几许、什么时候吃,哪些能吃?不不能吃什么?

糖尿病患者外出饮食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饥饿时不要在餐厅吃饭,去餐厅前要吃低脂肪食品,如苹果、无脂糖酸奶等。这有助于大餐开始后不要被美味的菜肴诱惑吃得太多。

2、定餐前了解一下您所去的餐馆是否可以根据您的需要提供一些特殊服务,比如炒菜不要放糖、少放些油盐等。如果你去亲戚朋友家参加宴会,你可以事先告诉宴会的主人你有糖尿病,以便主人在准备菜肴时注意安排一两道低脂肪或无糖菜。

3、应尽量选择自己熟悉的菜肴,如果不确定餐厅提供的菜肴,可以向餐厅服务人员仔细询问。

4、使用食品交换份法,估计餐桌上各种食物大概的热卡含量。

5、如果必须喝啤酒和葡萄酒,请在喝酒的同时多喝冰水,抑制酒量。

6、如果不能克服甜点的诱惑,记得吃主食时,预告甜点的空间。也就是说,如果主食吃得稍微少一点,这顿饭的热量就不会超过标准。

糖尿病患者,这些负面情绪都是正常的,别慌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病程漫长,治疗要求高,不能根治,加之有明显的遗传因素,患者不仅要面对疾病,而且还要面对来自家庭、社会、自身习惯、生活条件等很多对控制血糖不利的因素,因此患者心理上常会有压力,则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误区,这对患者的糖尿病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均极为不利。

  那么想要调整好心态,我们就要明白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哪些,患者需要做些什么?怎样去做,才能够尽快恢复健康的心理状态。

  常见的心理问题:

  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从疾病诊断开始,会经历一个从否认到接受的过程,也就是从悲伤、应对压力与困难以及到适应的过程。由于糖尿病及其治疗会给患者的工作生活带来各种改变,患者则会表现出各种不适应的行为反应,比如对整体的自我价值感发生变化,出现恐惧、自卑、人际敏感、回避社交、自我评价低等行为反应。

  其次,糖尿病患者容易陷入焦虑与抑郁的情绪。焦虑与抑郁是集躯体、认知、情感等症状于一体,焦虑心理常见于疾病早期,随着病程的延长,患者的抑郁发生率则会增加,但常被忽略。《中国1型糖尿病指南》指出,糖尿病患者的抑郁、焦虑发生率是非糖尿病人群的2~3倍。有大样本研究结果显示,大约三分之一的1型糖尿病患者伴有焦虑,三分之一伴有抑郁。此外,抑郁与糖尿病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程有关。女性患者抑郁的发生率较男性患者更高,各个年龄阶段的患者均可伴有抑郁和焦虑,但儿童青少年时期是抑郁的高发年龄阶段。

  如何应对糖尿病患者的心理问题:

  (1)首先患者要有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决心。其次是要控制好自己的饮食和作息规律,第三不断地学习有关糖尿病的知识,提高自己对糖尿病的认识水平,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

  (2)糖尿病患者心理问题与家庭成员的心理状态密切相关,因此,糖尿病患者的家属需要端正心态,要意识到不良情绪会对血糖造成不良影响,不仅不要把自己的情绪带给患者,还要在患者面前树立积极乐观的形象,定期给患者做心理辅导功课,让患者意识到,只要能够积极控制血糖,就可以享受和大家一样的生活。所以,家属对患者的心理、血糖控制等多方面的正确引导相当重要。

  (3)患者及家属的依从性会直接影响血糖控制,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树立健康正面的心理形象,多与其他糖友沟通,向控糖积极的糖友学习,提高糖尿病治疗的依从性。

  鲁宾逊说过“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因此,面对糖尿病我们要正确看待,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才能有助于恢复我们健康的身体。

  【参考文献】

  [1]陈怡. 让糖尿病人不再“望米兴叹”[N]. 上海科技报,2021-07-09(001).DOI:10.28704/n.cnki.nshkj.2021.000803.

  [2]王芳. 要科学防治糖尿病[N]. 大同日报,2021-06-24(007).DOI:10.28204/n.cnki.ndtrb.2021.001538.

糖尿病能吃哪些水果 糖尿病患者饮食注意事项

糖尿病患者比较适合吃一些低糖水果,比如小番茄、乳瓜这类的,因其含糖量低,升血糖指数低,对患者血糖影响较小;另外,一些含有一定糖分的水果可以少吃,比如苹果、梨、橘子、橙子、桃子、火龙果、石榴、西柚等水果,建议在两餐之间吃;而像香蕉、鲜枣之类的水果含糖较高,升血糖指数高,应尽量少吃。

糖尿病能吃哪些水果

糖尿病患者虽然尽量少糖饮食,但并不是说一切含糖水果就不能吃了,水果中也有含糖较低的,可以适当吃。

第一个梯度:每天摄入量不超过200克

小番茄、乳瓜、木瓜、李子、草莓、樱桃、桃子、香瓜、橘子、西瓜、苹果、猕猴桃、芒果、哈密瓜、菠萝、柿子等水果。

第二个梯度:每天摄入不超过100克

香蕉、山楂、柿饼、鲜枣、葡萄、桂圆等水果含糖高,应谨慎吃。

关于水果选取方面,同一种水果选硬不选软,多咀嚼,慢慢吃;在血糖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吃水果的时间建议在两餐之间,少量多次原则。

糖尿病患者饮食注意事项

1、保持低钠高纤维素饮食:

长期高钠饮食是会影响人的心血管健康,会导致血压升高,造成粥样动脉硬化。少盐饮食的好处是可以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2、限制淀粉不要吃糖:

淀粉可以为人提供所需能量,但摄入过多则会转化成糖,有可能会引起血糖升高的情况,所以应该限制淀粉的摄入量。

推荐阅读:

  1. 糖尿病患者怎样预防高血压
  2. 糖尿病可以吃什么?控血糖糖尿病患者春节聚餐如何吃
  3. 糖尿病患者,这些负面情绪都是正常的,别慌
  4. 糖尿病能吃哪些水果 糖尿病患者饮食注意事项
本文链接: https://jk.yanglaozn.com/baojian/717780.html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