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生常识

粽子不是想吃就能吃,这类人最好少吃

网友投稿 养生常识 2016-06-02

几类人群不宜多吃粽子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及脑梗者应尽量少食用粽子,由于市面上很多粽子内油量、糖分太多,而且多以糯米为主料,并不太适宜上述患者使用。

如果进食过多,可能增加血液粘稠度,加重心脏负担和缺血程度,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塞。

上述人群最好少吃为妙,尤其是消化功能较差的老年人和小孩,更应该注意适量食用。

粽子怎样吃才科学?

自家在包粽子时,可以加入适量的薏仁、红豆、杂粮米等。另外,人们在吃粽子的过程中,可配点白萝卜加以食用,让湿气尽快排出体外。

就算是成年人,在端午节前后也不可餐餐以粽子果腹,最好搭配其它种类食物的摄取,如时令蔬菜水果等。

端午时节正逢初夏,也正是阴阳交替的时候,潮湿中带着暑热。从中医的角度来看,湿毒特别容易困阻人的阳气,让人觉得疲倦、乏力,严重者甚至会出现腹泻、呕吐、发热等不适症状。

那么,夏天究竟怎么吃才最健康?

专家提醒,人体脾胃喜润恶燥,炎热的夏季无疑给人体加了一把“旺火”,饮食中要忌辛辣燥邪的食物,尤其是串串、火锅、牛羊肉等,嘴再馋也不要吃得过于频繁。

反之可以多吃点生津利尿的食物,如绿豆稀饭,此外,苦瓜、黄瓜、空心菜等蔬菜是不错的选择,另外西瓜也是很好的应季水果。

但是西瓜性凉,肠胃功能不好的人群,尤其是老年人要控制食量。

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原因

粽子,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的食品,是中国传统节庆食物之一。粽子,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之一,传播亦甚远。那么,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起源于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屈原面临着亡国之痛,与五月五日投江自尽,岸上的渔夫和百姓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当时,人们为了不让江里的鱼虾食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鸡蛋投入江中,有些郎中,还把雄黄酒倒入江中,以便药昏蛟龙水兽,使屈原大夫免遭伤害。从此以后,人们为了纪念他,每年的五月初五都到江上投粽子、划龙舟;以此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从此,端午节也被赋予成有道德含义的节日。

吃粽子的注意事项

1、放冰箱保存

枣粽子和豆沙粽子,放冰箱可保存3—5天,如果是肉馅,3天内吃完为好。

2、要热透再吃

粽子剥开后,如有黏丝,则表示粽子可能放很久不新鲜了,最好别食用。一天只吃半个或一个,每天吃粽子别超过50克,也就是半个或1个。

3、最宜趁热吃

专家还提醒,吃新包出来的热粽子比较健康,不要把它放冷后再反复加热。包粽子时要注意,粽叶蒸后放置一段时间颜色发暗是正常的。不要选皮色鲜绿,甚至蓝绿的粽子,因为粽叶很可能是经过硫酸铜处理,安全性没有保障。

4、糖尿病人忌食粽子

肉粽,虽然蛋白含量高,却含有大量脂肪。因此,高血脂病人应避免食用,可选择豆沙粽、小枣粽和八宝粽等。因为糯米升糖指数高,不管是甜粽还是肉粽糖尿病人都应避免食用。且心血管病患者、“三高”人群、胃肠病患者,都要慎食,禁食粽子。

以上就是关于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的介绍。希望今天分享的内容,可以帮助到大家,祝生活愉快,身体健康。

粽子怎么吃才健康?包粽子的配料有哪些?

粽子是一道美食,尤其是在端午节前后。但是粽子的吃法也有讲究,不同的搭配不仅可以让粽子更加美味,还能更加健康。下面,就快和在线问医生一起了解相关知识吧!

文章导读

1、包粽子的配料有哪些?

2、粽子怎么吃才健康?

3、包好的粽子要煮多久

包粽子的配料有哪些?

粽子的成分因地区不同而不同,所用的成分也不完全相同,但基本上与粽叶、江米、瘦肉精、蛋黄、果脯、豆沙粽子等成分密不可分。

粽子有很多种。馅料方面,北方有北京大枣粽子;南方有绿豆、猪肉、豆沙、八宝、火腿、香菇、蛋黄等馅料,以广东咸肉粽子和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

青叶粽子是中国南方最保守、最传统的粽子。没有内陷。它只是突出了粽叶和糯米的香味。它可以与油炸大豆、花生和芝麻粉混合白糖制成的蘸酱一起食用。

沿海的粽子与北方的粽子比较接近,但与北方的粽子相比,体积更小,形状更多变,内陷更多样化。它们前面是正方形,后面有一个锐角,像锥子。除了鲜肉粽子和豆沙粽子,还有咸蛋黄做成的蛋黄粽子,还有鸡丁、鸭丁、红烧肉、蘑菇、绿豆馅的混合粽子。

粽子怎么吃才健康?

粽子是一种容易让人觉得油腻饱胀的食物,所以不要用大鱼大肉来补充。

粽子吃前要充分加热、煮熟、软化。

由于体质不同,胃酸过多的人吃甜粽子可能会感到不舒服,还会感到胃灼热。吃咸肉粽子稍微好一点。

吃粽子不能和冷饮搭配,否则容易凝固糯米,不易消化。

同时吃粽子,可以搭配蔬菜、水果帮助排便、胃蠕动,另外,睡前两小时最好不要吃粽子,以免增加肠胃负担,导致消化不良。

包好的粽子要煮多久

如果用普通锅煮,一般需要5个小时以上;如果是在高压锅里做的,通常需要20分钟。

粽子是用糯米做成的一种特殊食品。粽子的味道细腻可口。一般来说,粽子里的糯米在充分浸泡后煮得更好,但需要再煮一次,才能使糯米的味道更加柔和可口。根据生活经验,一般来说,用普通锅煮粽子需要5个小时以上;高压锅烹饪时间较少,一般20分钟。

粽子与什么相克 吃粽子的注意事项

粽子是中国的传统美食,在每年端午节前后,人们都喜欢包粽子吃粽子,但有些人在吃粽子时也格外担心,怕有些食材与它相克,不能与粽子一起吃。那么人们的这种担心有道理吗?生活中有与粽子相克的食材吗?平时吃粽子 需要注意什么呢?

粽子相克食物

粽子是一种用糯米做成的食材,它在生活中相克的存在并不多,只是粽子不适合与鸡肉一起吃,它们虽然并不相克,但是这两种食材中含有的一些营养成分之间会产生不良反应,会产生一些对人体不利的微量元素,能引发身体不适。

吃粽子的注意事项

1、变质粽子不能吃

粽子在端午节也就是5月五前后特别常见,这时正处于夏季,天气十分炎热,包好的粽子很容易出现变质,如果在吃粽子时发现粽叶与里边的纵容之间能拉出很长的丝,就说明粽子已经变质,再就是粽子出现浓郁酸味儿,是也说明粽子已经变质,这样的粽子是不能继续吃的,不然会对身体健康不利。

2、凉粽子不能吃

大家平时吃粽子时还要注意,粽子煮好以后一定要趁热吃,那些凉粽子或者在冰箱中取出的粽子是不能直接吃的,因为粽子本身就是一种性质寒凉的食材,如果再吃一些凉粽子,就会让它的寒性加重,会加重肠胃负担,引发腹痛,腹泻等不良症状。

3、高血糖不宜吃粽子

粽子虽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但它并不适合所有人,特别是生活中患有高血糖和糖尿病的人群,要多加注意,它们根本不适合吃粽子,因为糯米本身就是一种高糖食材,再加上它在制作过程中会加入蜜枣或者白糖等其他甜类食品,会让做好的粽子含糖量特别高,它会让人们高血糖的症状加重,会增加糖尿病的发生机率。

怎么吃粽子不伤胃

又到了一年一度吃粽子的季节啦,那跳跃在齿间的糯米,那融化在味蕾上的鲜肉,那甜蜜在心间的豆沙,既是美味,也是传统。那么,如何既能吃到美味的粽子,又能保护好我们的胃呢?一起来看看吧!

怎么吃粽子不伤胃

1、不要与鱼肉同食

吃粽子时,搭配什么也很有讲究。粽子主料为糯米,再加上肥肉、豆类配料等不宜消化的食物,进食时最好不要再大鱼大肉,以免加重胃肠的负担。吃粽子时可以喝普洱茶来帮助消化,有胃热的人则可以喝绿茶。但切记,胃肠功能不好的人尽量喝淡茶,不要喝浓茶。粽子搭配苹果和梨子等水果可帮助肠胃蠕动,起到解腻、助消化的作用。

2、不要与冷饮同食

现在各种冷饮搭配的粽子、冰淇淋粽子、生冷粽子等,因口感凉爽,受到人们的喜爱。专家认为,粽子应趁热吃,加了油脂、肉、蛋黄的粽子更不宜冷吃,对于消化能力差的人尤其要注意。食用冰箱里刚拿出的的粽子,因其生冷、偏硬,对有胃病的人来说并非明智之举,所以最好取出来后,充分加热变软后再食用。尤其儿童、青少年及老人应慎用。

3、不要与油腻食物同食

糯米本身虽然好消化,但和油腻的配料混在一起,如肥肉、蛋黄等,消化能力差的人可能会感觉不舒服,所以消化不良的人吃粽子宜选清爽的小枣粽子或白米粽,不要吃得太甜,不宜配太油腻的菜。

4、不要在早餐、睡前吃粽子

专家指出,早上起床后和晚上临睡前,胃肠蠕动都比白天慢得多,没有来得及消化的粽子停留在胃中,更易引起积滞,刺激胃酸分泌,可能导致本身曾有慢性胃病、胃溃疡的患者旧病复发,出现腹胀、腹痛、反酸等消化不良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消化道出血。对于平素胃肠功能不佳的人,最好在两餐之间吃。

以上就是关于怎么吃粽子不伤胃的介绍,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

推荐阅读:

  1. 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原因
  2. 粽子怎么吃才健康?包粽子的配料有哪些?
  3. 粽子与什么相克 吃粽子的注意事项
  4. 怎么吃粽子不伤胃
  5. 端午节怎么健康吃粽子 搭配这些食物吃最好
本文链接: https://jk.yanglaozn.com/changshi/39855.html
本文标签: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