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食疗养生

冬瓜,夏季常吃,排出湿气祛水肿!越吃身体越轻松~

网友投稿 食疗养生 2022-06-18

夏天常吃瓜,中药不用抓。

很多人都知道夏天吃瓜能清热利湿,但如果您只知道吃西瓜,损失就太大了!

夏季必吃是冬瓜!

冬瓜喜温耐热,成熟于夏季,虽然带个“冬”字,却是夏日最佳。

它含水量极高,而且价格也相对便宜,买上一大个也花不了多少钱,再看看它的营养和功效,真是——不吃就亏大了!尤其是下列几类人——

容易水肿的人

在夏季,人们的饮水量增大,但有些人喝完后水液排不出去,积聚在皮肤里就变成浮肿。

冬瓜能够将肌表的多余水分向下输布,引导它们化为尿液排出,因此冬瓜常被人称为“消肿瓜”。

不过,因为冬瓜本身性偏寒,故只适合用于夏季出现的、伴有小便灼热色黄而排出不顺畅且口渴喜冷饮的热性水肿。

反之,如果是因气虚脾虚或是心肾疾病所致的水肿则不适合。

容易上火的人

中医认为,冬瓜性味甘淡,凉,有利水、消痰、清热、解毒等功效,适用于四肢浮肿、暑热口渴、尿路感染、痔疮等疾病。

正在减肥的人

冬瓜含水量高且能量非常低,膳食纤维丰富,饱腹感强。

此外,还含有能抑制糖类转化为脂肪的化合物,可防止人体内脂肪堆积,具有减肥、降脂、美容的功效。

抵抗力差的人

维生素C有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

冬瓜是一种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每100克冬瓜中含有16毫克维生素C,超过西红柿中的含量(14毫克/100毫克)。

血压升高的人

冬瓜高钾低钠,每100克冬瓜中含有钾57毫克,钠2.8毫克,对需进食低盐食物的肾病、高血压病人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食物。

血脂异常的人

冬瓜富含人体所需的各种氨基酸,且膳食纤维含量很高,对于控制胆固醇和血脂都有好处。

血糖升高的人

糖尿病病人可将冬瓜作为日常食品,因为冬瓜的碳水化合物含量非常低,是一般大米的1/40,对糖尿病病人餐后血糖影响小。

瓜子瓜皮不要扔

冬瓜子和冬瓜皮都有很好的药用效果,可以联合使用,配成二冬二根汤,适合日常有腹胀、大便少、大便难、咽喉鼻腔干燥、口腔异味等症状的胃热人群。

组成:冬瓜皮、冬瓜子、芦根、白茅根。

做法:成年人,每种食材需要用30克,加热煮沸服用,可以用于祛除体内火气。

冬瓜买哪种好?

黑皮冬瓜

黑皮冬瓜外皮呈深绿色,体积较大,因为容易运输,所以市场较为多见。

不少商家为了方便销售,往往会将其切片后售卖。

它的肉质厚实无空心,口感较为脆爽,适合炒菜、炖汤、涮火锅吃。

不过,由于夏季食材易于变质,大家在购买切好的冬瓜片时,要注意分辨食材质量。

白皮冬瓜

白皮冬瓜的外表是青绿色的,它的表面常常带有一层厚厚的白色蜡粉。

这种冬瓜体积略小一些,它的特点是皮厚肉薄,瓜肉适合炒菜、涮火锅,但却不适合炖汤,时间一长就容易炖烂了。

两种冬瓜的营养都很丰富,大家可以根据烹饪方式进行选购。

美味时间——冬瓜排骨汤

材料:冬瓜500克,薏米50克,排骨400克,精盐少许,生姜适量。

做法:薏米先用清水泡1小时,冬瓜切小块(可不去皮);排骨斩块后洗净,同姜片先焯一遍水以去腥味,再放入薏米,加水煮开后转小火煮半小时,再加入冬瓜煮15分钟,加盐调味即可。

适用于夏季饮水后常易出现水肿,或饮水后觉腹部胀满,同时伴有小便色黄而排出不畅的人。

平素疲倦乏力明显、大便稀烂且不喜冷食的人不宜食用。

夏天痛经怎么办

进入到夏天之后,由于天气比较炎热,女性会摄入过多的冷饮,比如冰淇淋或者是各种饮料等,的时候会导致痛经,那么夏天痛经怎么办?

夏天痛经怎么办

女性痛经通常是因为经期前列腺素分泌增加而引起的。夏天天气比较炎热,如果在经期不注意饮食或者是经常吹空调,会出现痛经的情况,首先需要注意保暖,并且改掉吃冷饮或者是吃凉东西的习惯,然后使用热水袋或者是通过按摩的方式进行缓解。

夏季痛经比较严重一般需要服用止痛药缓解,选择布洛芬或阿司匹林。在服装方面,为了防止潮湿和寒气的侵入,请不要穿得太薄也不要穿没有晾干的衣服,特别是在空调的室内。

痛经的症状虽然等到月经干净之后可以自行消失,但是不积极进行预防,也会对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造成影响,所以平时要保持,作息规律、戒烟戒酒、减少焦虑情绪。另外也不要在冷水中劳作,更不要贪凉在夏季去水冷水澡,避免使体内的寒气过多导致痛经加重。希望这篇回答能够帮助到您,祝您身体健康,生活愉快!


夏季养生吃什么?三餐之外怎么吃夜宵才健康

营养师表示,夜宵绝对没有好处或者没有好处,因人而异。首先,有必要知道自己是否适合吃夜宵。例如,孩子发育期间和学习压力大的学生,吃夜宵不仅有助于成长发育,还能提高学习效率,预防营养素摄入不足的需要熬夜的职场人,为了保持充足的体力和精力也能参加夜宵。除了这些健康人群外,低血糖患者、糖尿病患者、老年人、胃功能差的人,饮食需要采取少吃多餐的原则,吃夜宵也有助于健康。除此之外,癌症病人往往伴随有营养不良,所以为了保证营养的需求量,晚上加餐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但是,夜宵进食不当也是会有弊端的,比如会造成肥胖,造成胃的负担,还有可能造成失眠,若夜宵的食物热量或胆固醇过高的话,也会提高冠心病或者糖尿病的发病率。

夏天吃夜宵的人比较多,有些是因为工作原因,不得不在很晚的时候吃东西;有些是属于“夜猫子”型的,就喜欢在夜里吃“这口儿”。无论是被迫还是自愿,在必须吃夜宵的情况下,不同类型的夜宵健康还是不健康?怎样才能确保健康呢?对于现在天津人喜欢的古典夜宵,营养师给予了一些评价。

【简易版夜宵】小吃摊类

招牌食品:煎饼玉子

以大家平时经常吃的煎饼玉子为例。一套普通的煎饼馅料,总能量为315千卡,其中蛋白质15克,脂肪18克,碳水化合物23克,分别占总能量的18.8%,51.4%,29.8%。我们平时推荐的三种营养物质的比例是蛋白质的15%,脂肪的25%,碳水化合物的60%。因此,煎饼玉子中,脂肪的比例远远超过推荐的摄入量。煎炸食品不易消化,比较油腻,容易引起胃病;煎炸食品的热量也高,含有较高的油脂和氧化物质,经常进食易导致肥胖,是导致高脂血症和冠心病的危险食品。在用油煎炸的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致癌物质。研究表明,经常吃油炸食品的人,其一部分癌症的发病率远远高于不吃或不吃油炸食品的人。所以,如果可能的话,尽量不要选择这样的食物作为夜宵。

【经济版夜宵】排行类

招牌食品:马砂(路边砂锅)、烤串

我们平时吃的路边砂锅,平均计算,总能量约340千卡,蛋白质约12克,脂肪3.6克,碳水化合物64.6克,各占总能量的14.2%烤串中油脂高,这种烧烤食品也是人们喜欢的夜宵之一。最近,吃烧烤和吸烟的毒性一样,烤鸡腿和60支烟的毒性一样,经常吃烧烤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危险性比不喜欢烧烤的女性高2倍。肉类直接在高温下烧烤,会产生一种叫苯并芘的致癌物质。如果经常食用此类烧烤食品,致癌物质会在体内蓄积,有诱发胃癌、肠癌的危险。同时,烧烤食物中还存在另一种致癌物质——亚硝胺。如果腌制肉串时间过长,就容易产生亚硝胺。这类食物所含的脂肪高、热量高,易致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现代病”。烧烤后,食物的性质偏向于干燥和热量。此外,孜然、胡椒、辣椒等调味料都是热成分,非常辛辣。因此,胃肠蠕动和消化液分泌会大大刺激,消化道粘膜可能会受损。所以,这样的夜宵也不推荐经常吃。

【升级版夜宵】中西简餐类

招牌食品:汉堡、拉面、盖饭

汉堡作为快餐食品,近年来受到很多人的喜爱,特别是少年儿童。每100克汉堡总能量约为470千卡,其中含蛋白质23克、脂肪16克、碳水化合物58克,各占总能量的31.1%、19.5%、49.4%。普通拉面和盖饭的能量也约为350-450千卡。营养师认为夜宵的热量应控制在200卡左右,热量过高容易发胖。汉堡含有较多的油脂和氧化物质,如经常进食,是导致高脂血症和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因此,选择此类夜宵的频率不宜太高。

【推荐健康夜宵】

汤和粥的低脂肪容易消化

从营养的角度来看,无论是健康的人还是病人,夜宵都应该选择消化、低油脂、低热量的食物,如粥类、汤类、水果、牛奶等。汤和粥的味道清淡,有利于消化,汤和粥含有很多水分,喝起来容易膨胀,不吃太多,油分也不高,低卡和低脂肪,是晚饭的最佳选择。

营养师注意到,晚饭最好在睡觉前2小时吃,减少胃的负担和体重的增加。对于患者,应注意饮食量的控制。糖尿病患者应根据日常血糖选择饮食量。胃病患者应该更加注意,夜宵的热量应该控制在200卡左右。比较好的宵选择是在低脂肪牛奶中加入2~3片苏打饼干、清淡的汤面或咸粥、燕麦片、红(绿)豆汤等。

【特别建议】

吃油夜宵散步消食

吃高脂、高卡夜宵怎么办可以通过适量运动来消耗部分能量。

吃过夜宵稍事休息后,散散步是最好的方法。散步时,要保持正确的姿势:抬头、挺胸,并随着步伐轻轻摆臀,这样有利于全身运动和身体的协调。

散步要注意一定的速度,随意停止,运动量有限,不能达到有氧代谢的效果,也不能发挥消耗能量的作用。根据个人情况,散步消食最好在30分钟左右。

夏季艾灸的注意事项

艾灸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那么夏天做艾灸好吗?夏季适合艾灸吗?艾灸的注意事项有哪些?下面一起来了解下吧。

夏天做艾灸好吗

有句话叫做“冬病夏治”,大家一定不会陌生。中医主张“春夏养阴”,“冬病夏治”便是该理论的具体体现。夏季患者血经络畅,皮肤腠理宜泄,此时恰当艾灸益气补阳治疗,并辅以静养,做到治养结合,治疗效果必将大增。因此,大部分冬春季节无法治愈的患者,通过夏季服药、调养,常可达到临床治疗之显著效果。中医实践证实,“冬病夏治”在慢性病治疗方面,尤其是风湿类的疾病,哮喘,免疫力低下,慢性疾病,过敏性疾病等等都适合夏天艾灸,治疗效果较为显著。

夏天艾灸,便于空气流通,室内空气清新,穿衣少,也是便于艾灸的条件之一。艾灸出汗,也是体表循环不错的象征,是体内毒素通过体表排泄的一种方式。夏季阳气旺盛,人体阳气也达到四季高峰,尤其是三伏天,肌肤腠理开泄,选取穴位艾灸,夏季艾灸皮肤毛孔是开合的,艾灸会很容易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能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处,所以夏季治疗冬病,往往可以达到最好的效果。在缓解期服药治疗,能够鼓舞正气,增强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阳虚、气虚人群更适合进行艾灸疗法。生病的人大多属于阳虚体质。艾叶是温性的,属于纯阳之物。艾灸能够温通经络,祛除寒湿,补益人体阳气。夏天又正好是自然界阳气最重的时候,两者的阳热合在一起,温补的作用更强。所以在夏季大自然阳气最盛的时候艾灸,补益的效果能够达到最佳。

艾灸的注意事项

1、要专心致志,耐心坚持: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上,徒伤皮肉,浪费时间。对于养生保健灸,则要长期坚持,偶尔灸是不能收到预期效果的。

2、要注意体位、穴位的准确性:体位一方面要适合艾灸的需要,同时要注意体位舒适、自然,要根据处方找准部位、穴位,以保证艾灸的效果。

3、防火:现代人的衣着不少是化纤、羽绒等质地的,很容易燃着,因此,施灸时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时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滚脱落。用艾条灸后,可将艾条点燃的一头塞人直径比艾条略大的瓶内,以利于熄灭。

4、要注意保暖和防暑: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部位,在冬季要保暖,在夏天高温时要防中暑,同时还要注意室内温度的调节和开换气扇,及时换取新鲜空气。

5、要防止感染:化脓灸或因施灸不当,局部烫伤可能起疮,产生灸疮,一定不要把疮搞破,如果已经破溃感染,要及时使用消炎药。

6、要掌握施灸的程序:如果灸的穴位多且分散,应按先背部后胸腹,先头身后四肢的顺序进行。

7、注意施灸的时间:有些病证必须注意施灸时间,如失眠症要在临睡前施灸。不要饭前空腹时和在饭后立即施灸。

8、要循序渐进,初次使用灸法要注意掌握好刺激量,先少量、小剂量,如用小艾炷,或灸的时间短一些,壮数少一些。以后再加大剂量。不要一开始就大剂量进行。

9、防止晕灸晕灸虽不多见,但是一旦晕灸则会出现头晕、眼花、恶心、面色苍白、心慌、汗出等,甚至发生晕倒。出现晕灸后,要立即停灸,并躺下静卧,再加灸足三里,温和灸10分钟左右。

10、注意施灸温度的调节:对于皮肤感觉迟钝者或小儿,用示指和中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温度,做到既不致烫伤皮肤,又能收到好的效果。

夏季中暑的急救方法

进入夏季,天气酷热,很容易出现中暑的症状。中暑,指由于高温环境导致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的疾病。那么夏季该如何预防中暑呢?中暑的症状有哪些呢?中暑了该如何急救呢?下面就跟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

【中暑的判断】

一、 先兆中暑 在高温环境中,头晕、眼花、耳鸣、恶心、胸闷、心悸、无力、口渴、大汗、注意力不集中、四肢麻木、体温正常或稍高,一般不超过37.5℃。

二、 轻度中暑 除上述表现外,面色潮红或苍白、恶心呕吐、气短、大汗、皮肤灼热或湿冷、脉搏细弱、心率增快、血压下降等呼吸、循环衰竭的早期表现,体温超过38℃。

三、重度中暑 除上述表现外,可分为以下4种类型(常混合表现):

(一)中暑高热 体内大量热蓄积、出现嗜睡、昏迷、面色潮红、皮肤干热、无汗、呼吸急促、心率增快、血压下降、高热、体温可超过40℃。

(二)中暑衰竭 体内没有大量积热,出现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搏细弱、呼吸浅快、晕厥、昏迷、血压下降等失水失钠引起的周围循环衰竭,肛温约38.5℃,而腋温则较低。

(三)中暑痉挛 与高温无直接关系,而发生在剧烈劳动或运动后,由于大量出汗而只饮水而为补充盐分,导致血钠、氯化物降低,血钾亦可降低,而引起阵发性疼痛性痉挛(俗称“抽筋”),口渴、尿少、体温正常。

(四)日射病 强烈的阳光照射头部,造成颅内温度增高,出血剧烈头痛、头晕、眼花、恶心呕吐、耳鸣、烦躁不安、意识障碍、重者发生昏迷,体温可轻度增高。

【中暑的救治】

原则 尽快脱离中暑环境,使体温降至接近正常,防治并发症。

一、 一般处理

(一) 迅速将病人转移至阴凉通风出休息。

(二) 饮用含盐的清凉饮料。

(三) 可采用电风扇吹风,亦可头部冷敷;高热者,应在头部、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处放置冰袋(用冰块、冰激凌等放入塑料袋内,封闭严密即可);还可用冷水或30%酒精擦浴直至皮肤发红。

每10分钟测量一次肛温,指38℃为宜。

二、轻度中暑 有脱水者,可选用0.9%氯化钠注射液静滴,用量根据具体情况掌握。

三、中度中暑

(一)中暑高热

1、降温 药物降温与物理降温合用。在降温过程中应严密监控体温、意识、呼吸、脉搏、血压等。可选用一下药物(血压下降者禁用):

(1)氯丙嗪5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于1-2小时静滴完。

(2)人工冬眠:氯丙嗪25mg、异丙嗪25mg、杜冷丁50mg加入液体40ml中于15分钟静注完。

2、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开始4小时可补液1000ml,总量可达3000-4000ml。

3、积极防治休克、脑水肿等。

(二)中暑衰竭 以失水为主者,可给予5%葡萄糖生理盐水或706代血浆等;以失钠为主者,可选用0.9%氯化钠液。必要时可应用升压药物。重度低钠者,可慎用3%氯化钠液100-200ml静滴,必要时可于2小时后重复一次。

(三)中暑痉挛 轻者可饮用含盐饮料,或口服食盐2g/次,连续数次,总量达到15g;重者可选用5%葡萄糖生理盐水1000-3000ml静滴,亦可用3%氯化钠液100-200ml静滴。

(四)日射病 头部周围放置冰块,有频繁抽搐、呼吸异常、血压增高、瞳孔不等大等脑水肿表现者,可选用脱水剂20%甘露醇等静滴。

推荐阅读:

  1. 夏天痛经怎么办
  2. 夏季养生吃什么?三餐之外怎么吃夜宵才健康
  3. 夏季艾灸的注意事项
  4. 夏季中暑的急救方法
本文链接: https://jk.yanglaozn.com/shiliaoyangsheng/269545.html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