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食疗养生

小暑养生吃什么 五款食谱清热解毒

网友投稿 食疗养生 2015-06-29

小暑养生吃什么?小暑为每年7月中旬前后,今年为7月7日始,至22日结束。炎热的气候,由于出汗多,消耗大,再加之劳累,人们更不能忽略对身体的养护。那么小暑吃什么呢?下面介绍一些菜谱,清热解毒,健脾利湿。

小暑吃什么

“热在三伏”,此时正是进入伏天的开始。“伏”即伏藏的意思,所以人们应当少外出以避暑气。民间度过伏天的办法,就是吃清凉消暑的食品。俗话说“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这种吃法便是为了使身体多出汗,排出体内的各种毒素。

天气热的时候要喝粥,用荷叶、土茯苓、扁豆、薏米、猪苓、泽泻、木棉花等材料煲成的消暑汤或粥,或甜或咸,非常适合此节气食用,多吃水果也有益的防暑,但是不要食用过量,以免增加肠胃负担,严重的会造成腹泻。

炒绿豆芽的制作方法

配料:新鲜绿豆芽500克、花椒少许几粒、植物油、白醋、食盐、味精适量。

做法:豆芽洗净水淋干,油锅烧热,花椒入锅,烹出香味,将豆芽下锅爆炒几下,倒入白醋继续翻炒数分钟,起锅时放入食盐、味精,装盘即可。

功效:清热解毒,疗疮疡。

素炒豆皮的制作方法

配料:豆皮二张、植物油、食盐、葱、味精各适量。

做法:豆皮切丝,葱洗净切丝。油锅烧至6成热,葱丝下锅,烹出香味,将豆皮丝入锅翻炒,随后加食盐,炒数分钟后,加味精,淋上香油搅匀起锅。

功效:补虚,止汗。适合多汗、自汗、盗汗者食用。

蚕豆炖牛肉的制作方法

配料:鲜蚕豆或水发蚕豆120克、瘦牛肉250克、食盐少许、味精、香油适量。

做法:牛肉切小块,先在水锅内氽一下,捞出淋水,将沙锅内放入适量的水,待水温时,牛肉入锅,炖至六成熟,将蚕豆入锅,开锅后改文火,放盐煨,炖至肉、豆熟透,加味精、香油,出锅即可。

功效:健脾利湿,补虚强体。

西瓜番茄汁的制作方法

配料:西瓜半个、番茄3个大小适中。

做法:西瓜去皮、去籽,番茄, 沸水冲烫,剥皮去籽。二者同时绞汁,两液合并,随量饮用。

功效:清热、生津、止渴。对于夏季感冒,口渴、烦躁,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小便赤热者尤为适宜。

绿豆米粥的制作方法

熬制米粥时加绿豆适量,有清热、解暑、去瘟毒之功效。特别是在炎炎署日其效果颇佳。

另外,小暑还可常吃丝瓜、苦瓜、黄瓜、冬瓜以及淡水鱼、海带等,对身体都有益处。

小暑的习俗 没做这件事就不算过小暑

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现在已经到了小暑节气,要知道它在我国的农事耕作上有着比较重要的地位和意义,所以到了小暑这一天有很多的民间习俗。要知道小暑虽然有着固定的时间,但是每一年具体的时间都是不同的,小暑是什么时候?

小暑的习俗

在民间的时候小暑有很多习俗,常见的就是“食新”、“吃饺子”、“吃炒面”等。并且每年到了六月初六这天,在民间都有晒书画、衣物的习俗。大家都说日晾晒后,就可以很好的避免被虫蛀,所以就有“六月六,晒红绿”的说法。

“食新”习俗

过去的民间在小暑的时候有“食新”的习俗,就是小暑之后要吃新米,农民这个时候会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然后做好饭直接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这个时候人们还会尝新酒等。有一些流传下来的习俗说,“吃新”乃“吃辛”,是小暑节后第一个辛日。

吃饺子

到了伏天的时候,民间一直有“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还能种荞麦”的说法,还有一些人也会说“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要知道在伏天的时候吃饺子是传统习俗,伏日人们会有食欲不振的情况,往往比常日消瘦,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是开胃解馋的食物。

小暑民俗

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主要的功能是为了指导农业生产,所以许多与节气相关的民俗都跟农事有关。同时,古人可没有现在这么多的降温设备,闷热难当的伏日是非常难熬的,所以也有一部分习俗会跟防暑降温相关。

首先说说农事方面的习俗。在大部分的农耕区,经过农历五月的抢收抢种之后,六月份的农事主要是各种田间管理的工作。有农谚说:“夏播作物间定苗,追肥治虫狠锄田。春苗中耕带培土,防治病虫严把关”,大致体现了这个时期农业生产活动的内容。这些田间管理活动,一方面劳动强度相对降低,另一方面在每天伺候庄稼的过程中,也饱含着农民对秋季丰收的渴望。所以,祈祷丰收就成了小暑农事民俗中的主要内容。

在我国很多的农耕区,过去都有小暑食新和祭祖的习俗。食新是将新打的米、麦等磨成粉,制成各种面饼、面条或者炒面等,乡里乡亲分享来吃,表达对丰收的一种祈愿。同时,这些新货也要准备一份献给祖先,在祭祀祖先的同时,恳请祖先保佑风调雨顺。

而为了应对小暑之后日益炎热的天气,先民们也有一些约定俗成的做法。

一种是“市冰”。古代没有冰箱什么的,但大户人家或商家有些会有冰室,冬天的时候将冰块保留下来。到了夏天就可以取出来,或者拿去市面上卖,或者自己家里人享用冷饮。有些商家还会把杨梅、桃子等时令的水果切碎放在冰里,做成现在类似“冰粥”的冷饮。

另一种办法就是尽量减少运动了。小暑前后有一些民间流行的活动,这些活动无一例外都是以“静”为主的,少运动少出汗,这是应对酷暑朴素的办法。比如有些地方在这个季节流行的对弈、钓鱼等活动。找个阴凉的地方下棋或者钓鱼,既可以减少消耗,另一方面这些活动也有静心的作用。“心静自然凉”,体现了古人在艰苦环境下的生活智慧。

上文已经为大家介绍了小暑的习俗,我们现在应该知道到了小暑这一天,在民间用什么方式庆祝小暑的到来了,在小暑的时候,大家应该要多吃要点开胃的食物,还有也要注意做好防暑的措施,减少出现疾病的可能。

小暑节气 小暑天白领如何避免职业病侵袭

现在很多的上班族都存在亚健康的状态,尤其是小暑节气更容易出现许多的职业病,你们知道小暑是什么时候吗?小暑养生需要注意些什么呢,白领们的职业病为何小暑节气会高发呢?今天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小暑节气需要知道的常识哦!

漫谈“小暑天”白领职业病

中医将一天分为12个时辰(一个时辰为2个小时),将一年四季又细分为“五季”(在夏秋之间多出来一个长夏,即春、夏、长夏、秋、冬等“五季”)。并认为,五脏分管五季,即:春对应肝、夏对应心、长夏对应脾、秋对应肺、冬对应肾。当令之时,时脏气旺,但随时间消逝,它会逐渐减弱到低谷,即薄弱期,如此循环往复。如果我们顺应了身体生物钟规律,摸准薄弱那一刻,拾遗补缺,身体就能被调校到佳状态。

气候开始炎热,是进入长夏的第一个节气,是暑热过去,开始下雨的那一段时间,气候以湿热为主。长夏在五脏属脾,在时辰上是辰时(上午7点至9点)。脾表里于胃,胃在时辰上是巳时(上午9点至11点)。

白领人群工作节奏过快,长时间的加班熬夜,使不少白领人士常常是匆匆忙忙赶着上班而无暇顾及早餐问题。上午7点至9点当辰之时,胃已经等了整整一个晚上,早已将前一天的食物传输一空,这个时候吃早餐胃会尽全力消化。如果此时不吃早饭,或者9点之后才吃,胃经兴旺已过,长期不吃早餐胃就一直分泌胃酸,过多的胃酸会腐蚀胃黏膜。饿久了,就会有胃溃疡、胃炎、十二指肠炎、胆囊炎等危险。

上午9点至11点是巳时,这个时候是脾经当令,此时脾活跃。脾是主运化的,早上吃的饭在这个时候开始运化。此时,工作的同时要喝杯白开水,让脾脏处于活跃的程度,将食物精华摄取。“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功能好的人,嘴唇是红润的。

中医认为脾有主运化水湿的生理功能,喜燥恶湿。长夏大的特点是湿气太重,脾怕湿邪来犯,它喜欢干燥一点。人体的肌肉、四肢依靠气血津液等物质来营养,而这些营养物质的来源又有赖于脾。当脾不能提供四肢肌肉需要的营养时,就会患软组织劳损之类的病症。特别是对很多都市白领来说,过快的工作节奏,长时间的加班,不少白领人士常常是几小时不停地工作在电脑旁,软组织劳损是很常见的疾病。

《黄帝内经》曰:“久坐伤肉”,意思是说,长时间久坐,不活动,周身气血运行缓慢,可使肌肉松弛无力,而“动则不衰”,动则气血可周流全身,使得全身肌肉尤其四肢肌肉得养。只有通过自我养护和积极锻炼,才能得到长寿之躯。

饮食养生

小暑时节,天气炎热,饮食养生,水是第一位的。多喝水是解除疲劳的好方法。好在每日清晨饮用一杯新鲜凉开水。也要注意劳逸结合,防暑降温。

现在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和事业,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能够顺利,但是亚健康的状态是很多职业白领们不能避免的!希望上述介绍的这些小暑天白领们的养生常识能够帮助大家哦,也要分享给好朋友!

小暑节气 男人小暑要补充这些营养

马上就要进入小暑了,你们知道小暑节气是什么意思吗?每年的小暑日期都不同,今年的小暑是什么时候呢,小暑养生需要从哪些方面入手呢?其实小暑养生还要分不同人群哦,那么男人小暑保健该怎么做呢,吃什么食物有助健康呢,赶紧来了解一下吧!

小暑养生食谱都有什么呢?男人小暑养生吃什么好呢?这是很多人极为关注的问题。因为小暑节气是24节气中标志着气温逐渐升高的时节,此时大家更要进行养生保健,确保身体再夏季可以有一个好的状态进行工作学习。

补哪些营养对男人养生好呢

蛋白质

蛋白质应适可而止:除了从事大强度健美运动的男子,多数男士并不需要额外再补充太多的蛋白质,每日中等量的肉、禽、鱼或豆科植物,加上适量的低脂奶制品就足够了。假若身体无需要,再好的蛋白质还是多余的。

维生素B6和叶酸

维生素B6和叶酸是男人补品不可或缺的,其中维生素B6和叶酸有助于分解高半胱氨酸,而高半胱氨酸又是心脏病的危险因素之一,所以这样有助于心脏病的研究。

锌不仅孩子要补男人中约1/3达不到锌含量标准,锌是重要的但需要量并不很多。只要注意摄入海产品、瘦肉、粗粮和豆科植物就可以满足。

维生素E

应该增加维生素E的摄入:维生素E能预防胆固醇堵塞,有助于对抗冠心病;因此提醒男性朋友们多吃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

小暑养生药膳粥

莲子粥

将20克莲子去皮去芯,加入粳米慢火熬制20分钟。这道粥有去热解烦、安神养心、健脾益胃的功效。

二十四节气,每个节气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风俗习惯,小暑节气重要的就是要做好防暑的工作,气温越来越高,尤其是男人们平时要多吃这些健康的食物!希望上述介绍的这些小暑常识,能够帮助广大的男性朋友们更加健康的度过夏季哦!

小暑是入伏第一天吗 入伏原来是这一天

  小暑到了,从字面上我们就可以知道,后面的气温会进一步的升高,让人感觉很热。有很多人都认为到了小暑也就是要入伏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答案可能超乎你的想象。小暑节气时有什么习俗?带着问题让我们一起来看下文吧!

  小暑是入伏第一天吗

2020年的小暑是在7月6号,而入伏的时间是在7月16号,所以说小暑并不是入伏的第一天。入伏的时间是怎么看的呢?一般来说,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就是入伏的时间了。入伏之后天气会变得非常炎热,届时需要注意防暑降温。

小暑习俗

  吃藕

小暑的时候莲藕正是上市的日子,这个时候的莲藕新鲜多汁,味道非常好。莲藕中含有大量的水分、膳食纤维以及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在夏天的时候多吃莲藕,可以达到滋补身体以及改善贫血和去火气的效果,所以小暑时很多人都会吃莲藕。

莲藕是可以生吃的,但是由于很多人的肠胃功能不是很好,生吃可能会造成腹泻的问题,所以还是炒着吃更好一些。莲藕简单的加一些醋就可以炒出很香的味道,建议大家在夏季做菜时尽量少放调料,这样能达到安神作用。

  封斋

  在湖南的西部地区,也就是苗族比较多的地方,会在小暑的时候进行封斋活动。所谓的封斋就是在这个时间不吃某一些食物,像是鸡鸭鱼以及水产等,因为他们相信如果在这个时候吃了,会给人带来厄运,不过其他的东西能吃,比如可以吃一些红肉。

  吃伏面

  俗话说“热在三伏”,小暑过后就进入伏天。伏,即伏藏的意思,所以人们应当少外出以避暑气。饮食上,人们会吃凉面也就是伏面,以度过炎热的伏天。

  吃暑羊

  “吃暑羊”是鲁南和苏北地区在小暑时节的传统习俗。入暑之后,正值三夏刚过、秋收未到的夏闲时候,忙活半年的庄稼人便三五户一群、七八家一伙吃起暑羊来。而此时喝着山泉水长大的小山羊,吃了数月的青草,已是肉质肥嫩、香气扑鼻。这种习俗可追溯到尧舜时期,在当地民间有“彭城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之说法。徐州人对吃暑羊的爱好莫过于当地民谣:“六月六接姑娘,新麦饼羊肉汤。”

  小暑这一天,江苏徐州人有入伏吃羊肉的习惯,称为“吃伏羊”。这种习俗可上溯到尧舜时期,在民间有“彭城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之说法。徐州人对吃伏羊的喜爱莫过于当地民谣“六月六接姑娘,新麦饼羊肉汤”。

  小暑舐牛

  在山东临沂地区,每到小暑,人们有给牛改善饮食的习俗。伏日煮麦仁汤给牛喝,据说牛喝了身子壮,能干活,不淌汗,民谣有;“春牛鞭,舐牛汉(公牛),麦仁汤,舐牛饭,舐牛喝了不淌汗,熬到六月再一遍。”

  垂钓

  盛夏酷署,不适于进行剧烈运动,宜于做怡情养性的活动。在柳塘垂钓,披襟当风,则是令人惬意的闲情逸趣。

  扑流萤

  萤火虫是益虫,吃各种害虫,对农业生产十分有利。萤火虫有雌雄两种,雄虫体黄头黑,有复眼,翅柔软,上面布满点线;雌虫没有翅,形状如蛆。雌雄虫尾端都有发光器,呼吸时,空气流人,发生氧化作用,发出光亮,十分美丽。夏季小暑节气期间,雌虫在水草里产卵,虫卵也发微光,大约大暑前后小萤火虫飞出。

晋代的车胤家贫,读书没钱买灯油,于是在夏天用锦囊装进数十只萤火虫来照亮读书(见《晋书·车胤传》)。隋朝建立十五年时,隋场帝在东都录华宫征集来萤火虫数解,晚上出游到山野,将萤火虫全部放出,窦时萤光闪烁,遍布岩谷(见《隋书·场帝本纪》)。《演繁露》引沈存中的《清夜录》:“丁朱崖败,有司籍其家,有绛纱笼数个,大率如烛笼,而无跋无虫也,名聚萤囊,有火之用,无火之热,亦已巧矣。”大概萤火虫的萤光虽然微弱,然而在一个地方聚集多了,也十分光明。

夏夜里,孩子们还往往用蛋壳,或者薄纸,或者白云母片,制成透明的火笼,将萤火虫放在其中,萤光忽明忽暗。拿着把玩欣赏,名为萤火虫灯。

  游胜景

  小暑夏日的傍晚,夕阳西下,凉风习习,人们或休憩于庭院,或泊船于柳塘,或泛舟于大河,以消涤酷暑。国内的风景胜地,如苏州的虎丘山塘,南京的秦淮、后湖,扬州的瘦西湖,芜湖的陶塘,绍兴的东湖,嘉兴的南湖,杭州的西湖,广州的荔枝湾,北京的三海,天津的青龙潭,济南的大明湖,南昌的百花洲,桂林的漓江,昆明的滇池,都给人们提供了消夏解暑的好去处,有条件者不妨一游。

  炎炎夏日,不论老幼男女,借水消暑,是惬惫。游船之上,披襟当风,山光水色,尽人心胸,晚上人港,则灯火辉煌。四面八方的游人聚集一起,泛炯中流,月色与波光相接,灯光与水光相映,或者美酒佳肴,管弦竞奏;或者茶香袅袅,品茗闲话。在山水雅趣、逸兴闲情之中放松身心,实在是消夏的乐事了。

  总结:小暑的习俗是有很多的,大家看了之后应该都很清楚了吧!小暑时的习俗多数都是比较有意思的,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自己也去做做看。小暑并不是代表入伏,入伏不是以某一个节气来看的,而是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希望大家了解。

推荐阅读:

  1. 小暑的习俗 没做这件事就不算过小暑
  2. 小暑节气 小暑天白领如何避免职业病侵袭
  3. 小暑节气 男人小暑要补充这些营养
  4. 小暑是入伏第一天吗 入伏原来是这一天
  5. 三款小暑养生美食 水煮鳝片补中益气除风湿
本文链接: https://jk.yanglaozn.com/shiliaoyangsheng/35775.html
本文标签:小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