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食疗养生

玉米吃多了有什么危害 消化不良血糖升高脱水

网友投稿 食疗养生 2022-11-18

玉米,又名为玉蜀黍、珍珠米、玉高粱。玉米是粗粮中的保健佳品,是全世界公认的黄金作物,平时多吃玉米对人体的健康非常有利,玉米可以直接煮食,也可以做菜吃,适量吃好处很多,但过量吃的话也是有危害的,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有哪些危害吧!

玉米吃多了有什么危害?

1、消化不良。玉米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素,少量食用是可以的,但是玉米吃多了是会加重肠胃的负担,影响肠胃的消化吸收的,从而引起消化不良。过多的纤维素可能会导致肠道的堵塞,从而引起不良后果。

2、血糖升高。玉米的种类比较多,其中甜玉米富含水溶性多糖,含糖量高达8%,尤其还在烹饪过程中加入糖分,那么会加强了甜玉米的含糖量,甜玉米中含有的葡萄糖、果糖等,是非常容易引起血糖升高的,多吃加速血糖上升是对于身体健康不好的。

玉米一天可以吃几根?

适量即可。玉米一天可以吃多少根没有准确的数据来支撑,玉米属于粗粮,一般没有限量,是根据自身的身体情况和需求来决定食用多少的,但是玉米不可多食,适量即可。虽然玉米的营养价值比较高,但是不可以长期单独食用玉米,以免造成维生素PP缺乏,出现皮肤粗糙、角质化过度等情况。

玉米有哪些营养成分?

玉米是营养成分比较全面的主食,100克可食玉米中含有钾(毫克)238、、磷(毫克)117、维生素A(微克)63、镁(毫克)32、碳水化合物(克)22.8、维生素C(毫克)16、蛋白质(克)4、膳食纤维(克)2.9、烟酸(毫克)1.8、硒(微克)1.63、脂肪(克)1.2、钠(毫克)1.1、铁(毫克)1.1、钙(毫克)1、锌(毫克)0.9、维生素E(毫克)0.46、胡萝卜素(微克)0.34、维生素B1(毫克)0.16、维生素B2(毫克)0.11、铜(毫克)0.09等营养成分。

怎样保存新鲜玉米?

现在正是市场上玉米最便宜的时候,喜欢吃玉米的老年朋友们,不妨多买一些放在冰箱冷冻保存,可以保存很久,无论什么时候拿出来吃,都如新鲜的玉米一样美味。方法如下:

1、剥去玉米外层的厚皮,留2~3层玉米的内皮,不必择去玉米须,更不必清洗,放入保鲜袋或塑料袋中,封好口,放入冰箱的冷冻室里保存,能保证你随时可以吃到鲜嫩的玉米。

2、食用前,把玉米从冰箱里拿出,用清水冲洗干净后,放入锅中,倒入冷水,大火煮开后,继续煮8~10分钟即可。不用提前解冻,更不要水开后再放入冷冻的玉米。

总结:相对来说玉米是比较难消化的,如果说脾胃虚弱或者有胃病的人,消化功能不好,最好还是少吃玉米,可能会引起胃部不适的症状。

玉米须煮水喝治痛风吗 促进尿酸排泄,有一定临床疗效

玉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非常的常见,所以说很多人就忽视了它的存在,但是玉米须的作用非常的多,大家在煮玉米的时候不妨连着玉米须一起煮一下,喝一下玉米汤对保健有很好的作用。那玉米须煮水喝治痛风吗?快来让我们一起了解看看吧!

玉米须煮水喝治痛风吗?

玉米须对痛风有一定的作用。玉米须:中医认为,玉米须性味甘淡而平,入肝、肾、膀胱经,有消肿利尿、降血压、降血糖、平肝利胆和排除结石作用,主治急、慢性肾炎、水肿、急性胆囊炎、胆道结石和高血压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玉米须含大量硝酸钾、维生素K、谷固醇、豆固醇和一种挥发性生物碱。有利尿、降压、降血糖、止血、利胆等作用。

痛风的治疗坚持适当锻炼,注意劳逸结合,切忌过重的体力活动,保证充足的睡眠。正确处理动与静的关系,要纠正消极静养的做法,主张动静结合、量力而行、循序渐进、长期坚持运动锻炼。

玉米须泡水喝有哪些好处?

专家告诉我们,将新鲜的玉米须泡水服用之后能够有效的降低血糖,适合糖尿病患者服用,同时高血压患者服用之后还具有降血压的作用。在夏天的时候,很多人家里都会煮玉米,但是将玉米须随手扔掉,这是一种非常浪费的行为。

中医上也将玉米须称之为龙须,具有非常广泛的保健功效。将玉米须用开水冲泡之后制作出玉米须茶,不仅味道甜甜的好喝,同时对于身体好处多多。

平时生活中,我们可以多喝一些玉米须茶,因为这种茶饮不仅制作方面价钱低,还具有防治高血压、高血脂以及高血糖等疾病的出现。在夏天天气炎热,玉米须泡水喝还具有凉血以及解暑的作用。怀孕期间的女性也可以服用玉米须,不仅能预防流产,同时对于乳汁不通等情况也有不错的治疗效果。

一般情况下,我们服用玉米须并不会对身体造成副作用。但是小编建议,在平时服用玉米须茶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用量,每次不能够超过三到五克就可以了,并且平时最好能够选择新鲜的玉米须来服用。

除此之外,平时在煮玉米吃的时候最好不要吃玉米须,如果不是想要治疗疾病,服用玉米须并不是一个好选择,这点需要大家都牢记在心。

什么人不宜喝玉米须水?

1、生活中那些患有低血糖的人群不适合喝玉米须水,因为玉米须本身就有降血糖的作用,人们用它煮水喝会让它的降血糖功效更加出色,会让低血糖人群的低血糖症状加重,容易让人因低血糖出现头晕目眩和四肢无力等多种不良症状,会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

2、生活中那些患有低血压的人群也不适合喝玉米须水,因为他们喝了玉米须水后,能加快身体内微量元素钾的排出,容易让身体内钠盐数量增加,会让高血压症状加重,容易让他们因血压过高而出现多种疾病,会严重危害人类心血管健康。

喝玉米须水的危害有哪些?

人们长期喝玉米蓄水会加重肾脏负担,容易让肾功能衰退,而且会影响人体的血糖指数,容易造成低血糖,会让人体因血糖过低而出现多种不良反应,如果不及时停止喝玉米须水就会让身体不适症状加重,会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

长期喝玉米水还会影响身体对微量元素钾的吸收,这种物质对人体健康十分重要,如果人体不能吸收丰富的微量元素钾,就会出现手脚抽筋,头晕目眩和四肢无力等多种不良症状,而且会让缺钾病症高发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总结:痛风是一种代谢性疾病,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因此单用药物治疗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痛风的治疗只有结合健康教育、饮食结构的调整、生活方式的改变,并结合适当的运动调节,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玉米面血糖高可以吃吗

玉米面、燕麦、麦片粗粮,这些食物含有非常多的维生素和无机盐,还含有膳食纤维。那么玉米面血糖高可以吃吗?

玉米面血糖高可以吃吗

血糖高的患者可以吃玉米面。玉米面与普通白面相比纤维含量更高,血糖高的患者在吃玉米面时,要注意烹饪方法。玉米面煮得太多,做成玉米面糊的形式,血糖相对大幅上升,玉米面释放出大量糖类,血糖高的患者餐后血糖上升明显,引起血糖波动。但是,如果把玉米粉做成玉米粉馒头的形式,相对适合血糖高的患者。

但是,有两个问题需要注意。第一,做法尽量吃玉米饼之类的东西,不喝玉米饼。二是糖尿病需要控制每日总热量,碳水化合物必须占每日总热量的50%左右,因此玉米面可以吃,但不能多吃。 尽量吃低能量低脂肪的东西,吃富含膳食纤维和微量元素的东西。

玉米粉和精米面粉可以搭配食用。糖尿病患者主要将糖提升为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是一定的量,可以增加膳食纤维的含量。可以增加丰富的膳食纤维或粗粮食物来缓解血糖高的状况。希望这篇回答能帮助到您,祝您身体健康,生活愉快!


玉米须泡水喝降尿酸吗

玉米须中含有皂甙、铬、黄酮类物质等。其中,皂甙是降低血糖的主要成分。黄酮类物质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可预防糖尿病并发症。而铬有助于胰岛素功能的加强,能促进血循环中葡萄糖进入肝细胞等,组织细胞合成糖原。那么,玉米须泡水喝降尿酸吗?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玉米须泡水喝降尿酸吗

喝一些玉米须泡的水,可以有轻微的降尿酸作用。不过只是辅助作用,不能代替正规的药物治疗。

玉米须是碱性中药材,味甘,性平和,可以调节人体酸碱平衡,另外还有一定的利尿功能,这种功能可以促进血液中尿酸从尿液排泄,从而达到辅助降尿酸的作用,具体的饮用方法有:蒲公英玉米须水、玉米须泡茶、玉米须煨汤等。单靠玉米须是不能降尿酸的。

尿酸高是人体内叫做嘌呤的物质,发生了代谢紊乱,致使血液中的尿酸增多而引起的代谢性疾病。平时可以多喝白开水,有利于尿酸从肾脏排出,而且要避免吃高嘌呤的食物,比如动物的内脏、海鲜。平时可以用玉米须代茶饮或者喝蒲公英玉米须水和玉米须汤,可以辅助降尿酸。但是如果单靠玉米须代茶饮控制尿酸是不现实的,还需要遵医嘱配合西药治疗,比如:秋水仙碱等。

平时建议清淡饮食,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避免吃辛辣刺激食物。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帮助,祝您身体健康,生活愉快。

玉米片的功效与作用

玉米片是一种加工后的玉米食品,属于速食食品的一种,这种食品上市时间不长,具有保存时间长,方便携带和食用方便的特点。在食用时可以直接用沸水冲调后食用。那么这种玉米片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呢?玉米片的功效与作用与玉米十分相近,大家不了解可以参考小编的专业介绍。

玉米片的功效与作用

1、玉米片营养丰富

玉米片是一种高营养的食品,这种食品里面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以及胡萝卜素和脂肪还有核黄素等多种营养成分,这些营养成分都是人体各器官正常工作时的必须物质,因此人们食用玉米面能吸收大量营养,维持身体各器官的正常运行。

2、玉米片可保护眼睛

玉米片对人类的眼睛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它里面的多种维生素和核黄素都可以直接被眼部细胞吸收,能起到保护视力和预防多种眼部疾病的作用。

3、玉米片可以减肥

玉米片是一种低热量的食品,它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可以增加人们的饱腹感,减少身体对食物的摄入,另外玉米片还可以吸收人体内部多余的油脂,减少脂肪的沉积,对减轻体午,瘦身减肥有很大的好处。除此以外,经常食用玉米面还能保护心脑血管,也能提高人类的记忆力延缓衰老症状的出现。

推荐阅读:

  1. 玉米须煮水喝治痛风吗 促进尿酸排泄,有一定临床疗效
  2. 玉米面血糖高可以吃吗
  3. 玉米须泡水喝降尿酸吗
  4. 玉米片的功效与作用
本文链接: https://jk.yanglaozn.com/shiliaoyangsheng/628816.html
本文标签: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