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季养生

南方冬至美食习俗

网友投稿 四季养生 2021-04-16

不少人都知道北方冬至有吃饺子的习俗,那么南方冬至吃什么呢?南方冬至的饮食习俗多样,有汤圆、烧腊、甜丸、九层糕等等。你若是想知道南方冬至吃什么,跟着小编来看看吧。

南方冬至吃什么
1、汤圆

大约从宋朝开始,中国人在元宵节吃汤圆。明清以后,江南人也有在冬至以汤圆祭祖、祭灶的。顾禄在《清嘉录》(1830)卷十一里记载:“比户磨粉为团,以糖肉豇豆沙,芦菔丝为馅,为祀先祭灶之品,并以馈贻,名曰‘冬至团’”。
其中汤圆还分大小,有馅而大的称为粉团,是晚上祭祖的供品,无馅较小的食粉圆,是早上拜神的供品。
2、烧腊
冬至这天,大多数广东人都有“加菜”吃冬至肉的风俗。其中,烧腊就是广东人冬至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传统食品。全家人在祭祖之余,准备一些腊肉腊肠吃一顿,以祈求来年能鸿运当头。
腊味已经再也不仅仅只有腊肠,腊鱼、腊肉、腊鸭、腊鸡等也被搬上了餐桌,那一煲煲油汪汪、香喷喷的腊味煲仔饭更是轻易地俘虏人们那颗不断追求美味食物的心。
3、甜丸
相传汉代冬至已有“进酒肴,谒贺君师耆老”的习俗。宋、元以来,潮俗盛行吃甜丸。甜丸既是用糯米磨粉和水搓丸煮成的甜汤,是冬至日最具代表性的食品。冬至前,农家主妇纷纷舂糯米粉(今多为机械辗制),有的互通有无,馈赠亲友。
冬至这天一早,家中大人小孩往往围坐在竹葫或大盘子四周,各自提取事前用糯米粉和水搅搓成的粉团,以两只手搓成弹珠一样的丸子,叫“冬至丸”。“冬至丸”象征着岁暮之际全家人圆圆满满。有的“冬至丸”还加以橙糕、瓜册糖、豆砂等作馅料,俗称“鸭母氽”,“冬至丸”可任意搓得大小不一参差不齐,取“公孙丸”好兆头。潮汕有“冬至丸,一食就过年”的民谚,俗称“添岁”,表示年虽还没有过,但大家已加了一岁。


4、九层糕
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吉祥中意福禄寿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
冬节“补冬”在台湾也成俗。冬节前日,晚饭过后,各家在厅堂搓圆。古例搓圆时禁忌口出不祥语。搓圆仔后要补冬,米糕是补品之一,甜米糕要加龙眼干肉,咸米糕有羊肉糕及红米糕。补品还有雄番鸭、公鸡、猪肚鳖炖八珍或十全大补。
5、糍粑
按照江浙一带的传统,冬至会舂糍粑,参与的人非常多,很隆重。在云南,冬至也有吃糍粑的习俗。而每逢祭祖或重大节日,或红白喜事,都要做糍粑,因此,在老家把糍粑叫“大糍”,如今常见的汤圆就有些不屑的被称做“小糍”。
制作前将糯米洗净,放入饭甑蒸熟后,趁热迅速倒进石臼,两人或三人手握大木锤,不断使劲地捶捣,另一人配合用手不停翻转,使之捣捶受力均匀。捶至粘糊、绵韧状,趁热快速用手捏出小块状,放入早已准备好的豆砂糖粉中随心翻弄几下,便可食用,其味清香扑鼻,味道极佳。

6、豆腐

广西地区冬至吃豆腐包,把豆腐炸成一个空心的,把肉放进去,蒸熟。在常州,一直流传着冬至前夜吃胡葱炖豆腐的习俗。并有“吃了热一冬、不吃冻一冬”的谚语。

每逢冬至,南京家家户户吃小葱烧豆腐。有一种“逗富”、“长旺”的寓意。与南京类似,泰州、扬州、南通等地的冬至日习俗大抵如此。

7、红豆糯米饭

在我国的江南水乡,在冬至之夜有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不过,这个疫鬼最怕红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红豆糯米饭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赤豆和糯米为1:2.5的比例,将赤小豆放入沸水锅内(赤小豆与水的比约为1:5)。煮至八成熟时捞出。另将糯米淘净后,用煮过赤小豆的汤浸泡一夜。次日把糯米和赤小豆搅拌均匀后,上笼屉蒸大约40分钟,即可食用。

8、姜母鸭

最有特色的冬至食品,当属闽台一带的姜母鸭,当地人会在这一天用正番鸭佐以姜汁,炖一锅滋补鸭汤,一来驱寒强身,二来增加节日的欢乐气氛,以讨吉祥。

厦门人喜欢在冬至吃姜母鸭进补。姜母鸭是用整块老生姜(不用切),去炖正番鸭,据说姜对身体很好,可以暖胃补肾。做法还有很多,比如还可以用四物(当归、黄芪、熟地、白芍)去炖,或者枸杞、人参炖,枣是一定不可缺少的,黑枣、红枣都可以,中医认为,枣能补气、补肾。

9、年糕

年糕年糕,年高年高。吃年糕,就是讨一个“一年更比一年高”的彩头。从清末民初起,杭州人到了冬至这一天,都要吃年糕。听过最极致的吃法,是一天三顿,一顿不落,年糕变着法儿地吃出花样:早上吃的是芝麻粉拌白糖蒸年糕,中午是油冬儿菜、冬笋、肉丝炒年糕;晚餐是雪里蕻、肉丝、笋丝汤年糕。

过去打年糕是全村人的一件大事。每到农历十二月中旬,大家就集聚到一起,各自带来米粉,依照先来后到,按次序统一打制。每次打年糕,事先都要开个会,明确和粉、烧灶、上笼、打制等工序的人员分工,白天黑夜连续地打,直到各户人家年糕打好为止,场面十分壮观。

霜降节气是什么时候 盘点霜降节气的习俗

接近霜降节气,最近天气变凉了。你知道10月23日下霜,下霜有什么习惯吗?相信不少人都想知道霜降的习俗,今天小编就为你盘点霜降的六大习俗。

霜降的习俗

1、霜降吃柿子

在我国的一些地方,霜降时节要吃红柿子,在当地人看来,这样不但可以御寒保暖,同时还能补筋骨,是非常不错的霜降食品。泉州老人对霜吃柿子的说法是柿,不流鼻涕。有些地方对于这个习俗的解释是:霜降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个冬天嘴唇都会裂开。

柿子一般是在霜降前后完全成熟,这时候的柿子皮薄、肉鲜、味美,营养价值高,其所含维生素和糖分比一般水果高1~2倍左右。假如一个人一天吃一个柿子,所摄取的维生素c基本上就能满足一天需要量的一半。

柿子很好吃,但请注意不要空腹吃。吃的时候也要适量,不要每次吃100克以上不成熟的柿子。糖尿病、慢性胃炎、排气延迟、消化不良等胃功能低的人不应该吃。

柿子含糖量高,含水果胶,吃柿子后总是留在口腔里,特别是牙缝中加入弱酸性单宁酸,容易侵蚀牙齿,形成龋齿,吃柿子后应立即喝水或漱口。秋天是螃蟹上市的季节,中医认为螃蟹和柿子是寒冷的食物,所以不能一起吃。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含有高蛋白质的螃蟹、鱼、虾在单宁酸的作用下容易凝固成胃柿石。

2、霜降登高

霜降季节有望登高的习惯。登高可以舒适肺功能,同时登高可以眺望,放松心情。天高云淡,枫叶染,登高眺望,赏心悦目,但也要讲究。

登高时应避免气温较低的早晨和傍晚。登高时,请冷静下来,速度慢,以免腰腿扭伤下山,以免膝关节受伤或肌肉受伤。登高过程中,增减衣服应适应温度变化;休息时,不要坐在潮湿的地面和风口。出汗时,你可以放松你的衣服,不要脱帽子,以免感冒。

对于老年人来说,必须拿着拐杖,节约体力,有利于安全。登山时要集中注意力,注意脚下石头是否活动,以免踩空。陡坡行走时,最好采用字形路线攀登,以缓解坡度。

3、霜降观赏菊

古有霜降菊花开放的说法,登高山,观赏菊花,成为霜降一节令的雅事。南朝梁代吴均的《续齐谐记》有记载。霜降之时,唯此草盛茂,因此菊被古人视为候时之草,成为生命力的象征。霜降时节正是秋菊盛开的时候,我国很多地方在这时要举行菊花会,赏菊饮酒,以示对菊花的崇敬和爱戴。在古人眼中,菊花具有罕见的文化意义,被认为是延寿客人和不老草。《杂五行书》说:在房子旁边种三根白杨、朱山,长寿,除了患害。侵犯身体的晚秋寒气在古代被视为幽灵魅力的恶气,可以驱除邪气驱除寒冷的山楂,在民间被用于驱除疾病。

4、霜降到拔萝卜

山东地区,有农谚热高粱、白露谷、霜降到拔萝卜,山东人霜降喜欢吃萝卜。农谚有霜萝卜,霜后早晚温差大,露天萝卜不及时收获冻结等,影响萝卜的质量和收获。

白萝卜是营养价值高、价格便宜的植物性食物,民间自古以来就流传着冬天吃萝卜夏天吃姜,医生开处方的谚语,现代也有人把萝卜称为土人参。萝卜还有增进食欲、帮助消化、止咳化痰、干燥生津的作用,萝卜还有抗病毒、抗癌的作用。

这段时间的饮食尽量吃些生的白萝卜块。萝卜皮白而不透明的人肉味辣,只能熟食的皮色透明,肉不辣而甜的人,可以生吃。生吃萝卜一是呼吸,消除腹胀的周围二是萝卜进入肺部,肺应该在秋天,萝卜可以加强肺的肃清功能,止咳,促进大肠运动,肺和大肠相反。

5、鸭子好吃的霜补

福建省南台湾民间在霜天吃补品,也就是我们北方常说的秋肥。闽南有句话叫一年补通,不如补霜。从这句小谚语中充分表现出福建省台民间对霜降节气的重视。因此,到了霜降季节,福建省台地区的鸭子非常受欢迎,有时脱销,供应不足。乐得卖鸭子的上司们嘴巴闭不上了,他们似乎也一定会有快乐的霜降节气。

鸭可谓餐桌上的上乘肴馔,也是人们进补的优良食品。尤其当年新鸭养到秋季,肉质壮嫩肥美,营养丰富,能及时补充人体必需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同时鸭肉性寒凉,特别适合体热上火者食用,所以秋季润燥首选吃鸭。

不但鸭子浑身都是宝,更是全身皆美味,除了有着名的北京烤鸭、南京盐水鸭、杭州老鸭煲等各地招牌美食,还有鸭血粉丝汤、毛血旺、香辣鸭脖等特色小吃。即便是一碗清火老鸭汤,也能让人既饱了口福又滋润了身体。

6、霜吃牛肉

很多地方都有霜吃牛肉的习惯。例如广西玉林,这里的居民习惯在霜降这天,早餐吃牛河炒粉,午餐或晚餐吃牛肉炒萝卜,或是牛腩煲之类的来补充能量,祈求在冬天里身体暖和强健。除牛肉外,羊肉与兔肉也与霜降相宜。

牛肉是全世界人都喜欢吃的食品,中国人消费的肉类食品之一,仅次于猪肉,牛肉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味道好吃,深受人们喜爱,享受肉中傲慢的美称。

身体虚弱智力衰退者,最适合吃牛肉。牛肉蛋白的氨基酸组成比猪肉更接近人体的需要,可以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对生长发育和手术后、病后调养的人在补充失血、修复组织等方面尤为合适。但是,牛肉肌肉纤维粗糙不易消化,胆固醇和脂肪高,老人、幼儿和消化力弱的人不应该多吃。

养肝护肝最佳美食真的是豆腐吗?吃豆腐养肝护肝的原因是什么?

初春时节,气候多变,是许多老人与小孩子易发病的季节,通过饮食来增强身体抵抗力十分关键,具有食疗作用的食品自然成为首选;鲜嫩可口的豆腐是食药兼备的食品,具有益气、补虚等多方面的功能,常吃豆腐可以保护肝脏,增加免疫力并且还有解毒作用。

豆腐及豆腐制品的蛋白质含量比大豆高,而且豆腐蛋白属完全蛋白,不仅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而且其比例也接近人体需要,营养价值较高。春天的饮食宜清淡,豆腐营养丰富又不肥腻,正是春季的养生良品。

传统中医认为,豆腐味甘性凉,具有益气和中、生津解毒的功效,可用于赤眼、消渴等症,并解硫磺、烧酒之毒。现代医学也认可了中医的观点,豆腐确有解酒精的作用;豆腐可消渴,是糖尿病人的良好食品。

豆腐可以切成块、片或丁或炖或炸。还可做成多种菜式,多种造型,可为冷盘、热菜、汤羹、火锅。流传至今的有四川东部的“口袋豆腐”,以汤汁乳白、状若橄榄、质地柔嫩、味道鲜美为特色;成都一带享誉海内外的“麻婆豆腐”,独具麻、辣、鲜、嫩、烫五大特点,而湖北名食“荷包豆腐”、杭州名菜“煨冻豆腐”、无锡“镜豆腐”、扬州“鸡汁煮干丝”等等也是各具特色。

豆腐的不足之处是它所含的大豆蛋白缺少一种必需氨基酸――蛋氨酸。蛋类、肉类蛋白质中的蛋氨酸含量较高,豆腐应与这一类食物混合食用。

冬至期间怎样养生强体?

1可以进行素食进补

可以进行素食进补。 冬季饮食进补原则,应以收敛阳气为根本。素食中的莲藕与红枣同食可以补血养血;芋头、萝卜、红薯、山药、大豆等,可以调养脾胃、补肺、益肾等,是冬至期间的素食材料。

2早起要喝一杯温水

早起要喝一杯温水。 冬至期间要常喝水,早起就喝一杯温水,有预防上火、感冒和咽喉炎的效果,同时增强肝脏和肾脏的排毒能力,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强化了免疫功能。

3经常让背部晒太阳

经常让背部晒太阳。 常晒太阳可以增加人体的阳气。因为背部是人体之阴,需要接受和补充阳气。在阳光充足的上午,背日而坐让脊梁充分得到阳光的照射和温暖。注意不要空腹晒背,也不要晒背过久。

4热水泡脚并按摩足心

热水泡脚并按摩足心。 每晚临睡之前,最好用热水泡脚,既补充了阳气又温暖了全身;同时可以按摩足心。因为冬天最重要在于养肾;而肾的经脉起始于足部,足心的涌泉穴是主穴,经常按摩有很好的补肾效果。

5艾灸保健一冬不病

艾灸保健一冬不病。 在冬至期间的10天左右时间中,取艾条灸神阙穴(肚脐的位置处),每天一次,每次10分钟时间;主要作用有,益气补阳温肾健脾,整冬都可以健康不太会生病了。

6晚11时前要及时睡觉

晚11时前要及时睡觉。 每到晚上11时是体内阳气开始生发之际,这个时候及时入睡,可以慢慢的将人体的阳气养起来,不断聚敛阳气,可以达到保健强体的效果。否则阳气会散发掉。所以,冬日切忌熬夜。

南方冬至吃什么? 盘点南京冬至必吃的美食

南方冬至吃什么?每逢“冬至”节,南京百姓都会更换新衣,往来庆贺,相互馈赠,商铺、手工作坊、学堂都放假一天,风俗一如过年。民谚曰:“冬至大似年,先生不放不给钱,冬至大似年,东家不放不肯歇”。由此可见,“冬至大似年”之谚也是一点不虚了。其实南京人过冬至必吃的美食是鸡汤和豆腐!当然,饺子也是南京冬至常备的食物。到底南京冬至吃什么?小编为您介绍南京冬至的习俗。

1、饺子

俗话说“冬至饺子带喝汤,不怕身上起冻疮”。不少“老南京”至今保留着冬至吃饺子的习俗。饺子最初是一种防治冻疮的食疗方,相传是“医圣”张仲景为治疗百姓耳朵冻伤发明的美食。

南京人冬至开始吃的“冬饺”和其他季节吃的就是不一样,总结起来突出在“姜”、“辣”、“杂”、“勤”四个字上头。

“姜”就是这时候的饺子馅里特为多了不少生姜。“辣”就是这时候吃饺子除了醋碟子外还多了个倒了一半胡椒(辣椒)酱的碗儿。“杂”是指南京人这时候的饺子馅里除了通常的肉、青菜或黄芽菜外还特为多了黑木耳、豆腐、萝卜、金针菜等南京人的冬季食补材料,真是叫“五颜六色,好吃最佳”。“勤”指的是南京人进了冬至后饺子就做得频繁了。

2、鸡汤

老南京过冬至有两样东西是必吃的--喝鸡汤、吃豆腐。按民间说法,在冬至这天喝鸡汤,可以补上一年。过去人冬至进补,是为了来年的春天有劲干农活。尽管现在生活好了,但冬至喝鸡汤的习俗还是保留下来了。

入冬时喝人参鸡汤是中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滋补方法。人参可增强人体免疫力,降低冬季患上感冒的几率。鸡汤中加入红辣椒,不仅增加鲜香辣味,更有益健康。辣椒中的辣椒素具有抗菌功效,有助于缓解头痛等疼痛及鼻塞症状。柠檬汁可使经典鸡汤配方风味更加独特,同时还可增加额外的维生素C摄入量。

不过,鸡汤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喝的,胆道疾病患者不宜多喝鸡汤,因鸡汤内脂肪的消化需要胆汁参与,喝鸡汤后会刺激胆囊收缩,易引起胆囊炎发作;胃酸过多者不宜喝鸡汤,因为鸡汤有刺激胃酸分泌的作用;肾功能不全者不宜喝鸡汤,因为鸡汤内含有一些小分子蛋白质,喝多了鸡汤会引起高氮质血症,加重病情。

3、豆腐

在南京老民俗中,冬至还要吃“豆腐”,寓意多福。南京人冬至要吃“小葱烧豆腐”,相传该习俗是从明代的刘基流传下来的。

明太祖定都南京后,命刘基负责营造皇城,因刘基不愿与贪官同流合污,便遭到众贪官的联名诬告,说他贪污银两。朱元璋大怒,即命刘基将账本呈上备查。刘基便于冬至这天,左手提账本,右手提一瓦罐上殿见君。朱元璋好奇地揭开瓦罐,见是满罐的小葱烧豆腐;再抬头看刘基时,见他神色庄重,一身正气,才知自己错怪了忠良。于是便自我解嘲道:“小葱烧豆腐,一清二白”。

打这以后每逢冬至,南京家家户户便吃小葱烧豆腐了。又有一种“逗富”、“长旺”的寓意。与南京类似,泰州、扬州、南通等地的冬至日习俗大抵如此。

4、鲢鱼

提起冬至,老南京人当然不能少了祭祖先。过去冬至祭祖,和春节祭祖一样隆重,供奉的祭物中最特殊的是鲢鱼,告慰祖先家门烟火连(鲢)绵不断的意思。祭过祖之后,还要将祭桌面向大门口朝外拜祭天地,南京人称作“接冬”。

另外,南京于“冬至”所准备的家宴中,有吃糯米豆沙团,以取团圆。

推荐阅读:

  1. 霜降节气是什么时候 盘点霜降节气的习俗
  2. 养肝护肝最佳美食真的是豆腐吗?吃豆腐养肝护肝的原因是什么?
  3. 冬至期间怎样养生强体?
  4. 南方冬至吃什么? 盘点南京冬至必吃的美食
  5. 巴西世界杯特辑 熬夜看球必备六养生美食
本文链接: https://jk.yanglaozn.com/siji/16427.html
本文标签:冬至 美食 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