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季养生

小雪节气吃什么传统食物,土家族吃猪杂刨汤很温补

网友投稿 四季养生 2021-01-05

小雪是冬天第二个节气,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0个,在这个时候全国都会面临一次大降温,北方更是会降雪,那在小雪节气吃什么食物最好呢?现在现在很多人都不重视这个节气,但在部分地方还保留着传统饮食,到了小雪节气,都会腌制腊味吃糍粑。

小雪节气吃的5种传统美食

1、糍粑

在小雪节气时,南方很多地区都有吃糍粑的习俗,作为一种糯米制成的美食,最早是农民用来祭祀牛神的供品,有俗语“十月朝,糍粑禄禄烧”,说的就是祭祀事件,不过后来改为了传统美食,有的地方将糍粑称为年糕,寓意“年糕,年糕,年丰寿高”。

2、刨汤

以前到了小雪大降温的时候,都很少出去做事,开始在家准备东西过冬了,而杀猪迎新年的民俗活动也展开了,吃“刨汤”就是土家族的风俗习惯,用热气尚存的上等新鲜猪肉(猪杂),熬煮出来的美食就称为“刨汤”,非常适合冬天食用,非常温补。

3、腌腊肉

准备过冬的食物,最出名的就是腊肉了,这也是小雪节日才开始的,因为下雪大降温,腌制腊肉不容易坏,所以最早是通过这种方式来进行储存,等到春节的时候就可以享用了,现在很多地方依旧保持这样的习俗,不过不用得到春节,腌制好的腊肉随时都可以吃,风干晒干的腊肉非常入味,非常香,所以小雪节气吃什么食物?腊肉是不能少的。

4、腌菜

小雪腌菜的习俗也很久远,蔬菜打霜后容易软化,容易冻伤,所以都会选择这个时候将蔬菜准备好,做成腌菜保存,而且气温低,做好的腌菜也容易保存,用于冬天新鲜蔬菜减少的时候食用,以前在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腌菜缸,屋檐下挂满一串串腌菜,现在只有少部分地区还保持这样的传统了。

5、酿酒

从夏朝开始人们就已经懂得如何酿酒,很多家庭也都会在小雪的时候酿一些谷酒,等到春节的时候就可以喝上一杯自酿的美酒,而且加热饮用还可以用来驱寒保暖,里面含有的丰富营养物质,也能够增强体质,所以从古至今冬天都爱喝烧酒,现在你知道小雪节气吃什么了吧,这些都是民间多年的传统美食,你见过哪些东西的制作过程呢?

小雪节气养生需注意什么? 小雪节气慎重预防三种疾病

11月22日或23日为小雪节气。这时,虽然雪开始下降,但雪量不大,所以被称为小雪。到了冬天,天气寒冷的人们的养生适当,在饮食起居的各个方面都要做出相应的调整。雪节气养生要特别注意。不要因为服装薄而感冒。木枯草衰退,万物凋零,阴雪纷纷,经常让人感到情绪低落,抑郁。那个时候改变感情,调整身心的基本方法是运动。在小雪节气,要慎防三种高发疾病。

心脏病

在冬天,老年人对寒冷刺激的适应性相对较差,因此也是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天气寒冷会使人的血管收缩、血压增高、供血不足,容易出现心率异常、心绞痛、心肌梗塞等严重后果。心绞痛的主要表现是胸痛、窒息等,也有单侧牙痛、上肢疼痛、呼吸困难、胃不舒服等女性患者,容易被忽视。

防病对策

老人务必留意溫度转变,留意保暖。

冬季天气寒冷,老年人血管容易收缩,血液粘度高,必须多喝水,降低血液粘度。

感情的变动也是心血管疾病的诱发因素,老年人必须保持心情平静,避免感情的兴奋,喜悦和悲伤是不可取的。

脑血管疾病

老年人由于自身的衰老,血管硬化,弹性恶化,寒冷、疲劳、情绪变化,血管突然收缩,供血不足,脑缺氧,脑出血或脑栓塞,通称中风。一般来说,中风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即脑栓塞和脑出血。缺血性中风的初期症状有突发性眩晕、突发性半侧脸、身体麻木、无力等,也有患者看东西,频繁打哈欠。有些患者在24小时内消失,医生称之为中风。

出血性中风表现为突发剧烈疼痛、恶心、呕吐等,病人血压也会迅速升高。

防病对策

老年人要保持心平气和,但不要太在意这种病。有些老年人害怕自己患这种病,反而吃不好,睡不好,结果容易发病。

如果你想锻炼,最好听从医生的建议,逐步进行,不要做太激烈的运动。运动要适量,而且要持之以恒。

呼吸道疾病

冬天寒冷,空气干燥,特别是降雪少的情况下,病毒和细菌活跃。在这种情况下,特别是老年人的呼吸道粘膜容易受到刺激,防止细菌能力下降,容易感染呼吸道疾病。

对于老人来说,感冒、肺炎、哮喘、流感都是这个季节需要重点预防的疾病。

防病措施

冬季室内环境相对密闭,空气污染,如使用空调、有地毯的房间,空气质量差,必须注意通风。建议在午间温度相对高时开窗通风。

适量运动可提高身体抵抗力。老年人最好从上午10点到下午2点适当地在室外活动。活动不要太激烈。散步、打太极拳、做健康体操等是个好选择。

吸烟的老人建议戒烟。因为在烟的刺激下也容易发生呼吸道疾病。

小雪节气的民俗 小雪节气的习俗有哪些

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小雪的时候,人们为了迎接节气的到来,会举办一些庆祝活动,那么小雪节气的民俗有哪些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小雪节气的民俗

1.腌腊肉

民间有:“冬腊风腌,蓄以御冬”的习俗。小雪后气温急剧下降,天气变得干燥,是加工腊肉的好时候。小雪节气后,一些农家开始动手做香肠、腊肉,把多余的肉类用传统方法储备起来,等到春节时正好享受美食。

2.吃糍粑

小雪节气在南方某些地方有吃糍粑的习俗。糍粑是用糯米蒸熟捣烂后所制成的一种食品,是中国南方一些地区流行的美食。古时,糍粑是南方地区传统的节日祭品,最早是农民用来祭牛神的供品。

有俗语“十月朝,糍粑禄禄烧”,就是指的祭祀事件。“碌碌烧”是非常形象的客家语言,“碌”是像车辘那样滚动,意思指用筷子卷起糯米粉团,像车辘那样前后上下左右四周滚动,粘上芝麻花生沙糖;“烧”即是热气腾腾。吃糍粑一要热,二要玩,三要斗(比较),才最有农家乐趣。

3.刨汤

小雪前后,土家族群众又开始了一年一度的“杀年猪,迎新年”民俗活动,给寒冷的冬天增添了热烈的气氛。吃“刨汤”,是土家族的风俗习惯;在“杀年猪,迎新年”民俗活动中,用热气尚存的上等新鲜猪肉,精心烹饪而成的美食称为“刨汤”,很适合冬季养生食用。

4.晒鱼干

小雪时台湾中南部海边的渔民们会开始晒鱼干、储存乾粮。乌鱼群会在小雪前后来到台湾海峡,另外还有旗鱼、沙鱼等。台湾俗谚:十月豆,肥到不见头,是指在嘉义县布袋一带,到了农历十月可以捕到“豆仔鱼”。

5.做腊肠

腊肠是广东人最喜欢吃的传统食物,每到小雪节气这天,心灵手巧的广东人们会动手做腊肠、香肠,然后做成腊味萝卜糕、腊味煮香芋、腊肠炒蜜豆等美味的粤式菜肴。

关于小雪节气的民俗的相关内容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希望今天分享的内容可以帮助到大家,祝你生活愉快,身体健康。

小雪节气慎防三疾病

11月22或23日为小雪节气。这时,,虽开始降雪,但雪量不大,故称小雪。入冬时节,天气寒冷人们的养生适宜和饮食起居各方面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小,雪节气养生尤其要注意,切不可因着装单薄而受凉,导致一些疾病的发生。木枯草衰,万物凋零,阴雪纷纷,常会使人触景生情,抑郁不乐。其时节改变情绪,调摄身心的基本方法就是运动。在小雪节气,要慎防三种高发疾病。

心脏病

在冬天,老年人对寒冷刺激的适应性相对较差,因此也是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天气寒冷会使人的血管收缩,血压增高,供血不足,因此容易出现心率失常、心绞痛,并最终导致心肌梗死等严重后果。而心绞痛的最主要表现就是胸部的疼痛、憋闷等,也有的患者表现为一侧的牙痛、上肢疼痛,还有的女性患者会表现为呼吸困难、胃部不舒服等,因此很容易被忽视。

防病对策

老人一定要注意温度变化,注意保暖。

由于冬天天气寒冷,老年人血管容易收缩,血液黏稠度比较高,因此一定要多喝水,降低血液黏稠度。

情绪的波动也是心血管疾病的诱发因素,因此老年人一定要保持心态平和,避免情绪激动,大喜大悲尤不可取。

脑血管病

老年人由于本身的衰老,血管出现硬化,弹性变差,寒冷、劳累、情绪变化都可能使血管突然收缩,导致供血不足,大脑出现缺氧状况,发生脑出血或脑栓塞,俗称“中风”。一般来说,中风分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也就是脑栓塞和脑出血。缺血性中风的早期症状有突发眩晕、突然间半侧脸、身体麻木、无力等,也有患者看东西重影,频繁打哈欠。有的患者这些症状会在24小时内消失,医生称其为“小中风”。

出血性中风表现为突然的剧烈疼痛,恶心、呕吐等,患者血压也会很快升高。

防病对策

老年人要保持心态平和,但不要过于顾忌这类疾病,有的老人怕自己患这类疾病,反而吃不好、睡不好,结果更容易发病。

如果要锻炼最好听从医生的建议,循序渐进,而且不要从事太过剧烈的运动。运动要适量,而且要持之以恒。

呼吸道疾病

冬天寒冷,而且空气干燥,尤其在降雪少的情况下,病毒和细菌活跃。在这种情况下,尤其是老人的呼吸道黏膜很容易受刺激,抵御细菌的能力下降,因此很容易感染呼吸道疾病。

对于老人来说,感冒、肺炎、哮喘、流感都是这个季节需要重点防范的疾病。

防病对策

冬天室内环境相对密闭,空气污浊,如使用空调、有地毯的房间,空气质量较差,因此一定要注意通风换气。建议在午间温度相对高时开窗通风。

适量运动可以提高身体的抵抗力。老年人最好在上午十时到下午两时适当到户外活动,活动不要太剧烈,散步、打太极拳、做保健操等都是很不错的选择。

抽烟的老人建议戒烟,因为在烟雾的刺激下也很容易发生呼吸道疾病。

小雪节气有哪些习俗 为你盘点小雪四个习俗

小雪节气标志着冬季寒冷的开始。小雪节气的习俗,你知道多少?小雪节气的习俗包括腌制腊肉、品尝糍粑、晒鱼干、吃刨汤。小雪节气为什么有这些习俗?小编为您介绍。

小雪节气的习俗

1、腌制腊肉

民间有:“冬腊风腌,蓄以御冬”的习俗。小雪后气温急剧下降,天气变得干燥,是加工腊肉的好时候。小雪节气后,一些农家开始动手做香肠、腊肉,等到春节时正好享受美食。杭州人往往会趁着这个节气开始腌制酱鸭、腊肉。

为什么大家都喜欢在小雪这个节气开始腌腊肉、酱东西呢?专家解释,如果天气热,腊肉、酱货很容易变坏发臭。小雪过后,气温基本就呈直线向下的状态,不太会反弹等。当年,这些东西做好后,刚好就到了快过年的时候,可以拿出来当做年货,慢慢地便成了风俗。

加工制作腊肉的传统习惯不仅久远,而且普遍。每逢冬腊月,即“小雪”至“立春”前,家家户户杀猪宰羊,除留够过年用的鲜肉外,其余乘鲜用食盐,配以一定比例的花椒、大茴、八角、桂皮、丁香等香料,腌入缸中。

七~十五天后,用棕叶绳索串挂起来,滴干水,进行加工制作。选用柏树枝、甘蔗皮、椿树皮或柴草火慢慢熏烤,然后挂起来用烟火慢慢熏干而成。或挂于烧柴火的灶头顶上,或吊于烧柴火的烤火炉上空,利用烟火慢慢熏干。

西部地区林茂草丰,几乎家家都烧柴草做饭或取暖,是熏制腊肉的有利条件。即使城里人,虽不杀猪宰羊,但每到冬腊月,也要在那市场上挑那上好的白条肉,或肥或瘦,买上一些,回家如法腌制,熏上几块腊肉,品品腊味。如自家不烧柴火,便托乡下亲友熏上几块。

2、品尝糍粑

在南方某些地方,还有农历十月吃糍粑的习俗。古时,糍粑是南方地区传统的节日祭品,最早是农民用来祭牛神的供品。有俗语“十月朝,糍粑禄禄烧”,就是指的祭祀事件。

糍粑由糯米蒸熟再通过特质石材凹槽冲打而成,手工打糍粑很费力,但是做出来的糍粑柔软细腻,味道极佳。有纯糯米做的,也有小米做的,也有糯米与小米拌和做的,还有玉米与糯米拌和打成的。此外,还用粘米与糯米磨成粉,倒在一种用木雕模做的,模内刻有图案花纹,俗称“脱粑”。糍粑的制作非常费人力必须要几个人一起才能制作完成。

农谚所说的“十月朝,糍粑碌碌烧”。这里“碌碌烧”是非常形象的客家语言,“碌”,是像车辘那样滚动,意思指用筷子卷起糯米粉团,像车辘那样前后上下左右,四周滚动粘上芝麻花生沙糖;“烧”,即是热气腾腾。吃糍粑一要热,二要玩,三要斗(比较),才过瘾,才能体味“十月朝,糍粑碌碌烧”的农家乐趣。

3、晒鱼干

小雪时台湾中南部海边的渔民们会开始晒鱼干、储存乾粮。乌鱼群会在小雪前后来到台湾海峡,另外还有旗鱼、沙鱼等。台湾俗谚:十月豆,肥到不见头,是指在嘉义县布袋一带,到了农历十月可以捕到“豆仔鱼”。

说到晒鱼干,一般要选大鱼,因为小鱼一晒没多少肉,买回鱼后,把鱼去鳞,若鱼身较大,应在脊背骨下及另一边的肉厚处,分别开片,使卤水易于渗透,然后将鱼身剖腹,去掉内脏。将鱼清理干净后,一般不拿水清洗,那样鱼容易坏,如果想洗,洗后必须把水沥干、擦干。

然后将盐、花椒、大料、陈皮、小茴香放入锅中炒至微黄,均匀抹在鱼的内外两侧,调料多少依自己口味而定,抹完后,便可以将其平放在一个相对较大的容器里面,在阴凉处进行晾置。四到五天后,将容器内的鱼上下翻个,以便调料均匀吸收。如此再过四五天,便可将鱼挂在阴凉通风处,想让鱼干到什么程度都行。一般两三个月后便可取下来,剁成段,用保鲜膜包起来放入冰箱。

4、吃刨汤

小雪前后,土家族群众又开始了一年一度的“杀年猪,迎新年”民俗活动,给寒冷的冬天增添了热烈的气氛。吃“刨汤”,是土家族的风俗习惯;在“杀年猪,迎新年”民俗活动中,用热气尚存的上等新鲜猪肉,精心烹饪而成的美食称为“刨汤”。

土家人所说的“泡汤肉”,指的是刚刚宰杀的猪,经过开水退掉了毛,虽说已经是死猪了,但是,人们要乘着猪肉还没有完全冷却,也就是还没变成僵硬的肉块前,还是热呼呼,软绵绵的劲儿,即烹制做成各种美味的鲜肉大餐,就叫“刨汤肉”。也有人说这叫“吃活肉”或者“吃活食”,也许,这也是土着民族那种喜欢捕获鲜活猎物的天性吧。

这刨汤,是宰年猪时用猪内杂,如肺、水油及部分肥肉、脑髓等剁细后拌以糯米饭、猪血及少量辣蓼、花椒等香料调成酱状,加上适量的盐粉,再灌进洗净的小肠,然后放入锅中煮制而成。刨汤里再添些生猪血、猪骨头、肥肉、瘦肉、萝卜、白菜之类,用山泉水合锅而煮,做成刨汤火锅。三分猪血七分水,待到火锅水沸时,刨汤那鲜美香浓致极的真味就出来了。

推荐阅读:

  1. 小雪节气养生需注意什么? 小雪节气慎重预防三种疾病
  2. 小雪节气的民俗 小雪节气的习俗有哪些
  3. 小雪节气慎防三疾病
  4. 小雪节气有哪些习俗 为你盘点小雪四个习俗
本文链接: https://jk.yanglaozn.com/siji/262667.html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