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季养生

夏至的习俗 4个方面带你领略夏至的魅力

网友投稿 四季养生 2022-06-20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现在已经是夏至了,它是夏天的节气,我国古代就有关于夏至的记载了,在民间夏至也有很多习俗,具体的习俗有哪些呢?现在很多人对二十四节气了解的不多,大家知道夏至是什么意思吗?

夏至的习俗

一.观莲节

夏至是观赏莲花的好时节,在民间也将6月24这一天作为荷花的生日,早在宋代的时候就有观莲节了,夏日的荷花亭亭玉立,也是文人墨客歌颂的对象,在我国古代也有很多关于莲花的诗句,夏至的一个习俗就是观赏莲花。

二.夏至吃面

在我国民间有这样一句谚语“冬至饺子夏至面”。就是说在冬至的时候要吃饺子,不过在夏至的时候要改变饮食,吃面条,夏至天气炎热,这个时候大家不但要为身体补充能量,也有饮食清淡,面条是不错的选择,夏至这天民间一直有吃面条的习俗。

三.夏至祭祀

在我国古人看来,夏至不是一个简单的节气,它是阴阳升降,天道循环重要的转折点,也是大家看重的节气,夏至也被叫做夏节、夏至节。所以在这样一个节气中举办祭祀也是理所应当的,但祭地是皇上的特权。

宋朝夏至时节,百官可以放假三天。到了明清两朝更是修了地坛,让皇帝在夏至日举行盛大的祭地仪式,现在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的地坛公园,就是明清留下的祭祀遗址。

官方重视夏至的祭祀,渐渐到了民间夏至日,也有荐新祭祖的仪式。中国人是特别讲究对祖先的祭祀的。夏至鼎盛的阳气催熟了瓜果蔬菜。这些新鲜的食物摘下来以后,活着的人不是自己来享受它,而是呈上新收的麦子与祖先共享。不过时至今日,祭祀的习俗已渐渐被人们淡忘。

上文已经为大家介绍了夏至的习俗,我们现在应该知道到了夏至的时候人们做什么迎接夏至了。夏至是我国传统的节气,到了这一天全国人们都要吃面条,在夏至的时候也要做好防暑工作,这样才能避免疾病入侵。

夏至节气养生常识 学会这些妙招让你更安心

夏至24节气的第10节气,每年6月21日或22日,太阳黄经达到90点。过了夏至,到了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三伏天,夏至的养生保健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养生?今天请告诉我夏至养生的13个常识。请记住!

1、适当锻炼身体

锻炼的时间最好在早上或傍晚天气凉爽的时候进行所可以选择河湖水边、公园庭院等空气清新的场所。锻炼的项目最好散步、打太极拳、做广播体操,不要做激烈的运动。

2、外出采取防晒措施

此时,公众应避免在强烈的阳光下暴露,外出时应采取防晒措施,如伞、遮阳帽、防晒霜等,应随身准备人丹、樟香正气水、十滴水、清凉油等。此外,从服装的颜色来看,最好穿红色的衣服,因为红色的衣服可以大量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从而保护皮肤,防止皮肤老化甚至癌变。

3、节气针灸

冬病夏治并非只有三伏贴一种疗法,夏至的节气针灸也是很有效的冬病夏治手段,对于冬季易发的呼吸系统疾病和骨关节病效果不错。根据中医学天人的相应理论,夏至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夏至养生要注意保护阳气,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夏季容易因吃冷食物而引起胃痛、腹痛、腹泻的患者,夏至前后15天可适当开展夏至节气针灸治疗。

4、清淡的饮食多吃蔬菜杂粮

夏至季气候炎热,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饮食清淡不宜肥甘厚味,多吃杂粮以寒冷的身体,不要吃热性食物,不要帮助热的冷水果适当停止,不要吃,不要伤脾胃

5、冬至饺子夏至面

民间老百姓们这一天吃夏至面(冬至吃饺子)。为什么同样是面食,有饺子和面的区别?这些其实也很讲究。据专家介绍,面食卡路里很高,饺子用面包起来,卡路里也包起来,符合冬至主藏的意思。夏至节气,与冬至相反,释放阳气,同样是面食,切面后,意味着适当释放热量。另外,面汤最好要放盐,吃面要学会喝面汤。

6、要清凉

这个多指穿着及生活环境。夏天不要穿得太厚。许多年轻人喜欢穿牛仔服。夏天不适合穿这种衣服。衣服的颜色尽量以明亮的颜色为中心,可以减少吸热。衣服的布尽量选择棉质和亚麻,容易吸汗和通气。居室清凉,早晚室内气温低,打开门窗通风。中午室外气温比室内高,关上门窗,拉窗帘比较好。阴凉的环境,让人心平气和。

7、避免夜食冷

夏天晚上短,年龄稍长的人,体质稍弱的人,腹部冷,不易消化饮食,生菜、瓜类等,原本是夏天避免食物,晚上要特别注意吃这样的食物。晚上也要注意不要吃肉、面、冷、油腻的东西。不那样的话,就能看到腹胀、腹泻等疾病。

8、晚睡早起午睡

这个季节,公众的起居调整应该适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晚睡早起,老弱者早睡早起,尽量保持每天7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从这天开始,一定要睡午觉。夏至阴生,在中医理论中,午觉以阳养阴,子觉以阴养阳。只要能合上眼睛一会,就能达到很好的养阴效果。

9、每天2000ml水防头痛头晕

夏至时节,大多数人会有全身困倦乏力以及头痛头晕的症状,严重者可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究其原因,首先是由于这一时节气温高,人体只能通过排汗来散热,使人体内的水分大量流失,此时若不及时补充水分,就会使人体血容量减少,大脑会因此而供血不足,进而造成头痛头晕。造成头痛头晕的另一种原因是,人体出汗时体表血管会扩张,更多的血液会流向体表,这种血液的再分配可使血压偏低的人血压更低,从而发生头痛头晕。

10、静心调心

根据中医五行理论,夏季是养心的季节。三国琴师吉康是着名的养心学家,他认为夏天很热,应该安静下来,总是像冰雪一样心情冷淡。听慢音乐是调整的好方法。音乐中的音符也含有阴阳五行的要素,与节奏快的音乐能增强体内的阳光,帮助兴奋的效果相反,放松音乐有助于呼吸缓慢,休息心脏。

11、温水洗澡

每日温水洗澡也是一项值得倡导的健身措施,不仅可以洗去汗水、污垢,还可以清洁皮肤、凉爽、消暑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温水洗澡时的水压和机械按摩作用,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扩大体表血管,加快血液循环,改善皮肤和组织营养,降低肌肉张力,消除疲劳,改善睡眠,提高抵抗力。

12、忌夜卧贪凉

不可晚上睡觉整夜开空调冷气,这种习惯易导致伤风、面瘫、关节疼痛、腹痛腹泻,对身体的损伤是严重的。不要让孩子睡觉后感冒。否则,容易患手足痉挛、口不开、风瘫等疾病,人们往往不知道其害处,所谓爱的深度非常有害。俗话说,避风就像避箭一样,避色就像避乱一样,减少时间服装,减少饭菜的养生口诀,可以理解为夏天的养生要求。

13、绿豆胜冰消暑

中国人喜欢在夏天喝传承了几百年的绿豆粥,那是消暑的好方法。绿豆性甘寒,可入心经和胃经。夏季体热小便黄红时饮用效果最佳。很多人不知道煮绿豆的时候要不要把豆衣去掉。其实绿豆衣也是一味中药,药效跟绿豆一样,只是稍弱而已。所以作为一般清热消暑之品的话,不用特意将豆衣去掉。喜欢吃甜食的人也可以加入蜂蜜,对热毒癫痫也有很好的效果。但绿豆毕竟是寒性的,体质虚弱的人不应该多吃。久服坐实体内的虚寒,今后不容易烹饪。

最后,到了夏至,各家庭开始准备防暑药。金银花、菊花、荷叶、仁丹、樟香正气水、清凉油、无极丹、防疫散等防暑药应经常准备在周围,预防中暑,安全度过夏天。

夏至节气防病五妙招

夏至节气到来,预示天气越来越热,空气中湿度大,让人也感觉头昏脑涨、胸闷困倦,没有精神头,这是暑湿伤人的现象。因此,人们夏至要注意防湿防暑。另外,专家指出,夏至是防治冬病的好时节,因此人们还要做好防预防措施。下面专家教您防治冬病的养生妙招,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夜来虽热穿衣卧

人觉得热了的时候无非就是这么几种办法:一是脱衣服,二是找个阴凉点儿的地方避暑,三是开个电扇空调之类的吹吹风,再有就是吃点冷饮之类的。但这些方法虽然都有效果,但都有各自的害处。人的汗毛没有保暖的作用,所以靠加减衣服来适应温度的变化。动物不能褪毛,但人却可以脱衣服。有些男性盛夏时即使在外面也裸露上身,这不但不雅,还容易生出许多病来。不要说在外面,其实为了健康,在家的时候也不要把前胸后背赤裸出来,尤其是夜晚的时候,最忌赤身在开风扇或空调的房间里睡觉。

2.风邪伤人要谨防

一年四季都有风邪伤人。《黄帝内经》中就有八风之说,其中风从南方来的,叫做大弱风。它内可侵入心脏,外可侵入血脉,被它伤害有犯热性病的症状。古人避风犹恐不及,现代人睡觉时就更不能袒胸冒风而睡了。受热张开的毛孔很容易窜入风邪。风跟别的病邪还不同,风入人体后,很难疏泄掉,既不能通过大小便排出体外,又不能自己再从毛孔窜出去。风性善行而数变,内可入脏腑经脉,外可停滞在皮肤之间。夏季之风易为心风,如果受到这种风邪的侵扰会有多汗、恶风、内热不通、大喜大怒、面赤舌红、疼痛不安等症状。在夏天的时候可要特别留神。

3.绿豆胜冰消暑烦

为了消暑,除了物理的方法还有别的解内热的方法吗?民间的往往是最智慧的。中国人在夏天的时候喜欢喝传承了成百上千年的绿豆粥,那就是一剂消暑的好方。

绿豆性甘寒,能入心经和胃经。夏天体热小便黄赤的时候喝起来效果最好。很多人不知道煮绿豆的时候要不要把豆衣去掉。其实绿豆衣也是一味中药,药效跟绿豆一样,只是稍弱而已。所以作为一般清热消暑之品的话,不用特意将豆衣去掉。喜欢吃甜的人还可以加些蜂蜜,对热毒的痈肿也有很好的效果。但绿豆毕竟是寒性的,体质虚弱的人不宜多食。久服会把体内的虚寒坐实,这样以后就更不容易调理了。

4.有言宣泄多倾吐

夏至的火已经盛大,就像山火一样,当还只是星星之火时,还有可能扑灭,但如果已经成燎原之势,就很难扑灭了。这时我们的方法就是宣泄。我们可以适量地把心中的火气释放出来,让内外的阳气能够交通。

跟家里人,跟亲戚朋友多聊聊天。做一些运动也可以把身体中过剩的能量释放出去。大家一起吃饭时尽量不要吃上火的东西,像羊肉、狗肉这样的食物就要少吃了。如果家里有老人的话这时还要注意家里要保持通风,这种天气很容易酝酿心火,再没有适当的自然风能促使空气流动的话,就会使老人感到心里烦热、憋闷。

5.心脑不禁大喜悲

夏季是心脏病、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等的高发季节,人的情绪波动大的话我们的血管可是受不了的。所以夏天更要注意,不要大喜过望,也不要大悲伤心,要保养好我们的心气。

另外,阳,在天为日,在地为火。夏至时天之阳就已经到达顶点了,这时人的精神活动受到阳气的鼓动,所以人容易烦躁,容易发火。在春天的时候我们让大家调养情志时尽量平和,但夏天时就不能只靠平和来压抑心火了,要有言就讲,切勿大喜大悲。

夏至节气养生起居篇

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夏至就要到了,这时高温模式也开启,合理调整起居和调节情绪,可以达到养生保健的功效。那么夏至节气养生起居注意什么呢?今天为您介绍二十四节气之夏至起居篇,带你看看夏至节气如何养生!

一、起居篇

夏季的特点是日照时间长,天亮得早、黑得晚,因此,人们的起居和作息时间应随之作一些相应的调整,适当地减缓生活节奏,平静地、有计划地进行工作,有利于减少焦虑的情绪。

1、保持充足睡眠:夏季应尽量晚睡早起,并养成午休的习惯,研究表明,人体对“白日梦”的反应之一就是降低身体温度。睡眠期间,千万不要因为一时的凉爽而把空调温度调得过低。空调温度应控制在26~28℃,室内外温差不要超过8℃。空调运作时,尽量避免送风口冷风直接吹着头部,定时打开门窗,通风换气。

2、着装有所讲究:起居要定时,露宿不可取,衣着勿赤膊。高温酷暑时,有些人喜欢光着上身乘凉,认为赤膊凉爽,其实未必如此。当气温接近或超过人的体温时,赤膊不但不凉爽,反而会感到更热。因为人的体温调节不仅靠皮肤蒸发,还和皮肤辐射有关。

3、温水冲澡:最好是用稍低于体温的温水冲澡或沐浴,特别是在睡前进行;另外,可重复使用的冰袋是很好的降低皮肤温度的工具,里面预充的液体有降温效果。

4、选好枕具:选好枕具:据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第九卷记载“石膏亦称细理石,又名”寒水石“,主治中风寒热,有解肌发汗,除口干舌焦,头痛牙疼等功能。乃祛瘟解热之良药。”据中医理论及民间使用证明:石膏性大寒,用石膏枕头,以寒克热能自然调节人体温度,有镇静、除烦、防暑的作用,枕上石膏枕头后,给人清爽凉快的感觉,夏天使用最佳。

二、情志篇

当气温超过35℃、日照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时,气象条件对人体下丘脑的情绪调节中枢的影响就明显增强,人容易情绪失控,频繁发生摩擦或争执的现象,被称作情绪中暑。

“情绪中暑”主要靠自我调节,建议人们在气温升高后,调整生活起居,适当运动;保证充足睡眠,晚上10时至11时入寝,并可适当午休;饮食宜清淡,少吃油腻食物,及时补充水分和维生素,多吃开胃食品,避免吃过凉的食物等,都有利于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室内环境的整洁通风。

防治“情绪中暑”,心理调节也非常重要。俗话说:“心静自然凉”。越是天热,遇事越要心平气和。在心烦意乱时可以听一段空灵的轻音乐,注意培植浪漫情绪,想像绿林、蓝天、大海等令人凉快的东西,让自己的意念遨游于冰山雪峰或寒冷刺骨的呼啸北风中,畅思遐想“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诗情画意,以忘却热浪袭击,降低心理热度。只要少想烦心的事,多想愉快的事,保持幽默愉快的心情,就可以忘却夏日的炎热。

夏至节气该如何养生

夏至养生方法有哪些?夏至节气是地球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夏至之后,我国大部分地区就进入盛夏,养生专家指出,此时养生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夏至节气养阳方法有哪些。

护阳养阳很关键

夏天到来了,身边的朋友似乎都精力充足,健身、游泳、打球、泡吧,生活安排得多姿多彩,可有些人却常感觉没力气,浑身懒洋洋。

专家指出,阳气,按照中医的理论,是脏、腑组织器官功能活动的动力。如果内脏器官缺乏了动力,阳气不足的人自然会感觉浑身没力气,乏困难忍。在《黄帝内经》中就记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原则,要求人们顺应自然界“春主升、夏主长”的规律来安排生活。夏至这天,北半球的白昼达到最长,是阳气最旺的时节。所以,养生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从各个方面注意保护阳气,维持气机的畅通。市民可学习一些简单有效的方法操作。

首先是调整作息。夏至之后,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应晚睡早起。另外合理安排午休时间,一方面避免午时的炎热,另一方面可以恢复精力。如果是从事室外工作,应该避开烈日炽热的时间段,并做好防晒防护。农泽宁提醒,下班回到家里,消除一天的酷热疲劳,最好的方法是洗温水澡。因为不仅可以“宣泄阳气”使皮肤清洁凉爽,而且温水冲澡可使体表血管扩张,加快血液循环,改善肌肤和组织的营养。

“调整好作息后,还需要适当地进行锻炼。”农泽宁说。夏至之后要防中暑,运动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这些气温较凉爽的时间段,在河边、湖边、公园等空气新鲜的地方,散步、慢跑、做广播操为好。运动过量之后大汗淋漓,汗泄太多,不但伤阴气,也宜损阳气。

饮食:

忌贪凉食宜清补

夏至时节心火当令,出汗多,盐分也损失较多。此外,人的胃口也因为天气的变化而受到影响,表现为食欲减少、嘴淡无味等。这个时候饮食除了清淡为主以外,还得注意避免过于贪图凉食,同时不妨适当清补。

专家介绍,食欲减少后,不少人吃东西都比较“挑”,这样的习惯不好,因为天气炎热,人体水分和矿物质流失大,同时人体活动增加,对能量的需求也较冬天为多,所以膳食营养摄入均衡仍是关键。

比如多进食碱性食物,以保证人体正常的弱碱性。但碱性食物不是指其本身酸碱度为碱性,而是在人体内分解代谢后呈碱性。例如水果虽然含果酸,但进入人体分解后呈碱性,它就是人体所需的碱性食物。另外也可多喝蔬菜、水果鲜榨汁。而酒类、甜品、肥肉、红肉(如牛、羊、猪肉)等酸性食品就不宜多食用。

夏至之后,市民们每天喝水量明显增多,但过量饮水也可能加重肾脏负担,损伤健康。专家介绍说,南方地区在夏季最大的气候特点是湿热,不妨多喝些冬瓜薏米汤、玉米胡萝卜汤、海带黄豆汤等清爽的汤水。对于上班族来说,可以用保温瓶泡些西洋参、太子参、沙参、枸杞等性味清补的食材来喝,在及时补水之余,又给身体增加有益物质。

调理:

“冬病夏治”正当时

冬病夏治是我国中医学很重要的预防医学思想。“冬病”就是在冬天易发的病,比如哮喘、感冒性鼻炎、呼吸系统疾病,还有一些老年人腰腿痛等。传统中医认为,冬病患者本身体质偏于虚寒,在冬天治寒症,就像是“回南天晒衣服”。在夏季,人体阳气达到四季的最高峰,此时治疗冬病,积寒容易被赶出来,此外还能增强抗病能力。专家介绍,在夏日去除积寒的方法也很简单,多服用偏温热的饮食。比如红糖姜汤水具有温热暖胃的作用,在暑天服用时可等到它自然凉下来再喝。

专家提醒说,市民们还可以“冬病夏防”。比如说,有风湿性、类风湿性、外伤性之类的关节疼痛及感受风寒、湿气所致的肢体麻木症状,往往是寒冷发作、天热消失。有这些症状的人士,夏季夜间睡觉应注意关节部位的保暖。有的市民患有“头风病”,遇风寒就会头痛,在夏季切忌用冷水洗头,或者是把头直接对着风扇、空调吹风。

推荐阅读:

  1. 夏至节气养生常识 学会这些妙招让你更安心
  2. 夏至节气防病五妙招
  3. 夏至节气养生起居篇
  4. 夏至节气该如何养生
本文链接: https://jk.yanglaozn.com/siji/333245.html
本文标签:夏至是什么意思 夏至的习俗 夏至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