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运动养生

太极养生 详解武式太极拳招式动作

网友投稿 运动养生 2014-07-28


胃的实火有哪些表现和症状


对于胃火我们从哪来看?这要从牙看。当有了胃火,往往就是牙疼,有时还伴有牙龈肿。除了这个以外,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口中有异味——口臭。口臭的问题使很多人郁闷,医院的口腔科、耳鼻喉科都去检查了,可就是找不出原因来。其实就是胃热的问题,胃有火了。

胃火也有实火和虚火。胃的实火,除了牙疼、牙龈肿、有时会起溃疡以外,还会有什么症状?还会口渴,特别喜欢吃凉的,另外就是大便干燥。


吃什么可以降胃的实火


如果出现这些情况的话,我们用什么食物来调理呢?这个食疗是大家最喜欢的,而且是最简单的,那就是吃西瓜。如果大半个西瓜吃进去,基本上胃火可以降一半。西瓜除了可以正常吃以外,还可以把西瓜的皮去掉,留西瓜的偏白的那一点和红的那一点,红白之间这一块,清胃火是最好的。可以用刀切成丝,稍微放点盐,拌一拌就可以吃了。

糖尿病人不敢吃西瓜,然而胃火又比较多见,这个时候可以吃海带或海带结,最好用海带结凉拌着吃。除了海带,还可以吃紫菜。另外,还有一种食品也很好,原来讲课的时候我不怎么讲,以为北方没有,其实北方现在已经有了,叫葛根粉。葛根粉买回来,先用温水调均,然后再倒进开水,就变成晶莹透明的,像藕粉一样,稍微放点糖,非常好吃。

除了西瓜以外,还有几种寒性的水果:梨、香蕉,还有女性最喜欢吃的猕猴桃。猕猴桃是非常偏寒的,也偏凉的。胃热的时候就可以吃这几种水果。再加上刚才说的菜。菜除了海带结,紫菜,海蜇,还有没有别的?相对凉一点的,有苦瓜。苦瓜也偏凉,但是对心火旺更好。


胃的虚火有哪些表现和症状


胃有虚火时,症状是什么呢?胃有虚火的时候牙会不会疼?牙龈会不会肿?会不会有溃疡?这些情况不是很多,但有时也会有。胃的虚火最主要的症状是口渴,大便有的时候也会干。另外最最典型的特点,是出现胃疼,有时候胃会不舒服。这个疼是什么呢?不是胃疼得直不起腰来了,而是胃总有饿的感觉,总是像没吃饱一样,可是吃饭的时候又不想吃,吃不进去,这就是典型的胃阴虚,就是胃的虚火旺。


吃什么可以降胃的虚火


对于胃阴虚来讲,用什么食疗呢?用银耳。银耳煮粥、煲汤都可以。我们都知道银耳是一朵一朵的,我们每天吃大半朵就可以了。另外还可以吃木瓜。木瓜怎么吃呢?现在餐厅里吃都是木瓜炖雪蛤,可木瓜是偏温的,如果胃阴虚的话,就不要吃木瓜炖雪蛤了。我们把木瓜买回来后可以蒸着吃,如果买来是软软的可以直接吃。木瓜里还有一种酶,对帮助分解蛋白质很有好处。好了,对于胃阴虚,就可以用银耳和木瓜这两种食物。再有就是沙参,沙参煮水喝,效果也很不错。

如果不能食疗怎么办?吃什么药呢?有一个中成药叫阴虚胃痛颗粒,很方便的,一袋一袋的,可以买来吃。对于胃的实火来讲,我们吃什么中成药呢?可以吃栀子金花丸。既然是泄胃火的药,一般偏寒凉,不能常吃,一般吃7-10天就可以了。

上面讲到的胃火都是比较典型的,可是这样典型的不太多,往往什么样的人多呢?就是口臭,其他的症状没有,可是一张嘴讲话,别人就要倒退两步。很多人不知道这是胃热,今天学了这一课,我们就知道了,有口臭的话,可以用胃火的食疗方法去调理。如果口臭时间很长了,最好同时吃中成药。因为中成药是综合的,它的力量会更强一点,吃栀子金花丸用不了一周,三四天口臭就可以逐渐消失了。


吃什么容易上胃火


现在的人为什么口臭的多?胃热的多?多数是吃出来的。吃什么容易上胃火呢?吃辣的可以引起上火,但是辛辣的东西更容易上肺火。对于胃火,是吃热性高的食物,含热量高的食物就是肉类。肉类当中不是所有的肉都热量高,什么肉偏温、偏热呢?狗肉和羊肉是偏温的,吃了容易上胃火。可是大家发现没有?很多人都爱吃火锅,火锅涮的什么肉,主要是羊肉,有的时候有牛肉。本身火锅就是热性的,你再加进热性的、温性的肉,就更容易上火。所以说现在上火的人多,跟吃的习惯改变有关系。

有的人说,在四川的时候总是吃火锅,脸上也不长痘,可是到北京吃两顿火锅就长痘了。这是怎么回事?这和气候有关,一方气候养一方人。四川潮湿,需要上火来避湿,燥燥湿气,可是北京怎么样?北京干燥,再总吃火锅,一定上火。

吃火锅的时候,一定不要只吃肉,要把海带、紫菜加进去。另外还有一个清胃火的食物,那就是豆腐。这个豆腐是什么样的豆腐?一定是石膏点的豆腐,因为石膏是凉性的,石膏点的豆腐可以清胃火。


熬夜、喝酒都会导致胃热


除了吃以外,还有就是熬夜。现在睡觉晚、熬夜、早上不起来好像是个时尚,其实这对身体的伤害很大。我们自己可以去体会,熬完夜以后,嘴里就会有味,胃火就会上来了。

喝酒会不会胃热呀?也会,除了它会导致肝火旺以外,也会导致胃热,因为酒喝进去直接到胃里面。

我们要想去除胃热的话,以上几点原因我们都要搞清楚。


与胃火症状相似的疾病

1糖尿病

下面我还是要给大家讲一讲与胃火相似的疾病。

第一个就是糖尿病。有糖尿病的人一般偏阴虚体质,阴虚的多,肺阴虚,肾阴虚,胃阴虚,糖尿病人的症状和胃火的虚火很相似,只不过除了有胃阴虚的火以外,同时还伴有糖尿病的病症。这个时候我们的调理方法就不能一样了。

对于糖尿病人,在患病早期,可能糖尿病的其他症状还不太多的时候,先出现了口臭。当如果有这样的患者问到我,我会说虽然你现在还没有到糖尿病的程度,可是现在你已经有明显的胃阴虚的症状,你这个时候就应该调理,按照调理胃阴虚的方法及时调理的话,就不至于发展到糖尿病的阶段。

糖尿病和胃热不一样的是什么?除了刚才说的有病本身检查以外的不一样,还会尿得多,这是一点要区别的地方。检查有没有糖尿病,可以测血糖。

有糖尿病的话,就不能完全用食疗了,还得用一些降糖的方法,同时配合我们讲的阴虚胃热的食疗方法来调理。这是第一个病。


2甲亢

第二个病是甲亢——甲状腺机能亢进。为什么现在的人甲状腺机能亢进这个病比较多见?这也和现在压力大,紧张,导致的内分泌失调有关。因为甲状腺是分泌甲状腺素的,也是分泌激素的,所以当内分泌失调也会影响到它。

甲亢为什么说容易跟胃热混在一起呢?因为甲亢的典型的症状也是口渴、容易饿、吃得多。怎么跟胃热来区别呢?比较好区别,甲亢比较典型的症状是爱出汗。在一个屋子里别人不热,有甲亢的人会热得全身冒汗,他会喊:“怎么这么热,开空调,你们都小点声,这屋子里太热了,太闷了!”还有什么?甲亢的人有时候还会心慌,他会突突这一阵子心跳加快,莫名其妙他会心里不踏实。有一些甲亢病人会误认为是心脏病,先到心脏科去看,看了半天诊断没有心脏病,最后做了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4(游离甲状腺素)发现是甲亢。

另外还有一个特点,甲亢的人容易发脾气,如果单纯的胃热不会急,不太爱发脾气,而甲亢的人容易急,还容易发脾气。典型的误诊的例子:有的甲亢病人当精神病给送到精神病院,后来转回来说是甲亢。这是确有其事的。如果不讲这些辅助症状,甲亢真的和胃热很相似。

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个小测试来区分甲亢与胃热,把眼睛闭上,双手伸平上放一张纸,如果是甲亢的人,植物神经不稳,这张纸就会颤,当然不是做最后的诊断,我们帮他发现,这是甲亢的特点。

甲亢如果比较典型的时候,眼睛会突,眼神炯炯有神,总看他的眼睛是放光似的,眼睛特别有神这就是甲亢的特点。

我为什么把甲亢讲得这么细,因为甲亢的食物禁忌和胃热正好相反。甲亢的人绝对不能再吃含碘高的食物,比如海带、紫菜、裙带菜,而我们刚才说的胃热正好要吃这些菜,所以,我们一定要把胃热和甲亢严格区分开来。

如果怀疑一个人是甲亢的时候怎么办?要上医院,但是还可以更专业一点。因为有的人到了医院不知道该去查啥,你可以告诉他到医院内分泌科,检查T3T4,也就是甲状腺素检查。

这一讲我们就讲到这儿,下一讲我们讲肺火,谢谢大家!

拔背

简言之,拔背就是将脊骨自然竖起?(肩背肌向下松沉不可紧张),在于改造人体脊柱后天形成之弯曲,以求人体后天缺乏运动部位有所动作。前能涵胸,后能拔背,周身动作才能协调一致,发放时脊柱才能如弓一样产生弹力,才能“力由脊发”。

松肩

肩关节要放松舒展,既不要“耸肩”,端起肩头,也不可肩关节向里过于收紧,使肩头僵滞。肩松则臂活,力才能达于梢节。与人相触,接触点要沉,肩肘关节要松,才能控制对方,才能含蓄有力,如棉裹铁。松肩之同时,腋下要空,且忌上臂贴身。“腋半虚,臂半圆”,两臂才有弹性,既不?会被人压扁,力量又能出得去。

沉肘

肘关节常有下沉坠落之意,不可上扬高抬。肘沉则臂缩,肩才能松;肘舒则臂长,力始达于指尖;肘裹则气聚,身势趋于缜密,保持身架端正;肘回要撑,撑则劲整,多用于以肘击人。

松肩、沉肘,二者关系十分密切。肘不松垂,肩头必然耸起;肩不能松,肘端也易随之上抬。气血就会阻塞了肩、肘关节部位,影响劲力畅通于掌根及指端。肩、肘关节僵滞,走架固然难以轻灵圆活,与人推手更易为人所制。

松肩、沉肘做得好,有益于涵胸、拔背之顺利完成;松肩、沉肘做不好,涵胸、拔背也会受到影响。

武式太极拳动作要领:

预备势 第一段

第一式 起势

⑴左脚开步 ⑵两掌平托 ⑶屈蹲按掌

第二式 左右揽扎衣

[左揽扎衣] ⑴提脚起掌 ⑵迈步接手 ⑶弓步开掌 ⑷跟步合掌 [右揽扎衣] ⑸转身起掌 ⑹迈步接掌 ⑺弓步开掌 ⑻跟步合掌

第三式 左单鞭

⑴转身带掌 ⑵迈步开掌 ⑶弓步推掌

第四式 提手上势 ⑴收脚提手

第五式 白鹤亮翅

⑴迈步交手 ⑵跟步分掌

第六式 左右搂膝拗步 [左搂膝拗步]

⑴转腰落掌 ⑵撤步伸掌 ⑶屈蹲捋掌 ⑷转身提掌 ⑸弓步搂推 [右搂膝拗步]

⑹提脚收掌 ⑺迈步提掌 ⑻弓步搂推

第七式 进步左搬拦捶

⑴转身翻掌 ⑵提脚握拳 ⑶迈步搬拳 ⑷提脚拦掌 ⑸弓步打捶

第八式 如封似闭

⑴收脚坐腕 ⑵跟步推掌

第九式 白鹤亮翅

⑴迈步交手 ⑵跟步分掌

第十式 抱虎推山

⑴转体落手 ⑵转身提按 ⑶弓步抱推 ⑷沉身按掌 ⑸跟步合掌

第十一式 左右野马分鬃 [右野马分鬃]

⑴扣脚转身 ⑵弓步分按 [左野马分鬃]

⑶摆脚转身 ⑷弓步分按

第十二式 手挥琵琶

⑴跟步收手 ⑵虚步合手

第十三式 对心掌

⑴收脚抱掌 ⑵迈步掤臂 ⑶弓步架推 ⑷沉身按掌 ⑸跟步合掌

第二段

第十四式 右单鞭

⑴转身带掌 ⑵迈步开掌 ⑶弓步推掌

第十五式 右云手

⑴扣脚落掌 ⑵收脚合掌 ⑶开步云掌 ⑷弓步按掌 ⑸合步云掌 ⑹开步云掌

第十六式 玉女穿梭

⑴收脚合掌 ⑵迈步掤臂 ⑶弓步架推 ⑷跟步撑掌 ⑸扣脚落掌 ⑹迈步掤臂 ⑺弓步架推 ⑻跟步撑掌 ⑼撤步合臂 ⑽迈步掤臂 ⑾弓步架推 ⑿跟步撑掌

第十七式 高探马

⑴迈步落掌 ⑵弓步探掌

第十八式 左右分脚 [左分脚]

⑴转身分掌 ⑵提膝合手 ⑶分脚撑掌 [右分脚]

⑷落脚转身 ⑸提膝合手 ⑹分脚撑掌

第十九式 转身右蹬脚

⑴独立转体 ⑵蹬脚撑掌

第二十式 按势

⑴落脚摆掌 ⑵上步举掌 ⑶虚步按掌

第二十一式 青龙出水

⑴迈步提掌 ⑵弓步穿掌

第二十二式 闪通背

⑴后坐提掌 ⑵弓步插掌 ⑶转体落掌 ⑷迈步提掌 ⑸弓步插掌 ⑹跟步合掌

第二十三式 左单鞭

⑴转体带掌 ⑵弓步推掌

第三段

第二十四式 左云手

⑴扣脚落掌 ⑵收脚合掌 ⑶开步云掌 ⑷弓步按掌 ⑸合步云掌 ⑹开步云掌

第二十五式 左下势

⑴扣脚合手 ⑵仆步按掌

第二十六式 左金鸡独立

⑴提膝撩掌 ⑵提膝托掌

第二十七式 右下势

⑴碾转合手 ⑵仆步按掌

第二十八式 右金鸡独立

⑴提膝撩掌 ⑵提膝托掌

第二十九式 践步打捶

⑴跃步举拳 ⑵跪步打捶

第三十式 翻身二起脚

⑴起身提拳 ⑵转身翻拳 ⑶上步穿掌 ⑷腾空飞脚

第三十一式 左右披身伏虎

⑴盖跳伸掌 ⑵弓步贯拳(左) ⑶撤步伸掌 ⑷弓步贯拳(右)

第三十二式 肘底捶

⑴穿掌分手 ⑵虚步藏拳 第四段

第三十三式 左右倒卷肱 [右侧卷肱]

⑴撤脚沉肘 ⑵转身提按 ⑶跟步推掌 [左侧卷肱]

⑷叉步合臂 ⑸转身提按 ⑹跟步推掌

第三十四式 青龙出水

⑴转体推掌 ⑵弓步穿掌

第三十五式 左拍脚

⑴弓步搭手 ⑵独立拍脚

第三十六式 转身十字摆莲

⑴独立转身 ⑵十字拍脚

第三十七式 跳步指裆捶

⑴落脚落手 ⑵跃步摆掌 ⑶上步按掌 ⑷弓步打捶 ⑸跟步合掌

第三十八式 左下势

⑴转体带掌 ⑵屈蹲按掌 ⑶仆步穿掌

第三十九式 上步七星 ⑴踏脚击拳

第四十式 退步跨虎

⑴撤步穿掌 ⑵转身托掌 ⑶虚步掩肘

第四十一式 转身摆莲

⑴扣脚展臂 ⑵转身摆掌 ⑶上步穿掌 ⑷提膝转身 ⑸虚步摆掌 ⑹摆脚拍脚

第四十二式 弯弓射虎

⑴落脚落掌 ⑵转身捋掌 ⑶转身提拳 ⑷弓步架打

第四十三式 上步右搬拦捶

⑴转体落掌 ⑵后坐下捋 ⑶提脚横肘 ⑷迈步搬拳 ⑸提脚拦掌 ⑹弓步打捶

第四十四式 如封似闭

⑴收脚收掌 ⑵跟步推掌

第四十五式 双撞捶

⑴撤步穿掌 ⑵弓步摆掌 ⑶后坐捋掌 ⑷跟步双冲

第四十六式 收势

⑴屈蹲托掌 ⑵收脚并步

三十二式太极剑剑谱

太极剑练习方法有哪些?三十二式太极剑是原国家体委于1957年组织编创的太极剑普及套路。全部动作除起、收势外共32个动作,整个套路分四组,每组由8个动作组成。这套太极剑内容精炼充实,包括抽、带、撩、刺、点、劈等主要剑法,动作规范,易学易练,易于推广并普及,深受广大太极剑爱好者的喜爱,下面就一起来学习学习。

预备式

两脚并立,面向正南,身体正直,眼睛平视,虚翎顶颈,

两臂垂侧,左手持剑,剑尖向上,右手剑指,手心向内。

起势(三环套月)

①左脚开步;要点:点起点落。

②两臂前举,曲蹲下按;

③转体摆臂,丁步挑掌;

④曲肘上步,弓步揉推(前指);要点:定势方向正东。

⑤盖步穿剑,坐盘展臂;

⑥曲肘上步,弓步接剑。要点:弓步时两脚的横向距离保持在30厘米左右。

1、并步点剑(蜻蜓点水)

要点:点剑时,要以拇指、无名指和小指着力,力点在剑尖。

2、独立反刺(大魁星式)

①撤步抽剑;要点:右脚后撤时,脚前掌先着地,脚尖外撇45°左右。

②扣脚提剑;

③收脚挑剑;

④提膝反刺。要点:左膝要尽量上提,小腿和脚掌微向里扣护裆。左膝要正向前方,与左肘上下相对,右手举剑,手心朝外,剑身水平。

3、仆步横扫(燕子抄水)

①撤步劈剑;

②仆步压剑;

③撇脚扣脚扫剑;

④弓步定势。

4、向右平带(右拦扫)

①收脚收剑;要点:右手手心朝上。

②上步送剑;要点:上步的方向与中线成30°(偏右)左右。

③弓步带剑。要点:右手翻掌手心朝下,直线平带。

5、向左平带(左拦扫)

①收脚收剑;要点:右手翻掌手心朝下。

②上步送剑;要点:上步的方向与中线成30°(偏左)左右。

③弓步左带。要点:右手翻掌手心朝上,直线平带。

6、独立抡劈(探海势)

①收脚转体,合手抡剑;

②上步举剑;

③独立劈剑。要点:左膝要尽量上提,小腿和脚掌微向里扣护裆。

7、退步回抽(怀中抱月)

①退步提剑;要点:剑柄高度同眼高。

②虚步抽剑。要点:剑尖高度同头高。

8、独立上刺(宿鸟投林)

①转体垫步;要点:方向正东。

②提膝上刺。要点:剑尖高度比头高。

9、虚步下截(乌龙摆尾)

① 撤步转体摆剑;要点:右手手心朝里。

②虚步下截。要点:右虚步的方向是东偏北约30°;转头目视的方向是东偏南45°;两脚的横向距离不超过10厘米。

10、左弓步刺(表龙出水)

①退步提剑;要点:剑尖指向左前方约30° ,剑刃朝上。

②扣脚转体撤剑;

③收脚收剑;要点:右手翻掌手心朝上。

④弓步平刺。要点:弓步的方向为东偏北约30°;两脚的横向距离约为30厘米。

11、转身斜带(风卷荷叶)

①扣脚收剑;

②提膝送剑; 要点:右手翻掌手心朝下。

③转体右带;要点:上步的方向为西偏北约30°

③弓步定势。

12、缩身斜带(狮子摇头)

①提脚收剑;

②撤步送剑;

③丁步左带。要点:右手翻掌手心朝上。

13、提膝捧剑(虎抱头)

①撤步送剑;要点:合手剑刃朝上。

②虚步分剑;

③提膝捧剑。要点:左膝要尽量上提,高过水平线。

14、跳步平刺(野马跳涧)

①落脚收剑;

②捧剑前刺;要点:剑的高度与胸平。

③跳步分剑;

④弓步平刺。

15、左虚步撩(小魁星式)

①收脚绕剑;要点:右手先提剑,划弧经面前与左手相合。

②垫步绕剑;

③虚步左撩。要点:虚步方向正西。

16、右弓步撩(海底捞月)

①收脚转体绕剑;

②垫步绕剑;

③弓步右撩。要点:坐胯沉肩,剑尖略低于手腕。

17、转身回抽(射雁式)

①扣脚转体收剑;要点:剑柄高同耳朵,眼看剑尖方向。

②撇脚弓步劈剑;要点:弓步方向和劈剑方向为东偏南约30°。

③后坐抽剑;

④虚步前指。要点:虚步的方向和剑指所指的方向为东偏南约30°(15°)。

18、并步平刺(白猿献果)

①转体移步;

②并步平刺。 要点:平刺时手心朝上,两腿立直,剑同胸高。

19、左弓步拦(迎风掸尘)

①转体绕剑;

②上步绕剑;

③弓步拦剑;要点:弓步的方向为东偏北约30° ,剑柄对着左额角,注意要沉肩。

20、右弓步拦(迎风掸尘)

①撤脚绕剑;

②收脚绕剑;

③弓步拦剑。要点:弓步的方向为东偏南约30° ,剑柄同头高且对着右额角,注意要沉肩。

21、左弓步拦(迎风掸尘)

①撤脚绕剑;

②收脚绕剑;

③弓步拦剑;要点:弓步的方向为东偏北约30° ,剑柄对着左额角,注意要沉肩。

22、进步反刺(顺水推舟)

①盖步收剑;要点:两手在腰间合手,剑要贴身。

②转身后刺;要点;此时为高歇步,重心在两脚之间,眼看剑尖方向。

③弓步反刺。 要点:剑柄同头高,剑尖高同喉部。

23、反身回劈(流星赶月)

①扣脚转体收剑;

②提脚举剑;

③弓步劈剑。要点:弓步的方向为西偏北约30° 。

24、虚步点剑(天马行空)

①落指收脚;

②转体分手(举剑);要点:左脚跟落地,方向正南。

③弓步落剑;

④虚步点剑。

25、独立平托(挑帘式)

①插步绕剑;要点:手的动作是:右手一个腕花后两手相合。

②转体平抹;

③提膝托剑。

26、弓步挂劈(左车轮剑)

①转体挂剑;

②弓步劈剑。 要点:方向正西。

27、虚步抡劈(右车轮剑)

①撇脚转体抡剑;

②上步举剑;

③虚步劈剑。 要点:注意与点剑的区别。

28、撤步反击(大鹏展翅)

①提脚合剑;

②撤步击剑。要点:撤步时脚前掌先落地,撤步和击剑的方向为东北方。

29、进步平刺(黄蜂入洞)

①扣脚回抽;

②提脚横剑合手;

③垫步收剑;

④弓步平刺。

30、丁步回抽(怀中抱月)

31、旋转平抹(风扫梅花)

①摆步横剑;

②扣步抹剑;要点:两脚尖相对成八字形 。

③虚步分剑。

32、弓步直刺(指南针)

要点:左脚提起收至右脚内侧后再向前迈出;左剑指先收至腰间,再附于右腕一齐将剑刺出,剑柄正对胸前不可偏左或偏右。

收势

①后坐接剑;

②跟步收势;要点:左手从眼前划弧收到体侧,右手跟着划弧收到体侧,高度同耳朵。

③并步还原。

太极强腰补肾松腰法

太极拳的练习方法有哪些?现在越来越多人喜欢练太极,特别是老人,早晨在公园到处可见老人练太极的身影。那么你知道如何练习太极拳养生功效最好吗?在练习太极拳的时候,大家都知道松腰很关键,腰部的灵活与协调增加,肾的功能也就随之加强,继而人的精力也就逐渐旺盛,而对于太极拳的练习而言更是如行云流水,达到“力发于足,主宰于腰,行于四肢”真正实现“气遍周身不稍滞。”因此要学会这三种松腰法至关重要,帮助你强腰补肾。

上下蹲起法(亦称面壁蹲墙法):是太极拳松透形体的关键一环,是一项全身性的均匀运动,也是保持良好身心状态的便捷之法。

基本动作:面壁而立,两脚并拢,周身中正,全身放松,会阴上提,脚尖顶墙根,两肩前扣,含胸收腹,腰后突下蹲。下蹲时头不可后仰、不可倾斜,彻底蹲下后再缓缓上起。如此反复多次。下蹲时,可先想一下脚底涌泉穴,同时注意全身放松,腰向后突,使脊柱逐节放松下落;上起时,注意用百会上领或先想一下蓝天,然后再将脊柱逐节抻起、拉直。

特别说明:刚开始,有很多人做不到位,可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确定身体的姿势和两脚的距离。脚尖可以先离开墙,离多远以尽自己的力量能蹲下去为度。如年纪大或行动不便者,可以两脚尖离开墙根,两脚分开,以降低难度。甚至还可扶住树、床架,拉住门把手等支撑物往下蹲。一开始,动作不标准不要紧,关键是要坚持。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随着脊柱、腰部松动程度的提高,就能顺利下蹲、上起了,此时就可以按照要求去做了——两脚并拢,脚尖抵墙,完成上下蹲起动作,每次下蹲以30个为一组,每天至少要蹲一组以上,多多益善。

直腿坐松腰法:主要目的是打开命门之窍,进而帮助我们尽快松腰。

基本姿势:坐在硬板床上(铺一层褥子或盖一层薄被),两眼微闭,两腿伸直,两脚并拢,脚尖内翘(两脚竖起来),身体要直着,躯干和大腿之间的角度应小于90°。腰要向后放松,但骨盆和腰又不能斜着向后去,下颔回收,玉枕微上提,以此达到头正的目的。

特别说明:直腿坐的过程中,始终都要注意一个穴位——腰俞(在骶骨裂孔处)即骶椎和尾椎交界处,那里是腰的气血流注的地方。在身体弯曲的时候,一吸气,腰要向后放松后凸,一呼气放松之后,再注意骨盆中的股骨头、髂骨向外张,骶骨往后凸。还要注意胯关节,即腿部肌肉作内旋或外旋用力,然后放松,体会哪块肌肉在动。另外要注意大腿股四头肌使劲往回一缩再一放松,再配合着会阴一缩一放,脚尖还可以配合着一跷一点。经常这样做,一方面了加强会阴收缩向腰部集中的力量;另一方面还能帮助大腿根部的肌肉群放松。

行走松腰法:可有效的促进我们的生命活力,实现身心健康。

基本姿势:保持上身与地面垂直的姿势,不要前俯后仰,将体重慢慢放松地移到后腿,在体重移动的同时,前腿随着渐渐地放松并被动地提起脚跟,使脚尖点地,直到将体重完全移至后腿,前脚完全放松,腰部骶椎呈后凸的弯状。随之,体重移向前腿。依然保持上身与地面呈垂直状的姿势,在将体重慢慢前移到前腿。在体重前移的同时,后腿逐渐地随之放松并拖得脚跟提起,使得脚尖点地。直至将体重完全移至前腿,后脚完全放松,腰部呈竖直状。在行走的过程中,最好能不间断向前走。

特别说明:走的过程,要放松身心,可数着步伐走。如果能按照8步到10步一圈的方法走,则效果更佳。转圈走,不仅仅能松腰,而且松胯的效果也很突出。走的时候,要像古人说的:“行如盲无杖,自然依本份,举步低且稳,踏实方可进。”初习者每天早晚各练一次,每次走30分钟~1小时左右,逐渐增加,如为了治病,则最好能达到一次连续走转1小时30分钟以上。如身体不适,可适当休息一下再走。

练太极最易犯八错误

现在太极受到很多老年人的喜爱。老人多练太极,可以强身健体,祛除百病。可是练太极是有很多讲究的,刚开始学习太极拳的时候难免会有一些错误的理解,那么在练习孙式太极拳最易犯哪些错误呢?下面小编就来为你介绍一下关于孙式太极拳的一些常见错误,赶紧来了解一下。

1.对气的错误认识

常见习太极拳者相互问有无气感。有,则洋洋自得,以为已进乎太极拳之三味。没有,则内心焦急,或于行拳中腹内鼓气,或口中嘘气,皆大谬也。真气,非我们日常所呼吸之气,乃是拳架盘走正确后,习者身体内外相合,由此在习者体内产生的一股能量流,给人的感觉与气相仿,故以“气”字表达之。心越静,则此气越为充盈。若有心御气,则气反奔腾,即紊乱也。故气感也罢,麻感也罢,胀感也罢,相吸之感也罢,皆属皮毛之相也,不可过分追求,应听之任之,以静心求中和为要。否则将本末倒置,甚至走火入魔。

2.错误理解推手在太极拳修为中的作用和意义

推手的意义,是通过与他人相互作用这样一种形式,来进一步完善自身的协调稳定的能力,使身体内外中和的程度得以深化。因此,推手不是要把别人推倒,扑人于丈外,而是要在推手中寻求体会如何使自己不失稳、不倒的道理和方法。随着各自协调稳定能力的提高,互相作用的剧烈程度也可随之加强。太极拳技击是一个由定步推手、动步推手、四隅推手、大捋再至技击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初练推手就想着如何把别人放倒,就是极端错误的练法。这种练法也将造成使推手和盘架相脱节,使自己永远站在太极拳之门外。太极拳讲究力从人借。扑人丈外也好,数丈外也好,都不是发人者的主观意识,而是被放出者自己造成的结果。此点尤须习者深悟。

3.错误理解孙式太极拳融合形意、八卦、太极为一的概念

将孙式太极拳走成一手形意、一手八卦、一手太极,时刚、时柔、时快、时慢的样子,这是非常错误的练法。孙式太极拳是融合了八卦拳动静合一的本质和形意拳一触即发之本能,但无形意、八卦之外形,更不能以形意、八卦的练法和劲意来练孙式太极拳。孙式太极拳走出的劲意是阴阳互济的太极劲,其外形要极尽松柔连顺之致。孙式太极拳各式的承接变化中孕育着形意、八卦的内涵而不是其外表,此点尤须习者注意。

4.错误理解孙式太极拳套路的含义

孙式太极拳套路的含义有两个方面,其一是开发内劲,其二是蕴寓各种技击状况的母式。也就是说孙式太极拳中每一手都不是技击的固定招式,而是能够演化为技击中千法万法之总机关。常见一些习孙式太极拳者将拳中的一些动作当做技击招式来练习,这是非常错误和有害的练法。太极拳追求的是习者自身的协调稳态,故能产生以有法而御无法的技击之效。此点习者当用心体悟之。

5.用“神”不当

练太极拳贵在神聚,精神高度集中,不使之散乱。故神要内守,或食指梢,或身体其他某一处,总之,要与拳式之运作相合。常见初习太极拳者用“神”不当,或精神散乱,左顾右盼,或精神张扬宣泄于外,此皆谬也。精神散乱,必神气不能相合,内劲无望矣。精神外张,久则自靡,更无从得以内劲。故须精神内守,含而不露,养神于一。

6.不明内劲

何谓内劲?神气合一而已。随着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神、气耦合愈为协同、有序,内劲渐纯。故内劲是习者身心有序协调达致中和时,机体产生的一种潜能。常见习拳者或从腹中求之,或从腰中求之,或从胸中求之,或哼或哈皆不得其所。内劲无声、无嗅,无形无迹,无一定之处所,惟有求中和以致神气合一,方可得之。鼓动小腹、抖动腰身、抡肩纵胯皆可谓之发力,然皆非内力也。

7.或散或僵

散、僵二者,为初习太极拳者之通病。散则周身不整,病根全在顶项未能竖起、腰胯未得下塌、肩胯之根未能抽住之故。头顶与尾椎骨之根未能互逆相撑,身躯自然不整。肩胯之根未能抽住,四肢与身躯必不能相合。故此为散之病源也。僵则转换不灵,病根全在足胯上。两足未分清虚实,必然移动不灵。两胯未能松开,必然上下难随、虚实难换。故此为僵之病源也。所以竖项塌腰抽住肩胯之根与足分虚实两胯松开为去此二病之良方。

8.不合于步

孙式太极拳为活步太极拳,要求进退相随,迈步必跟,退步必撤。故难度较大,不易掌握。尤其是跟步的时机要掌握得准确,确非易事。常见初习孙式太极拳者不是跟步跟得较迟,使跟步演成拉步,就是跟步跟得较急,于是身体有前仰后俯之势。要克服此种毛病,关键是要在跟步中求以中和。即当迈步后身体重心前移,将及而未及前脚之脚跟时,跟步,同时由腰胯牵带身体有向后移动之势,前脚回搓(回蹬),后足亦即落地,重心即落于后足上。此时身体由腰、胯处分为二节,前后互逆,故能动中有静,重心不失于中,所谓顺中用逆。退步时亦如此,全在足胯相合,虚实分清。故顺中用逆以求中和,为走架中身体与足相合之诀窍。

练太极常犯八个错误

现在很多老年人很喜欢练太极,因为太极可以强健身体,祛除百病。可是练太极是有很多讲究的,刚开始学习太极拳的时候难免会有一些错误的理解,那么在练习孙式太极拳有哪些错误是比较容易犯的呢?下面小编就来为你介绍一下关于孙式太极拳的一些常见错误,赶紧认识一下吧!

1.错误理解孙式太极拳套路的含义

孙式太极拳套路的含义有两个方面,其一是开发内劲,其二是蕴寓各种技击状况的母式。也就是说孙式太极拳中每一手都不是技击的固定招式,而是能够演化为技击中千法万法之总机关。常见一些习孙式太极拳者将拳中的一些动作当做技击招式来练习,这是非常错误和有害的练法。太极拳追求的是习者自身的协调稳态,故能产生以有法而御无法的技击之效。此点习者当用心体悟之。

2.错误理解推手在太极拳修为中的作用和意义

推手的意义,是通过与他人相互作用这样一种形式,来进一步完善自身的协调稳定的能力,使身体内外中和的程度得以深化。因此,推手不是要把别人推倒,扑人于丈外,而是要在推手中寻求体会如何使自己不失稳、不倒的道理和方法。随着各自协调稳定能力的提高,互相作用的剧烈程度也可随之加强。太极拳技击是一个由定步推手、动步推手、四隅推手、大捋再至技击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初练推手就想着如何把别人放倒,就是极端错误的练法。这种练法也将造成使推手和盘架相脱节,使自己永远站在太极拳之门外。太极拳讲究力从人借。扑人丈外也好,数丈外也好,都不是发人者的主观意识,而是被放出者自己造成的结果。此点尤须习者深悟。

3.错误理解孙式太极拳融合形意、八卦、太极为一的概念

将孙式太极拳走成一手形意、一手八卦、一手太极,时刚、时柔、时快、时慢的样子,这是非常错误的练法。孙式太极拳是融合了八卦拳动静合一的本质和形意拳一触即发之本能,但无形意、八卦之外形,更不能以形意、八卦的练法和劲意来练孙式太极拳。孙式太极拳走出的劲意是阴阳互济的太极劲,其外形要极尽松柔连顺之致。孙式太极拳各式的承接变化中孕育着形意、八卦的内涵而不是其外表,此点尤须习者注意。

4.对气的错误认识

常见习太极拳者相互问有无气感。有,则洋洋自得,以为已进乎太极拳之三味。没有,则内心焦急,或于行拳中腹内鼓气,或口中嘘气,皆大谬也。真气,非我们日常所呼吸之气,乃是拳架盘走正确后,习者身体内外相合,由此在习者体内产生的一股能量流,给人的感觉与气相仿,故以“气”字表达之。心越静,则此气越为充盈。若有心御气,则气反奔腾,即紊乱也。故气感也罢,麻感也罢,胀感也罢,相吸之感也罢,皆属皮毛之相也,不可过分追求,应听之任之,以静心求中和为要。否则将本末倒置,甚至走火入魔。

5.用“神”不当

练太极拳贵在神聚,精神高度集中,不使之散乱。故神要内守,或食指梢,或身体其他某一处,总之,要与拳式之运作相合。常见初习太极拳者用“神”不当,或精神散乱,左顾右盼,或精神张扬宣泄于外,此皆谬也。精神散乱,必神气不能相合,内劲无望矣。精神外张,久则自靡,更无从得以内劲。故须精神内守,含而不露,养神于一。

6.不明内劲

何谓内劲?神气合一而已。随着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神、气耦合愈为协同、有序,内劲渐纯。故内劲是习者身心有序协调达致中和时,机体产生的一种潜能。常见习拳者或从腹中求之,或从腰中求之,或从胸中求之,或哼或哈皆不得其所。内劲无声、无嗅,无形无迹,无一定之处所,惟有求中和以致神气合一,方可得之。鼓动小腹、抖动腰身、抡肩纵胯皆可谓之发力,然皆非内力也。

7.或散或僵

散、僵二者,为初习太极拳者之通病。散则周身不整,病根全在顶项未能竖起、腰胯未得下塌、肩胯之根未能抽住之故。头顶与尾椎骨之根未能互逆相撑,身躯自然不整。肩胯之根未能抽住,四肢与身躯必不能相合。故此为散之病源也。僵则转换不灵,病根全在足胯上。两足未分清虚实,必然移动不灵。两胯未能松开,必然上下难随、虚实难换。故此为僵之病源也。所以竖项塌腰抽住肩胯之根与足分虚实两胯松开为去此二病之良方。

8.不合于步

孙式太极拳为活步太极拳,要求进退相随,迈步必跟,退步必撤。故难度较大,不易掌握。尤其是跟步的时机要掌握得准确,确非易事。常见初习孙式太极拳者不是跟步跟得较迟,使跟步演成拉步,就是跟步跟得较急,于是身体有前仰后俯之势。要克服此种毛病,关键是要在跟步中求以中和。即当迈步后身体重心前移,将及而未及前脚之脚跟时,跟步,同时由腰胯牵带身体有向后移动之势,前脚回搓(回蹬),后足亦即落地,重心即落于后足上。此时身体由腰、胯处分为二节,前后互逆,故能动中有静,重心不失于中,所谓顺中用逆。退步时亦如此,全在足胯相合,虚实分清。故顺中用逆以求中和,为走架中身体与足相合之诀窍。

推荐阅读:

  1. 三十二式太极剑剑谱
  2. 太极强腰补肾松腰法
  3. 练太极最易犯八错误
  4. 练太极常犯八个错误
本文链接: https://jk.yanglaozn.com/yundongyangsheng/10054.html
本文标签:太极